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与公众美育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中国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博物馆美育的实现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选取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为案例,研究博物馆展览实现公众美育的方式,分析博物馆美育的重要作用,为博物馆美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美育
  一、博物馆的历史与美育职能
  从东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上看,博物馆的出现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博物馆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中国也早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博物馆收藏的早期形态。早期“博物馆”只是作为古物的收藏所,对文物进行收藏和保护,或有一定程度的研究。17世纪,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欧洲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西方传入中国。这一时期,博物馆结束封闭状态,文物藏品开始向公众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更加注重对“人”的关注,教育职能显著发挥,成为当代博物馆发展的主要特征。自2008年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博物馆观众人数不断增加,观众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公众参与博物馆各类文化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日益提升。博物馆在公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育,是“应用美学之原理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的科学①”,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接受的美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上世纪在中国首倡“美育”, 并对博物馆发挥美育功能作出了指导,他认为“美育在学校,可通过音乐、图画、游戏来实现,在社会,则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公园来实现②。”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具有对公众进行美育的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条件,美育也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地区文化遗产的收藏所,文物藏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研究美的内涵、进行美育的重要依据和载体。从建筑上来说,很多博物馆是古建筑、仿古建筑或设计精妙的现代建筑,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其本身就是一件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审美理念的伟大艺术品和展品。博物馆还可以通过精美的展陈设计、多样的陈列形式和生动的讲解营造审美欣赏的氛围,揭示文物精品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
  二、当代博物馆书画展览与公众美育
  在中国古代,书画名作主要以宫廷内府收藏和私人鉴藏的形式流传,古代艺术精品虽然具有进行美育的物质条件,但因为古物私有的状态,并未发挥公众美育的职能。随着近代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以及当代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举办的各类古书画展览让曾经秘不示人的书画名作呈现在普通观众面前,使更多的公众通过参观博物馆书画展览得以欣赏艺术价值极高的古代艺术品,从而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下面以201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为例,分析当代博物馆书画展览与公众美育的发展。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到2015年已走过90年历史。故宫博物院于2015年举办了18项内容丰富、展陈精美的展览以献礼90周年。其中“《石渠宝笈》特展”因展出包括《清明上河图》在内的大量书画珍品而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一度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石渠宝笈》特展”也成为近年来影响较为广泛的古书画展览,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国书画史和书画鉴藏史的研究,也让观众获得了一次较高质量的艺术欣赏体验,从而增进了普通观众对古代文化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于2015年9月8日至11月8日举办,分两期共展出故宫书画藏品 283 件,分为“编纂篇”和“典藏篇”两个部分。“《石渠宝笈》特展——编纂篇”在延禧宫展出,主要向观众介绍《石渠宝笈》这一编纂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书画著录文献。展览共五个单元,分别介绍了《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的来源、编纂人员、编纂体例、贮藏地点以及版本与鉴藏宝玺,详细解析了《石渠宝笈》的内容与特征。延禧宫展出展品71件(套),包括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著录的经典书画作品,有晋顾恺之《洛神图卷》、倪瓒《古木竹石图轴》等,另有图书善本12册及《石渠宝笈》所用印玺15件。展览通过实物、展板、图片、实景还原等方式生动直观地诠释了《石渠宝笈》这一书画著录巨作,让观众对古代书画作品和书画著录获得了更加直观的审美体验和认识。“《石渠宝笈》特展——典藏篇”在武英殿展出,共有109件(套)展品,分为“皇室秘赏”“重回石渠”“考订辨伪”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展示了大量宋元精品书画,并且第一次全部展出了顺治至嘉庆五位皇帝的书法作品;第二单元是展示了《五牛图》《出师颂》等在清末散佚至宫外的作品后来通过各种渠道回到故宫并进行修复的故事;第三单元主要展示故宫老一辈书画研究者和故宫新时期的研究成果。