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传统媒体时代的结束和新媒体时代的兴起
1980年代之前,我们基本上处于以文字语言为主要内容的传媒时代,书籍、报纸、杂志、信札、收音机、乃至大喇叭,作為主要的传播媒介,传递的主要是语言文字类信息。图像,在上述领域里只是作为文字的点缀或说明,仅仅在摄影和美术的有限领域里传播。198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1990年代,电脑开始普及;尤其2000年代手机普及以来,在突飞猛进的相机摄像机技术的保驾护航下,我们似乎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图像传媒时代。以电视、电脑、手机(近几年,手机正渐加入其中,并且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手机上网成为更为便捷的网络行为)为主要媒体的一个崭新时代已显示出力量、规模和格局。纸质媒体的普遍难以为继和力量弱化,清晰地提示着文字的力量渐趋式微,图像的力量迅速崛起,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个几乎一切可视的全新的时代图景,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构成了其基本形态。这些媒体形态就是目前我们所称的“新媒体”。
二、新媒体时代的道德困境
新媒体时代一个最显豁的时代现象,就是网络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从论坛到博客,从微博再到微信,各种信息流四散流动,蔚为大观,自成宇宙。能量的裂变,膨胀,日以继夜。众音也嘈嘈,众声也杂杂。喧哗与骚动之间,大众的心火被挑拨得越来越旺,时代的神经却越来越脆弱。
这种蓬勃之势,总让人想起过去运动连连的时代,只不过,这样一个以新媒体为标志的信息化运动是由现代社会的技术革新催生的。有句话值得铭记:“技术即思想,工具即理性”。旧石器、新石器、冷兵器、火药、坚船利炮、蒸汽机、汽车、飞机、电脑、互联网都深刻地改变着历史,改变着时代。工具和技术一旦被发明出来,便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逻辑方法乃至于独立意识。佛教称之为“形皆有识”。
以农耕技术为主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产生的思想,与数字信息技术为主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产生的思想,肯定大不相同。
信息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伴生的是碎片化的娱乐;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得不随之变成无意间撞上或快餐式浏览。阅读纸质书籍,成为难得的奢侈享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做斗争,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遥控器做斗争。”海量信息后浪推前浪式的冲击,大脑成为前门进后门出的容器,媒体受众甚至来不及消化任何信息,“思考”成为一件根本没有时间去做的不可能的事情。浅表化的信息接受和娱乐呈现,没有了深度阅读,没有了深入思索,人就丧失了对精神的仰望和对心灵的审视;而一旦丧失了对看不见的精神的追求,人心自然就让位给了对看得见的物质和利益的追求。
对物质利益的一味追求,直接导致道德的滑坡和秩序的失衡。活着的理由,除了物质诱惑,精神支柱已经集体坍塌,只有靠即时的刺激,身体的,视觉的,这些直接的、更接近动物本能的刺激。人性逐步丧失,道德逐渐后退,身后自有魔鬼来收复失地。
道德和伦理,是一整套社会规范,是规则,本质上是文字性质的。在文字传媒时代,信息传播的逻辑是以文字注文字,所以,以文字信息为载体的道德伦理,可以有效地在社会上运行,基本上畅通无碍。但一进入图像传媒时代,以文字规则形式行于世的伦理道德,像一个家道中落的娇羞少女或腼腆小媳妇一样,遭遇到图像强盗的“强奸”而整体萎缩。以图解文,图像逻辑的强行植入,给文字伦理以破坏性的打击,使之渐沦落到妓女一般的不堪之境。非道德伦理,借助图像的强大视觉冲击力,考验着人们的诱惑力,而后者在非实名围观的遮羞布下,往往只有缴械和沦陷。
八卦论坛和色情网站的火爆、电视娱乐节目的泛滥,无不是以图像的“去伦理化”作为诱饵。道德的善恶被本能的需求所取代。从一个个现象的命名不难看出人们在视觉接受上的“重口胃”:从艳照门开始的这“门”那“门”,从凤姐开始的这“姐”那“姐”,以章鱼帝为代表的这“帝”那“帝”,以“最美”、“最强”打头的这“最”那“最”……动辄“史上”怎样怎样,一个个“空前”但不“绝后”的刺激性事件,不断刺激着人们日渐麻木的神经,如吸毒的人,越吸毒瘾越大,垂死的人,只有靠强心针过活。图像泡沫必须越来越大,越来越眩目,才能吸引人眼球,夺人耳目。人们已静不下来,树欲静而风不止了。只要你早晨一睁眼,一切媒体上,信息滚滚而来,刺激源源不断,直到你晚上闭上眼睛,它们可能还会闯入你梦境,此所谓“日有所视,夜有所梦”。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主流媒体的可信度遭遇质疑,非主流媒体乘虚而入,乘势而上。网络,作为全民的信息集散地和娱乐狂欢场,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的虚假和网络暴力,和现实中的虚假和现实暴力一样,甚至比后者表现更甚,更为嚣张。身体虚拟或虚无,“过客”身份的掩盖,使得做假和暴力更加无所顾忌,对人精神心灵的伤害强度更大。
