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土壤环境监测是客观评价土壤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土壤保护计划和指导土壤保护策略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土壤样品采集、质量控制、样品储存、样品转移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的实验室分析等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样品采集;实验分析
土壤是自然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各种生物生存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土壤安全是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采样点布局质量控制
1.1土壤环境监控区域数据采集和分析
在对某一区域进行土壤环境监测之前,有必要收集该区域的相关背景数据,这与土壤环境监测有关。数据包括:监测区域的地理数据、地形图、地质图、,交通地图;监测区土壤数据,土壤母质和土壤成分;监测区域的水文资料,地下水和地表水数据;植被和植物种类;监测区内的气候和水土保持数据,降雨和分布,土壤侵蚀数据和特征;监测区农业土地和工业用地数据,农业生产用地,主要农产品种类,农业化肥种类生产,工业用地,工业污染源分布,污染物排放和污染物种类;监测住宅人口数据,人口健康水平,住宅建筑用地,在此基础上确定监测重点,划定抽样单位并确定采集抽样时间。
1.2控制点数和采样点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要求采样点和样本数遵循等量和随机的原则,方法包括系统随机,分块随机和简单随机。样本采集包括三个阶段:预采样,正式采样和补充采样。当监测范围的面积小时,可以进行直接采样。采样点和采样量应根据国家标准的采样规范确定。严格执行。土壤采样点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根据监测区域的范围、区域内的环境状态、监测任务和监测目的的准确性以及区域内土壤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任务要求和监测区域内监测目标的准确性,并根据该区域的土壤成分和生态环境情况来确定主要监测方向和影响因素。监测区域根据土地利用,土壤母质,土壤成分,农业模式和污染类型等因素分为多个监测和抽样单位。减少相同采样单位的差异。还应该尽可能地扩大不同采样单元之间的差异。在保证抽样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有必要避免各种潜在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突出采样点和采样单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采样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对农用地进行土壤采样时,应避免凹陷坡度不利的地形,但要选择地势平缓,土壤条件好,自然条件稳定,具有典型的位置;工业用地中的土壤样品要避免过厚的混凝土铺装和工业生产车间不应作为取样场所的位置。
(2)如果该区域土壤侵蚀严重,表层土壤明显受损,该区域不适合作为取样点。
(3)选择取样点,以避免排水管,通讯设施,光缆和天然气管道等公共设施容易损坏的位置。
(4)在道路和铁路附近采样时,采样点应选择距离公路和铁路150米以上。在确定采样点之前,一些样本可以预采样采集。预采样样本用于初始评估该区域。污染分布的基本特征和污染程度达到了验证布局方法的目的。采样测试完成后,如果采样点不能满足监测目标,应适当加入采样点,完成补充采样和检测。
2采集质量控制
2.1采样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完成后,采样操作按照既定的抽样计划进行。采样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程序。采样中的抽样的数量和位置必须按照抽样方法和方案切实进行,抽样工具和样品包装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取样时,避免污染样品。样本采集完成后,应密封并及时存储。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抽样前,结合监测目标制定详细的抽样方案,严格按照抽样方案实施抽样,确保抽样点质量准确,样本数满足采集就够了。
(2)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土壤监测资质,熟悉污染物知识和土壤分类,具备专业操作技能,并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必须进行抽样工作。
(3)应提前检查取样工具设备,确保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以免污染采集样品。
(4)为确保样品容器清洁,干燥,避光,密封性能好,样品容器不会与土壤和固体废物发生反应。如果样品有腐蚀性或挥发性,则需要使用罐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易分解的有机物,则应在采集后快速置于低温下储存。
(5)操作人员在购买采集样品时应穿着防护服,以免有毒昆虫和固体废物中含有的有毒污染物造成损坏。
(6)在取样过程中,应制作原始数据记录,标记样品,并且要标记清晰。
(7)取样完成后,检查操作记录,检查样品标识并检查样品,并对缺失的项目和错误采样点位图标记。检查后离开现场。
2.2样品制备控制
样品制备过程包括空气干燥,粗磨,精磨,分配和其他过程。样品制备过程必须在专用的样品制备工作室中进行。为了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应完成并签署样品制备和样品管理移交工作。样本移交后,双方必须签字并确认。样品制备工作室还应配备相应的粗碎,研磨样品,风干和筛分设备。样品制备时应注意样品鉴别,防止样品混淆,严格按标准操作,注意样品包装时的清洗工作,避免二次污染,防止混合工具引起的样品交叉污染。