武英殿展出的书画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另外东晋顾恺之《列女图》(宋摹本)、隋展子虔《游春图》、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卷》、唐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米芾《苕溪诗卷》等都是书画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这一部分展出了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和青绿山水画,主要以《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为主线,揭示了书画作品的流传过程、递藏经过、鉴定辨伪等。延禧宫与武英殿的展览共同构成了“《石渠宝笈》特展”的内在逻辑顺序,观众可先去延禧宫参观,对《石渠宝笈》这一书画著录有了全面了解后,再去武英殿参观《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真迹。两部分展览依次参观完毕后,观众可以对《石渠宝笈》书画著录编纂的背景、过程、内容以及其所著录的经典书画作品有基本的体验和认识。
  “《石渠宝笈》特展”开展以来,参观人数与日俱增,通常需要排队 六七个小时才能进入展厅。有的观众清晨就在故宫午门外守候,至开馆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武英殿,形成社会热议的“故宫跑”现象。为了给观众更好的参观体验,故宫博物院从各方面加强了观众服务措施,比如在武英殿外及时疏导人群、调整排队路线、维持秩序。武英殿外,与展览相关的出版物和文创产品也被观众争相翻阅、购买,如介绍特展作品以及故宫藏品的艺术类书籍《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故宫藏画的故事》《兰亭的故事》等;还有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杂志《紫禁城》,因当期杂志刊载的均为古代书画专家学者对《石渠宝笈》及其著录作品的研究成果,这本杂志也变得极为畅销。很多观众捧着书籍和杂志,在与大家的讨论和学习中度过了漫长的排队时间。展厅内每一件展品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并有30名志愿者讲解员开展专题讲解,还配备了500台自动讲解器供观众使用;约三分之一的展品配有二维码,观众可以通过免费无线网络扫描二维码更加深入详细地了解书画珍品。故宫博物院还开发了“《石渠宝笈》特展”线上版,全景展示了武英殿和延禧宫展厅,并对每一件展品配有文字介绍和高清图片,可以放大反复观看,让观众在线上也能够拥有极佳的审美体验。   “《石渠宝笈》特展”虽受到广泛关注,但也显示出一些问题,公众对博物馆展览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前期媒体的重点宣传,参观特展的观众绝大部分都是奔着家喻户晓的《清明上河图》而来,《清明上河图》长卷前犹如汴河两岸一样人头攒动,很多观众排队几小时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匆匆看几分钟,很难在较好的环境氛围中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欣赏。而很多艺术价值不输《清明上河图》的画作却遭到冷落,不少观众甚至忽略了武英殿东西两侧配殿的展览,更不用说延禧宫的“编纂篇”了。由于排队人数太多,很多观众不得不直奔武英殿排队,完全打乱了展览策划人员预设的先延禧宫再武英殿的线路,使得很多观众只知匆匆跟着人群参观《清明上河图》而并未真正明白《石渠宝笈》是什么,“《石渠宝笈》特展”仿佛成为了“《清明上河图》特展”。故宫博物院为公众献上了一场艺术盛宴,但大部分人的关注点仍然只集中在一幅画上。
  当然,“《石渠宝笈》特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中国古代书画和传统文化,接受博物馆美育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这表明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欣赏古代艺术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但大众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大众从看热闹到真正欣赏文物还有一定的距离。“《石渠宝笈》特展”犹如一扇大门,引导观众走进中国美术史的殿堂,进而欣赏更多的书画精品,了解他们背后的内涵与价值,获得更有效的美学体验。
  三、当代博物馆美育的思考
  博物馆美育是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博物馆展览普及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博物馆在公众美育职能的发挥上已取得显著成效。博物馆通过艺术展览,让书画作品不再尘封于博物馆库房内,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玩赏品,将文物藏品本身具有的文化信息和艺术之美传播给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架起了一座沟通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桥梁,实现了博物馆的美育职能。展览运用多种手段,使展陈设计更具美感和通俗性,让普通观众“踮一踮脚”就能够得着、看明白,更容易理解展览主题和博物馆想要传达的信息,通过欣赏古代艺术品感受其中蕴含的经典之美。此外,与博物馆展览相配合的文化教育活动和文创产品开发也在不断发展,有些博物馆不仅举办了为公众普及艺术知识的各类专题讲座,还有针对中小学生的假期活动和针对高校学生的实验课程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实现博物馆美育职能。
  虽然博物馆美育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任重道远。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公众能够更深入地学习艺术知识,并且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博物馆收藏的古代艺术品,真正地提高艺术欣赏能力,让博物馆展览成为公众美育的“领路人”,带领公众欣赏美、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注释:
  ①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②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182.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徐玲,徐瑕.论博物馆的美育功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
