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企业连基本的光学积淀都不具备,它怎么可能做出好的相机呢?
近几年,随着手机拍摄的进步、数码相机门槛的提高,传统DC的竞争力正逐渐减弱。对于拍摄爱好者而言,似乎只有单反数码相机(DSLR)才能称为相机。
而DSLR作为主流,长期以来,核心技术都被来自日本和欧美的几个厂商垄断。由于其使用麻烦,后来徕卡推出大CMOS、拍摄效果比普通DC好、使用比DSLR方便的跨界产品,可惜被索尼抢先注册命名为“微单”。
最近,小米投资的小蚁也推出了一款小蚁微单相机M1。这款相机一经推出就引发巨大争议,但是其标准变焦套机2199元、双镜头套机2999元的价格确实非常有吸引力。那么这款有争议的产品值得我们购买吗?
产品代工硬件参数可以
小蚁微单采用索尼Exmor IMX269传感器,2016万有效像素,ISO 100-25600,拍照分辨率最高5184×3888,可插值至8160×6120(5000万像素),支持4K/30fps、1080p/60fps视频录制,并有低噪点工作模式。
它内置专业ISP图像处理器,四核ARM CPU,支持HDR、无损RAW、视频电子防抖、畸变矫正等功能。
在对焦上,它支持81点触摸点选反差式对焦,对焦范围覆盖绝大部分Live View区域,并支持脸部识别(最多32张人脸)。
在快门上,它采用日本COPAL机械快门,速度60s-1/4000s,支持B门/T门,最高曝光时间30分钟,支持每秒5张连拍。
其标配镜头焦距为12-40mm,最大光圈F3.5-5.6,光圈范围F3.5-22,9组11片光学结构,包含1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片、1片非球面ED镜片,净重186克,滤镜接口62毫米。
同时还有专门面向人像拍摄的42.5mm F1.8镜头,首创人像/微距二合一,2片高精细非球面镜片抑制镜头畸变,步进式马达+丝杠结构。
由于使用了规格相对开放的M43卡口,所以用户可以升级一些奥林巴斯或者松下的高品质镜头。
客观来讲,小蚁当然不具备制造相机的能力。
但事实上,很多国外名牌相机都是中国代工厂做的。而小蚁只是挖掘了其中一家,给产品加入了自己的设计想法。
相比市面上的其它产品,小蚁M1除了价格优势外,主要是4K视频拍摄比较有性价比。
画质可接受
数码相机的核心部分有三个,分别是镜头、CMOS及ISP。
小蚁自带镜头的品质尚可,毕竟其整机也不过传统单反一个镜头的价格,我们不能奢求太多。而且标准接口为用户预留了升级空间。
而行业里,能做高规模CMOS的厂商不太多。小蚁M1是采购成熟产品,这表明小蚁M1和业界大牌用的也是一家。
在ISP上,由于是第三方代工,小蚁只是在功能上加了一些模式。
从实测的样张画质来看,小蚁M1(套头)拍摄的照片相比普通手机有提升。在这个价位上,它提供的照片画质是可以接受的。
宣传不够专业惹争议
小蚁微单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一部分,和小米其它产品的模式差不多:核心技术与小蚁关系不大,代工厂的水平基本决定产品水准,宣传营销则由小蚁负责。
小蚁M1的造型与徕卡的某款产品非常接近。小米这种“外观向大牌致敬”的态度也被很多网友批评“山寨”。
再者是宣传上的各种乌龙。小蚁找的某摄影代言人涉嫌盗用网友照片和图库照片PS,被网友揭发。而最不专业的是,小蚁发布了两张长曝光的美图,但是标的参数却驴唇不对马嘴(因为按照小蚁的图片和所标参数,光速列车指日可待)o小蚁团队似乎一直以外行人的姿态扮演宣传角色,难怪M1一发布就充满争议,被摄影爱好者鄙视。
一个企业连基本的摄影知识都不具备,它怎么可能做出好的相机呢?
不过我们不应忽视的是,M1的主要工作是代工厂做的,小蚁只是参与了产品定义和设计。
小蚁微单值得普通用户尝鲜
传统上,单反的玩家基本都是摄影爱好者,对产品有比较高的要求,也有比较高的鉴赏力。
对他们而言,小蚁微单虽然便宜,但是这种贴牌产品的品质还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随便一个镜头都可能比小蚁M1贵,也不可能为了它去配其它高品质镜头。
在网络上,对小蚁微单嗤之以鼻的相信也是这些人。
在笔者看来,小蚁微单的目标用户不是摄影爱好者,而是希望能拍出效果稍微好一点的照片又注重性价比的普通用户。
随着手机拍摄的发展,现在手机拍照的画质已经达到了早年间DC的水平。但手机毕竟是手机,很多情况下,拍出来的照片品质还达不到要求。因为手机体积决定了手机不能塞较大的CMOS以及高品质的长镜头,另外无法实现光学变焦。
此外,对普通用户而言,选择DC不太合理,选择DSLR又太贵,而且自身的拍摄水平未必跟得上。一部两千出头、CMOS比手机大,能实现光学变焦、支持4K拍摄的小蚁M1或许给了他们选择的空间。
現在真正的问题是,小蚁团队在宣传上展现出来的是对摄影知识一知半解。由于代工厂的水平和品控情况未知,理论上不错的硬件在使用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还不能确定。
对于要购买小蚁微单的用户,笔者建议他们可以先等市场反馈情况,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产品出来,逐渐成熟以后再买也不迟,重要的是不要沦为厂商的小白鼠。
近几年,随着手机拍摄的进步、数码相机门槛的提高,传统DC的竞争力正逐渐减弱。对于拍摄爱好者而言,似乎只有单反数码相机(DSLR)才能称为相机。
而DSLR作为主流,长期以来,核心技术都被来自日本和欧美的几个厂商垄断。由于其使用麻烦,后来徕卡推出大CMOS、拍摄效果比普通DC好、使用比DSLR方便的跨界产品,可惜被索尼抢先注册命名为“微单”。
最近,小米投资的小蚁也推出了一款小蚁微单相机M1。这款相机一经推出就引发巨大争议,但是其标准变焦套机2199元、双镜头套机2999元的价格确实非常有吸引力。那么这款有争议的产品值得我们购买吗?
