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研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biao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也一直呈现高发态势。新型网络犯罪大量出现,而许多传统犯罪也逐渐利用互联网为犯罪工具,犯罪手段屡屡翻新,给公安工作带来了许多现实挑战。全面分析总结各类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革新侦查工作传统观念,组建并扩充专业侦查队伍,已成为侦查工作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信息化 网络通讯 个人信息
  作者简介:张震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2级刑事侦查学国防生,从事刑事侦查学与犯罪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291-02
  一、背景概述
  随着互联网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也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截止到 2010 年 5月,我国网络用户人数达到 4.04 亿。网站 323 万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将近4 万亿。我国宽带网络用户人数、国际顶级域名注册量这两项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及相关业务日益丰富,网络通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等业务发展迅速。网络技术逐渐深入到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影响迅速扩大。应当肯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犯罪也一直呈现高发态势。仅网络盗窃一类,全国一年就可达数百万起。我国的计算机系统病毒感染率近 80%,2009 年一年官方发现新病毒 15306914 个,比去年同期增加 64.5%。与此同时,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色情业也开始泛滥。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各种新型犯罪的泛滥,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并已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而如何有效控制网络犯罪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
  计算机网络犯罪,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具体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破坏网络以及信息安全的犯罪。这类犯罪行为,将计算机网络作为犯罪对象。另一类则是利用网络进行的其它犯罪行为。这是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了犯罪工具。
  前一类犯罪行为专业性较强,与广大普通群众日常生活的联系并不大,具体的侦查工作也必须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而第二类犯罪行为,将互联网作为犯罪工具,利用了网络涉及领域广,影响力大的特点,案件通常波及面更广,性质恶劣,影响严重,而犯罪手段的翻新又加大了侦查工作的难度。因而,第二类犯罪行为将是研究的重点。
  第二类犯罪行为,即: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犯罪工具的新型犯罪,其产生根源,我个人认为主要源于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两个衍生物,即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环境的成熟完善。
  电子商务不仅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交易或流通方式,更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但许多不法分子却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较新的犯罪活动有:利用电子商务套现,利用电子商务洗钱以及利用电子商务从事网络赌博等。当然还有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公民个人信息买卖等犯罪活动。
  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尤其以微信、微博、qq等为代表,使得人们社交活动拓展到网络虚拟世界。与此同时,人们自然都会在这些即时通讯工具上添加大量的个人信息,以完善自己的“第二名片”。以朋友圈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工具已然成为社会人的重要社交媒介。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媒介无意间承载了人们的生活痕迹,简单的删除使用痕迹,甚至意味着对于某段过往记忆的割舍。 因而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即使冒着隐私泄露的危险,人们也很难放弃使用。如今,随着微信支付、微店的推出、普及,又意味着即时通讯工具与电子商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即时通讯工具,已经不再只是商家用来联系、宣传的工具,而逐步演变成电子商务的运作平台。
  总之,新型网络犯罪的产生有其自身特殊的时代背景,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式,它与传统的犯罪行为有着不同的特点。当然,许多传统犯罪也逐渐利用互联网为犯罪工具,犯罪手段屡屡翻新。这些现状,给公安工作带来了许多现实挑战,尤其是对侦查工作的影响更甚。传统的侦查模式通常为被动式侦查,即公安机关在发现犯罪行为后,才部署开展相应的侦查工作。这样的侦查模式,已不足以应对严峻的犯罪形势。 根据新型犯罪的智能化发展趋势,革新侦查工作传统观念,组建并扩充专业侦查队伍,已成为侦查工作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当然,一切工作的基础都在于对现实情况的把握。因而要注重信息化、动态化条件下新型犯罪的新特点研究,全面分析总结各类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这对于新形势下公安侦查工作以及预防犯罪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的智能化与隐蔽性特点
  各种新型网络犯罪活动中,犯罪分子都必然在其犯罪过程中熟练地运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犯罪分子都普遍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术,以逃避安防系统的防控和监视,并成功地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由于计算机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利用互联网实施的新型网络犯罪就必然有相当的隐蔽性。专业的网络黑客犯罪,技术手段十分强大,可以完全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地址。其实施的犯罪活动不但难以防范,更难以侦查取证,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协助工作。在各种新型网络犯罪活动中,犯罪手段呈现多样化,专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以网络诈骗为例,犯罪分子制作的网页布局与正规银行网页几乎一样,内嵌钓鱼网站链接,所使用的域名也与各银行官方网站十分相似,难以分辨真假。此外,还有利用网络虚拟电话线路显示出公安机关或者银行的电话号码,蒙骗受害人。建立于高科技手段基础之上的新型犯罪手法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使得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更易达成,危害范围更加广泛,而对于侦查工作而言,无疑又增加了难度。   (二)犯罪的跨区域化特点
