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崔峦老师也说:“语文课程贵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难也难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如果没有基本的词语、句子,纵有再恢弘的情感也只能变成“有舟无水,寸步难行”;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精、气、神”,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也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开展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以达到熏陶学生情感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继承我们传统的母语教学方法,即,多读书,多动笔,多积累语言,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熟读、精思、博览、多作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法宝。
1 注重读的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读,品味感悟语言文字,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读的训练要有多种,需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同的读的方法。
预习文章时的三读:第一步是初读,读准字音,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课文;第二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的情形,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感同身受;第三步,浏览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齐读:现在的语文课堂多强调个性有感情地读,对齐读比较避讳。不过,我认为,不同的课文,运用齐读比个性读更有魅力。如,在学习《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时,对于洪水袭来时的咆哮、党员老汉对儿子铁面无私那一吼等等环节,让同学们齐读,更能感到到那时情况的紧急、老汉的刚直,当同学们那磅礴的读书声充斥课堂时,这篇课文比任何时候都更具有了震撼力。
有感情地读,这种阅读方式对于学生理解文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的理解不同,读出的效果自然不一样。听过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其中在文末作者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后的感受时,作者看到了淡雅的、白色高洁等各色的菊花,于是,老师启发学生从“菊花”,作者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当学生归结到作者感受到要“好好活”时,老师启发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菊花,读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于是根据淡雅的菊花,同学们就用平淡朴实的语气读出了“咱娘俩好好地活”,根据绚烂的菊花,同学们就用高亢的语调读出了“咱娘俩好好地活”这句。同样的文字,不同的理解,读出的语气也就不同。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字后,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恐怕就是阅读教学的真正高境界了吧!
默读、浏览读、在自己感觉深刻的地方批注课文,是高年级学生在读书时应该灵活运用的读书技能。
其次,在课堂上我们注重让学生放开声音读,以为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认识,其实,我认为,低声读,也是对学生认识的一种强化,有时候比高声读更能起到强调的作用,更能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去思考,去琢磨。
总之,各种读的形式和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方法,一味地注重了感情朗读,而忽略了其他方式的读,注定学生会读得尴尬,读得索然无味,也读不出见解,读不出韵味。
2 发挥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的思维。
读书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语文学习更忌讳“灌”。以往的教学教师好把自己的理解一股脑地灌给学生,学生也习惯了一味地“记”,课堂上鸦雀无声,听不到不同的声音。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发言权”得到了尊重,其实这就是尊重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古人尚有“学而不思则罔”的训诫,那么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中思考的能力。
思考能力重在培养。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对学习语文有了信心,就会对其所学的文章潜心思考,反复诵读。
其次,从文章的题目或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段落鼓励学生想开去。如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在读到在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时有这样一句话,“那时候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我鼓励学生想想那时侯人们的生活情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补充完整,“那时侯没有电灯,人们只能__________,没有电视,人们只能___________,……”这样一个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到了农耕社会的艰难,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
第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堂上的“冷场”现象有时候是表明老师的问题不合乎学生的“口味”,而更多的时候是说明教师没有启发学生的心智,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时间。
课堂上,当一个新的思考点抛给学生后,就要像垂钓一样,用鲜美的鱼饵和足够的耐心来等待鱼儿上钩。通常的做法是不要急于叫同学回答,也不要立刻肯定回答的正确与否,让学生的思维激起其他学生的思维,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各自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再看火候给予学生鼓励。
坚持以上做法,学生的思考能力定会有所长进。
3 博览群书,开拓眼界。
语文学习还特别强调积累。课外阅读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而课内阅读又为课外阅读提供了阅读方法,二者相得益彰,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丰富了学生视野。
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建立了图书角,每周周五上阅读课。这两节阅读课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从图书管理员的一本正经,到孩子们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紧拧的眉头,都看出了学生是进入了读书的情境。
趁热打铁,当学生被读书课和自己喜欢的图书深深吸引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积累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语、句子、课外读物中的知识。本学期,我们还举行了读书会,就一个主题——“走进童话”,由学生用讲故事、演剧本、双簧等形式来再现童话故事,表现各自对童话故事的理解。赢得了学生的欢迎。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读书课,回答问题时的表达普遍条理了,而且能说出对某句话、某个片段自己的理解。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
4 多习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思考能力。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属,习作教学又是培养学生观察、感受、思考能力的最佳载体。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习作也是最不好掌握,最不被学生接受的项目。为此,我对学生做了如下尝试性训练:
4.1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我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鼓励同学们自己泡豆子,观察豆子每天的变化,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写成观察日记。同时,为了给学生铺平道路,我也亲自泡豆子,并在每天早上的晨会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观察,并在观察中渗透给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心灵去联想等观察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把豆豆当成了自己的伙伴,关心之情在同学们的习作中随处可见。
观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每个人观察的角度可能不同,但是观察的方法却是可以传授的,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持之以恒,学生的观察能力会有提高。
4.2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
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5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观察对象容易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也就是只能描述观察对象的一些外在特点,至于触及内心情感学生比较难做到。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训练方法:
4.2.1 给学生例子:在教学中,我坚持利用每周的几节晨会课给学生读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散文,如《白杨》之例的,让他们在听后简单说说他们的感受。同学们在听了这些文章后,也能从文章中悟出道理一二。于是再让他们观察小事物后写文章,总会把自己喜欢、珍惜等情感蕴涵在其中。
4.2.2 教学生联想:所观察的对象不仅得入眼、入耳、入鼻,还得入心,如何入心,我在教学中通常让学生从眼前的事物和自己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观察一只小狗存钱罐,在描写小狗的眼睛时候,就可以想象它仿佛在想什么,或想对主人说什么?身体上的一个小装饰,让小狗看起来怎么样,和自己的什么东西相似?
