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障碍把脉及诊治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Z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所肩负的任务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社会相关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根据较长时期的观察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多数职校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于学生的专业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里本人仅就中职学生的心理障碍现状作初步把脉分析,权作引玉之砖。
  一、把脉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通常是指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功能失调,主要反映为一个人在发展和适应上的困难,包括多种适应不良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1.认知心理障碍
  认知障碍是指学生由于对某一事情认识不清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如一些学生把“哥儿们义气”理解为同学之间的“友谊”,以致一时冲动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有的学生把吸烟看作是男子汉的风度和魅力;还有的学生把无纪律的行为、冒险行动误解为“勇敢”。这些学生把老师正面的教育要求,往往从另一种意义上去理解,形成认知上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上产生的障碍,主要来自学生认识经验的差异。
  2.情绪心理障碍
  情绪障碍是指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不符合学生原有的需要,由此激化为矛盾冲突,而造成的情绪上的干扰和逆反心态。从情绪波动的不同程度上来分,大致可分成两种情形:一是疲软性情绪障碍心态。如组织学生集会,由于教育时间过长,教育内容单一,学生产生疲软性情绪,或做小动作,或小声议论。又如,有的教师喜欢拖课,学生来不及处理课间事情,也容易形成情绪障碍心态,长此以往,甚至嫌教师唠叨,不喜欢上这门课。二是激发性情绪障碍心态。如教师采取强制的手段,粗暴的态度,冷嘲热讽的言语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抵触。
  3.惰性心理障碍
  行为习惯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每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习惯惰性。如有些学生认为上职业学校学习是家长所逼,不是自己心愿,既然如此,趁年少再玩两年,他们没有理想和抱负,“玩”字当头,“混”字当先。思想上不求上进,不关心时政,学习上不下工夫,上课开小差,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贪图享受,不体贴父母。
  4.人格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1)自卑。这是中职学生中最突出的一种不良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材料多采用机械记忆;完全依赖教师和教材,不能对教师和教材提出质疑;经常放弃学习中的难点,有时放弃整个学科;实践教学中不敢放手进行尝试等等。这些心理特征导致了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尽管教师反复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学生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因心理障碍不能排除,学习兴趣和效果始终无法提高。一些学生为了防御学习失败导致的心理伤害,出现“课上松懈,课后用功”的异常现象。
  (2)偏执。中职学生中的偏执心理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些学生不能通过主观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而是对学校的师资、设备、校舍等条件横加指责;有些学生故意表现出一些违背常规的行为,譬如在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一个脚印;还有的学生在受到批评后竟以退学相威胁。
  (3)世故。中职的少部分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变得十分世故。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而是在考试之前千方百计寻求捷径;有的同学甚至旷课去经商。以上种种表现反映了某些职校学生社会角色的错位,其社会心理的早熟和认知水平的浅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最终将导致心理冲突。
  (4)敏感。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生比普通高中生更具敏感性。教师的任何不良暗示都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心理上的极大障碍,课堂上或作业上的一句不恰当的评语都有可能使学生厌倦甚至放弃这一学科。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大多喜欢态度认真而温和的教师,这表明他们既需要教师的心理帮助,又缺乏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难以接受他人的直接批评。
  ⑸盲从。有些同学明知自己不宜于参加某项社会化资格考试,但在周围同学的影响下也盲目报名参加,结果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也学着赶时髦、比阔气,耗费了大量精力;个别女同学受错误舆论的误导,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失去自尊、自爱,以至放弃学业。所有这些表明职校学生尚未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很容易走一些弯路。
  二、中职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寻根
  职校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人群,心理障碍的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机制。
  在我国的封建传统中,普通劳动者是备受歧视的。即使那些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也被视作雕虫小技,这种陈腐观念至今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初中的优等生进入职业学校的可说是寥若晨星,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低于普通高中学生。这是中职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基本原因。
  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学校的教师中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比例较大,有些缺乏心理学的专门知识,主要凭经验进行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对学生的批评有时难免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加剧中职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
  中职学生心理素质上的缺陷是形成心理障碍的内部原因。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学生素质的两极分化。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表现平平,认知能力和意志力的双重不足,极易导致中职学生的不良人格。
  陈旧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导致学生不良人格的最根本的原因。我国目前部分职业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过分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由于许多职业学校还没有开发校本课程,教师较高的主观要求与学生较低的客观需要之间存在着严重矛盾,“教师辛苦,学生受苦”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经常现象。因此,导致青年学生的心理冲突和不良人格是不足为奇的。
  三、中职学生心理障碍诊治
