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庭地白树栖鸭”“归雁落阳边”“青女素鹅俱耐冷”“相随响田去”……请问:您看明白这些诗句的意思了吗?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看到学生的错别字可以说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学生有了错,当然要纠正。然而,在错别字的纠正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教师纠正多少遍,如何进行练习或巩固,也无论学生错过了多少回,这个字他还会错,或者改对了这一个再错另一个。总之一句话,学生就是要写“错别字”。尤其是每次批改作文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头疼,因为看到学生文章中出现了那么多的错别字,总觉得如果不一个一个给他改过来的话,下次他还会错,但是每次都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纠正错别字,实际上却只收到了微乎其微的效果。况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所占用的时间比例是非常有限的,想要像小学那样逐字教学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效果不明显就听之任之?这显然是不行的;继续沿用老一套教学方法?这样显然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到底怎么办?于是,我就在纠正学生错别字的方法上动起了脑筋。首先要改变过去错别字纠正教学的随意性,过去都是课堂上讲到哪想起来就进行纠正,或者只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对其进行改正,缺乏系统性,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系统的印象。我就把学生经常写的错别字,收集在一起,分成不同的类别,一周利用一节早自习,分门别类,集中纠错。
一、明确概念,区别对待
错别字,包含错字和别字。把字的笔画写错了,是错字;把一个字写成了另一个字,是别字。别字,大多是由于对字义理解不够明确而造成的;错字,则大多数是因为对字形看得不够仔细而造成的。在我们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别字要远远多于错字。看来,让学生理解字义、看清字形之后再动笔,对于减少学生的错别字的书写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分门别类,集中纠错
学生的作文、默写的古诗文,是错别字出现较为集中的地方。于是我就主要在这两处收集错别字,然后再分类。分类后发现,其实学生的错别字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误用同音字
对于这一类的别字纠正,明确字义是前提,它决定着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汉字。实际上,很多汉字字音虽然相同,但字义却差别明显,学生如果能了解字义,再根据意义确定字形,就会收到良好效果。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和“脉搏”的语境相吻合,那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词“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融会贯通”很容易写成“融汇贯通”。有人还为这种错误找出所谓的理由,说“融合汇聚了多方面的东西,有了通彻的理解”。其实不然,“融合”“汇聚”的意义是相同的,“融汇”相连,就会语意重复。“融会贯通”的基本词义应该是“参合多方面道理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因而必须用“会”而不能用“汇”。如果把词语中基本的字义搞通彻了,就能有效地减少错别字。其实学生之所以会犯这样一些错误,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基本的字义、词义了解不够清楚,似是而非,基本功非常不扎实,准备一本字典是对他们必不可少的要求。经常训练,持之以恒,学生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在错别字纠正中逐步明确基本字义,逐步打扎实基本功,逐步提高汉字书写的正确率。
2. 错用形近字
记得在教学《〈论语〉八则》的时候,第一次听学生自由朗读,就听见有学生大声地读着:“诲(huǐ)人不倦……”当时我也没太在意,只是简单进行了纠正,可让我奇怪的是,纠正之后依然还有人读成第三声。为什么会这样呢?直到学生把作业交上来,我才知道,原来,他把“诲”当成 “悔”了,所以才一直固执地读成第三声。这是一次典型的由于没有辨清形近字而造成的误读、错写。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不能自“己”、老病有“狐”舟、两小儿“辨”日、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学生之所以犯这样的错,绝大多数是因为读书时不认真,书写时不思考,“信手拈来”,没有对所写内容作认真的思考,更没有对语义细加理解,所以只能一错再错了。于是,在纠正时我告诉学生:诲人,是教育人,得用语言,而不能只在心里想一想就算了;两个小孩认识太阳,就不用再“辨”了,他们是在言语上进行了争论;成吉思汗能“娇”吗?……学生一片大笑,在笑声中也记住了这些字,以后的默写中这几个字还真很少再错了。对于这一类的错误,提醒学生思考句意再下笔,错误率就会降低很多。
3.改变字形,增减笔划