2.3流程控制示例
采集样品需要在返回实验室的途中正确保存,并防止损坏。如果采集的样品含有易分解或挥发的成分,则不应立马分析并运回实验室。应将样品密封并储存在低温冰箱中。
(1)装运前检查:抽样完成后,必须逐一檢查样品标识,取样记录和样品登记表,包装前信息保持一致。
(2)运输过程中的防损:运输过程中注意样品保存,防止样品损坏,污染和混乱,光敏样品应远离光线存放,温度敏感样品应低温保存,如果样品容易存放分解或挥发性成分,样品应低温储存在冰箱中,并尽快转移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3)样品移交:样品转移工作由特殊人员送到实验室。使用取样器检查样品类型,标识,数量,取样记录表和样品登记表,以此来确认信息的一致性。签名接待,送货单必须一式两份,
3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内涵是内部质量控制,这是实验室分析师在分析和测试过程中的控制和实验室的内部控制,因此也称为内部控制,目的是为了通过实验误差来控制监控人员,这样能够确保测试结果在标准的范围内。
3.1精密度控制
精密度的控制主要正对的是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的随机误差,这其中可以划分为再现性精密度,重复性精密度和平行性精密度。为了控制分析的精确度,应为每批样品设置20%的平行样品。如果样本数小于5,则应设置至少一个平行样本。两组样本的分析结果的误差在要求范围内时,则表明分析结果合格。如果样品分析合格率小于95%,则需要重新测量批次样品并增加样品数量10%~20%的平行样品,直到合格率达到要求范围。
3.2控制准确度
在精密度标准的基础上,质控样的测量值应达到保证值的95%的置信水平。否则,应重新测试样品。当测试项目没有质控样或标准物质时,可以使用加标回收实验以确定准确性。
4结论
土壤环境监测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取样点布置必须符合典型性、可操作性、经济性等,样品采集必须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做好样品保存工作,确保样品的完整性,确保样品制备过程中样品的原始成分不被破坏。样品不受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污染,这样能够使得样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l]汪月桂,黄霞.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61):45.
[2]何音韵.浅谈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J].广东化工,2017,44(354):185-186.
[3]沈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探讨[J].广东科技,2009(2); 88.
[4]王春林.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08,22(4);44-47.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样品采集;实验分析
土壤是自然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各种生物生存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土壤安全是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采样点布局质量控制
1.1土壤环境监控区域数据采集和分析
在对某一区域进行土壤环境监测之前,有必要收集该区域的相关背景数据,这与土壤环境监测有关。数据包括:监测区域的地理数据、地形图、地质图、,交通地图;监测区土壤数据,土壤母质和土壤成分;监测区域的水文资料,地下水和地表水数据;植被和植物种类;监测区内的气候和水土保持数据,降雨和分布,土壤侵蚀数据和特征;监测区农业土地和工业用地数据,农业生产用地,主要农产品种类,农业化肥种类生产,工业用地,工业污染源分布,污染物排放和污染物种类;监测住宅人口数据,人口健康水平,住宅建筑用地,在此基础上确定监测重点,划定抽样单位并确定采集抽样时间。
1.2控制点数和采样点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要求采样点和样本数遵循等量和随机的原则,方法包括系统随机,分块随机和简单随机。样本采集包括三个阶段:预采样,正式采样和补充采样。当监测范围的面积小时,可以进行直接采样。采样点和采样量应根据国家标准的采样规范确定。严格执行。土壤采样点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根据监测区域的范围、区域内的环境状态、监测任务和监测目的的准确性以及区域内土壤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任务要求和监测区域内监测目标的准确性,并根据该区域的土壤成分和生态环境情况来确定主要监测方向和影响因素。监测区域根据土地利用,土壤母质,土壤成分,农业模式和污染类型等因素分为多个监测和抽样单位。减少相同采样单位的差异。还应该尽可能地扩大不同采样单元之间的差异。在保证抽样安全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有必要避免各种潜在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突出采样点和采样单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采样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对农用地进行土壤采样时,应避免凹陷坡度不利的地形,但要选择地势平缓,土壤条件好,自然条件稳定,具有典型的位置;工业用地中的土壤样品要避免过厚的混凝土铺装和工业生产车间不应作为取样场所的位置。
