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的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中可以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思维导图能促进建构性学习和知识整合,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复习效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将平时被称为地理学习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变成好学生,甚至可以使部分同学成为佼佼者,从而减轻学生负担,使每个学生较容易掌握高中地理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 地理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 问题的提出
1、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我作为一名一线老师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发现这些现象:①学生学习中,书看得懂,题不会做;②学生在课堂上听明白了,课后遗忘率高;③很多学生对熟悉的问题能解决,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却不知如何思考。这些现象暴露了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比较零散,没有建立知识体系;三是思维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2、复习课的重要性及教学难点
高中地理复习课的教学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由于地理课时较少;二是由于复习课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学生已完全掌握,没有新奇感,容易沉闷、枯燥,而有的学生对概念规律还没完全理解。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复习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复习教学效率低下。
3、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复习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呢?如何将以知识为中心的高考地理复习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考地理复习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复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思维导图是教师开展地理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特别适合地理复习。下面,笔者就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提出一些浅见,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所做的有关笔记的启发,不断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和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形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步设想。此后东尼·博赞将其运用于训练一群被成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平时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能够很快变成好学生,甚至可以使部分同学成为佼佼者。1971年东尼·博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
2、思维导图在地理基础知识复习课中的运用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虽然以能力立意,但所涉及的内容并未超出中学的知识范围,因此高三的复习课首先必须对高中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的回顾和梳理。高三文科生的复习,海量的记忆让学生们无法承受,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将学过的所有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了解高中的三年究竟学了那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传统的地理教学像是在穿项链,而在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地理教学则更象是织网。如果说我们把一个知识点当成一颗珠子,仅用前因后果这种穿项链的方式来链接知识点的话,不难发现如果这个项链的绳节不慎开了,那么整条项链上的珠子就会陆续丢失。织网的效果就不同了,当绳节不慎被打开时,你会发现珠子不会马上丢掉,珠子丢失的速度比项链法慢的多,数量远远比项链法少的多。通过这个方法保留在我们头脑中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也因为一张思维导图就可以把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和关键的地方包含在内,便于学生们的携带和相互的交流。下图是学生仅用了40分钟所作的必修一复习的思维导图。
从图中你们不难看出学生快乐地用40分钟高效地完成了4个章节的复习。可以说在高三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老师、学生都在受益。
3、思维导图在新课标小组探究式复习课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高三的学习几乎都是单兵作战,然而分享和交流才是最好的学习。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所学的科目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分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协商,交流思想,共同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小组成员再次对第一张思维导图的分析和反思,修正认为改变的地方,并重构思维导图,形成小组的最终讨论结果。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并保证学生在交流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因势利导地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人作的思维导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小组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得到整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样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监督督促共同进步,另外就是对于同学之间的友谊得到增加,人际关系也会更加融洽,因此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塑造一个积极上进,团结协作良好的学习环境。
4、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教学的实践效果
思维导图仅用线条、图形和符号等,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一张图,删除了冗长杂乱的信息,不仅便于加速知识的累积,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将知识点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知识的管理和应用系统化。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思考问题周到全面。
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实施,改变了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地理学科注重用图来表达知识结果,促进知识的理解,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通过学生思维导图的作品,教师能够知道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对学生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做出指导并形成教学方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关注,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刘识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网络财富。2009,2:179-180
【关键词】思维导图 地理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 问题的提出
1、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我作为一名一线老师在地理教学中经常发现这些现象:①学生学习中,书看得懂,题不会做;②学生在课堂上听明白了,课后遗忘率高;③很多学生对熟悉的问题能解决,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却不知如何思考。这些现象暴露了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比较零散,没有建立知识体系;三是思维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2、复习课的重要性及教学难点
高中地理复习课的教学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由于地理课时较少;二是由于复习课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学生已完全掌握,没有新奇感,容易沉闷、枯燥,而有的学生对概念规律还没完全理解。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复习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复习教学效率低下。
3、问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复习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呢?如何将以知识为中心的高考地理复习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考地理复习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复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思维导图是教师开展地理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特别适合地理复习。下面,笔者就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提出一些浅见,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过程中,发现协同运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技巧,能够提高思维的效率,同时他又受到达芬奇所做的有关笔记的启发,不断研究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信息论,记忆技巧,理解力和创意思考及一般科学,形成了思维导图的初步设想。此后东尼·博赞将其运用于训练一群被成为“学习障碍者”“阅读能力丧失”的族群,这些平时被称为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能够很快变成好学生,甚至可以使部分同学成为佼佼者。1971年东尼·博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放射性思考和思维导图的概念。
2、思维导图在地理基础知识复习课中的运用
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虽然以能力立意,但所涉及的内容并未超出中学的知识范围,因此高三的复习课首先必须对高中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整体的回顾和梳理。高三文科生的复习,海量的记忆让学生们无法承受,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将学过的所有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了解高中的三年究竟学了那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传统的地理教学像是在穿项链,而在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地理教学则更象是织网。如果说我们把一个知识点当成一颗珠子,仅用前因后果这种穿项链的方式来链接知识点的话,不难发现如果这个项链的绳节不慎开了,那么整条项链上的珠子就会陆续丢失。织网的效果就不同了,当绳节不慎被打开时,你会发现珠子不会马上丢掉,珠子丢失的速度比项链法慢的多,数量远远比项链法少的多。通过这个方法保留在我们头脑中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也因为一张思维导图就可以把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和关键的地方包含在内,便于学生们的携带和相互的交流。下图是学生仅用了40分钟所作的必修一复习的思维导图。
从图中你们不难看出学生快乐地用40分钟高效地完成了4个章节的复习。可以说在高三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老师、学生都在受益。
3、思维导图在新课标小组探究式复习课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高三的学习几乎都是单兵作战,然而分享和交流才是最好的学习。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所学的科目进行优化组合,进行分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协商,交流思想,共同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小组成员再次对第一张思维导图的分析和反思,修正认为改变的地方,并重构思维导图,形成小组的最终讨论结果。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并保证学生在交流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因势利导地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人作的思维导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小组中的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得到整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样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监督督促共同进步,另外就是对于同学之间的友谊得到增加,人际关系也会更加融洽,因此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塑造一个积极上进,团结协作良好的学习环境。
4、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教学的实践效果
思维导图仅用线条、图形和符号等,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一张图,删除了冗长杂乱的信息,不仅便于加速知识的累积,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将知识点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知识的管理和应用系统化。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思考问题周到全面。
思维导图教学策略的实施,改变了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地理学科注重用图来表达知识结果,促进知识的理解,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识图、绘图能力。
通过学生思维导图的作品,教师能够知道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对学生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做出指导并形成教学方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予以关注,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 刘识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网络财富。2009,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