这种类型的错纠正起来是最难的,因为很多错字都是学生从小学到现在就一直这么写的,并且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写法。在一节纠错课上,我问学生,“落”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学生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一脸茫然;我再问学生“满”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的时候,学生彻底地无语了。因为从小学到现在,他们一直随意地写,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两个非常常见又简单的字的结构。像这样的错字还有很多,比如“漠”“莲”等。学生中还有一种常见错字就是随意增减笔划,比如,“展”字里面莫名多出了一撇,“武”字也多出了一撇挎上了腰刀,“暖”字的偏旁竟然变成了“目”,而“炙”的火上竟然烤起了“夕”……那节纠错课,我跟学生说“炙”是把肉拿到火上烤,而烤个“夕”就让人莫名其妙了;只有“日”才能带来温暖,“目”的力量就不够了。这么一说,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有的还作茅塞顿开状。但是我知道,要想纠正他们已经写成习惯的错字,不是那么容易的,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时常提及,要他们用思考来逐步改变习惯必须是一个坚持的过程。
三、方法多样,调动积极性
事实上,要想更好地纠正学生的错别字,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是关键。过去,错别字的纠正教学过程一直都是由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或讲或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已。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既耗时耗力又收效甚微。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字,是学生自己写错的,那么纠正也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完成,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于是,我在错别字纠正教学中,尝试着将大部分工作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收集自己的错别字,再来纠正自己的错别字。在这个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成员有负责收集错别字的“督查员”,有负责归纳整理错别字的“分拣员 ”,有上课时讲解、纠正错别字的小“老师”,有负责小组整体工作的“组长”,有负责竞赛小组积分的“裁判员”……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件事中都有自己的任务,以便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组的工作放在课后,既有效利用了课余时间,又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时间分配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况且,每个学生在纠正别人的同时,又会非常认真地完成自己的认字、写字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错别字怎么会不有所减少呢?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看到学生的错别字可以说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学生有了错,当然要纠正。然而,在错别字的纠正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教师纠正多少遍,如何进行练习或巩固,也无论学生错过了多少回,这个字他还会错,或者改对了这一个再错另一个。总之一句话,学生就是要写“错别字”。尤其是每次批改作文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头疼,因为看到学生文章中出现了那么多的错别字,总觉得如果不一个一个给他改过来的话,下次他还会错,但是每次都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纠正错别字,实际上却只收到了微乎其微的效果。况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所占用的时间比例是非常有限的,想要像小学那样逐字教学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效果不明显就听之任之?这显然是不行的;继续沿用老一套教学方法?这样显然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到底怎么办?于是,我就在纠正学生错别字的方法上动起了脑筋。首先要改变过去错别字纠正教学的随意性,过去都是课堂上讲到哪想起来就进行纠正,或者只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对其进行改正,缺乏系统性,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而系统的印象。我就把学生经常写的错别字,收集在一起,分成不同的类别,一周利用一节早自习,分门别类,集中纠错。
一、明确概念,区别对待
错别字,包含错字和别字。把字的笔画写错了,是错字;把一个字写成了另一个字,是别字。别字,大多是由于对字义理解不够明确而造成的;错字,则大多数是因为对字形看得不够仔细而造成的。在我们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别字要远远多于错字。看来,让学生理解字义、看清字形之后再动笔,对于减少学生的错别字的书写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分门别类,集中纠错
学生的作文、默写的古诗文,是错别字出现较为集中的地方。于是我就主要在这两处收集错别字,然后再分类。分类后发现,其实学生的错别字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误用同音字