4.2.3丰富学生的情感:人生路上,时刻都有情感伴随,或喜或悲,不过这些感受如果不及时抓住,会稍纵即逝,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于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订一个名为《心理有约》的本子,在这个本子里记录自己的各种感受,甚至对老师的某件你认为不满意的事情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见记录在里面,每周定时间在好朋友之间交流,也可以给老师欣赏。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有心里话向本子宣泄的习惯。文字也成了学生情感记载的最好朋友,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把自己的欢、悲伤和朋友分享,情感世界顿时有所丰富,更主要的是学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写的习惯。
4.3. 先想后写,培养学生的写作思想。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
如在写《给王虹的回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写作时,先让学生感受王虹的思想,想想自己就是王虹,说说此时的感受,此时有很多同学把类似于王虹的经历回想了起来,争相交流。同时也为给王虹回信起到了铺垫作用。思考王虹的父母的良苦用心,思考王虹应该如何去处理和同学之间的误会,同学们有了深刻的感受后,想出来的办法都是如同身受,也很流畅。
对观察、感受、思考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体现,则必须依靠写作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勤于练笔,把观察、感受、思考的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坚持着做,相信同学们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我们需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多动脑筋,要让语言文字的训练成为紧紧围绕“听说读写思”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祖国文化的自豪与热爱。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如果没有基本的词语、句子,纵有再恢弘的情感也只能变成“有舟无水,寸步难行”;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精、气、神”,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也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开展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以达到熏陶学生情感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继承我们传统的母语教学方法,即,多读书,多动笔,多积累语言,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熟读、精思、博览、多作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法宝。
1 注重读的训练。采用多种形式读,品味感悟语言文字,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读的训练要有多种,需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同的读的方法。
预习文章时的三读:第一步是初读,读准字音,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课文;第二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的情形,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感同身受;第三步,浏览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齐读:现在的语文课堂多强调个性有感情地读,对齐读比较避讳。不过,我认为,不同的课文,运用齐读比个性读更有魅力。如,在学习《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时,对于洪水袭来时的咆哮、党员老汉对儿子铁面无私那一吼等等环节,让同学们齐读,更能感到到那时情况的紧急、老汉的刚直,当同学们那磅礴的读书声充斥课堂时,这篇课文比任何时候都更具有了震撼力。
有感情地读,这种阅读方式对于学生理解文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的理解不同,读出的效果自然不一样。听过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其中在文末作者去北海公园看菊花后的感受时,作者看到了淡雅的、白色高洁等各色的菊花,于是,老师启发学生从“菊花”,作者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当学生归结到作者感受到要“好好活”时,老师启发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菊花,读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于是根据淡雅的菊花,同学们就用平淡朴实的语气读出了“咱娘俩好好地活”,根据绚烂的菊花,同学们就用高亢的语调读出了“咱娘俩好好地活”这句。同样的文字,不同的理解,读出的语气也就不同。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字后,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恐怕就是阅读教学的真正高境界了吧!