  1.架“通心桥”,以爱心消除学生的失落感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而是具有感情的社会人。尽管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略低,但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他们视同子女,谆谆教诲;切忌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甚至讽刺挖苦、恶语相伤,以免适得其反。教师应主动地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要能够敏锐地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带着感情从事教学工作。面对学生的突发事件,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耐心,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使学生体验到教育者的真情实意。对于学生的惰性,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由于惰性习惯造成的错误行为,教师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对待。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待自己的惰性行为,既有严厉教育的一面,又有宽容、留有悔改机会的一面,使学生体会到老师“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绳之以纪,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增强学生痛改前非的信心和勇气。
  当职业学校成为职业人才温暖的大家庭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然会得到明显提高。
  2.打“活心剂”,以咨询解除学生的烦恼感
  心理咨询是职业学校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通过心理咨询机构专业人员的工作,可以使学生减轻和解除心理压力,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以科学的态度面对人生。咨询人员除了要热情接待主动上门的求助者,还应做好心理知识的普及工作,使学生对心理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心理咨询工作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咨询教师的素质,这些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心理知识和教育知识,同时还要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心理咨询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学生获益,也可能使学生受害。因此,这项工作应该具有规范的工作制度,必须严格遵循自愿性和保密性等科学原则。
  3.输“远志液”,以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天生我才必有用”应该成为职校学生的一个信条。职业学校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从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来看,职业学校应该大力强化技能训练。当职校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样就能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学校还应多开展一些课余文体活动,或开设一些能发挥学生特长的选修课,使学生在多方面的成功中得到心理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服“安神药”,以释放调节学生的情绪度
  教会学生调节、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如“合理宣泄”,使受挫情绪、委屈情绪、激动情绪表达释放出来。途径有:向教师、朋友诉说,日记中笔述;还可以关上门自己哭诉,也可以通过唱歌、打球、跳舞等来宣泄。要特别注意宣泄重在合理,那就是既能把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又不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也可采取“情绪转移”法,即当不良情绪发生时,尽量去想过去美好的往事,去做自己最愉快的事。“你不可以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控制别人,却可以掌握自己”,情绪是可以自己管理和控制的。
  5.敷“抗挫膏”,以情景锤炼学生的耐挫力
  一是要让学生有受挫的心理准备,明白挫折本身就伴随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才能担当大任。二是利用学生在校期间情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来锻炼、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如学习困难、成绩差、专业实习动手能力差、与同学交往失败、竞选学生干部落选、挨批评、受委屈等等,抓住眼前事例,及时引导启发、讨论分析,日积月累,他们就能宠辱不惊,成败安然,心地坦荡,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我们不要期望立竿见影,但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定践行者,我们必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得益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幼儿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为了提升教育活动的质量,教师理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在健康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可行性,并对于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活动的方式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健康领域  【中图分类号】G 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32-01  从现阶段
中职生管理是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对于中职生管理应重在引导并辅之以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  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价值、信念及性格。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对孩子的不良现象加以剖析,在家里给他们以必要的约束,同时还应通过学校这个桥梁,时刻关注孩子思想、学习的点滴变化,知其所思,想其所为。   学生能否走上成才之路,教师的作用自然不可忽视。教师应
摘 要:在现阶段经济社会运行情况下,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大多数家长为了改善生活,纷纷外出打工,将儿童留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但是对于农村而言,其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落后,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很大的阻碍。只有农村小学班主任肩负起这样的重任,但是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保证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并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摘 要: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化教学是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幼儿教学课堂中巧妙的设置游戏,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悦的学习,还能激发、培养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对幼儿教育非常重要。本文笔者就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幼儿教育教学有所作用。  关键词:游
摘 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对社会认知的最初阶段,也是培养一个人社会性的起始阶段,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幼儿园教育要一步步引导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因此,怎样做好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就是我们大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了。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教育; 游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
摘 要:《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文化符号,其中《礼记》和《周礼》至今对我们的言行举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蕴含着古人丰富的哲理文化。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礼仪文化,将礼仪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礼仪文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教育,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充分的重视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纳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