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指出:“加强与改革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由此可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但如今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结合得不尽完美,出现了脱节现象。因此,我们必须仔细研究三者功能上的共性与差异,以实现三者最优化的组合与互补,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平台。
一、三个个体的个性优势
(一)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形成了自己无可替代的个性优势:
1.实践性
社会教育没有诸如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2.补偿性
现代社会不断地涌现出许多新的知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这些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
3.多样性
社会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家庭教育
家庭更有独具一格的优势:
1.先导性
蔡元培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父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引路人,促使孩子不断认识世界,发展兴趣、爱好、性格、理想、信念等个性,形成价值观、道德观念、社会规范等意识。
2.权威性
血缘伦理的特殊纽带把家庭成员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无形且巨大的教育力量。
3.灵活性
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的生活实践对孩子进行教育。
4.针对性与及时性
父母对孩子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有真实与充分地了解,使得家庭教育能够及时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因此说,若将人才培养看成是系统工程,则家庭教育影响就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这个基础工程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教育。它的个性优势是:
1.专门性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训练的教育者——教师,来完成它的唯一使命——培养人。
2.系统性
学校教育有比较完善的组织与结构。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严密的教育网络。学校内部各部门分工明确,有序地实行教育教学。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只有协调配合才能使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完成三者共同的教育目标: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1+1+1<3的不和谐现状
从和谐的角度看,目前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处于相对游离的状态,出现了社会教育无力,学校教育无依,家庭教育隨意的局面。
(一)1+1+1<3的不和谐现象
1.家长的教育观念不能紧跟时代步伐
家长的教育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孩子;有的家长推行“大棒加糖”教育;有的家长只顾赚钱打工,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家酗酒、赌博(调查资料表明,有严重问题行为的青少年中,父母离异或非自然缺损的占41%,家长犯法判刑的占37%,有严重问题行为,比如“老江湖”“霸道”“酗酒”“赌瘾重”等的占67%,歧视虐待孩子的占18%。还有的家长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2.教师与家长间缺乏互相沟通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做好本职教学工作,是否家访就无所谓了;有些家长认为教师家访就是为了告状,并不欢迎。久而久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在家的动态,家长也不能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教师和家长都只片面地了解学生,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状态
由于社会教育的作用不能立竿见影,导致社会教育氛围不够浓厚。社会供给小学生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少,造成了孩子身上存在着种种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不一致的缺憾。
4.社会效应出现负面影响
有些社会机关没有做好把关工作,如影视、书刊等宣传媒体中经常出现一些腐蚀小学生心灵的内容,网络游戏低龄化也使许多沉迷网络的孩子难以自拔。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逆向价值观冲击着正确的学校德育教育,导致有的孩子错误地认为“学习好不如有个好爸爸。”家长“下岗”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同学瞧不起我”而离群的现象。
5.学校教育处于孤立状态
家庭、社会表现出来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父母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或不负责任的行动就可能否定孩子,一次黄色录像就可能破坏学校长期的正面教育。学校的个别教师存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视知识的传播,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1+1+1<3的不和谐现状的成因
纵观目前我国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表现为“三重视,三轻视”:
1.重视学校教育,轻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制约,许多家长依旧持“学校教孩子,家庭养孩子”的态度。人们对社会教育更是漠不关心,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彻底地推给了老师。
2.重视知识理论,轻视实践活动。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学校教育的宗旨也随之进步,从传统的“打造智慧人才”转向“培养全方位的素质人才”。但学校的落实情况还不尽人意,依旧呈现着“灌输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导致有的孩子发展成了书呆子。
3.重视智育发展,轻视德育培养。在应试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倾向于“知识为核心,分数为标志,升学为目标”的教子观,严重忽略了小学生品德素质的养成。
三、1+1+1>3的有关设想
未来的世界属于孩子。小学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对他们的教育不容忽视。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对小学生施加有利教育。
(一)确定学校的主导地位是三结合的重要一环。学校的教学设备与资料比较完善,教育工作手段具有专业性,是专门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把德育与智育摆到天平两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证学校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使小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家访与校访
通过互相访问,可以了解小学生在校与在家的各种情况。访前,双方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访中要实事求是,在肯定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也指出学生的不足,共同商议引导学生改进的具体措施,最好邀请学生参与谈话。针对特长生的发展与后进生的转变等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要定期与其家长谈话。学校应专门成立“咨询日”,安排家长到校“督学”。
2.通讯联系
主要方式有:电访、发E-mail、建立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本等。
3.建立学校网站和开通“家校通”网络平台
通过学校网站,家长可以及时地了解学校的最新教育动态。
4.召开家长会
其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或班级的工作计划;向家长提出一定的教育要求;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请家长介绍教育经验等。
5.建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沟通家校桥梁的有效途径。其成员由热心学校教育工作,关心孩子成长并有一定威信力的家长组成。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有效地形成合力等。
6.建立家长学校
家长的教育方法决定了家庭教育能否获得良好成效,为了让这一关键因素起正面作用,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补习,对典型的反面教育例子进行剖析,不断提高家