数字电视的被动接受、网络媒体的眼花缭乱、手机媒体的失语状态,埋头在虚拟世界和自我世界里孤芳自赏,日常人际直接交往日渐减少,个体性、个性化的数字化突显,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中脱颖而出,使得新媒体受众成为媒体依赖症患者,或叫屏幕依赖症患者,他们话语木讷,表情呆滞,行动迟缓,性别特征不明显——普遍的男性女性化就是一个突出证明。
人们往往把社会的各种病态归结为体制问题,可没有人再接着追问:体制是谁定的?难道不是人自己定的?难道不是由人自己来运行的?所以,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人本身,是人本身出了问题,他制定的体制及其运行才会有问题。而人本身的问题,不是几个人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积累的普遍问题。不得不说,新媒体时代综合产生的种种问题,不应该简单地让一个“体制”代为受过。
三、新媒体时代的光明图景
无论新媒体有多少副作用,它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先导作用不可忽视和被抹杀。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不仅仅是有取而代之之势,更有一种解构的力量。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正是因為快捷、交互、即时、全民、海量、共享、全天候、覆盖性、虚拟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特点,新媒体的传播之快速和有效,让它的力量变得异常强大,大到让一个执政党不得不考虑他的执政地位。只要看看网站论坛里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和嘲讽调侃,再对应电视新闻里的天下太平和一本正经,这种如洪水般的民间解构力量就可见一斑了。近期,柴静的《穹顶之下》一发,几天之内引发的网上网下的争论,又是一个新媒体传播能效的鲜活事例。
有论者称,新媒体最大的功绩在于社会反腐。来自民间的监督和解构力量,正是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和工具,让权力的运行不得不变得透明,让有些人在国家利益面前不敢再轻举妄动。“表哥”“房姐”“房叔”“郭美美”等事件的出现,就是明证。当纪检监察机关无能为力的时候,一个国家的自洁能力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开始起作用。
解构本身也具有建设性,其中心理泄洪作用最为明显,可以看作是民间蓄积力量的自我疏导和自我释放。相对于高高在上、四平八稳的传统媒体,新媒体更亲民,更人性化,人们觉得更可信,“自家人在自家屋里说话”,因而也更肆无忌惮。遇不平可以求助,遇愤怒可以宣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疏导,总是好过封堵。
新媒体的解构功能,在另一重意义上,还可以加速社会民主化进程。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个性化表达,满足了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满足;而互动行为和社群化,又满足了个体之间社会交往的诉求。同时,新媒体填平鸿沟,消解界限,至少是部分地实现了在现实社会结构中似乎很难实现的“平等”;自由表达的权力实现,至少满足了社会个体在虚拟世界里的平等诉求。所有这些新媒体时代的新行为,至少虚拟地、部分地实现了大众的民主诉求,而且在实现的同时,又会提醒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种种权力。事实上,现实中大众的民主诉求,也已经有不少是依靠新媒体来实现的。比如,某开发商要在已建成的小区里加建楼宇,受到影响的一幢楼的居民,包括各种职业的人们,建成一个QQ群或微信群,互相交流传递信息,集思广益,来有理有据地依法行使自己的“阳光权”。
民主、自由、平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词。民主与法治,公平和正义,在新媒体时代或许可期。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这个朝阳产业的日新月异。作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它已经远远地将传统媒体甩在了后面。传统媒体在曾经的如日中天之后迅速变成了黄昏产业。
在新媒体的刺激下,传统媒体如电视也正在寻求突破,突破的结果是,传统媒体也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网络电视正是电视制造商和运营商寻求突破采取的融合网络技术的新尝试,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传统电视的选台等功能基本上仅限于老年用户和“落后用户”,电视作为大屏幕网络娱乐的功能正在突显。
手机这种新媒体的扩张之势似乎更为“嚣张”,这正是新媒体之创新性的最好体现。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网络,以及飞信、微信、手机网络电话如微话、微会等终端通讯功能,等等等等,是手机在电话、短信等基本功能之外的新技术探索。手机的便捷性、时尚性,为新技术探索提供了市场需求,并受到广大年轻用户的青睐。他们正是未来的媒体消费中坚。手机出现之初,是大哥大那样的“大”,那是技术不成熟时的不得已;现在,手机制造商在屏幕方面越做越大、追求更高的清晰度,可以说纯粹是为了迎合基本通话功能之外的其他视觉功能的需要。如今无论你身在任何公共场所,人语喧哗少了很多,这种文明的假象正是新媒体带来的副作用——因为人手一部手机,大家都盯着手机屏幕,哪里还顾得上面对面地说话?笔者甚至不止一次地见到城市街头有人边骑自行车边看手机上的影视剧!
