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 者 按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温州市鹿城区近年来进行了“初中学段‘促进有效学习’教学变革”的实践探索,致力于以“六备”(备学习起点和目标、备教学思路和板书、备重难点、备兴趣点、备作业和备反思)教学设计为基本备课形式、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关键、以学习评价为保障,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几篇论文是这一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体现。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的方向决定着上课的方向,备课的质量决定着上课的质量。因此,有效备课是课堂变革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课堂变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师在备课上存在为教师“好教”而备、照搬他人教学、缺乏活动设计意识和方法等问题。这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教学面面俱到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多,学习动力足的少。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了以“备课改进”为载体的初中科学课堂变革实践探索。
一、“备课改进”的内容
(一)优化原有的备课模板,改进教师的备课方式
由于原有的备课模板繁杂、零碎,且没有突出教学的核心要素,不能体现“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与当前课改的需求不相适应,我们采用“整合”“单列”“加减”等方法,将原有模板优化为“六备”(备学习起点和目标、备教学思路和板书、备重难点、备兴趣点、备作业和备反思)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六备”教学设计中,我们将“重难点”“兴趣点”单列出来,旨在突出教学的“核心目标”,以引导教师围绕“核心目标”分析学情、确定学习起点,并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学习过程和进行教学反思。
(二)明晰初中科学教师备课的底线要求,突出“核心学习活动”设计
在“六备”教学设计中,我们明晰了初中科学教师备课的要素及相应的基本要求:
【起点和目标】①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②分析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③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④依据教学起点和教学要求,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包括重难点)。
【思路和板书】①精心设计板书,板书应简洁有效,突出教学的重难点。②教学思路应简约表述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力求包含“情境、问题、活动”三要素。
【重难点】①详细设计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学习过程,突出关键问题和关键活动设计,让学生好学(容易学),体现“学为中心”。
【兴趣点】①每节课应考虑从情境内容、活动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评价以及作业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少要有1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以确保让学生好学(喜欢学)。
【作业】①备当堂检测学生在“重难点目标上”的学习效果,检测作业控制在3~4题。②备课外作业,主要备下节课的前置作业3~4题。
【反思】①记录课堂上学生学的情况,如学习兴趣以及课堂生成等。②记录学生的作业或考试中的典型错例,并适当进行分析。③基于学生课堂上的学和作业等反馈,酌情或延后进行教学反思。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一“备课改进”尤其提倡教师围绕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目标,聚焦核心学习任务中的关键问题和活动设计,促进学生主动、有意义地学习。
(三)融入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学为中心”
“六备”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为核心理念。如图1所示,“六备”中“备起点和目标”“备板书和思路”“备重点和难点”是立足于让学生“好(hǎo)学”(容易学);“备兴趣点”则立足于让学生“好(hào)学”(喜欢学);备作业(前置性作业、当堂检查作业等)和“备反思”(从学生学的情况开始反思),则立足让学生“学好(hǎo)”。 而“好(hǎo)学”“好(hào)学”“学好(hǎo)”则充分体现和诠释了“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二、探索过程及实施策略
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我们确定温州市鹿城实验中学和温州市双屿中学为首批初中教师“备课改进”基地学校,进行先行先试。以下是“备课改进”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一)整合区校研训机制,促使教师“能改”“会改”
一是成立“学科指导小组”,研究和指导初中科学“备课改进”,具体措施为:(1)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研究力,不断完善“备课改进”的方案及各要素;(2)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影响力,引领和指导学校教师开展“备课改进”。
二是围绕“备课改进”,开展初中科学专题研训活动,具体措施为:(1)开展“六备”教学设计专题备课会和专题培训会;(2)开展“六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3)开展“六备”教学设计经验交流和团队赛课活动;(4)开展“学为中心”的常态优质课堂评比。
三是围绕“备课改进”,建构“456”初中科学研训机制。为破解教师因研训导致工学矛盾的难题,促使学校的集体备课常态化、实效化,营造互学互研、互研互比的氛围,经过调研论证,我们提出了初中科学“456”研训机制,如表2所示。
表2
同时,我们明确了初中科学教师备课组活动的基本流程和备课组团队展课活动的基本流程。
备课组活动的基本流程如下: ·合理分配组内老师的提前备课课时。
·提前备1周的教学内容,交备课组长审核。
·备课会时,由各组主备者主讲:“学为中心”的重难点学习活动设计。
·同伴及时质疑,研讨,改进,完善教学设计。
·会后共享视频、课件等课程资源。
·教师根据学生等实际进行复备。
备课组团队展课活动基本流程和要求如下:
·说课:主要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考过程。
·上课:提倡“少教多学”,体现“学为中心”。
·评课:从学生“学的情况”来反思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体现“以学定教”。
·答疑:备课组对与会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总结:活动主持人作总结性发言,时间在10分钟以内。