但如今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结合得不尽完美,出现了脱节现象。因此,我们必须仔细研究三者功能上的共性与差异,以实现三者最优化的组合与互补,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平台。
一、三个个体的个性优势
(一)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形成了自己无可替代的个性优势:
1.实践性
社会教育没有诸如时间、地域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2.补偿性
现代社会不断地涌现出许多新的知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这些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
3.多样性
社会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二)家庭教育
家庭更有独具一格的优势:
1.先导性
蔡元培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父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引路人,促使孩子不断认识世界,发展兴趣、爱好、性格、理想、信念等个性,形成价值观、道德观念、社会规范等意识。
2.权威性
血缘伦理的特殊纽带把家庭成员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无形且巨大的教育力量。
3.灵活性
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通过与孩子共同参与的生活实践对孩子进行教育。
4.针对性与及时性
父母对孩子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有真实与充分地了解,使得家庭教育能够及时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因此说,若将人才培养看成是系统工程,则家庭教育影响就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这个基础工程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教育。它的个性优势是:
1.专门性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训练的教育者——教师,来完成它的唯一使命——培养人。
2.系统性
学校教育有比较完善的组织与结构。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严密的教育网络。学校内部各部门分工明确,有序地实行教育教学。
总之,社会、学校、家庭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只有协调配合才能使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完成三者共同的教育目标: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四有新人”。
二、1+1+1<3的不和谐现状
从和谐的角度看,目前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处于相对游离的状态,出现了社会教育无力,学校教育无依,家庭教育隨意的局面。
(一)1+1+1<3的不和谐现象
1.家长的教育观念不能紧跟时代步伐
家长的教育随意性强,缺乏科学性。有的溺爱、娇惯孩子;有的家长推行“大棒加糖”教育;有的家长只顾赚钱打工,对孩子放任不管;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家酗酒、赌博(调查资料表明,有严重问题行为的青少年中,父母离异或非自然缺损的占41%,家长犯法判刑的占37%,有严重问题行为,比如“老江湖”“霸道”“酗酒”“赌瘾重”等的占67%,歧视虐待孩子的占18%。还有的家长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2.教师与家长间缺乏互相沟通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做好本职教学工作,是否家访就无所谓了;有些家长认为教师家访就是为了告状,并不欢迎。久而久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在家的动态,家长也不能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教师和家长都只片面地了解学生,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社会教育呈现出无力状态
由于社会教育的作用不能立竿见影,导致社会教育氛围不够浓厚。社会供给小学生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少,造成了孩子身上存在着种种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不一致的缺憾。
4.社会效应出现负面影响
有些社会机关没有做好把关工作,如影视、书刊等宣传媒体中经常出现一些腐蚀小学生心灵的内容,网络游戏低龄化也使许多沉迷网络的孩子难以自拔。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逆向价值观冲击着正确的学校德育教育,导致有的孩子错误地认为“学习好不如有个好爸爸。”家长“下岗”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同学瞧不起我”而离群的现象。
5.学校教育处于孤立状态
家庭、社会表现出来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父母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或不负责任的行动就可能否定孩子,一次黄色录像就可能破坏学校长期的正面教育。学校的个别教师存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的思想,重视知识的传播,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1+1+1<3的不和谐现状的成因
纵观目前我国教育现状,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表现为“三重视,三轻视”:
1.重视学校教育,轻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制约,许多家长依旧持“学校教孩子,家庭养孩子”的态度。人们对社会教育更是漠不关心,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彻底地推给了老师。
2.重视知识理论,轻视实践活动。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学校教育的宗旨也随之进步,从传统的“打造智慧人才”转向“培养全方位的素质人才”。但学校的落实情况还不尽人意,依旧呈现着“灌输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导致有的孩子发展成了书呆子。
3.重视智育发展,轻视德育培养。在应试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倾向于“知识为核心,分数为标志,升学为目标”的教子观,严重忽略了小学生品德素质的养成。
三、1+1+1>3的有关设想
未来的世界属于孩子。小学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对他们的教育不容忽视。所以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保持一致和统一,发挥整体教育的作用,对小学生施加有利教育。
(一)确定学校的主导地位是三结合的重要一环。学校的教学设备与资料比较完善,教育工作手段具有专业性,是专门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把德育与智育摆到天平两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要保证学校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使小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家访与校访
通过互相访问,可以了解小学生在校与在家的各种情况。访前,双方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访中要实事求是,在肯定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也指出学生的不足,共同商议引导学生改进的具体措施,最好邀请学生参与谈话。针对特长生的发展与后进生的转变等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要定期与其家长谈话。学校应专门成立“咨询日”,安排家长到校“督学”。
2.通讯联系
主要方式有:电访、发E-mail、建立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本等。
3.建立学校网站和开通“家校通”网络平台
通过学校网站,家长可以及时地了解学校的最新教育动态。
4.召开家长会
其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或班级的工作计划;向家长提出一定的教育要求;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请家长介绍教育经验等。
5.建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直接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沟通家校桥梁的有效途径。其成员由热心学校教育工作,关心孩子成长并有一定威信力的家长组成。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何有效地形成合力等。
6.建立家长学校
家长的教育方法决定了家庭教育能否获得良好成效,为了让这一关键因素起正面作用,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补习,对典型的反面教育例子进行剖析,不断提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