平板电脑,是电脑这个曾经的庞然大物在瘦身之后的华丽亮相。它的出现,使图像载体呈现出电视、手机、平板电脑三足鼎立的态势。但由于电视不便携的顽疾,实际上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二分天下的格局。
小康社会日益建成,中产阶层羽翼渐丰,新的生活习惯、新的道德理念、新的伦理规范正在形成。70ˊ后,尤其80ˊ后、90ˊ后,甚至00ˊ后,这些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成长起来的群体,正在成为社会中坚和未来中坚。他们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发展者,也是新媒体催生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引领者。当他们对传统媒体说“不”的时候,一个旧的时代也就结束了。今天,已如我们所见,一个全新的时代图景已经绘就蓝图,我们有理由期待它的正向发展。
1980年代之前,我们基本上处于以文字语言为主要内容的传媒时代,书籍、报纸、杂志、信札、收音机、乃至大喇叭,作為主要的传播媒介,传递的主要是语言文字类信息。图像,在上述领域里只是作为文字的点缀或说明,仅仅在摄影和美术的有限领域里传播。198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1990年代,电脑开始普及;尤其2000年代手机普及以来,在突飞猛进的相机摄像机技术的保驾护航下,我们似乎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图像传媒时代。以电视、电脑、手机(近几年,手机正渐加入其中,并且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手机上网成为更为便捷的网络行为)为主要媒体的一个崭新时代已显示出力量、规模和格局。纸质媒体的普遍难以为继和力量弱化,清晰地提示着文字的力量渐趋式微,图像的力量迅速崛起,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样一个几乎一切可视的全新的时代图景,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构成了其基本形态。这些媒体形态就是目前我们所称的“新媒体”。
二、新媒体时代的道德困境
新媒体时代一个最显豁的时代现象,就是网络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从论坛到博客,从微博再到微信,各种信息流四散流动,蔚为大观,自成宇宙。能量的裂变,膨胀,日以继夜。众音也嘈嘈,众声也杂杂。喧哗与骚动之间,大众的心火被挑拨得越来越旺,时代的神经却越来越脆弱。
这种蓬勃之势,总让人想起过去运动连连的时代,只不过,这样一个以新媒体为标志的信息化运动是由现代社会的技术革新催生的。有句话值得铭记:“技术即思想,工具即理性”。旧石器、新石器、冷兵器、火药、坚船利炮、蒸汽机、汽车、飞机、电脑、互联网都深刻地改变着历史,改变着时代。工具和技术一旦被发明出来,便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逻辑方法乃至于独立意识。佛教称之为“形皆有识”。
以农耕技术为主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产生的思想,与数字信息技术为主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产生的思想,肯定大不相同。
信息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伴生的是碎片化的娱乐;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得不随之变成无意间撞上或快餐式浏览。阅读纸质书籍,成为难得的奢侈享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做斗争,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遥控器做斗争。”海量信息后浪推前浪式的冲击,大脑成为前门进后门出的容器,媒体受众甚至来不及消化任何信息,“思考”成为一件根本没有时间去做的不可能的事情。浅表化的信息接受和娱乐呈现,没有了深度阅读,没有了深入思索,人就丧失了对精神的仰望和对心灵的审视;而一旦丧失了对看不见的精神的追求,人心自然就让位给了对看得见的物质和利益的追求。
