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班就读主要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本文深入分析了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重点围绕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数量、学习情况,探讨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中存在的问题。如工作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专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未开展家长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加强工作指导等。本文提出了改善解决吉林省随班就读状况的建议:一是完善随班就读工作制度体系;二是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三是转变学校、教师的观念;四是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
[关键词]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就读情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2-0023-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2006
一、随班就读情况分析
随班就读主要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1]。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既要提供基本的普通教育,还要针对残疾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能够有机会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随班就读一词最早见于1987年12月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根据2006—2016年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我国随班就读人数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止2016年底,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招收的学生518共计万人,在校生2708万人,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660%和5506%。
目前,根据吉林省残联数据显示18周岁以下残疾儿童共计21 168人。另根据2012年《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共计4 539人,仅占全国总在校生的227%[2]。由此可見,吉林省随班就读人数较少,且分布较为分散,要进一步完善吉林省随班就读工作,需要结合省情,制定相应的发展路线,全面落实好随班就读的各项工作。吉林省随班就读的工作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入学检测和鉴定。按照1994年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要求,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需要进行入学检测和鉴定。目前吉林省虽然开展入学前检测和鉴定工作,但效果并不好,存在着部分残疾儿童鉴定结果不符合随班就读要求,但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情况。(2)硬件设施配备。调研结果显示,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校的残疾儿童辅导室配备率较低。部分学校有残疾儿童辅导室,但其主要辅导资料以图书为主,没有配备教具、学具以及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所需要的设备。(3)教师方面。根据调研结果,吉林省随班就读在教师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师资培训方面的问题。调研发现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教师培训的开展情况不好,只有个别地区开展了培训。在回答“您是否参加过针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特教知识的培训”的教师问卷中,仅有86%的教师表示参加过特教知识培训, 914%的教师表示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二是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根据教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16%的教师表示目前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随班就读的需要,另有84%的教师表示目前的专业知识不能够适应随班就读的需要。三是教师的奖励和补贴方面的问题。根据调研发现,吉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班主任大部分没有获得过额外的补贴和奖励。在回答“作为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班主任,您是否获得过额外的补贴及奖励”的教师问卷中,有997%的班主任表示没有获得额外的补贴奖励。四是随班就读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方面。调研发现,随班就读最大的困难和障碍是普教系统难以接受特殊孩子。在回答“随班就读最大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的教师问卷中,有8%的教师认为是班额过大,489%的教师认为是普教系统难以接受特殊孩子,有369%的教师认为是教师工作量过大,且待遇较低,另有62%的教师认为还有其他原因。五是教师对于随班就读的态度方面。调研发现,在对随班就读的态度上,169%的教师表示很支持随班就读,397%的教师表示比较支持随班就读,另有434%的教师表示不支持随班就读。六是教师对残疾儿童进行个别教学的情况。根据教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812%的教师表示对残疾儿童进行过个别教学,有188%的教师表示没有进行个别教学。七是教师与残疾儿童家长沟通方面的情况。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在回答“您是否与残疾儿童家长联系沟通学生情况”的教师问卷中,有83%的教师表示经常与家长沟通,有17%的家长表示偶尔与家长联系。(4)残疾儿童建档方面。调研发现,大部分学校已经为残疾儿童建立了学生档案,残疾儿童档案主要内容有个人和家庭情况、学生残疾鉴定情况、残疾儿童个别教学计划、学业考核评估资料等。(5)家长培训方面。调研发现,一半以上随班就读的学校没有对残疾学生家长开展培训。开展了家长培训的学校,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培训也主要集中在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等方面,而对于残疾儿童辅助教育用具的选配、使用和常规保养等方面都没有进行过培训。(6)残疾儿童考核评估方面。根据教师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目前学校对残疾儿童考核评估的内容有残疾儿童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矫正和补偿,及残疾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与校长访谈中提到,目前吉林省针对残疾儿童的考核评估方法还是较为单一,主要的评估方式还是以对文化知识的考核为主。但是对于很多残疾儿童,特别是一些智力存在障碍的残疾儿童来说,根本无法完成文化知识的考核。这种评估方式不仅对残疾儿童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还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对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带来不利影响,也直接导致部分教师对残疾儿童的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二、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工作困难重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尚未完善。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随班就读的文件,但目前吉林省尚未制定出适合本省实际情况的省级文件,因此学校及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缺乏识别、鉴定、检测的专业标准体系。