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xz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立足于学校与课堂实际的校本教研适应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本文从校本教研的内涵与意义入手,分析当前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惑,从而探求有效的策略措施,以期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蓬勃开展。
  关键词 新课程 校本教研 现状分析 对策思考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使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其关键策略便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也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强调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以解决本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研究出发点,其根本目的应在于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二是要以本校的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和骨干,“寓研于教,寓教于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三是要选用适合于本校实际情况的研究课题、方法以及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能在本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系统的改革实践;四是要有实用价值,应及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促进本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二、校本教研的意义
  
  校本教研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校本教研是新课程的呼唤。它在新课程理念与千变万化的教育实践之间建立沟通桥梁。在校本教研过程中,研究者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或验证于自己的实践,或反思自己的实践,或提升自己的实践,进而丰富和发展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实践。
  校本教研是对专业教研机构教研工作的补充与调整。长期以来,承担着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管理等传统职能的教学研究机构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学科组织建设、教师培养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对办学个性追求的日益强烈,它的弊端日益凸现:没有以学校为主体,不能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无法对学校的教学及发展产生持久的张力……在这一形势下,作为专业教研机构教研工作补充与调整的校本教研制度,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时代呼之欲出。
  校本教研是构建学校文化。办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需要。创办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并已成为当代中小学的办学方向与追求。在校本教研中,学校可以通过与科研部门合作、校长与专家对话、教师与研究人员交流,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学校成为一个文化教育实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机构,成为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细胞。
  校本教研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校本教研以问题为中心,将教师置于研究者的位置上,使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它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和在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三、校本教研的现状分析
  
  1.教师的主体精神、研究能力、合作行为彰显不足。在校本教研中,教师最重要、最合适的研究方式就是自我反思,也就是说,教师借助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審视自身的实践及其背后隐含的信念和理论,积极探索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提升自己实践的合理性,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依赖于“专家指导”和“骨干教师示范”。把自己专业成长的希望寄托在专家、骨干身上,忽视自己的学习研究;教研内容也往往是共同探讨教研组提出的问题,而非教师主动探求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的反思常常只是针对自己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浅层次的回顾与思考,而不是在某种困惑和疑难问题的驱动下,为了消除困惑和解决问题而进行的行动研究,“校本教研”只是学校一部分人在“作秀”。同时。教师的科研知识及科研能力还不尽完善,这势必影响课题研究的选题、进度、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推广的范围与转化速度,甚至消磨教师持续开展校本教研的信心与意志。在目前教师“自主研究”的信心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合作研究”是最好的研究方式。然而,教师积极参与发言的情况其实是很少见的,在集体说课、评课活动中能够真诚指出别人不足的也是凤毛麟角,相互交流、合作意识的欠缺必将影响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因此,如何在校本教研的理念下,激发教师主体精神、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群体互动的实效、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成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关键。
  2.校本教研内容、形式单一、封闭。现行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仍以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讨论疑难问题为主,解决的是表面的、浅层次的问题。学校在引导教师对校本教研核心精神的理解上,差距还很大。研究的问题以教材教法为主,而不是“基于学校”自己的问题;学校过于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其作用的发挥。在激发全体教师的活力方面做得还不够;多数教师不能在研讨中畅所欲言,在营造民主宽松教研氛围、形成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3.校本教研的专业扶持有待加强。在当前,教研员“自上而下”组织教研的形式。已显现出许多不足:其检查工作的身份,已不被许多教师认可,他们很少直接接触一线教学,对教师的指导脱离实际,不少教研员只是依托课题对学校进行指导,对学校的实际问题没有直接关注和关心;具有专家身份的骨干教师,主要是通过上示范课和“对应帮带”的形式参与学校教研,指导其他教师,而在帮助教师解决个体的问题上,认可度仍显不足:现实中,高校专家对教研的参与程度和范围还未达到教师们的期待。因此,从制度和机制上为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构建更通畅的渠道,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现实问题。
  4.校本教研保障机制尚待改进。校本教研的有效推进,需要一系列相应保障机制的建设,主管领导的重视、教研机制的规范与完善、相应的督促检查制度、时间经费资料的支持、研修机会的创造……都将是校本教研深入开展的必要保证。然而,现实的状况却并不乐观。中高考的指挥棒,在 极大程度上导向着学校的聚焦点;教师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升学压力。直接挤占了教学研究的时间;经费、技术、设备准备的不足,也制约了教师研究的深入进行……校本教研制度在重重现实困顿面前,举步维艰。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缓解,将严重挫伤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从而阻碍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
  5.学科、学段、地域差别明显。从教师群体文化视角来考察,学科的局限还将相当多的教师分割在各个领域,教研中的偏科现象是非常明显的。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几个主学科上,显示了各地偏向考试科目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理念问题。从学段上看,初中校本教研的受重视度、教研情况和效果都远低于小学,原因可能是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学校和教师可以有相对比较大的空间投入课程与教学改革,从事课程教学方面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从聘请专家、提供经费、领导重视几个指标来看,西部地区的校本教研都处于最低位置,而中部和东部地区在这些指标方面互有上下,呈现出比较好的态势。
  