  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没有现实中的地理空间的概念,国界和地理距离消失,为网络犯罪提供了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可能。新型网络犯罪打破了传统犯罪所受地域空间、距离的限制,犯罪的波及范围可以无限扩张。随着我国公安机关对于网络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强,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防控和打击,如今的犯罪分子更多地选择在境外远程实施犯罪行为,或者与境外的同伙共同实施犯罪。在实际工作中,来自境外的网络攻击非常常见,但由于涉及管辖权和国际、区域间执法合作以及网络技术上的问题,基本没有开展侦查工作的方法。大量的犯罪行为没有得到惩处,必然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其犯罪活动也必然更加猖獗。
  (三)犯罪的团伙化特点
  对于各种新型网络犯罪而言,由于需要运用多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因而通常由多名犯罪分子协作实施犯罪。这就导致了许多新型网络犯罪团伙的出现,其团伙成员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每个犯罪环节通常落实分配到个人。犯罪的团伙化无疑也增加了侦查取证和犯罪嫌疑人抓捕工作的难度,抓获一人往往不能取得全功。
  三、利用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现状及特点
  (一)犯罪现状
  根据Forrester发布的《2014年亚太地区十大商业科技趋势预测》,中国网上消费者总人数将达到3.56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环境的成熟完善,公民个人信息背后所承载的价值利益日渐显现,导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从2006年腾讯qq百万账号被盗案,到2009年,开心网因自身安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信息泄露,再到2011年以来,先后发生的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网、美团等购物网站用户账号被盗余额被窃事件等等,相同性质案件的频发,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当前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思考。
  网络攻击、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关注利用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活动现状及其特点,进而全面革新理念,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各类新型犯罪带来的挑战,正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
  利用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已逐渐呈蔓延之势,严重损害了广大普通受害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和个人人身财产安全。利用网络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仅仅是犯罪活动的开始,由其引发的诸多下游犯罪所导致的社会危害才是不可估量的。其主要犯罪形式主要有三大类:第一是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身份信息,假冒其身份申请电话卡或信用卡,以及伪造套牌车辆,作为直接实施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活动的工具。冒用行为、恶意透支行为不仅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的人身财产损失,更混淆侦查视线,增加侦查取证工作的难度。第二,利用公民信息实施网络诈骗、网络敲诈勒索等新型非接触式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正是网络诈骗、网络敲诈勒索犯罪的源头。第三,一些所谓不法分子专门在网上从事非法的公民个人信息收集与分析服务,向一些企业出售或者交换公民个人信息及消费记录。部分商家,尤其是网络经营者,又常借以实施非法商业竞争,通过对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深加工之后再利用,收买客户,打压竞争对手。
  (二)犯罪特点
  1.犯罪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严重。互联网的开放性,客观上使得大部分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犯罪空间无限延展,被害人人数自然也极具增长,导致案件的涉案范围往往较广泛,社会危害也更严重。此类犯罪又具有区别于传统犯罪的“非接触性”,被害人往往受到侵害后仍一无所知,不能即时察觉自己的个人信息已被非法买卖或利用,自然也就不可能第一时间报案。一般直至下游犯罪已经发生,更恶劣的犯罪结果出现时,其犯罪行为才能被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不仅严重干扰受害人的正常生活秩序和人身财产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而由其引发的大量下游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极大。随着信息化社会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于公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实际危害也必将日益扩大。
  2.犯罪的隐蔽性。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型网络犯罪,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也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非法获取和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时所用的都是虚拟身份,彼此之间的交流联系也依靠网络,加之案件的影响范围往往较大,无疑会大大增加案件侦查工作的难度。
  3.犯罪的“产业化”趋势。新型网络犯罪普遍具有团伙化特点,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更是在现实中逐渐形成了一条“犯罪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分工配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一般由“源头”、“中间商”以及“非法调查公司”三部分构成“非法产业链”,彼此之间以犯罪所得的金钱利益为纽带,互相勾结,分工配合,并与网络诈骗、网络敲诈等下游犯罪相互交织。 由此可见,要想打击和防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及其引发的下游犯罪,关键在于斩断“源头”,使整个犯罪活动成为“无源之水”,则其必将逐渐式微。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源头”,主要是能够接触到公民个人信息的部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当然也包括金融、通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往往只能打击到“中间商”和“非法调查公司”,对于“源头”部分的问题很难追究到个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源头”部分的犯罪行为人变得肆无忌惮,屡屡再犯。因而针对当前的犯罪形势,除了相关单位、部门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监管力度外,还应配合技术手段,尽快建立健全一套严谨、科学的“源头”倒查追责机制,追责到个人,绝不姑息。
  注释:
  张烨.计算机网络犯罪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10月.
