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不同药剂,研究小麦田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结果表明,秋播期采用芸天力 四冠拌种,生长期单独喷施芸天力150、300 mL/hm2,分别较对照增产8.54%、10.59%;芸天力与杀菌剂足量喷施的小区较对照增产11.88%;芸天力与农药减量20%喷施的小区较对照增产17.58%。喷施芸天力对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8.54%~17.58%,在农药减量20%的情况下,产量提高5.7个百分点。实现了小麦减药控害、增产提质的目的,值得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小麦;农药减量;增产;出苗;纹枯病;赤霉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06-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郓城县随官屯镇随东村高产创建示范方某种粮大户的土地流转承包田。试验地土壤为壤土,肥力较高,地势平坦,水浇条件好,排灌方便,土壤pH值8.2。
  试验地块小麦品种为济麦22,播种日期10月9日,播种量165 kg/hm2。浇水、施肥、防治病虫等栽培管理措施相同,整个生育期未使用其他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
  1.2 试验药剂
  芸天力(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四冠(9.5%苯醚·咯·氟虫·噻虫悬浮种衣剂,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酷拉斯(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先正达)、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江苏建农植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1.3.1 拌种。试验根据所用种衣剂种类不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芸天力20 mL 四冠种衣剂200 mL拌25 kg种子;处理2:酷拉斯50 mL拌25 kg种子;CK1:清水对照。其中,处理1设4次重复,处理2设1次重复。
  1.3.2 药剂喷雾设计。试验共设7个药剂及用量配置,分别为芸天力150 mL/hm2(A)、300 mL/hm2(B);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87.5 g/hm2(C);芸天力150 mL/hm2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 g/hm2(D);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1 500 g/hm2(E);芸天力150 mL/hm2 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1 200 g/hm2(F);以清水作对照(CK2)。药剂喷雾处理A~F全部在拌种处理1的基础上实施。不设重复,每个处理666.67 m2。
  1.3.3 施药方法。处理小区1~5,在小麦返青后拔节期(3月15日)按A、B、C、D、G施药防治小麦纹枯病、孕穗期(4月5日)按A、B、A、A、G施药、抽穗扬花初期(4月22日)按A、B、E、F、G喷药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穗期(5月8日)统一喷施5%高氯·吡虫啉乳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效农药试验厂)600 mL/hm2、减量区300 mL/hm2防治穗部蚜虫[1-2]。施药时间应在10:00以前或16:00以后,施药后4 h若遇雨应重喷。采用电动喷雾器常量喷雾,喷液量为225 kg/hm2。
  1.4 调查统计
  1.4.1 小麦出苗情况。记录小麦出苗日期,出苗后30 d调查小麦根系发育、分蘖情况。每处理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
  1.4.2 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药后30 d调查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记载病株率、病情指数。
  1.4.3 调查虫害。小麦出苗后30 d调查地下害虫危害情况,采取多点取样,每点1 m双行调查,计算被害株率。小麦越冬前和小麦返青后调查苗期蚜虫危害情况,每处理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记载虫株率,百株蚜虫数量[3-4]。
  1.4.4 调查产量指标。5点取样,每点20株,调查小麦的穗长、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确定穗数方法:每小区采取5点取样,每点取2 m行长,统计小麦的成穗数。
  1.4.5 测量产量。在小麦收获时,进行实收测产,每小区5取样,每点取1 m2,单收单晒,脱粒晾干至小麦含水率低于12%,称量,折算公顷产量[5-6]。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出苗情况调查
  2.1.1 小麦出苗时间。10月9日播种后7 d内调查,处理1、2出苗时间相同,均为6 d,较CK1早出苗0.5 d,且出苗整齐。
  2.1.2 小麦出苗后30 d根系发育、分蘖情况调查。①主根长度:处理1的主根长度为3.1 cm,较CK1长0.2 cm;处理2小麦主根长度为3.0 cm,较CK1长0.1 cm。②次生根:处理1的小麦次生根2.3条,处理2的小麦次生根数量与处理1相同,均较CK1增加0.7条。③单株莖蘖:处理1的小麦单株茎蘖为1.3个,较CK1增加0.3个;处理2的小麦单株茎蘖为1.2个,较CK1增加0.2个。④长势:处理1小麦田间表现为叶片宽厚、叶色浓绿、长势健壮,CK1小麦长势偏弱。
  2.2 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