对于这一类的别字纠正,明确字义是前提,它决定着学生能否正确使用汉字。实际上,很多汉字字音虽然相同,但字义却差别明显,学生如果能了解字义,再根据意义确定字形,就会收到良好效果。如“脉搏”的“搏”字,常同“膊’字混淆。如果明确了“脉搏”是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正好和“脉搏”的语境相吻合,那么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词“搏”而不是“胳膊”义的名词“膊”。“融会贯通”很容易写成“融汇贯通”。有人还为这种错误找出所谓的理由,说“融合汇聚了多方面的东西,有了通彻的理解”。其实不然,“融合”“汇聚”的意义是相同的,“融汇”相连,就会语意重复。“融会贯通”的基本词义应该是“参合多方面道理进行体会从而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因而必须用“会”而不能用“汇”。如果把词语中基本的字义搞通彻了,就能有效地减少错别字。其实学生之所以会犯这样一些错误,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基本的字义、词义了解不够清楚,似是而非,基本功非常不扎实,准备一本字典是对他们必不可少的要求。经常训练,持之以恒,学生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在错别字纠正中逐步明确基本字义,逐步打扎实基本功,逐步提高汉字书写的正确率。
2. 错用形近字
记得在教学《〈论语〉八则》的时候,第一次听学生自由朗读,就听见有学生大声地读着:“诲(huǐ)人不倦……”当时我也没太在意,只是简单进行了纠正,可让我奇怪的是,纠正之后依然还有人读成第三声。为什么会这样呢?直到学生把作业交上来,我才知道,原来,他把“诲”当成 “悔”了,所以才一直固执地读成第三声。这是一次典型的由于没有辨清形近字而造成的误读、错写。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不能自“己”、老病有“狐”舟、两小儿“辨”日、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学生之所以犯这样的错,绝大多数是因为读书时不认真,书写时不思考,“信手拈来”,没有对所写内容作认真的思考,更没有对语义细加理解,所以只能一错再错了。于是,在纠正时我告诉学生:诲人,是教育人,得用语言,而不能只在心里想一想就算了;两个小孩认识太阳,就不用再“辨”了,他们是在言语上进行了争论;成吉思汗能“娇”吗?……学生一片大笑,在笑声中也记住了这些字,以后的默写中这几个字还真很少再错了。对于这一类的错误,提醒学生思考句意再下笔,错误率就会降低很多。
3.改变字形,增减笔划
这种类型的错纠正起来是最难的,因为很多错字都是学生从小学到现在就一直这么写的,并且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写法。在一节纠错课上,我问学生,“落”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学生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一脸茫然;我再问学生“满”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的时候,学生彻底地无语了。因为从小学到现在,他们一直随意地写,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两个非常常见又简单的字的结构。像这样的错字还有很多,比如“漠”“莲”等。学生中还有一种常见错字就是随意增减笔划,比如,“展”字里面莫名多出了一撇,“武”字也多出了一撇挎上了腰刀,“暖”字的偏旁竟然变成了“目”,而“炙”的火上竟然烤起了“夕”……那节纠错课,我跟学生说“炙”是把肉拿到火上烤,而烤个“夕”就让人莫名其妙了;只有“日”才能带来温暖,“目”的力量就不够了。这么一说,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有的还作茅塞顿开状。但是我知道,要想纠正他们已经写成习惯的错字,不是那么容易的,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时常提及,要他们用思考来逐步改变习惯必须是一个坚持的过程。
三、方法多样,调动积极性
事实上,要想更好地纠正学生的错别字,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是关键。过去,错别字的纠正教学过程一直都是由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或讲或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已。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既耗时耗力又收效甚微。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字,是学生自己写错的,那么纠正也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完成,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于是,我在错别字纠正教学中,尝试着将大部分工作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收集自己的错别字,再来纠正自己的错别字。在这个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成员有负责收集错别字的“督查员”,有负责归纳整理错别字的“分拣员 ”,有上课时讲解、纠正错别字的小“老师”,有负责小组整体工作的“组长”,有负责竞赛小组积分的“裁判员”……活动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件事中都有自己的任务,以便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组的工作放在课后,既有效利用了课余时间,又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时间分配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况且,每个学生在纠正别人的同时,又会非常认真地完成自己的认字、写字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错别字怎么会不有所减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