(2)如果该区域土壤侵蚀严重,表层土壤明显受损,该区域不适合作为取样点。
(3)选择取样点,以避免排水管,通讯设施,光缆和天然气管道等公共设施容易损坏的位置。
(4)在道路和铁路附近采样时,采样点应选择距离公路和铁路150米以上。在确定采样点之前,一些样本可以预采样采集。预采样样本用于初始评估该区域。污染分布的基本特征和污染程度达到了验证布局方法的目的。采样测试完成后,如果采样点不能满足监测目标,应适当加入采样点,完成补充采样和检测。
2采集质量控制
2.1采样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完成后,采样操作按照既定的抽样计划进行。采样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程序。采样中的抽样的数量和位置必须按照抽样方法和方案切实进行,抽样工具和样品包装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取样时,避免污染样品。样本采集完成后,应密封并及时存储。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抽样前,结合监测目标制定详细的抽样方案,严格按照抽样方案实施抽样,确保抽样点质量准确,样本数满足采集就够了。
(2)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土壤监测资质,熟悉污染物知识和土壤分类,具备专业操作技能,并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必须进行抽样工作。
(3)应提前检查取样工具设备,确保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以免污染采集样品。
(4)为确保样品容器清洁,干燥,避光,密封性能好,样品容器不会与土壤和固体废物发生反应。如果样品有腐蚀性或挥发性,则需要使用罐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易分解的有机物,则应在采集后快速置于低温下储存。
(5)操作人员在购买采集样品时应穿着防护服,以免有毒昆虫和固体废物中含有的有毒污染物造成损坏。
(6)在取样过程中,应制作原始数据记录,标记样品,并且要标记清晰。
(7)取样完成后,检查操作记录,检查样品标识并检查样品,并对缺失的项目和错误采样点位图标记。检查后离开现场。
2.2样品制备控制
样品制备过程包括空气干燥,粗磨,精磨,分配和其他过程。样品制备过程必须在专用的样品制备工作室中进行。为了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应完成并签署样品制备和样品管理移交工作。样本移交后,双方必须签字并确认。样品制备工作室还应配备相应的粗碎,研磨样品,风干和筛分设备。样品制备时应注意样品鉴别,防止样品混淆,严格按标准操作,注意样品包装时的清洗工作,避免二次污染,防止混合工具引起的样品交叉污染。
2.3流程控制示例
采集样品需要在返回实验室的途中正确保存,并防止损坏。如果采集的样品含有易分解或挥发的成分,则不应立马分析并运回实验室。应将样品密封并储存在低温冰箱中。
(1)装运前检查:抽样完成后,必须逐一檢查样品标识,取样记录和样品登记表,包装前信息保持一致。
(2)运输过程中的防损:运输过程中注意样品保存,防止样品损坏,污染和混乱,光敏样品应远离光线存放,温度敏感样品应低温保存,如果样品容易存放分解或挥发性成分,样品应低温储存在冰箱中,并尽快转移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3)样品移交:样品转移工作由特殊人员送到实验室。使用取样器检查样品类型,标识,数量,取样记录表和样品登记表,以此来确认信息的一致性。签名接待,送货单必须一式两份,
3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内涵是内部质量控制,这是实验室分析师在分析和测试过程中的控制和实验室的内部控制,因此也称为内部控制,目的是为了通过实验误差来控制监控人员,这样能够确保测试结果在标准的范围内。
3.1精密度控制
精密度的控制主要正对的是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的随机误差,这其中可以划分为再现性精密度,重复性精密度和平行性精密度。为了控制分析的精确度,应为每批样品设置20%的平行样品。如果样本数小于5,则应设置至少一个平行样本。两组样本的分析结果的误差在要求范围内时,则表明分析结果合格。如果样品分析合格率小于95%,则需要重新测量批次样品并增加样品数量10%~20%的平行样品,直到合格率达到要求范围。
3.2控制准确度
在精密度标准的基础上,质控样的测量值应达到保证值的95%的置信水平。否则,应重新测试样品。当测试项目没有质控样或标准物质时,可以使用加标回收实验以确定准确性。
4结论
土壤环境监测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取样点布置必须符合典型性、可操作性、经济性等,样品采集必须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做好样品保存工作,确保样品的完整性,确保样品制备过程中样品的原始成分不被破坏。样品不受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污染,这样能够使得样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l]汪月桂,黄霞.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61):45.
[2]何音韵.浅谈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J].广东化工,2017,44(354):185-186.
[3]沈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探讨[J].广东科技,2009(2); 88.
[4]王春林.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08,22(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