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描是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幼儿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幼儿以后的写生、构图、造型及想象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平时教学中也存在一些现象: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重教授,轻学习的现象。现在课程游戏化开展的如火如荼,笔者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线描教学游戏化的几点思考。
一、活动内容游戏化,让孩子“玩”教材。
艺术教育应该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以快乐为源泉。我们可以挖掘生成一些贴近幼儿生活且感兴趣的事物,选择游戏性的教材,避免单调的跟画和涂色。如孩子一开始接触线描的时候,为了帮助幼儿认识线及线的组成图案,避免枯燥让幼儿丧失兴趣。我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物品,从中寻找线条:孩子们发现了蜗牛身上的“螺旋线”,妈妈的头发是“波浪线”,城墙上有“折线”,鳄鱼的牙齿是“锯齿线”,门厅的艺术画上有“放射线”……通过独具慧眼的观察,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线条和花纹,这些装饰花纹给幼儿带来视觉冲击,可以为幼儿的创作提供灵感和经验,增加幼儿的兴趣。再如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和感兴趣动物以及话题设计活动,让幼儿循序渐进中学习线描,如“妈妈的头发”——画波浪线或直线、“佩奇打电话”——画各种线作电话线、 “大树游乐场”——画短竖线等。这样趣味性的活动内容可以让孩子觉得线描并不枯燥,增加幼儿对线描的兴趣。
二、活动环境游戏化,让孩子“玩”材料。
《指南》指出,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工具等支撑幼儿自主表达。长期以来,我们都用单一的勾线笔和白纸进行线描创作,作品效果单一,幼儿也缺乏兴趣,不利于幼儿的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材料上追求创新,为幼儿提供各种废旧材料,让孩子们尝试在不同材料上作画,让幼儿能够更自主的选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创作。
(一)材料从单一变多样。
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有趣的材料,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并且能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比如我們在区角里投放了各种绘画工具:修正液、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笔、粉笔、棉签、弹珠、绳子、牙签、马克笔、金银笔、稻草等,孩子们在区角里常常会对那些新奇的没用过的绘画工具产生兴趣,调动起创作热情。其次,在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属性的绘画表面,如:报纸、水彩纸、牛皮纸、彩纸、玻璃纸、锡箔纸、砂纸、光盘、纸筒、陶瓷、石头、瓦楞纸箱、贝壳、雨伞、扇子、包装袋、酒瓶、木头等。幼儿可以探究不同属性的材料,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工具进行创作表现,拓展幼儿经验,激发幼儿想象力。
(二)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创设。
《指南》指出:“让幼儿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我们在美工区里布置了作品墙,幼儿可以将自己每次的作品展示在墙上,幼儿在相互欣赏点评中,经验得到提升。幼儿的作品不光出现在美工区,教室里主题墙、自然角、挂饰、区域标识等角角落落都由幼儿参与绘画布置,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主人。
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于充足的参考和启发资料,比如生活中真实的物品、有线描插画的绘本、大师作品等等,这些材料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欣赏艺术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力,为幼儿的创作提供素材。
三、教学过程游戏化,让孩子“玩”创意。
1.巧用游戏,激发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画,玩中产生对线描的兴趣。如在认识“线”的活动中,我们设置“线宝宝”跳舞的游戏情境,螺纹线成了“跳圆圈舞的线宝宝”,曲线成了“扭屁股的线宝宝”,折线成了“上山下山的线宝宝”,弧线成了“弯腰的线宝宝”……这些抽象枯燥的点和线通过优美的语言描述,夸张的形象比拟,生动的情境游戏,使孩子们对线描画的兴趣更大了。
2.巧用游戏,发展技能。
孩子天生就爱游戏,线描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反复的练习,如果一味的重复,孩子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丧失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帮助幼儿饶有兴趣的玩线条。例如:学习组合线的活动中,我们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生动的课件,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中,以直线为导入,带领幼儿去寻找线宝宝的朋友,孩子们通过画一画点一点认识了各种线条,然后我以线宝宝要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为情境,引导幼儿欣赏课件,感受不同线条组合的美,在游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创作,使他们从无意的流露转为主动的表现。孩子们在玩中感受到了疏密不同、形状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会创造出更丰富的效果。
3.巧用游戏,“玩”出创意
有创意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传统的跟画让幼儿的画面单一、缺乏童趣与创意。我们可以巧用游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玩出创意。例如:“宇宙人游山洞”中,我带幼儿玩线条钻山洞游戏,幼儿可以用曲线随意勾勒,画出各种形态的块面,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很大胆,勾勒出的山洞形态也各不相同,这样的游戏从一开始的构图就保证了画面的多样性。幼儿再尝试将山洞变成各种动物,用线描进行装饰,孩子的作品富有艺术性又丰富多样。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观察与反思,将游戏化融入到线描教学中,相信我们都能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体味线描画无穷的艺术魅力,创造出美的天地。