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识别、鉴定、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带来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残疾儿童处于管理的真空地带;二是对未进行伤残等级认定的残疾儿童管理困难;三是部分中、重度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入学检测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一些中、重度残疾儿童进入学校后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一部分有智力障碍的儿童会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等行为,对于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其次,学校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目前吉林省没有出台随班就读学校建设的具体标准及经费来源,因此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学校没有配备适合残疾儿童使用的无障碍通道及厕所。另外在特殊儿童教室的建设上也没有具体的标准,目前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没有设立具有特殊教育资源的教室,并且没有配备相应的康复设备。因此,要适应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需求,我们首先要在政策层面对其进行完善。再次,教师补贴及考核评价标准尚未建立。目前吉林省尚未制订随班就读的班主任补贴及奖励标准,另外教师在职称晋级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奖励标准。在调研中,有997%的班主任表示没有获过得额外的补贴奖励,而班主任在实际指导残疾儿童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时间,因此应该制订补贴及职称晋级的相应标准,对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支持。最后,专门的学生考核评价标准尚未建立。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考核与评价都与普通学生一样,并没有制订符合残疾儿童考核与评价的相应标准。因此,吉林省应建立针对随班就读儿童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2)专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根据调研发现目前随班就读存在生均经费拨付不足的现象。大部分调研地区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与普通学生一样,只有个别地区按照残疾学校生均经费拨付。另外,在个别实施了残疾学校学生生均经费拨付的地区也存在着经费使用困难等相关问题。(3)专门的教师培训机制有待加强。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根据调研发现,有914%的教师表示没有参加过特教知识培训,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有8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特教知识不能够适应随班就读的需要。另外目前各地特教知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县区的教研员、学校校长等。因此,对参与随班就读的专职教师应给与更多的培训。(4)学校未开展家长培训。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吉林省仅有20%的中小学校开展了家长培训,有80%的中小学校尚未开展家长培训。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工作,首先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其次帮助家长了解各种辅助用具的使用及保养常识,更好地教育残疾儿童,使残疾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够健康成长。(5)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加强工作指导。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在吉林省随班就读工作中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工作亟待加强。残疾儿童进入班级学习、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的指导和支持,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进行,这不利于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应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各地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三、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体系
从制度层面完善随班就读工作。国家在1994年提出的《關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是促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7年全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又从各个方面细化了工作要求,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分类。为了满足吉林省随班就读工作的需求,应在国家文件基础上制订一些列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省级标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一是要制订普通学校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在经费划拨、教学设备仪器配备、随班就读特殊设施(如资源教室等)添置等方面的政策和标准,要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二是要制订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津贴的实施办法,以此调动普通学校和教师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积极性;三是要制订随班就读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的考核、评估办法,做到既科学又合情合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四是要制订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筛查、测试细则,对残疾儿童做恰当的教育安置,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后能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五是要制订适应随班就读儿童的评价方法,制订出科学的评估标准,为评估随班就读儿童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引领作用,充分做好各地随班就读工作。我省应该出台具体细则,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评价,应为教师提供专业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培训,让教师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掌握有效的特教方法。同时,为随班就读的各类学校提供专业服务人员,真正做到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三)转变学校、教师的观念
要转变学校领导、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观念,让教师认识到随班就读的重大意义。改变考核教师及评价学生的方式,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观念。深刻理解、领会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领导和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意义的认识。努力营造领导关心重视随班就读、社会支持随班就读、学校积极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师积极引导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
要帮助残疾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加大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适合自己教育。其次,要让家长认识到,对于不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中、重度智力残障儿童来说,如果被送到普通学校,不仅会使其成长受到影响,还会给教育部门造成过多的压力。而家长如果能够将其送到专门的残疾学校,那么对其学习及康复会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再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家长培训列入工作计划,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以学校为单位对家长展开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子女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基本的教育训练方法及辅助用具的选配、使用和保养,同时应该包括我国关于残疾儿童和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常识,以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政策等。
