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笑》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的成名作,全文以冰心体的诗意语言风格渲染了爱的主题。本文基于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理论,阐释该理论对散文英译过程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笑》 冰心体 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
一、导语
散文《笑》由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执笔,刊载于1921年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小说月报》第1号上。其语言清美,情思浓郁,秉承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基本特点,兼具了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全文以“笑”为重要线索,歌颂母爱、童真和自然,表达了冰心先生一贯“爱”的主题。《笑》不仅是冰心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也是中西思想合璧的美文典范,作为中国现代散文佳作具有翻译价值。本文基于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理论,阐释对该篇散文英译过程的指导作用。
二、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模式
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ne Nord)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学派的理论家之一,是功能主义目的论第二代代表人物。她的理论继承并发扬了第一代目的论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在著作《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方法及教学》和《目的性行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与弗米尔的目的论相似,诺德主张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策略,面对人们对目的论违背原文的批评,为弥补目的论的不足之处,诺德着重强调了对源语的关注,即通过对原文文本的文内和文外因素的分析决定翻译策略,以实现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
三、《笑》原文分析
原文分析包括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的分析,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场所、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等;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型结构和超音段特征等。
从文外因素分析《笑》:(1)文本发送者:冰心。冰心亦为文本作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位著名女作家,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于1921年参加“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2)发送者意图:从原文中“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及文本发送者身份可推断作者希望通过展现三种笑容,用传统的审美方式传达“爱”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3)接受者:中国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4)媒介:《小说月报》报刊;(5)文本制作场所:北京;(6)文本接受场所:读者所在地;(7)交际时间:1921年;(8)文本交际动机:抒发感情,赞美世界充满真爱;(9)译文交际动机:传递原文信息,宣扬爱的哲学,供国外读者和英文爱好者阅读;(10)文本功能:表情功能。
从文内因素分析《笑》,文末“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点出主题:讴歌世界之“爱”,呼吁塑造圣洁美好的世界,同时反映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失望。原文内容讲述了三个笑容,从第一人称、具体时间点及散文文本特点可推断文章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文章反复提到“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三幅场景均是:雨晴-新月-人物抱花微笑,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主题,渲染美好温暖的气氛,译文应注意这类重复信息的翻译策略。原文是独立文本,总-分-总的倒叙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抒情的散文文本结构,译文结构可基本保持不变。原文不含非语言因素,用词清丽优美,细腻含蓄,频用形容词叠词,富有审美情致,文章中还存在如“雨声住”、“灿白”、“雨晴”、“调和”等“冰心体”语言,兼具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特色,这些都成为翻译难点。原文句型重意合,且出现了几处破折号,或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或表示另起话题,句型错落有致,常常一句话间断句,传递韵味深远、娓娓道来的意境。而英语表达重形合,常用主述位结构,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已知信息,而述位是话语的核心内容,是新信息,因此翻译应注意句型结构的调整和整合。超音段特征明显,原文语调温柔舒缓,与词汇、句型结构一道展现了冰心如诗如画、寓意深邃的语言风格,这都是译者在翻译策略选择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四、翻译策略
诺德提出了两种翻译策略,即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前者强调以原文为中心,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特征,后者是适应于译文语言和文化的翻译策略。他主张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基于对原文文内和文外因素分析,原作在写作目的和行文遣句中都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笑》时需注意尽量保留原文清丽的语言风格,传达原文的情感美和意境美。为此,译者应主要采取文献型翻译策略,以求保留异国情调。例如“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原文句法结构为多个短句,完整的句意断为四个短句,富有诗意,达到意味深长的语言效果。基于对原文主题、词汇、句型和超音段特征的分析(文内因
素),笔者译为“Ah! The cold clouds had vanished. On the leaves were the remaining raindrops,as if thousands of fireflies,glistening gracefully under the curvy moon”。原文不僅用“凉”“残”“月儿”等辞藻描绘了一幅清美的雨后夜景,暗含对自然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时“闪闪烁烁”叠词构造了音乐美,四字结构的连续使用使原文富有轻快的节奏感。因此,笔者通过逐字对译将“凉”“残”“月儿”重点词汇保留下来,以塑造与原文相似的画面感;此外,与很多翻译为整句的译本不同,笔者对语序基本未作调整,通过使用倒装句和伴随状语,达到字面和意义上的对等。为保留原文超音段特征,“remaining raindrops”和“glisten gracefully”的头韵生动还原了音乐美。