  用药后30 d调查,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扬花初期各喷施芸天力150 mL/hm2(小区1),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达到63.82%;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扬花初期各喷施芸天力300 mL/hm2(小区2),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达到65.79%;在小麦拔节期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87.5 g/hm2、孕穗期喷施芸天力150 mL/hm2、扬花初期喷施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1 500 g/hm2(小区3),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达到76.99%;在小麦拔节期喷施芸天力150 mL/hm2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150 g/hm2、孕穗期喷施芸天力 150 mL/hm2、扬花初期喷施芸天力150 mL/hm2 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1 200 g/hm2(小区4),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达到81.98%。小区4较小区3在农药减量20%的情况下,防效提高4.99个百分点。   2.3 虫害防效调查
  2.3.1 出苗30 d(11月16日)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处理1出苗30 d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达到96.38%;处理2出苗30 d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达到95.83%;二者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均在95.5%以上,而处理1的防效较处理2高0.55个百分点。
  2.3.2 小麦越冬前和返青后对苗期蚜虫的防效。分别于小麦越冬前(12月20日)及小麦返青后(3月26日)调查,整个试验区在小麦越冬前均没有查到蚜虫发生。在小麦返青后处理1对小麦苗蚜的防效达到99.04%,处理2对小麦苗蚜的防效达到96.15%,处理1较处理2高2.89个百分点。二者对控制小麦苗蚜效果显著。
  2.4 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
  用药后30 d调查,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扬花初期各喷施芸天力150 mL/hm2(小区1),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到4.21%;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扬花初期各喷施芸天力300 mL/hm2(小区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到5.26%;在小麦拔节期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87.5 g/hm2、孕穗期喷施芸天力150 mL/hm2、扬花初期喷施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1 500 g/hm2(小区3),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到74.21%;在小麦拔节期喷施芸天力150 mL/hm2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 g/hm2、孕穗期喷施芸天力150 mL/hm2、扬花初期喷施芸天力150 mL/hm2 35%戊唑醇·福美双悬浮剂1 200 g/hm2(小区4),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达到81.05%。小区4较小区3在农药减量20%的情况下,防效提高6.84个百分点。
  2.5 增产效果
  2016年6月6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组织全国10个省植保站、9个市植保站、16个县植保站、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在郓城县对“芸天力小麦田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评验收。
  经现场测评,小区1~4的小麦穗长分别为6.32、6.33、6.31、6.34 cm,分别较CK3长0.02、0.03、0.01、0.04 cm;穗粒数分别为34.2粒、34.8粒、34.7粒、35.5粒,分别较CK3多 0.9 粒、1.5粒、1.4粒、2.2粒;千粒重分别为44.0、44.0、44.5、44.5 g,分别较CK3多0.4、0.4、0.9、0.9 g;产量分别为8 892.75、9 060.60、9 166.80、9 633.75 kg/hm2,分别较CK3增产8.54%、10.59%、11.88%、17.58%。其中小區4较小区3在农药减量20%的情况下增产显著,提高5.7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秋播期采用芸天力 四冠拌种对促进小麦生长、防病、防虫效果明显。生长期单独喷施芸天力150、300 mL/hm2的小区,分别较对照增产8.54%、10.59%;芸天力与杀菌剂足量喷施的小区较对照增产11.88%;芸天力与农药减量20%喷施的小区较对照增产17.58%。喷施芸天力对小麦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增产幅度达8.54%~17.58%。在农药减量20%的情况下,产量提高5.7个百分点,通过减少使用量可以减少小麦中的农药残留,提高小麦品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4 参考文献
  [1] 李红,吴庭友,张桥,等.稻麦种子处理在农药减量使用中的应用与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35):26-27.