  作者简介:
  艾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经验表明,过重的刑罚对于抑制犯罪没有实际效用,还会造成恶劣的后果。有“人道主义刑法学家”之称的贝卡利亚,尽管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法学家,但他的刑罚宽和思想是有社会理论作为前提的。他认为,社会公正需要以“罪责相应”为基本要求,过重和过轻的刑罚都是不合法的。此外,一些对于古代案例的研究,有其特殊的优势,但是对于当今的法治与公正经常束手无策,因而以历史的视角再次审视启蒙思想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摘 要:以蒲花河风景区内濯水镇为例,探讨耦合空间中的小城镇规划与风景区资源保护协调共赢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类似小城镇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耦合;策略  一、规划思路  濯水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蒲花河、乌江支流阿蓬江穿越腹心,渝湘高速、国道319线、渝怀铁路纵贯全境,伍佛岭山脉和麒麟山脉东西对峙,形成了独特的“一江一河一线两山”地形地貌。全镇约有60%的面积在蒲花河风景区内
期刊
摘 要:“人性不应是先验主宰的神性,也不是观能满足的兽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个体中有社会,知觉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这段出自李泽厚先生的话总是在让我们思考关于人性的东西。当所有人都想要去追求第一张床的时候,第二张床和第三张床不断地交叉重合,以至在现今这样的社会里,并不能轻易找到存粹的第二张和第三张的存在。而真正存在真理的第一张床,因为远离人们真正的生存空间,让现实的人们,越来越疏远,只是还没有忘记
期刊
摘 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结合时代特点,被赋予新的生命和价值,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从高尚思想理念、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调研数据的研究,探索当代大学生弘扬并践行长征精神的现状,并对长征精神在大学生中的弘扬路径进行创新。  关键词:长征精神;大学生;弘扬  长征胜利距今已有80余年,那段峥嵘岁月已逝,但20余万红军将士及中国共产党人
期刊
摘 要:二战后,城市发展加快,各国环境运动兴起,公民开始参与到改善环境和保护历史传统的社会活动中,进而影响了政策以及规划的发展。在日本,社区营造是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善本地环境的活动,能因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来应对地域环境出现的特有问题。本文对日本地域传统景观保护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并讨论社区营造如何作用于地域景观保护与促进景观立法。  关键词:社区营造;市民参与;
期刊
摘 要:在不同地区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往往会形成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并表现在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活动中。基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资源、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表现形式。研究不同地区陶艺家的创作思维、创作形式,对陶艺工作者们来说同等重要。在陶艺创作过程中,如果具有了独特的创作思维方式以及独特个性气息的传达技巧,属于作品本身意义上的地域特质就能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关键
期刊
摘 要:高层住宅的设计需要结合当地居民人文、风俗等精神层面的因素,从而达到适居性的目的。对比高层住宅在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古代徽州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在整个民居中可以起到贯彻、连续的作用,使整个民居空间更为灵活。徽州民居的院落空间在高层住宅的垂直再生能满足当代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能更自然有效地创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徽州民居;院落空间;高层住宅  院落空间的“垂直再生”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是表
期刊
摘 要:轨道交通作为强度分区规划中重要的影响因子,其强大的内聚力能促进站点周边土地功能的优化利用和土地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对当前国内外相关城市或地区强度分区技术方法的借鉴以及经验总结,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探究强度分区下轨道交通因子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商业用地开发强度的相关性,对轨道交通因子赋值提出建议,以期对强度分区影响因子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强度分区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院校调整,科教兴国战略得以落实,为大学新校区的建设提供了巨大机遇,由此也推进了大学校园的扩建,在已建成的大学校园中,既有宝贵的成功经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园景观为例,对新建的大尺度校园景观,分析现有优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探讨学习型、交流型、人文型、生态型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景观设计;校园景观
期刊
摘 要:以杭州、武汉、桂林为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城市景观及其旅游状况。通过分析总结出未来建设山水城市应该怎样更好地利用其山水资源以获得更好的旅游价值。  关键词:山水城市;旅游市场  [基金项目:西北主要城镇区域与PREE的动态模拟、空间整合研究(项目编号:51178163)]  山水城市是钱学森先生首先提出来的,是指中国的城市在建设中要与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资源,使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