【说明】①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定教学方案,制定课堂观测量表。②由备课组教师分别担任说课、上课、评课、总结等工作。说课与评课教师应有简明扼要的课件。
(二)开展“备课改进”达标评估活动,促使学校教师“真改”“改好”
我们制定了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科学“学为中心”的“六备”教学设计评价表和课堂评价表(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展示,编者注),并开展了区校联动的“六备”教学设计评估活动。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改,评改结合,重在改进”的原则,分为教师自评、校评、区评三种方式,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挂钩,对“备课改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师个人、先进教研组(长)、先进备课组(长)予以表彰,以促进学校与教师扎实有效地开展“六备”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有效备课的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改革的成效
(一)建构了初中科学“六备”教学设计的思维路径
“六备”教学设计提倡教师从解读文本入手,聚焦重难点知识,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载体),设计关键问题或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既习得知识与技能,也获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体验。其思维路径如图2所示。
(二)形成了初中科学教学的相关教学策略
通过梳理相关的教学案例,我们形成了“多学少教”“激发学生兴趣”等教学策略,如实践中总结出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大方法:
1.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
2.让学生感受学习内容的新(变)奇(冲突)美。
3.让学生觉得活动具有挑战性(经过努力能成功的)。
4.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价值。
5.让学生多参与游戏和动手实验等活动。
6.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
7.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发现者。
8.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9.让学生接受多种器官的刺激。
10.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建构了基于“重难点导学”的课堂评价模式
我们建构了基于“重难点导学”的课堂评价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一课堂评价引导教师聚焦重难点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围绕学习重难点,从学生学习重难点内容的时间空间、主动学习等维度加以评价,突出“学为中心”,突出“核心目标”,因而使评价能紧扣根本、导向鲜明,且操作方便。
(四)促进了基地学校师生的发展
改革促进了基地学校师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地学校科学教师“学为中心”的观念逐渐形成。目前基地学校各有两个班试水“生本课堂”,效果良好。
二是教师的“集体备课”开始常态起来、有效起来;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
三是科学课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满堂灌少了,学生学习互动多了,课堂教学比之前活了,有趣了。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的方向决定着上课的方向,备课的质量决定着上课的质量。因此,有效备课是课堂变革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课堂变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师在备课上存在为教师“好教”而备、照搬他人教学、缺乏活动设计意识和方法等问题。这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教师“教”得多,学生“学”得少;教学面面俱到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多,学习动力足的少。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了以“备课改进”为载体的初中科学课堂变革实践探索。
一、“备课改进”的内容
(一)优化原有的备课模板,改进教师的备课方式
由于原有的备课模板繁杂、零碎,且没有突出教学的核心要素,不能体现“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与当前课改的需求不相适应,我们采用“整合”“单列”“加减”等方法,将原有模板优化为“六备”(备学习起点和目标、备教学思路和板书、备重难点、备兴趣点、备作业和备反思)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六备”教学设计中,我们将“重难点”“兴趣点”单列出来,旨在突出教学的“核心目标”,以引导教师围绕“核心目标”分析学情、确定学习起点,并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学习过程和进行教学反思。
(二)明晰初中科学教师备课的底线要求,突出“核心学习活动”设计
在“六备”教学设计中,我们明晰了初中科学教师备课的要素及相应的基本要求:
【起点和目标】①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②分析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③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④依据教学起点和教学要求,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包括重难点)。
【思路和板书】①精心设计板书,板书应简洁有效,突出教学的重难点。②教学思路应简约表述教学环节,每一个环节力求包含“情境、问题、活动”三要素。
【重难点】①详细设计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学习过程,突出关键问题和关键活动设计,让学生好学(容易学),体现“学为中心”。
【兴趣点】①每节课应考虑从情境内容、活动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评价以及作业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少要有1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点,以确保让学生好学(喜欢学)。
【作业】①备当堂检测学生在“重难点目标上”的学习效果,检测作业控制在3~4题。②备课外作业,主要备下节课的前置作业3~4题。
