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拓展性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追求创新性,讲究灵活性,增强实践性。
[关键词]拓展性作业 设计 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6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传统的语文作业,简单划一,缺乏情趣,学生常感到枯燥无味。而拓展性作业,强调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作业渠道,从而优化了语文学习环境。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进行了尝试。
一、 注重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设计拓展性作业必须注重趣味性,要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动脑、动口、动情、动手。这样,作业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因此,在教完一篇课文后,我都会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查一查、做一做、演一演。
1.读一读。例如,在学完《猴王出世》后,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感受一下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降魔除妖的故事,从而体会他的神通广大;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推荐学生去借阅《安徒生童话》。这样的拓展性作业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画一画。一篇课文学完后,可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画下来。如教学老舍的《草原》这篇优美的课文,学完后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草原美丽的画面,回家后通过图画再现草原美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查一查。如在教学《长征》《圆明园的毁灭》等离我们所生活的年代较远的课文,以及《松鼠》《鲸》等知识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询问长者等途径获得相关的资料,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扩大知识面。
4.做一做。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等描写深沉与宽广的父母之爱的课文时,可以布置学生做一张贺卡送给父母、帮父母洗一次脚、过一次生日等,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5.演一演。如学完《将相和》《晏子使楚》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后,为了加深记忆,可以让学生把这类课文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这样的拓展性作业不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追求创新性
21世纪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平常要更加关注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习惯的培养。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在语文拓展性作业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舞台,使学生想创新、爱创新、会创新。
例如,学完《新型玻璃》一课后,为了开展创新性训练,我布置了如下的作业: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夹丝网防盜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外,请你也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再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以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让学生自主去选择:(1)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广告语。(2)画一幅保护地球的宣传画。(3)假如你是一片树林或一道小溪、一块矿石……你想对人类说什么?(3)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4)出一份保护地球的手抄报。
这些创新性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受,而且让生活走进了课堂,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讲究灵活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要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单调机械,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应针对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使作业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有能力参与。教师要注意拓宽学生才能的施展面,既为优等生搭建表现的舞台,也为后进生铺路,同时为各种特长的学生提供才能施展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开设“作业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
如教完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清平乐·村居》后,我是这样设计作业的:(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歌的意思。(3)《清平乐·村居》一词描写了一家五口在乡村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态,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请课后摘录一些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词句或诗歌。(4)同学们,你们也生活在农村,请你们周末回家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家乡,写出家乡的景美、人美,也可以上网搜寻一些美丽家乡的图片并配上解说词。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层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知识理解和运用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但是,学生又具有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从而摘到“果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增强实践性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皆学问,社会处处皆语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运用语文的天地。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要联系生活实际,并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例如,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去搜集一些有关家乡土地、河流、森林的资料。教学中,在学生理解了这片土地为什么是神圣的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从而得到启发,树立环保意识。教学完成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走进生活,教师还让学生实地调查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说一说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总之,巧妙设计语文拓展性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作业、乐于作业、善于作业,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多重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巧妙地为学生设计语文拓展性作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抒发,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拓展性作业 设计 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6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传统的语文作业,简单划一,缺乏情趣,学生常感到枯燥无味。而拓展性作业,强调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作业渠道,从而优化了语文学习环境。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进行了尝试。
一、 注重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设计拓展性作业必须注重趣味性,要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动脑、动口、动情、动手。这样,作业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因此,在教完一篇课文后,我都会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查一查、做一做、演一演。
1.读一读。例如,在学完《猴王出世》后,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感受一下孙悟空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降魔除妖的故事,从而体会他的神通广大;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推荐学生去借阅《安徒生童话》。这样的拓展性作业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画一画。一篇课文学完后,可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再把这个画面画下来。如教学老舍的《草原》这篇优美的课文,学完后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草原美丽的画面,回家后通过图画再现草原美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查一查。如在教学《长征》《圆明园的毁灭》等离我们所生活的年代较远的课文,以及《松鼠》《鲸》等知识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询问长者等途径获得相关的资料,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扩大知识面。
4.做一做。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等描写深沉与宽广的父母之爱的课文时,可以布置学生做一张贺卡送给父母、帮父母洗一次脚、过一次生日等,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5.演一演。如学完《将相和》《晏子使楚》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后,为了加深记忆,可以让学生把这类课文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这样的拓展性作业不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追求创新性
21世纪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平常要更加关注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习惯的培养。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应在语文拓展性作业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舞台,使学生想创新、爱创新、会创新。
例如,学完《新型玻璃》一课后,为了开展创新性训练,我布置了如下的作业: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夹丝网防盜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外,请你也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再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以后,我设计了以下作业让学生自主去选择:(1)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广告语。(2)画一幅保护地球的宣传画。(3)假如你是一片树林或一道小溪、一块矿石……你想对人类说什么?(3)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4)出一份保护地球的手抄报。
这些创新性的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受,而且让生活走进了课堂,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讲究灵活性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要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单调机械,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应针对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使作业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让每个层级的学生都有能力参与。教师要注意拓宽学生才能的施展面,既为优等生搭建表现的舞台,也为后进生铺路,同时为各种特长的学生提供才能施展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开设“作业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选择。
如教完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清平乐·村居》后,我是这样设计作业的:(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歌的意思。(3)《清平乐·村居》一词描写了一家五口在乡村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态,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请课后摘录一些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词句或诗歌。(4)同学们,你们也生活在农村,请你们周末回家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家乡,写出家乡的景美、人美,也可以上网搜寻一些美丽家乡的图片并配上解说词。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层设计,给了学生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知识理解和运用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但是,学生又具有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从而摘到“果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增强实践性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皆学问,社会处处皆语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运用语文的天地。因此,教师设计的作业要联系生活实际,并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例如,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去搜集一些有关家乡土地、河流、森林的资料。教学中,在学生理解了这片土地为什么是神圣的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从而得到启发,树立环保意识。教学完成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走进生活,教师还让学生实地调查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说一说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生活处处有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总之,巧妙设计语文拓展性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作业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作业、乐于作业、善于作业,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多重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巧妙地为学生设计语文拓展性作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抒发,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