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更正方法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某一知识理解错误时,要想彻底更正是非常艰难的,即使教师反复强调,短期内可能不会出现错误,但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出现同样的错误。究其原因,都是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造成知识在头脑中的错位或模糊,从而产生思维定势。要把大脑中错误的信息彻底删除掉是很艰难的,如采用反复强调的做法,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不科学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告诉我们:重复的刺激,有时会让学生生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更正的过程,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和大家一起商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创意
  一、将错就错引导法
  经验告诉我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如果直截了当地指出其错误,学生心里不一定能很好地接受,甚至采取沉默来对抗。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从他们的错误中寻找其闪光点。同样,在更正知识性错误时,教师也应该站在学生的一边,多为他们的处境想想,对他们的错误认识别急于指出,可先认同其错误结论,并以此为前提,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或论证,得出让学生一目了然的错误结论,学生因而会感到惊讶,由此产生出更正错误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越强烈,他们更正错误的决心就会越大,效果也就越好。比如,在用配方法解方程:2x2-16x 5=0时,学生总是忘了“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于是,笔者就按他们的思路不作任何分析地板演到黑板上,也不做解释,直到解出方程的根,然后问学生:“你们能检验一下吗?”同学们通过验根后,吃惊地发现不是方程的根。“哪步错了呢?”几位同学不约而同地问。笔者觉得更正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很快就查出了错误之处,但笔者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进一步提问:“为啥会忘了这一步呢?”在热烈的讨论中,同学们终于找到了错误的根源:原来是用错了完全平方公式。又如,在利用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直线L1:3x 4y-1=0和直线L2:6x 8y 4=0,求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笔者让一位学生上台演算,他的板书如下:,显然这位同学把求两平行直线之间的距离公式用错了,错在哪里呢?这位同学一时感到困惑。为了纠正这一错误,接着,笔者也进行了演算,板书如下:,然后问同学们:“我的板书对吗?”同学们立即议论开了,通过激烈讨论,终于找到了用错公式的原因。
  二、巧用比喻更正
  有些数学公式、概念、定理、法则等比较抽象、乏味,学生难于理解掌握,且常常用错。比如,=|a|,许多同学常常漏掉了绝对值,从而写成=a,这显然是错误的,为纠正这一错误认识,笔者常用比较形象的比喻,把其进行形象化,把比喻成一间病房,把 a比喻成在病房里接受治疗的病人,然后,笔者问:“这位病人想出来晒晒太阳,你认为他当时最需要什么?”同学们都会心地说:“两根拐杖!”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采用比较形象的比喻,能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概括的东西具体化;同时能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情境与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更正错误的兴趣和决心,因而也是防止发生错误和更正错误的一个好方法。
  三、自编故事更正
  根据中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笔者常用自编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更正错误认识。如,在学习了坐标系以后,仍有学生把横、纵坐标混淆使用,从而出现解题中、不该发生的错误,为更正这一错误认识,笔者自编了一个故事:“在一次战斗中,一位飞行员接到总部命令,命令他去轰炸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在电脑显示屏中的坐标为(3,2),但飛行员在慌乱中,却错向坐标为(2,3)的目标准备发射导弹,而这一目标正是他所在部队的总部。”这时笔者环顾一下教室,同学们表情凝重,好像灾难就要来临。笔者将话锋一转:“这时,幸好被他的战友及时发现,总部才幸免于难,而这位飞行员受到了军法的制裁。”最后,笔者又提问:“为啥这位飞行员会受到军法制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他把横、竖坐标混淆了。”看来同学们已经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用错知识的危害性,感触良深,从而自觉更正了这一错误认识。
  四、巧用顺口溜更正