参考文献:
[1]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05
[2]吉林省教育厅2012年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吉林教育,2013(18)
(责任编辑:付英华)
[关键词]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就读情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2-0023-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2006
一、随班就读情况分析
随班就读主要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1]。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既要提供基本的普通教育,还要针对残疾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能够有机会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随班就读一词最早见于1987年12月由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根据2006—2016年公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我国随班就读人数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止2016年底,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招收的学生518共计万人,在校生2708万人,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660%和5506%。
目前,根据吉林省残联数据显示18周岁以下残疾儿童共计21 168人。另根据2012年《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共计4 539人,仅占全国总在校生的227%[2]。由此可見,吉林省随班就读人数较少,且分布较为分散,要进一步完善吉林省随班就读工作,需要结合省情,制定相应的发展路线,全面落实好随班就读的各项工作。吉林省随班就读的工作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入学检测和鉴定。按照1994年颁布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要求,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需要进行入学检测和鉴定。目前吉林省虽然开展入学前检测和鉴定工作,但效果并不好,存在着部分残疾儿童鉴定结果不符合随班就读要求,但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情况。(2)硬件设施配备。调研结果显示,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校的残疾儿童辅导室配备率较低。部分学校有残疾儿童辅导室,但其主要辅导资料以图书为主,没有配备教具、学具以及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所需要的设备。(3)教师方面。根据调研结果,吉林省随班就读在教师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师资培训方面的问题。调研发现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教师培训的开展情况不好,只有个别地区开展了培训。在回答“您是否参加过针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特教知识的培训”的教师问卷中,仅有86%的教师表示参加过特教知识培训, 914%的教师表示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二是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根据教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16%的教师表示目前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随班就读的需要,另有84%的教师表示目前的专业知识不能够适应随班就读的需要。三是教师的奖励和补贴方面的问题。根据调研发现,吉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班主任大部分没有获得过额外的补贴和奖励。在回答“作为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班主任,您是否获得过额外的补贴及奖励”的教师问卷中,有997%的班主任表示没有获得额外的补贴奖励。四是随班就读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方面。调研发现,随班就读最大的困难和障碍是普教系统难以接受特殊孩子。在回答“随班就读最大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的教师问卷中,有8%的教师认为是班额过大,489%的教师认为是普教系统难以接受特殊孩子,有369%的教师认为是教师工作量过大,且待遇较低,另有62%的教师认为还有其他原因。五是教师对于随班就读的态度方面。调研发现,在对随班就读的态度上,169%的教师表示很支持随班就读,397%的教师表示比较支持随班就读,另有434%的教师表示不支持随班就读。六是教师对残疾儿童进行个别教学的情况。根据教师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812%的教师表示对残疾儿童进行过个别教学,有188%的教师表示没有进行个别教学。七是教师与残疾儿童家长沟通方面的情况。调研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在回答“您是否与残疾儿童家长联系沟通学生情况”的教师问卷中,有83%的教师表示经常与家长沟通,有17%的家长表示偶尔与家长联系。(4)残疾儿童建档方面。调研发现,大部分学校已经为残疾儿童建立了学生档案,残疾儿童档案主要内容有个人和家庭情况、学生残疾鉴定情况、残疾儿童个别教学计划、学业考核评估资料等。(5)家长培训方面。调研发现,一半以上随班就读的学校没有对残疾学生家长开展培训。开展了家长培训的学校,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培训也主要集中在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等方面,而对于残疾儿童辅助教育用具的选配、使用和常规保养等方面都没有进行过培训。(6)残疾儿童考核评估方面。根据教师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目前学校对残疾儿童考核评估的内容有残疾儿童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矫正和补偿,及残疾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与校长访谈中提到,目前吉林省针对残疾儿童的考核评估方法还是较为单一,主要的评估方式还是以对文化知识的考核为主。但是对于很多残疾儿童,特别是一些智力存在障碍的残疾儿童来说,根本无法完成文化知识的考核。这种评估方式不仅对残疾儿童的成长没有任何意义,还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对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带来不利影响,也直接导致部分教师对残疾儿童的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二、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工作困难重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尚未完善。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关于随班就读的文件,但目前吉林省尚未制定出适合本省实际情况的省级文件,因此学校及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缺乏识别、鉴定、检测的专业标准体系。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识别、鉴定、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带来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残疾儿童处于管理的真空地带;二是对未进行伤残等级认定的残疾儿童管理困难;三是部分中、重度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入学检测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一些中、重度残疾儿童进入学校后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一部分有智力障碍的儿童会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等行为,对于学校教学及管理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其次,学校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目前吉林省没有出台随班就读学校建设的具体标准及经费来源,因此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学校没有配备适合残疾儿童使用的无障碍通道及厕所。