  [2] 陆强,冯金祥,孔燕,等.水稻农药减量控害试验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6(12):1994-1996.
  [3] 杜乾珍.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分析[J].农技服务,2016(16):79.
  [4] 汪爱娟,戴德江,马海芹,等.优化组合药剂防治水稻重大病虫害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5):37-43.
  [5] 张绍明,田子华,何东兵,等.江苏省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5(7):79-81.
  [6] 陈敏.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4(24):29-30.
其他文献
摘要 水培技术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被广泛认知,然而大多数爱好者及青少年学生对水培技术的运用仍比较陌生,实际生产应用的范围比较有限。以汕头农业科学园水培温室为例,从展示设计与科普应用2个方面将抽象的水培技术概念转换成具体的科普实物进行推广普及,以期为农业科普教育工作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培模式;展示设计;科普应用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要 20世纪因盛产核桃而闻名的循化县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淡出核桃市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打破核桃产业衰退局面,形成循化县核桃特色产业。本文研究分析了循化县核桃产业发展的概况,总结出了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以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对策;青海循化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31
摘要 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探讨了农业专业学生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为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Q-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79-0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teaching form and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盐胁迫下20份苜蓿品种的苗期耐盐性,为耐盐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0(CK)、0.4%、0.6%、0.8%、1.0%、1.2% NaCl溶液分别对20份苜蓿种质材料苗期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盐胁迫处理下,20份苜蓿的耐盐性大致分为3类:即强耐盐性苜蓿有紫花苜蓿(澳大利亚引进品种);中耐盐性苜蓿有伊犁苜蓿、苜蓿王、北疆紫花苜蓿、甘农3号苜蓿、布尔津苜蓿
摘要 红芭拉多是极早熟欧亚种葡萄品种,2013年初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引种试栽,经过近几年的观察,该品种树体长势健壮、果穗较大、皮薄肉脆、品质优良、成花好、不掉粒,但抗病性较差,在东莞地区不抗白粉病和灰霉病。本文介绍了红芭拉多的引种表现,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以供当地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葡萄;红芭拉多;引种表现;栽培技术;广东东莞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
摘要 介绍了桂圆菊、荷兰菊、麦秆菊、凤仙花、美女樱、桂竹香、紫罗兰7种常见园林花卉植物的生长习性、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和园林应用,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园林花卉;生长习性;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74-01  1 桂圆菊  1.1 生长习性  不耐寒,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忌干旱,栽植土壤要求疏松
摘要 泛玉298是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0005-3为母本,自选系F335为父本,于2010年育成的紧凑型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易机收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1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年参加黄淮海生产试验。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泛玉298;选育;特征特性;优质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
摘要 “红茶及控量富硒红茶研制推广”是“十二·五”期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性科研成果,本报告系统总结5年来本项目取得的成效。该项目成果使陕南茶区红茶生产从无到有,形成了红茶产业,并在控量富硒红茶技术上有突破。2012年荣获第十九届农高会后稷奖一等奖,2013年度荣获汉中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研制技术推广应用几年来,仅陕南汉中市就累计带来3亿元以上的新增产值,并带动陕南安康、商洛红茶生产的发展,促进陕
摘要 为了探讨红外灯和紫外灯照射萎凋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以水仙茶树鲜叶为试材,研究不同照射时间、不同照射距离萎凋处理对武夷岩茶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灯萎凋时间为40 min时,鲜叶减重率达到萎凋适度标准,茶多酚含量降低,苦涩味减弱,青气消失,清香显露;红外灯照射距离为30 cm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与日光萎凋接近,香气表现出清香,滋味鲜爽、醇和;紫外灯萎凋无法达到减重率标准。  
摘要 在冬春持续干旱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大麦作物的生产安全,提高产量,必须进行耕作制度改革,改变常规的生产方式。通过多年探索研究集成大麦早播抗旱减灾栽培技术,包括选择良种、种子处理、整地、适期早播、科学施肥、病虫草鼠害防治、适时收获、储藏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大麦;早播;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