默读、浏览读、在自己感觉深刻的地方批注课文,是高年级学生在读书时应该灵活运用的读书技能。
其次,在课堂上我们注重让学生放开声音读,以为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认识,其实,我认为,低声读,也是对学生认识的一种强化,有时候比高声读更能起到强调的作用,更能帮助学生静下心来去思考,去琢磨。
总之,各种读的形式和方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的方法,一味地注重了感情朗读,而忽略了其他方式的读,注定学生会读得尴尬,读得索然无味,也读不出见解,读不出韵味。
2 发挥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的思维。
读书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语文学习更忌讳“灌”。以往的教学教师好把自己的理解一股脑地灌给学生,学生也习惯了一味地“记”,课堂上鸦雀无声,听不到不同的声音。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发言权”得到了尊重,其实这就是尊重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古人尚有“学而不思则罔”的训诫,那么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中思考的能力。
思考能力重在培养。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对学习语文有了信心,就会对其所学的文章潜心思考,反复诵读。
其次,从文章的题目或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段落鼓励学生想开去。如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在读到在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时有这样一句话,“那时候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我鼓励学生想想那时侯人们的生活情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补充完整,“那时侯没有电灯,人们只能__________,没有电视,人们只能___________,……”这样一个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到了农耕社会的艰难,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
第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课堂上的“冷场”现象有时候是表明老师的问题不合乎学生的“口味”,而更多的时候是说明教师没有启发学生的心智,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时间。
课堂上,当一个新的思考点抛给学生后,就要像垂钓一样,用鲜美的鱼饵和足够的耐心来等待鱼儿上钩。通常的做法是不要急于叫同学回答,也不要立刻肯定回答的正确与否,让学生的思维激起其他学生的思维,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各自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再看火候给予学生鼓励。
坚持以上做法,学生的思考能力定会有所长进。
3 博览群书,开拓眼界。
语文学习还特别强调积累。课外阅读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而课内阅读又为课外阅读提供了阅读方法,二者相得益彰,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丰富了学生视野。
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建立了图书角,每周周五上阅读课。这两节阅读课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从图书管理员的一本正经,到孩子们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紧拧的眉头,都看出了学生是进入了读书的情境。
趁热打铁,当学生被读书课和自己喜欢的图书深深吸引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积累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语、句子、课外读物中的知识。本学期,我们还举行了读书会,就一个主题——“走进童话”,由学生用讲故事、演剧本、双簧等形式来再现童话故事,表现各自对童话故事的理解。赢得了学生的欢迎。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读书课,回答问题时的表达普遍条理了,而且能说出对某句话、某个片段自己的理解。语文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
4 多习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思考能力。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属,习作教学又是培养学生观察、感受、思考能力的最佳载体。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习作也是最不好掌握,最不被学生接受的项目。为此,我对学生做了如下尝试性训练:
4.1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我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鼓励同学们自己泡豆子,观察豆子每天的变化,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写成观察日记。同时,为了给学生铺平道路,我也亲自泡豆子,并在每天早上的晨会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观察,并在观察中渗透给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心灵去联想等观察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把豆豆当成了自己的伙伴,关心之情在同学们的习作中随处可见。
观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每个人观察的角度可能不同,但是观察的方法却是可以传授的,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持之以恒,学生的观察能力会有提高。
4.2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
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5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观察对象容易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也就是只能描述观察对象的一些外在特点,至于触及内心情感学生比较难做到。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训练方法:
4.2.1 给学生例子:在教学中,我坚持利用每周的几节晨会课给学生读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散文,如《白杨》之例的,让他们在听后简单说说他们的感受。同学们在听了这些文章后,也能从文章中悟出道理一二。于是再让他们观察小事物后写文章,总会把自己喜欢、珍惜等情感蕴涵在其中。
4.2.2 教学生联想:所观察的对象不仅得入眼、入耳、入鼻,还得入心,如何入心,我在教学中通常让学生从眼前的事物和自己已有的一些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观察一只小狗存钱罐,在描写小狗的眼睛时候,就可以想象它仿佛在想什么,或想对主人说什么?身体上的一个小装饰,让小狗看起来怎么样,和自己的什么东西相似?
4.2.3丰富学生的情感:人生路上,时刻都有情感伴随,或喜或悲,不过这些感受如果不及时抓住,会稍纵即逝,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于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订一个名为《心理有约》的本子,在这个本子里记录自己的各种感受,甚至对老师的某件你认为不满意的事情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见记录在里面,每周定时间在好朋友之间交流,也可以给老师欣赏。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有心里话向本子宣泄的习惯。文字也成了学生情感记载的最好朋友,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把自己的欢、悲伤和朋友分享,情感世界顿时有所丰富,更主要的是学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写的习惯。
4.3. 先想后写,培养学生的写作思想。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
如在写《给王虹的回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写作时,先让学生感受王虹的思想,想想自己就是王虹,说说此时的感受,此时有很多同学把类似于王虹的经历回想了起来,争相交流。同时也为给王虹回信起到了铺垫作用。思考王虹的父母的良苦用心,思考王虹应该如何去处理和同学之间的误会,同学们有了深刻的感受后,想出来的办法都是如同身受,也很流畅。
对观察、感受、思考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体现,则必须依靠写作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勤于练笔,把观察、感受、思考的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坚持着做,相信同学们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我们需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多动脑筋,要让语言文字的训练成为紧紧围绕“听说读写思”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祖国文化的自豪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