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德育工作对其有着引导的作用。根据小学生心理及生理发育状态,其学习与生活需要正确的德育观念指导,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能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剖析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探索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 德育工作 实效性
  德育是对道德、思想以及政治的全面教育。在小学阶段,德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二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民道德教育,三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小学德育纲要》规定了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爱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小学生具有强大的求知欲以及并不明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最佳时期。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以至于很多人感觉德育可有可无,学校的主要任务只是提高学习成绩、考高分,这是传统教育的巨大缺陷。德育工作是我国教育领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才是成功的教育,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学校的教学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
  二、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极为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但由于学校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忽视培养专业德育教师,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没有得到科学的利用。如今加强全面素质培养,国家先后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德育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明确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德育的教学根本。在此指导下进行系统化的德育课程探索,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以及不同的生活学习经历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德育课程,德育教学工作正在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二)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
  虽然我国大力推动教育改革,但长期以来学校及教师形成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惯性依旧存在,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更重视升学率,德育教学徒有其名,在课时、资源、师资力量及受重视程度上均有欠缺。
  2.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上的资源和信息呈爆炸式膨胀,对“三观”尚未形成、辨别善恶能力差的小学生具有很大影响。互联网的内容监管难度大,国家虽屡屡出台新规,仍不及信息推陈出新的速度,致使不良信息严重危害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相关监管部门对一些网吧、游戏厅的管理不到位,放任未成年进入不良娱乐场所,导致意识薄弱、思想简单的学生沉溺其中。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意识,判断是非能力薄弱,不良信息以及不良现象必然学生影响学生的品德,复杂、混乱的社会风气严重阻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增加了实施难度。
  3.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不协调
  小学生入学之前以接受家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年轻父母事业繁忙,常常忽视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许多学生入学时其德育方面几乎是零基础,便与学校德育教学有所冲突,需要师生之间有较长磨合与适应的时间。例如,公交车上学生主动让座但父母对此行为表示反对;遵守红绿灯是学生接受的学校德育内容,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为便利而无视规则,让学生对老师的教诲产生怀疑。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德育工作是小学德育教学的基础,极大地影响着教学效果。
  4.学校德育进程与学生心理发育不符
  当代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早熟现象。但是,学校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以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挤压着学生的生活时间,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极大冲击,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小学生出现交往不适应、情感受挫、厌学逃课等现象。德育教学缺少与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渗透融合,对德育教学的开展缺少专业研究,导致学生对德育教学缺乏兴趣,难以着乎心,形乎行。
  三、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将德育与日常教学融合
  德育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各学科教材中都含有德育意义的素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科书在编制过程中加大了德育教育的渗透。因此各科教师都要深入研究课程教材,从德育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在科目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教学,将德育与科目教学结合起来,使德育贯穿于教学始终。
  (二)净化社会风气,建设良好社会环境
  为小学生德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全面配合。对互联网络平台、部分娱乐场所、不良书籍等影响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因素进行监管。如今我国已有部分规定,如在小学学校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允许开设网吧、游戏厅等对小学生有不良影响的娱乐场所,切实配合学校教育的有效开展实施。
  (三)重视家庭德育,为学校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家庭是学生接触最早、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实效,需要家庭德育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形成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教学的合力。
  (四)创设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德育氛围
  建立学校德育网站,开辟创新型的德育课堂,避免强制灌输的德育教学,德育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德育评比活动,通过树立德育榜样,促进小学生德育健康發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加强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但必不可少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有效推动小学德育工作取得突破,取得成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要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切实加大德育教学的全面渗透,大幅度增强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白有宏《提高小学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的几点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2期。
  [2] 李巧莉《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升策略》,《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22期。
  [3] 卢世鹏《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探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8年会议。
  [4] 钱卫秋《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名师在线》2018年第25期。
  [5] 潘水康《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2期。
  [6] 丁凤良《浸润“中国心” 培育“文化根”—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若水德育”实践研究》,《中国教师》2020年第7期。
  [7] 邬江《小学德育系统化构建育人机制创新实践探索—以成都市双林小学为例》,《新生代》2020年第4期。
  [8] 窦思静《〈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的启示》,《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6期。
  [9] 《浙江省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 从“微”处着眼,构建德育课程》,《中国德育》2020年第9期。
  [10] 路正会《信息技术与德育课堂的整合—对小学德育工作的点滴看法》,《中小学电教》2020年第5期。
  [11] 何定怡、陈颖《“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融于小学德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科教文汇》2020年第4期。
  [12] 王艳英《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培养小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学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对小学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策略进行了探索。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理解不深和重视不足、目标不明确和内容不丰富、教学技巧和教学评价缺乏创新等问题,最后提出重视语文读写教学、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写
摘 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课堂内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教学发展的需求,课外阅读受到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这也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近些年诸多研究认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外阅读教学质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尤其是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环境之下,小学语文教育中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写作兴趣,还可以丰富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
摘 要:在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书本中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首先可以将语文课堂变得生活化,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知识储备量。最后,教师还应该将语文课堂变得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摘 要:当前,教育已经成为家长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这足以看出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提倡赏识教育。这种教学形式和传统教学有着很大区别,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刻板、严肃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赏识教育 小学语文 应用  我国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存在着一个误区,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阅读教学的质量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阐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一步探究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如何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新《课标》要求,进行
摘 要:在“书香校园”建设中,“主题阅读”是重要的阅读形式。“主题阅读”在于围绕一个主线,通过多角度、多形式的阅读,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文章从“构建主题,梳理文本”“精读激趣,品味内涵”“横向泛读,感悟意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等四个方面,结合具体实例,探索了主题阅读的具体实施办法。  关键词:主题阅读 主题梳理 精读 泛读 读写结合  基于学校课程建设中育人目标提出的“志趣、活力、智慧”理念,
摘 要:课堂既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场所,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的场所。在素质教育理念被全面认可之际,教师应当一改以往单方面重知识的理念,将目光放远至幼儿的全面发展上,使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实现智力、品德等多个方面的成长基础。为此,笔者提出把握细节、建立家校共育模式等策略,尝试创建完整的幼儿德育指导框架。  关键词:幼儿园 德育 榜样 策略  在素质教育理念中,德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教师切实落实素质
摘 要:语文是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学好语文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还能为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进步提供必要支持,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提供帮助。不过,对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审视,发现学生的沉默问题严重影响到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教学难题,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只有对学生的沉默问题进行准确诊断,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才能够转变学生的
[摘 要:《之江新语》是习近平的一部全面反映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论著作。首先,本文通过明确党与群众关系,为民服务的工作精神;其次,树立正确政绩观,廉政谨权的工作方式;此外,培养崇高精神追求,以岗位为荣的工作情怀等三方面,从而对《之江新语》中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进行阐述。最后,本文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认为领导干部在面对工作困难时,要培养吃苦耐劳、乐观精神,履行自身职责。  关键词:《之江新语》;习
摘 要: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中“习俗的寓意”为切入点,探讨小学语文俗语教学的意义及俗语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俗语教学 实施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31  如何发挥俗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将俗语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重视俗语教学  教师应该从态度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