【反思】①记录课堂上学生学的情况,如学习兴趣以及课堂生成等。②记录学生的作业或考试中的典型错例,并适当进行分析。③基于学生课堂上的学和作业等反馈,酌情或延后进行教学反思。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一“备课改进”尤其提倡教师围绕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目标,聚焦核心学习任务中的关键问题和活动设计,促进学生主动、有意义地学习。
(三)融入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学为中心”
“六备”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为核心理念。如图1所示,“六备”中“备起点和目标”“备板书和思路”“备重点和难点”是立足于让学生“好(hǎo)学”(容易学);“备兴趣点”则立足于让学生“好(hào)学”(喜欢学);备作业(前置性作业、当堂检查作业等)和“备反思”(从学生学的情况开始反思),则立足让学生“学好(hǎo)”。 而“好(hǎo)学”“好(hào)学”“学好(hǎo)”则充分体现和诠释了“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二、探索过程及实施策略
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我们确定温州市鹿城实验中学和温州市双屿中学为首批初中教师“备课改进”基地学校,进行先行先试。以下是“备课改进”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一)整合区校研训机制,促使教师“能改”“会改”
一是成立“学科指导小组”,研究和指导初中科学“备课改进”,具体措施为:(1)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研究力,不断完善“备课改进”的方案及各要素;(2)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影响力,引领和指导学校教师开展“备课改进”。
二是围绕“备课改进”,开展初中科学专题研训活动,具体措施为:(1)开展“六备”教学设计专题备课会和专题培训会;(2)开展“六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3)开展“六备”教学设计经验交流和团队赛课活动;(4)开展“学为中心”的常态优质课堂评比。
三是围绕“备课改进”,建构“456”初中科学研训机制。为破解教师因研训导致工学矛盾的难题,促使学校的集体备课常态化、实效化,营造互学互研、互研互比的氛围,经过调研论证,我们提出了初中科学“456”研训机制,如表2所示。
表2
同时,我们明确了初中科学教师备课组活动的基本流程和备课组团队展课活动的基本流程。
备课组活动的基本流程如下: ·合理分配组内老师的提前备课课时。
·提前备1周的教学内容,交备课组长审核。
·备课会时,由各组主备者主讲:“学为中心”的重难点学习活动设计。
·同伴及时质疑,研讨,改进,完善教学设计。
·会后共享视频、课件等课程资源。
·教师根据学生等实际进行复备。
备课组团队展课活动基本流程和要求如下:
·说课:主要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考过程。
·上课:提倡“少教多学”,体现“学为中心”。
·评课:从学生“学的情况”来反思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体现“以学定教”。
·答疑:备课组对与会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总结:活动主持人作总结性发言,时间在10分钟以内。
【说明】①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定教学方案,制定课堂观测量表。②由备课组教师分别担任说课、上课、评课、总结等工作。说课与评课教师应有简明扼要的课件。
(二)开展“备课改进”达标评估活动,促使学校教师“真改”“改好”
我们制定了温州市鹿城区初中科学“学为中心”的“六备”教学设计评价表和课堂评价表(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展示,编者注),并开展了区校联动的“六备”教学设计评估活动。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改,评改结合,重在改进”的原则,分为教师自评、校评、区评三种方式,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挂钩,对“备课改进”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师个人、先进教研组(长)、先进备课组(长)予以表彰,以促进学校与教师扎实有效地开展“六备”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有效备课的能力和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改革的成效
(一)建构了初中科学“六备”教学设计的思维路径
“六备”教学设计提倡教师从解读文本入手,聚焦重难点知识,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载体),设计关键问题或问题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既习得知识与技能,也获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体验。其思维路径如图2所示。
(二)形成了初中科学教学的相关教学策略
通过梳理相关的教学案例,我们形成了“多学少教”“激发学生兴趣”等教学策略,如实践中总结出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大方法:
1.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亲近感。
2.让学生感受学习内容的新(变)奇(冲突)美。
3.让学生觉得活动具有挑战性(经过努力能成功的)。
4.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价值。
5.让学生多参与游戏和动手实验等活动。
6.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
7.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发现者。
8.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9.让学生接受多种器官的刺激。
10.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建构了基于“重难点导学”的课堂评价模式
我们建构了基于“重难点导学”的课堂评价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一课堂评价引导教师聚焦重难点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围绕学习重难点,从学生学习重难点内容的时间空间、主动学习等维度加以评价,突出“学为中心”,突出“核心目标”,因而使评价能紧扣根本、导向鲜明,且操作方便。
(四)促进了基地学校师生的发展
改革促进了基地学校师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地学校科学教师“学为中心”的观念逐渐形成。目前基地学校各有两个班试水“生本课堂”,效果良好。
二是教师的“集体备课”开始常态起来、有效起来;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技能得到了提高。
三是科学课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满堂灌少了,学生学习互动多了,课堂教学比之前活了,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