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师自身对教育渗透有一个很正确的解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知识的背后传递的是精神层面。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在特定的语境里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关键词:点滴; 渗透; 有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398
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课堂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大雅之堂,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学生吸纳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必然依托。英语课程,它又是个世界的窗口。在新世纪全球化及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为了更好认识和发挥课堂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有效提高,本人力求从课本的实际内容出发,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和学校的实际学情,更多的从实际的角度,在课堂上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我们英语教师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征、生理和个性特点认真地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采用学生易于、乐于接受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推进德育工作的渗透。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些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深挖教材中蘊涵的德育因素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选材广泛,其中不少课文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 “吃”透教材,努力挖掘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在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自然的、合情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初中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等,可谓丰富多彩,这些知识可以细化为思维活动,如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如喜欢、感激、愿望;道德态度,如抱歉、感谢、关心;社会文化,如介绍、问候、庆贺等多个语言功能项目。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 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使认识得以提高,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作为教语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教师通过诱导,反对呆板的说教和僵硬的灌输式教育;用小组道德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确并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在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三、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创造感染的氛围去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Teachers′Day的教学,通过结合Women′s Day、Mothers′Day等节日系列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献上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又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七年级 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其教学内容是“寻找物主”。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活动方式寻找物品主人和失物招领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领会了与他人合作的带来的乐趣。“The accident”一文叙述了学生在放学途中目睹车祸后送伤员就医、找老师和警察求救、堵车保护现场的事例,引导学生比较现实生活中有人对他人的意外事故漠不关心的现象,开展“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做?”,并召开主题班会“心中有他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情操美。
四、塑造学生性格,注重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常鼓励孩子:“You can do”(你能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某些能力范围内的事,凡事从不替代孩子做,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就要教给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处理问题,攻克难关。但学生在回答问题答错或者犹豫时,我们可以鼓励他:Never mind, try once again 或者take it easy,never mind!或者说 Be brave,you can try once again!如果学生答错,找不到答案时,教师还可以拍拍他(她)的肩膀安慰说话: You've done a good job!
五、开展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孩子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certain topic主题话题或者学完的课文创设情景来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意识的。如讲授“If I had a million, I 'd...”的句型时,创设语言情境, 让学生四人一个组编一场小剧,以表演的方式完成故事内容,小组成员的水平可以是相当的,也可以让好的带动差的,大家共同进步。最后从各各组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表演。这样随意性强,既增强加了学生间的感情交际,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能深刻地领会,课文中ROLE PLAY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正是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所达到的目标。
总之,德育是我最为重视的一个内容。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有科学知识的文化人,而应该是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要想使德育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就要求教师本人有良好的德育素养、扎实的文化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敏锐的洞察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教师还得坚持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刻苦钻研教材教法,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完善自我,才能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关键词:点滴; 渗透; 有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398
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课堂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大雅之堂,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学生吸纳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必然依托。英语课程,它又是个世界的窗口。在新世纪全球化及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为了更好认识和发挥课堂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有效提高,本人力求从课本的实际内容出发,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和学校的实际学情,更多的从实际的角度,在课堂上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考。我们英语教师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征、生理和个性特点认真地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采用学生易于、乐于接受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推进德育工作的渗透。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一些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深挖教材中蘊涵的德育因素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选材广泛,其中不少课文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 “吃”透教材,努力挖掘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在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自然的、合情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初中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的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等,可谓丰富多彩,这些知识可以细化为思维活动,如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如喜欢、感激、愿望;道德态度,如抱歉、感谢、关心;社会文化,如介绍、问候、庆贺等多个语言功能项目。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 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使认识得以提高,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作为教语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教师通过诱导,反对呆板的说教和僵硬的灌输式教育;用小组道德讨论模式,启发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考虑他人的观点和意识,协调与他人的分歧。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成功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增强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确并合理使用奖励和惩罚,在教师期望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耽搁太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三、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
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的力量和诱导的力量。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创造感染的氛围去陶冶学生,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如:“Teachers′Day的教学,通过结合Women′s Day、Mothers′Day等节日系列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向父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献上祝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又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七年级 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其教学内容是“寻找物主”。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活动方式寻找物品主人和失物招领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英语知识,又领会了与他人合作的带来的乐趣。“The accident”一文叙述了学生在放学途中目睹车祸后送伤员就医、找老师和警察求救、堵车保护现场的事例,引导学生比较现实生活中有人对他人的意外事故漠不关心的现象,开展“如果我在现场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做?”,并召开主题班会“心中有他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情操美。
四、塑造学生性格,注重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常鼓励孩子:“You can do”(你能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某些能力范围内的事,凡事从不替代孩子做,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就要教给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处理问题,攻克难关。但学生在回答问题答错或者犹豫时,我们可以鼓励他:Never mind, try once again 或者take it easy,never mind!或者说 Be brave,you can try once again!如果学生答错,找不到答案时,教师还可以拍拍他(她)的肩膀安慰说话: You've done a good job!
五、开展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孩子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certain topic主题话题或者学完的课文创设情景来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意识的。如讲授“If I had a million, I 'd...”的句型时,创设语言情境, 让学生四人一个组编一场小剧,以表演的方式完成故事内容,小组成员的水平可以是相当的,也可以让好的带动差的,大家共同进步。最后从各各组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表演。这样随意性强,既增强加了学生间的感情交际,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能深刻地领会,课文中ROLE PLAY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正是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所达到的目标。
总之,德育是我最为重视的一个内容。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有科学知识的文化人,而应该是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要想使德育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就要求教师本人有良好的德育素养、扎实的文化功底、先进的教学理念、敏锐的洞察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教师还得坚持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刻苦钻研教材教法,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完善自我,才能走得更稳、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