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应试教育下大量的作业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厌恶作业.笔者在文中探讨了如何通过作业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作业设计;优化;健康发展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早已为大家所公认.作业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应试教育下大量的作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通过作业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却被关注的太少.如何改革作业形式,通过作业既巩固课堂知识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笔者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分层次设计,让学生体验成功
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欢乐,必须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学中,笔者将作业分为三个不同档次.A组,基本型,注重“双基”训练.适合“学困生”;B组,综合型,注重培养迁移能力.适合“中等生”;C组,创新型,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再会有大的困难.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影响.
二、布置“数学日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反思是是创新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但忽视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的方法来培养其反思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课后在作业本上记录下对这堂课的理解以及评价.包括学生在课上的真实心态和想法,哪些方面的知识理解不了,需要教师的帮助.第二天早上交上来.笔者对学生交上来的“数学日记”进行认真批阅,对其中反映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写好自己的“教学日记”.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思维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
三、让学生互相设计作业,增强自主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
独立自主是创新的前提之一,自主意识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要求,而决定实现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要具有良好的交往合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其相互沟通、合作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鉴于此,在数学作业安排上,笔者特意让水平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结成学习上的对子,相互为对方设计一些个人认为有意义的作业题,互为对方的小教师,待对方完成后,再由两人共同批阅、探讨.受成就动机的驱使,学生往往都会特别注重作业题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进来,课后能对上课所讲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加深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这种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作业的枯燥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变课本上的封闭题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创新性思维很强的学科.但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的作业题往往是封闭的,答案“非此即彼”,这样很容易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虽然学生能考高分,但创新性思维能力较差,即所说的“高分低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挖掘其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相应的,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作业.具有开放性思维的题目,其答案可以有多种,这样就能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人们对某项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从事该活动的效率就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没有多加思考,只是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这样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作业丧失了兴趣,创造的激情被压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就应该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与实践性.
数学作业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机智,还体现了教师对受教育主体的认识程度.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一方面要重视作业的反馈功能,另外还要关注作业的发展功能,把作业当作学生的发展方式之一,适当的赋予学生自己支配作业的权利,提高学生在作业方面的积极性.把作业作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和展示的“舞台”,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平涛. 中学数学作业设置的探讨.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22(3):56-57.
[2]张志华.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6): 62.
[3]邝留然. 浅谈中学数学作业的布置.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4):7-8.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5]张奎. 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56-266.
关键词:作业设计;优化;健康发展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早已为大家所公认.作业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引起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应试教育下大量的作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通过作业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却被关注的太少.如何改革作业形式,通过作业既巩固课堂知识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笔者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分层次设计,让学生体验成功
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同.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欢乐,必须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学中,笔者将作业分为三个不同档次.A组,基本型,注重“双基”训练.适合“学困生”;B组,综合型,注重培养迁移能力.适合“中等生”;C组,创新型,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再会有大的困难.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影响.
二、布置“数学日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反思是是创新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但忽视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的让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的方法来培养其反思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课后在作业本上记录下对这堂课的理解以及评价.包括学生在课上的真实心态和想法,哪些方面的知识理解不了,需要教师的帮助.第二天早上交上来.笔者对学生交上来的“数学日记”进行认真批阅,对其中反映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写好自己的“教学日记”.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思维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自我评价意识.
三、让学生互相设计作业,增强自主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
独立自主是创新的前提之一,自主意识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要求,而决定实现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要具有良好的交往合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其相互沟通、合作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鉴于此,在数学作业安排上,笔者特意让水平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结成学习上的对子,相互为对方设计一些个人认为有意义的作业题,互为对方的小教师,待对方完成后,再由两人共同批阅、探讨.受成就动机的驱使,学生往往都会特别注重作业题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进来,课后能对上课所讲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加深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通过这种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作业的枯燥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变课本上的封闭题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创新性思维很强的学科.但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给学生的作业题往往是封闭的,答案“非此即彼”,这样很容易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虽然学生能考高分,但创新性思维能力较差,即所说的“高分低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挖掘其创造潜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相应的,教师应多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作业.具有开放性思维的题目,其答案可以有多种,这样就能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锻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人们对某项活动有浓厚兴趣,那么从事该活动的效率就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没有多加思考,只是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这样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作业丧失了兴趣,创造的激情被压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就应该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增强作业的趣味性与实践性.
数学作业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机智,还体现了教师对受教育主体的认识程度.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一方面要重视作业的反馈功能,另外还要关注作业的发展功能,把作业当作学生的发展方式之一,适当的赋予学生自己支配作业的权利,提高学生在作业方面的积极性.把作业作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和展示的“舞台”,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平涛. 中学数学作业设置的探讨.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22(3):56-57.
[2]张志华.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6): 62.
[3]邝留然. 浅谈中学数学作业的布置.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4):7-8.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5]张奎. 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5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