  错误更正,不妨加一点文学色彩,哪怕顺口溜也好,都能调动学生更正错误的兴趣。比如,在诱导公式的运用过程中,学生常常错用符号,这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三角函数定义和诱导公式所致,为更正这个错误问题,笔者采用了如下一个顺口溜:“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余切一、三正,其余为负不为正。”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了,更正错误的积极性就成了自觉的行动。实践证明,在枯燥、乏味的数学课上,加点文学色彩,清新、脱俗,也是调动学生更正错误积极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报道 2018年5月8日上午,韶关市第四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第二届职业院校文艺展演在曲江职校举行。本次活动由韶关市教育局主办、曲江职业技术学校承办。市教育局梁丽娟副局长、曲江区曾烈省副区长,市教育局职成科黄国队科长,曲江区教育局付发林局长、华建方副局长出席本次活动并与曲江职校的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精彩纷呈的文艺展演。  梁丽娟副局长在第四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广州市黄桂娟名师工作室以“琢玉成器,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以小学生宪法教育研究为切入点,发挥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领航中青年思政教师成长。2019年11月5日上午,工作室团队来到美丽的方圆实验小学,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讨,深入开展 “小学生宪法教育实践研究”课堂教学研究。  广州市黄桂娟名师工作室成员、方圆实验小学品德学科组长刘妍老师为大家展示了课例《校园的号令》。这节课刘
【摘要】“班主任”是教师职业中最熟悉不过的名词,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失的元素,在教书育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多数的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都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前进。累和吃力是多数班主任的工作心声,那如何改变这种工作状态,让班主任在繁杂的事务中把班级管理“掌舵”得心应手,运筹帷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尊重学生,以爱育人;善用班规,以法制人;巧培班干,以策治人;竖立威信、以德服人,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何为“语言文字运用”呢?部分老师单纯地将其理解为说与写,其实不然,语言文字运用应涵盖理解和表达两个层面,所以听、说、读、写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新时代下,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以理解为基重视积累  理解是学会语言运用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让孩子们感受祖国的富强繁荣,提高孩子們的科技创新意识,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樟边小学在9月23日至30日举行了2019学年“强国梦”航空科技节。  本次航空科技节贴近孩子们的认知发展水平,针对不同年级有不同侧重的学习及比赛内容。一、二年级主要学习航空知识及折纸飞机;三、四年级主要学习航空知识及操作飞行模拟器;五、六年级主要学习航空科技知识及无人
【摘要】在幼儿园中班中开展田园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走进自然,而且有效地拓展了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科学一直都在幼儿的身边围绕着,任何的事物都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本文以“种植青菜”为例,谈谈幼儿中班在田园活动中自主探究性实施的策略,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  【关键词】幼儿中班;田园活动;自主探究  根据园区内的种植园特色,我们幼儿中班在种植园中,选择的种植蔬菜就是——小青菜,在种植过程中,
[摘 要]幼儿的成长就如同一棵幼儿的树苗,如果不悉心照料管理,小树就会长出许多枝叉,歪歪斜斜,难以成材。要想让幼儿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之栋梁,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像园丁一样将多余的枝叉修剪掉,使幼儿茁壮成长。在多年的幼儿教师工作中,我对学前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悟,学前教育不仅对幼儿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更对祖国的人才培养工程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对此则承担着重要职责和神圣的使命。  [关键
【摘要】看图写话,乃学生写作之起点,低年级训练之重点,亦为中高年级习作之基础。如何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本文从“看、想、说、写、评”五个方面阐述如何领着学生观察、思考、口述、落笔、反思、评价,从标点到成段,从写完到写通,从写好到写美,携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一步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策略  一、二年级是写话的开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明确提出:“对写
【摘要】高中英语戏剧体裁类文章具有与其他体裁文章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戏剧体裁的阅读课教学模式也必然有所不同。通过实施“wisdom自主体验”有效阅读模式,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现教与学的智慧,有效提升戏剧体裁阅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戏剧;有效阅读模式;探究  在人教版NSEFCSB1-10中有戏剧体裁的单元,虽然数量不多,但篇篇都出自名家名作,是最地道最原汁原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化学阅读能力的地位日益突显,让阅读走进化学课堂成为农村初中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农村初中生化学阅读能力的现状和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化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化学学科;阅读能力  化学阅读能力在提升化学教学质量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