参考文献:
[1]诺德.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关键词】《笑》 冰心体 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
一、导语
散文《笑》由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冰心执笔,刊载于1921年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小说月报》第1号上。其语言清美,情思浓郁,秉承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基本特点,兼具了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全文以“笑”为重要线索,歌颂母爱、童真和自然,表达了冰心先生一贯“爱”的主题。《笑》不仅是冰心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也是中西思想合璧的美文典范,作为中国现代散文佳作具有翻译价值。本文基于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理论,阐释对该篇散文英译过程的指导作用。
二、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模式
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ne Nord)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学派的理论家之一,是功能主义目的论第二代代表人物。她的理论继承并发扬了第一代目的论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在著作《翻译中的文本分析:理论、方法及教学》和《目的性行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与弗米尔的目的论相似,诺德主张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策略,面对人们对目的论违背原文的批评,为弥补目的论的不足之处,诺德着重强调了对源语的关注,即通过对原文文本的文内和文外因素的分析决定翻译策略,以实现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
三、《笑》原文分析
原文分析包括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的分析,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场所、交际时间、交际动机、文本功能等;文内因素包括主题、内容、前提、构成、非语言因素、词汇、句型结构和超音段特征等。
从文外因素分析《笑》:(1)文本发送者:冰心。冰心亦为文本作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位著名女作家,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于1921年参加“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2)发送者意图:从原文中“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及文本发送者身份可推断作者希望通过展现三种笑容,用传统的审美方式传达“爱”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3)接受者:中国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4)媒介:《小说月报》报刊;(5)文本制作场所:北京;(6)文本接受场所:读者所在地;(7)交际时间:1921年;(8)文本交际动机:抒发感情,赞美世界充满真爱;(9)译文交际动机:传递原文信息,宣扬爱的哲学,供国外读者和英文爱好者阅读;(10)文本功能:表情功能。
从文内因素分析《笑》,文末“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点出主题:讴歌世界之“爱”,呼吁塑造圣洁美好的世界,同时反映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失望。原文内容讲述了三个笑容,从第一人称、具体时间点及散文文本特点可推断文章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文章反复提到“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三幅场景均是:雨晴-新月-人物抱花微笑,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主题,渲染美好温暖的气氛,译文应注意这类重复信息的翻译策略。原文是独立文本,总-分-总的倒叙叙事结构,以及叙事-抒情的散文文本结构,译文结构可基本保持不变。原文不含非语言因素,用词清丽优美,细腻含蓄,频用形容词叠词,富有审美情致,文章中还存在如“雨声住”、“灿白”、“雨晴”、“调和”等“冰心体”语言,兼具了白话文和文言文的特色,这些都成为翻译难点。原文句型重意合,且出现了几处破折号,或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或表示另起话题,句型错落有致,常常一句话间断句,传递韵味深远、娓娓道来的意境。而英语表达重形合,常用主述位结构,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已知信息,而述位是话语的核心内容,是新信息,因此翻译应注意句型结构的调整和整合。超音段特征明显,原文语调温柔舒缓,与词汇、句型结构一道展现了冰心如诗如画、寓意深邃的语言风格,这都是译者在翻译策略选择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四、翻译策略
诺德提出了两种翻译策略,即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前者强调以原文为中心,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特征,后者是适应于译文语言和文化的翻译策略。他主张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基于对原文文内和文外因素分析,原作在写作目的和行文遣句中都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笑》时需注意尽量保留原文清丽的语言风格,传达原文的情感美和意境美。为此,译者应主要采取文献型翻译策略,以求保留异国情调。例如“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原文句法结构为多个短句,完整的句意断为四个短句,富有诗意,达到意味深长的语言效果。基于对原文主题、词汇、句型和超音段特征的分析(文内因
素),笔者译为“Ah! The cold clouds had vanished. On the leaves were the remaining raindrops,as if thousands of fireflies,glistening gracefully under the curvy moon”。原文不僅用“凉”“残”“月儿”等辞藻描绘了一幅清美的雨后夜景,暗含对自然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时“闪闪烁烁”叠词构造了音乐美,四字结构的连续使用使原文富有轻快的节奏感。因此,笔者通过逐字对译将“凉”“残”“月儿”重点词汇保留下来,以塑造与原文相似的画面感;此外,与很多翻译为整句的译本不同,笔者对语序基本未作调整,通过使用倒装句和伴随状语,达到字面和意义上的对等。为保留原文超音段特征,“remaining raindrops”和“glisten gracefully”的头韵生动还原了音乐美。
参考文献:
[1]诺德.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第二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