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师爱,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学生、去爱教育,用我们纯洁的师魂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键词:教育;师德;师爱;爱的表达;与爱同行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58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而我们今天的一线教师更是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种爱:
在5·12大地震中,学生的生命受到地震威胁时,刘汉希望小学的教师们排除万难,不畏艰险,不顾自己及家人安危,翻山越岭,一个都不少地将孩子们平安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年仅19岁的女青年教师向倩在救学生的过程中,敢于与死神搏斗,牺牲时胸前还呵护着她的学生,而她自己的身体却被砸断成两截,这一幕幕没有豪言壮语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曲“大爱无声铸师魂”的英雄乐章。
一、师爱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必须与教育同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类对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关爱学生,也就是关爱自己;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感同身受地健康成长。
二、师爱的表达
1.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同学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将学生生理、心里规律作为教育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用爱来感化、呵护学生。
每每,追忆笔者这些年来的教学历程,回味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不时地在反思,在自省——笔者有这么爱学生吗?有过这样爱学生的表现吗?“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爱学生也不是一样道理吗?在给予孩子们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严厉批评“违规”学生,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教育”。真的太多的“过”了,为什么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呢?可是,过去的学生还是对笔者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应该凶一点。家长对笔者说:还是你比较严格,揍他们几下也是可以的。自己也沾沾自喜以“严师出高徒”自慰。对比之下,不禁惭愧内疚:我们的孩子太天真善良,我们的家长太老套了,我们的教学观念太落后了。竟把教师的责骂、甚至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还被继承和沿用。这是孩子们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啊!《爱的教育》中爱的教育,应该引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了。
2.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译者夏丐尊)这应该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真谛所在,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是人性化的再现,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如在对5·12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进行默哀中,笔者组织了本班学生自主地进行了哀悼,孩子们自发地带来了蜡烛带来了花环,请求笔者与他们在晚上进行哀悼,于是笔者乐意接受,并精心组织,庄重地开展了这一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孩子感受到了“大爱”的境界。在为灾区捐款的活动中,许多学生慷慨地捐出了自己少得可怜的一角又一角充满褶皱的钱,真地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于是,笔者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奉献精神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地帮助,还是严肃地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因为教师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孩子们的情感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之间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就会显得无动于衷,严重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因此,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关键,关心学生是我们每位教师首先应具备的师德,言传身教,诚信待人,是我们每位教师在学生心中应有的形象。
是的,教育如果没有爱,就不称其为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需要教师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博爱积极的心胸履行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默默的赞许眼神、一片热烈的掌声,都在传递爱、分享爱,都会是学生群情激发,积极向上。关注这样的细节是表达师爱的微妙与伟大,是彰显关爱的亮点。
三、与爱同行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在剖析了师爱、理解了师爱、注重师爱的表达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与爱同行。
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也许会滋生一些自由主义消极的思潮,低调地应对工作,敷衍了事地完成工作量。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机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使之迅速振作精神。以满腔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教学中来。
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清水衙门”的经济窘态,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面对流动的学生,却不能流动地失去了爱;送走了长大的孩子,转身重复面对等待教育的孩子,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下一个受教育的对象。
是啊,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闪耀,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爱是信任,就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力,而且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发现他们身上有各俱特色的潜能,然后挖掘它们,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从而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失误与困惑,需要教师支持他们、宽容他们,使他们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爱是和谐、共荣,需要建设起教育环境的瑰丽空间。
所以,作为与时俱进的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用我们纯洁的师魂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兰苑中学 456200)
关键词:教育;师德;师爱;爱的表达;与爱同行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58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而我们今天的一线教师更是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种爱:
在5·12大地震中,学生的生命受到地震威胁时,刘汉希望小学的教师们排除万难,不畏艰险,不顾自己及家人安危,翻山越岭,一个都不少地将孩子们平安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年仅19岁的女青年教师向倩在救学生的过程中,敢于与死神搏斗,牺牲时胸前还呵护着她的学生,而她自己的身体却被砸断成两截,这一幕幕没有豪言壮语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曲“大爱无声铸师魂”的英雄乐章。
一、师爱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必须与教育同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类对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关爱学生,也就是关爱自己;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感同身受地健康成长。
二、师爱的表达
1. 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同学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将学生生理、心里规律作为教育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用爱来感化、呵护学生。
每每,追忆笔者这些年来的教学历程,回味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时光。不时地在反思,在自省——笔者有这么爱学生吗?有过这样爱学生的表现吗?“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爱学生也不是一样道理吗?在给予孩子们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严厉批评“违规”学生,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着自以为是的“教育”。真的太多的“过”了,为什么不学会用宽容用爱心去教育呢?可是,过去的学生还是对笔者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应该凶一点。家长对笔者说:还是你比较严格,揍他们几下也是可以的。自己也沾沾自喜以“严师出高徒”自慰。对比之下,不禁惭愧内疚:我们的孩子太天真善良,我们的家长太老套了,我们的教学观念太落后了。竟把教师的责骂、甚至处罚视作理所当然,并已在潜意识中演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甚至还被继承和沿用。这是孩子们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啊!《爱的教育》中爱的教育,应该引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了。
2.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译者夏丐尊)这应该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真谛所在,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是人性化的再现,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如在对5·12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进行默哀中,笔者组织了本班学生自主地进行了哀悼,孩子们自发地带来了蜡烛带来了花环,请求笔者与他们在晚上进行哀悼,于是笔者乐意接受,并精心组织,庄重地开展了这一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孩子感受到了“大爱”的境界。在为灾区捐款的活动中,许多学生慷慨地捐出了自己少得可怜的一角又一角充满褶皱的钱,真地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于是,笔者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奉献精神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地帮助,还是严肃地批评,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因为教师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孩子们的情感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之间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教师的教导就会显得无动于衷,严重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因此,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关键,关心学生是我们每位教师首先应具备的师德,言传身教,诚信待人,是我们每位教师在学生心中应有的形象。
是的,教育如果没有爱,就不称其为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需要教师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博爱积极的心胸履行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默默的赞许眼神、一片热烈的掌声,都在传递爱、分享爱,都会是学生群情激发,积极向上。关注这样的细节是表达师爱的微妙与伟大,是彰显关爱的亮点。
三、与爱同行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在剖析了师爱、理解了师爱、注重师爱的表达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与爱同行。
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也许会滋生一些自由主义消极的思潮,低调地应对工作,敷衍了事地完成工作量。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机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使之迅速振作精神。以满腔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教学中来。
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清水衙门”的经济窘态,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面对流动的学生,却不能流动地失去了爱;送走了长大的孩子,转身重复面对等待教育的孩子,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下一个受教育的对象。
是啊,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闪耀,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爱是信任,就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力,而且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发现他们身上有各俱特色的潜能,然后挖掘它们,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从而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失误与困惑,需要教师支持他们、宽容他们,使他们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爱是和谐、共荣,需要建设起教育环境的瑰丽空间。
所以,作为与时俱进的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用我们纯洁的师魂和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兰苑中学 4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