另外在特殊儿童教室的建设上也没有具体的标准,目前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没有设立具有特殊教育资源的教室,并且没有配备相应的康复设备。因此,要适应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需求,我们首先要在政策层面对其进行完善。再次,教师补贴及考核评价标准尚未建立。目前吉林省尚未制订随班就读的班主任补贴及奖励标准,另外教师在职称晋级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奖励标准。在调研中,有997%的班主任表示没有获过得额外的补贴奖励,而班主任在实际指导残疾儿童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时间,因此应该制订补贴及职称晋级的相应标准,对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支持。最后,专门的学生考核评价标准尚未建立。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考核与评价都与普通学生一样,并没有制订符合残疾儿童考核与评价的相应标准。因此,吉林省应建立针对随班就读儿童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2)专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根据调研发现目前随班就读存在生均经费拨付不足的现象。大部分调研地区随班就读生均公用经费与普通学生一样,只有个别地区按照残疾学校生均经费拨付。另外,在个别实施了残疾学校学生生均经费拨付的地区也存在着经费使用困难等相关问题。(3)专门的教师培训机制有待加强。目前吉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根据调研发现,有914%的教师表示没有参加过特教知识培训,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有8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特教知识不能够适应随班就读的需要。另外目前各地特教知识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县区的教研员、学校校长等。因此,对参与随班就读的专职教师应给与更多的培训。(4)学校未开展家长培训。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吉林省仅有20%的中小学校开展了家长培训,有80%的中小学校尚未开展家长培训。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工作,首先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其次帮助家长了解各种辅助用具的使用及保养常识,更好地教育残疾儿童,使残疾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够健康成长。(5)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加强工作指导。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在吉林省随班就读工作中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工作亟待加强。残疾儿童进入班级学习、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的指导和支持,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进行,这不利于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应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各地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三、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体系
从制度层面完善随班就读工作。国家在1994年提出的《關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是促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7年全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又从各个方面细化了工作要求,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分类。为了满足吉林省随班就读工作的需求,应在国家文件基础上制订一些列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省级标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一是要制订普通学校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在经费划拨、教学设备仪器配备、随班就读特殊设施(如资源教室等)添置等方面的政策和标准,要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二是要制订随班就读教师特殊教育津贴的实施办法,以此调动普通学校和教师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积极性;三是要制订随班就读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的考核、评估办法,做到既科学又合情合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四是要制订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筛查、测试细则,对残疾儿童做恰当的教育安置,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后能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五是要制订适应随班就读儿童的评价方法,制订出科学的评估标准,为评估随班就读儿童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要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引领作用,充分做好各地随班就读工作。我省应该出台具体细则,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评价,应为教师提供专业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培训,让教师了解特殊儿童的心理特征,掌握有效的特教方法。同时,为随班就读的各类学校提供专业服务人员,真正做到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
(三)转变学校、教师的观念
要转变学校领导、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观念,让教师认识到随班就读的重大意义。改变考核教师及评价学生的方式,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观念。深刻理解、领会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领导和教师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意义的认识。努力营造领导关心重视随班就读、社会支持随班就读、学校积极接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师积极引导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培训
要帮助残疾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加大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适合自己教育。其次,要让家长认识到,对于不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中、重度智力残障儿童来说,如果被送到普通学校,不仅会使其成长受到影响,还会给教育部门造成过多的压力。而家长如果能够将其送到专门的残疾学校,那么对其学习及康复会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再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家长培训列入工作计划,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以学校为单位对家长展开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子女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基本的教育训练方法及辅助用具的选配、使用和保养,同时应该包括我国关于残疾儿童和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常识,以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政策等。
参考文献:
[1]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05
[2]吉林省教育厅2012年吉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吉林教育,2013(18)
(责任编辑:付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