  四、校本教研的对策思考
  
  第一,校本教研强调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教研是教师的责任和权利,教师只有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自我发展。学校应该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校本教研的精神实质:让教师研究基于学校和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加强自我反思的力度,积极开展与同伴的对话与互助,自觉学习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教研的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水平,要把教师从课程的执行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新课程开发者、创生者。促使教师研究新课程、创造性地开展新课程。
  第二,学校要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以校本培训配合校本教研。在观念上引导,在方法上治理,培训、教研两者相互促进。重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站在有益于教师教研能力提高的角度,全面、科学地了解和评价教师的教学研究。重视考察校本教研的实际效果,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全面关注教师的发展过程。使教师成为自觉的学习者、思考者、评价者,强化教师研究的效能感和认同感。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打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环境。切实为教师搭建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让持不同学术观点的教师畅所欲言。互相碰撞。相互激励,破除学科界限,建立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第三,教研员以及各层次的专家应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和推进课程改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进和转变自己研究和指导的范式,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新课程为导向,通过提供咨询、平等对话、研究指导、理论引领等方式,更多地关注实践,把教研中心下移到学校,深入到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之中,对教师的指导既要到位又不越位,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使有组织的区域性的教研活动植根于、服务于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之中。
  第四,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教研稳步推进。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校本教研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在内部机制上进行创新,围绕新课程,制定校本教研的实施计划,突出研究主体,挖掘研究潜力,提供支持条件,优化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校本教研的全员参与及共同发展。教研的各项活动要有专人负责,时间地点要有保障,教研内容和主题要切合实际。学校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应注意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其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积极进行资料建设,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努力创造与各层次专家、校际间交流对话的机会。
  第五,全方位开展教研活动。重塑教育理念,完善中高考配套改革,减轻教师压力,努力打破学科局限性,改变初中阶段校本教研薄弱的狀况,加强对西部地区校本教研人力、物力、财力的扶持,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全国校本教研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花江和嫩江汇合处,东与扶余市为邻,西、南与前郭县接壤,北与黑龙江省肇源县隔江相望。这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大广、图乌高速穿境而过,明沈、科铁
期刊
【摘 要】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 国防教育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别林斯基曾说过:“一般就存在于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面永不褪色的鲜艳旗帜;对
羊衣原体病是在养羊业中非常常见的疾病,危害较大,在养殖户中也受到广泛关注。该病的病原是鹦鹉热衣原体,病羊和带菌羊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
主要讨论了局部有限维的Hopfπ-余代数的Hopfπ-子余代数,得到了Hopfπ-余代数的π-子余代数,和Hopfπ-子余代数的一些充分必要条件.
[摘要]素质教育的内容是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语文教学正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让学生在语文课教学中接受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形成完满美好的人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成为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兼备的现代文明的人。  [关键词]语文人文 素质 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为了饲养优良品种、充分发掘母羊的繁殖潜力,利用国外优良品种杜泊、澳洲白对当地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通过应用生殖激素控制母羊发情技术,达到饲养较少母畜获得较高经济
每天在早、晚两个时段做些养生保健的事情,对某些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应该重点做好哪些事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