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最有情怀的辞职信是谁写的?大家都知道,陶渊明写的。
陶渊明说起来是个“官三代”。他四十一岁归隐,写了辞职报告。这辞职报告很有名,流传到今天,即《归去来兮辞》。他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什么叫出岫、知还?这山有一山洞,这云自然而然就从山洞里钻出来了,鸟飞累了就知道回家。他觉得自己为官太累,虽然官不大,但也觉得官场上不好玩,四十一岁就告老回家了,回家以后还活了二十二年。六十三岁,今天看虽然算活得很短了,在过去却不算太短。我们都知道他最有名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感觉就非常好。陶渊明的辞职信或者叫辞职报告可谓千古名文,到今天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你看人家辞职信写的,比“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显得更有情怀。
更牛的辞职信也有,谁的呢?南朝的梁武帝。他不停地辞职,一生以辞职为乐,四次舍身去同泰寺出家,不想当皇帝了。四十多岁以后不沾荤腥、不近女色,这事咱们一般人做不到。你不近女色,有时候是你想近近不了,对不对?人家不理你。近女色对一个皇上来说,是容易得不能再容易的事了,但人家梁武帝不玩了,荤腥也不沾,出家了。每次出家都让大臣们苦苦劝回来,再施舍很多钱给寺院。皇帝回来了,隔两天又要去,来回折腾,一生折腾过四次。乾隆活了八十九虚岁,梁武帝虚岁八十六,是皇帝里第二长寿的。为什么活得长?因为看得透。他不认为权力对他有多重要,换句话说,他不认为这工作对他有多重要,所以他老想辞职。这是历史上最牛的辞职者。
凡是敢辞职的皇上活得都长,乾隆理论上讲也算在八十五岁时辞职了,然后做了太上皇。南宋第一个皇上宋高宗赵构,在五十五岁时,禅让宋孝宗,也算辞了职。五十五岁的宋高宗年富力强,吃得好,又有人伺候着,所以活到了八十岁,退下来还活了二十五年。我们都知道,宋室南渡对宋朝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但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跟赵构本人的心态有直接关系。
还有顺治,顺治出家了。甭管这是传说还是什么,反正他是不玩了,要出家,整个朝廷就乱套了。
我又想起一个人来,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督陶官唐英。今天说乾隆官窑如何如何好,这是跟唐英有直接关系的。唐英一生辞了好几回职,最后一次辞职时七十五歲,他打报告给皇上说:“奴才犬马,年齿七十有五。”就是说我这一辈子为皇上效劳,“年齿七十有五”,我七十五岁了,“气血日衰”,一天不如一天,“医药不能速效”,吃药也不管用了,所以我要辞职。我辞职以后,督陶这事还不能交给我儿子寅保,他不能胜任。唐英这辈子为皇上盯着景德镇烧窑,自知责任重大,儿子不能承受,便婉拒了乾隆要他儿子接班的要求。
(摘自《都嘟》)
陶渊明说起来是个“官三代”。他四十一岁归隐,写了辞职报告。这辞职报告很有名,流传到今天,即《归去来兮辞》。他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什么叫出岫、知还?这山有一山洞,这云自然而然就从山洞里钻出来了,鸟飞累了就知道回家。他觉得自己为官太累,虽然官不大,但也觉得官场上不好玩,四十一岁就告老回家了,回家以后还活了二十二年。六十三岁,今天看虽然算活得很短了,在过去却不算太短。我们都知道他最有名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感觉就非常好。陶渊明的辞职信或者叫辞职报告可谓千古名文,到今天已有一千六百多年。你看人家辞职信写的,比“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显得更有情怀。
更牛的辞职信也有,谁的呢?南朝的梁武帝。他不停地辞职,一生以辞职为乐,四次舍身去同泰寺出家,不想当皇帝了。四十多岁以后不沾荤腥、不近女色,这事咱们一般人做不到。你不近女色,有时候是你想近近不了,对不对?人家不理你。近女色对一个皇上来说,是容易得不能再容易的事了,但人家梁武帝不玩了,荤腥也不沾,出家了。每次出家都让大臣们苦苦劝回来,再施舍很多钱给寺院。皇帝回来了,隔两天又要去,来回折腾,一生折腾过四次。乾隆活了八十九虚岁,梁武帝虚岁八十六,是皇帝里第二长寿的。为什么活得长?因为看得透。他不认为权力对他有多重要,换句话说,他不认为这工作对他有多重要,所以他老想辞职。这是历史上最牛的辞职者。
凡是敢辞职的皇上活得都长,乾隆理论上讲也算在八十五岁时辞职了,然后做了太上皇。南宋第一个皇上宋高宗赵构,在五十五岁时,禅让宋孝宗,也算辞了职。五十五岁的宋高宗年富力强,吃得好,又有人伺候着,所以活到了八十岁,退下来还活了二十五年。我们都知道,宋室南渡对宋朝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但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恢复元气,跟赵构本人的心态有直接关系。
还有顺治,顺治出家了。甭管这是传说还是什么,反正他是不玩了,要出家,整个朝廷就乱套了。
我又想起一个人来,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督陶官唐英。今天说乾隆官窑如何如何好,这是跟唐英有直接关系的。唐英一生辞了好几回职,最后一次辞职时七十五歲,他打报告给皇上说:“奴才犬马,年齿七十有五。”就是说我这一辈子为皇上效劳,“年齿七十有五”,我七十五岁了,“气血日衰”,一天不如一天,“医药不能速效”,吃药也不管用了,所以我要辞职。我辞职以后,督陶这事还不能交给我儿子寅保,他不能胜任。唐英这辈子为皇上盯着景德镇烧窑,自知责任重大,儿子不能承受,便婉拒了乾隆要他儿子接班的要求。
(摘自《都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