一、活动内容游戏化,让孩子“玩”教材。
艺术教育应该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以快乐为源泉。我们可以挖掘生成一些贴近幼儿生活且感兴趣的事物,选择游戏性的教材,避免单调的跟画和涂色。如孩子一开始接触线描的时候,为了帮助幼儿认识线及线的组成图案,避免枯燥让幼儿丧失兴趣。我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物品,从中寻找线条:孩子们发现了蜗牛身上的“螺旋线”,妈妈的头发是“波浪线”,城墙上有“折线”,鳄鱼的牙齿是“锯齿线”,门厅的艺术画上有“放射线”……通过独具慧眼的观察,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线条和花纹,这些装饰花纹给幼儿带来视觉冲击,可以为幼儿的创作提供灵感和经验,增加幼儿的兴趣。再如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和感兴趣动物以及话题设计活动,让幼儿循序渐进中学习线描,如“妈妈的头发”——画波浪线或直线、“佩奇打电话”——画各种线作电话线、 “大树游乐场”——画短竖线等。这样趣味性的活动内容可以让孩子觉得线描并不枯燥,增加幼儿对线描的兴趣。
二、活动环境游戏化,让孩子“玩”材料。
《指南》指出,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工具等支撑幼儿自主表达。长期以来,我们都用单一的勾线笔和白纸进行线描创作,作品效果单一,幼儿也缺乏兴趣,不利于幼儿的创造性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材料上追求创新,为幼儿提供各种废旧材料,让孩子们尝试在不同材料上作画,让幼儿能够更自主的选择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创作。
(一)材料从单一变多样。
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有趣的材料,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并且能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比如我們在区角里投放了各种绘画工具:修正液、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笔、粉笔、棉签、弹珠、绳子、牙签、马克笔、金银笔、稻草等,孩子们在区角里常常会对那些新奇的没用过的绘画工具产生兴趣,调动起创作热情。其次,在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属性的绘画表面,如:报纸、水彩纸、牛皮纸、彩纸、玻璃纸、锡箔纸、砂纸、光盘、纸筒、陶瓷、石头、瓦楞纸箱、贝壳、雨伞、扇子、包装袋、酒瓶、木头等。幼儿可以探究不同属性的材料,选择最适合的材料工具进行创作表现,拓展幼儿经验,激发幼儿想象力。
(二)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创设。
《指南》指出:“让幼儿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我们在美工区里布置了作品墙,幼儿可以将自己每次的作品展示在墙上,幼儿在相互欣赏点评中,经验得到提升。幼儿的作品不光出现在美工区,教室里主题墙、自然角、挂饰、区域标识等角角落落都由幼儿参与绘画布置,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主人。
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于充足的参考和启发资料,比如生活中真实的物品、有线描插画的绘本、大师作品等等,这些材料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欣赏艺术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力,为幼儿的创作提供素材。
三、教学过程游戏化,让孩子“玩”创意。
1.巧用游戏,激发兴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画,玩中产生对线描的兴趣。如在认识“线”的活动中,我们设置“线宝宝”跳舞的游戏情境,螺纹线成了“跳圆圈舞的线宝宝”,曲线成了“扭屁股的线宝宝”,折线成了“上山下山的线宝宝”,弧线成了“弯腰的线宝宝”……这些抽象枯燥的点和线通过优美的语言描述,夸张的形象比拟,生动的情境游戏,使孩子们对线描画的兴趣更大了。
2.巧用游戏,发展技能。
孩子天生就爱游戏,线描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反复的练习,如果一味的重复,孩子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丧失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帮助幼儿饶有兴趣的玩线条。例如:学习组合线的活动中,我们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生动的课件,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中,以直线为导入,带领幼儿去寻找线宝宝的朋友,孩子们通过画一画点一点认识了各种线条,然后我以线宝宝要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为情境,引导幼儿欣赏课件,感受不同线条组合的美,在游戏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创作,使他们从无意的流露转为主动的表现。孩子们在玩中感受到了疏密不同、形状不同的线组合在一起,会创造出更丰富的效果。
3.巧用游戏,“玩”出创意
有创意就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传统的跟画让幼儿的画面单一、缺乏童趣与创意。我们可以巧用游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玩出创意。例如:“宇宙人游山洞”中,我带幼儿玩线条钻山洞游戏,幼儿可以用曲线随意勾勒,画出各种形态的块面,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很大胆,勾勒出的山洞形态也各不相同,这样的游戏从一开始的构图就保证了画面的多样性。幼儿再尝试将山洞变成各种动物,用线描进行装饰,孩子的作品富有艺术性又丰富多样。
总之,教师只要善于观察与反思,将游戏化融入到线描教学中,相信我们都能启发幼儿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体味线描画无穷的艺术魅力,创造出美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