产品代工硬件参数可以
小蚁微单采用索尼Exmor IMX269传感器,2016万有效像素,ISO 100-25600,拍照分辨率最高5184×3888,可插值至8160×6120(5000万像素),支持4K/30fps、1080p/60fps视频录制,并有低噪点工作模式。
它内置专业ISP图像处理器,四核ARM CPU,支持HDR、无损RAW、视频电子防抖、畸变矫正等功能。
在对焦上,它支持81点触摸点选反差式对焦,对焦范围覆盖绝大部分Live View区域,并支持脸部识别(最多32张人脸)。
在快门上,它采用日本COPAL机械快门,速度60s-1/4000s,支持B门/T门,最高曝光时间30分钟,支持每秒5张连拍。
其标配镜头焦距为12-40mm,最大光圈F3.5-5.6,光圈范围F3.5-22,9组11片光学结构,包含1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片、1片非球面ED镜片,净重186克,滤镜接口62毫米。
同时还有专门面向人像拍摄的42.5mm F1.8镜头,首创人像/微距二合一,2片高精细非球面镜片抑制镜头畸变,步进式马达+丝杠结构。
由于使用了规格相对开放的M43卡口,所以用户可以升级一些奥林巴斯或者松下的高品质镜头。
客观来讲,小蚁当然不具备制造相机的能力。
但事实上,很多国外名牌相机都是中国代工厂做的。而小蚁只是挖掘了其中一家,给产品加入了自己的设计想法。
相比市面上的其它产品,小蚁M1除了价格优势外,主要是4K视频拍摄比较有性价比。
画质可接受
数码相机的核心部分有三个,分别是镜头、CMOS及ISP。
小蚁自带镜头的品质尚可,毕竟其整机也不过传统单反一个镜头的价格,我们不能奢求太多。而且标准接口为用户预留了升级空间。
而行业里,能做高规模CMOS的厂商不太多。小蚁M1是采购成熟产品,这表明小蚁M1和业界大牌用的也是一家。
在ISP上,由于是第三方代工,小蚁只是在功能上加了一些模式。
从实测的样张画质来看,小蚁M1(套头)拍摄的照片相比普通手机有提升。在这个价位上,它提供的照片画质是可以接受的。
宣传不够专业惹争议
小蚁微单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一部分,和小米其它产品的模式差不多:核心技术与小蚁关系不大,代工厂的水平基本决定产品水准,宣传营销则由小蚁负责。
小蚁M1的造型与徕卡的某款产品非常接近。小米这种“外观向大牌致敬”的态度也被很多网友批评“山寨”。
再者是宣传上的各种乌龙。小蚁找的某摄影代言人涉嫌盗用网友照片和图库照片PS,被网友揭发。而最不专业的是,小蚁发布了两张长曝光的美图,但是标的参数却驴唇不对马嘴(因为按照小蚁的图片和所标参数,光速列车指日可待)o小蚁团队似乎一直以外行人的姿态扮演宣传角色,难怪M1一发布就充满争议,被摄影爱好者鄙视。
一个企业连基本的摄影知识都不具备,它怎么可能做出好的相机呢?
不过我们不应忽视的是,M1的主要工作是代工厂做的,小蚁只是参与了产品定义和设计。
小蚁微单值得普通用户尝鲜
传统上,单反的玩家基本都是摄影爱好者,对产品有比较高的要求,也有比较高的鉴赏力。
对他们而言,小蚁微单虽然便宜,但是这种贴牌产品的品质还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随便一个镜头都可能比小蚁M1贵,也不可能为了它去配其它高品质镜头。
在网络上,对小蚁微单嗤之以鼻的相信也是这些人。
在笔者看来,小蚁微单的目标用户不是摄影爱好者,而是希望能拍出效果稍微好一点的照片又注重性价比的普通用户。
随着手机拍摄的发展,现在手机拍照的画质已经达到了早年间DC的水平。但手机毕竟是手机,很多情况下,拍出来的照片品质还达不到要求。因为手机体积决定了手机不能塞较大的CMOS以及高品质的长镜头,另外无法实现光学变焦。
此外,对普通用户而言,选择DC不太合理,选择DSLR又太贵,而且自身的拍摄水平未必跟得上。一部两千出头、CMOS比手机大,能实现光学变焦、支持4K拍摄的小蚁M1或许给了他们选择的空间。
現在真正的问题是,小蚁团队在宣传上展现出来的是对摄影知识一知半解。由于代工厂的水平和品控情况未知,理论上不错的硬件在使用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还不能确定。
对于要购买小蚁微单的用户,笔者建议他们可以先等市场反馈情况,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产品出来,逐渐成熟以后再买也不迟,重要的是不要沦为厂商的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