  杰伦·拉尼尔.网络世界:有胡萝卜必有大棒.旅伴.2014(9).
  刘静坤.积极应对新型犯罪挑战的侦防对策.人民公安报.2011年2月20日第003版.
  2014年中国网购人数或达3.56亿 超过美国总人口数.北京商报.2013-11-26.http://m.winshang.com/news202069.
  南婷、关桂峰.近年来我国重大公众信息泄露事件.新华社.2013年10月23日.http://szb.loulanwang.com/2013-10/23/content_111836.htm.
  于冲.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青海社会科学.2013(3).
其他文献
摘 要 组织卖淫罪与协助组织卖淫罪的本质区别是,组织卖淫罪的行为必须是经营管理行为;组织卖淫罪与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界限要看实施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在经营商业性性交易的过程中实施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应当认定为组织卖淫罪,未参与经营活动且不是给组织卖淫者提供便利的人在经营者经营商业性性交易的过程中,实施引诱、容留、介绍卖淫行为,只能认定为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关键词
摘要 针对四川彭州乌木案所引起的无主财产(被埋藏物)归属纠纷,分析了相关主张乌木国有和私有的法律瑕疵和不足。进而以权利义务一致,公正原则,保护利益最大化等法理原则精神出发,分析了本案中实际问题,提出了最终乌木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有解决建议。  关键词 乌木案 归属纠纷 法理原则  基金项目:教育部2008人文社科项目“民生本位时代福利的价值目标”(编号08JA840019),陕西师范大学三期2
摘 要 司法实践是法律有效运行的方式之一,它是法律在社会中实现其权威价值的主要途径。布莱克作为纯碎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一书,以大量的实证材料为基础,关注司法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社会特征,从法律量的变化、不平等的普遍性等角度来揭示法律在社会运行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使法学研究趋向科学化、社会化。  关键词 法律量 社会歧视 不平等 种族相关性  作者简介:丁永辉,云南大
摘 要 物业纠纷已经成为群体性纠纷的主要类型,在审理中存在送达难、举证难、调解难的问题。物业纠纷类型多发,与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瑕疵有关,也与业主委员会运转不畅维权难有关。本文认为解决物业纠纷,不仅要通过司法巡回审判解决,还要创新路径,建立联动机制、第三方评价机制、风险防控机制。  关键词 物业纠纷 物业公司 业主委员会  作者简介:唐振刚,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队政工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法学、刑
摘 要 当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监督。与此同时,检察机关的刑事司法活动日益成为网络监督的热点。如何正确应对和引导新媒体时代涉检舆情是检察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刑事司法为视角,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涉检舆情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到正确应对和引导涉检舆情之策。  关键词 新媒体 涉检舆情 应对 引导 刑事司法  作者简介
摘 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教育部明确提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但是转型发展不能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特色进行,注重可行性、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转型发展 法学实践 教学模式  作者
摘 要 农村的繁荣与稳定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长期以来,农村青年婚姻法律意识淡薄,早恋、早婚、非婚同居、买卖婚姻等问题突出,令人担忧,我们需要强化并提高农村青年婚姻法律意识。  关键词 农村 青年 婚姻 法律  作者简介:刘玉珍,张家口市怀来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 中国人的婚姻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6-180-02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网络经济增速加快,大量电子商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国内网络交易的频度和数量。不可否认,网络交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给消费考带来了便利,使之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消费。但是,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导致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巨大风险。基于此,本文就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之法律保护展开分析和论述,梳理当前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
摘 要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因婚外同居引发的财产纠纷案件屡见不鲜。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通常以违反公序良俗原则为由对其加以否定,引发了学界的诸多争议。当遗嘱自由遇上公序良俗,狭路相逢后又该何去何从?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遗嘱自由 公序良俗 继承权纠纷 婚外同居  作者简介:赵雪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1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 要 本文指出,为打击犯罪分子尤其是贪污腐败犯罪分子逃避法律惩罚,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或归案后潜逃或畏罪自杀的现象,惩治犯罪,挽回国家财产,也为了与相关国际法接轨,2012年我国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新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而现今在国家大力反腐的环境下,新闻、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官员因涉嫌贪污贿赂犯罪携款外逃或畏罪自杀事件仍频频发生,并没有因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增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