对物质利益的一味追求,直接导致道德的滑坡和秩序的失衡。活着的理由,除了物质诱惑,精神支柱已经集体坍塌,只有靠即时的刺激,身体的,视觉的,这些直接的、更接近动物本能的刺激。人性逐步丧失,道德逐渐后退,身后自有魔鬼来收复失地。
道德和伦理,是一整套社会规范,是规则,本质上是文字性质的。在文字传媒时代,信息传播的逻辑是以文字注文字,所以,以文字信息为载体的道德伦理,可以有效地在社会上运行,基本上畅通无碍。但一进入图像传媒时代,以文字规则形式行于世的伦理道德,像一个家道中落的娇羞少女或腼腆小媳妇一样,遭遇到图像强盗的“强奸”而整体萎缩。以图解文,图像逻辑的强行植入,给文字伦理以破坏性的打击,使之渐沦落到妓女一般的不堪之境。非道德伦理,借助图像的强大视觉冲击力,考验着人们的诱惑力,而后者在非实名围观的遮羞布下,往往只有缴械和沦陷。
八卦论坛和色情网站的火爆、电视娱乐节目的泛滥,无不是以图像的“去伦理化”作为诱饵。道德的善恶被本能的需求所取代。从一个个现象的命名不难看出人们在视觉接受上的“重口胃”:从艳照门开始的这“门”那“门”,从凤姐开始的这“姐”那“姐”,以章鱼帝为代表的这“帝”那“帝”,以“最美”、“最强”打头的这“最”那“最”……动辄“史上”怎样怎样,一个个“空前”但不“绝后”的刺激性事件,不断刺激着人们日渐麻木的神经,如吸毒的人,越吸毒瘾越大,垂死的人,只有靠强心针过活。图像泡沫必须越来越大,越来越眩目,才能吸引人眼球,夺人耳目。人们已静不下来,树欲静而风不止了。只要你早晨一睁眼,一切媒体上,信息滚滚而来,刺激源源不断,直到你晚上闭上眼睛,它们可能还会闯入你梦境,此所谓“日有所视,夜有所梦”。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主流媒体的可信度遭遇质疑,非主流媒体乘虚而入,乘势而上。网络,作为全民的信息集散地和娱乐狂欢场,正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的虚假和网络暴力,和现实中的虚假和现实暴力一样,甚至比后者表现更甚,更为嚣张。身体虚拟或虚无,“过客”身份的掩盖,使得做假和暴力更加无所顾忌,对人精神心灵的伤害强度更大。
数字电视的被动接受、网络媒体的眼花缭乱、手机媒体的失语状态,埋头在虚拟世界和自我世界里孤芳自赏,日常人际直接交往日渐减少,个体性、个性化的数字化突显,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中脱颖而出,使得新媒体受众成为媒体依赖症患者,或叫屏幕依赖症患者,他们话语木讷,表情呆滞,行动迟缓,性别特征不明显——普遍的男性女性化就是一个突出证明。
人们往往把社会的各种病态归结为体制问题,可没有人再接着追问:体制是谁定的?难道不是人自己定的?难道不是由人自己来运行的?所以,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人本身,是人本身出了问题,他制定的体制及其运行才会有问题。而人本身的问题,不是几个人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积累的普遍问题。不得不说,新媒体时代综合产生的种种问题,不应该简单地让一个“体制”代为受过。
三、新媒体时代的光明图景
无论新媒体有多少副作用,它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先导作用不可忽视和被抹杀。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不仅仅是有取而代之之势,更有一种解构的力量。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正是因為快捷、交互、即时、全民、海量、共享、全天候、覆盖性、虚拟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特点,新媒体的传播之快速和有效,让它的力量变得异常强大,大到让一个执政党不得不考虑他的执政地位。只要看看网站论坛里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和嘲讽调侃,再对应电视新闻里的天下太平和一本正经,这种如洪水般的民间解构力量就可见一斑了。近期,柴静的《穹顶之下》一发,几天之内引发的网上网下的争论,又是一个新媒体传播能效的鲜活事例。
有论者称,新媒体最大的功绩在于社会反腐。来自民间的监督和解构力量,正是以新媒体为主要载体和工具,让权力的运行不得不变得透明,让有些人在国家利益面前不敢再轻举妄动。“表哥”“房姐”“房叔”“郭美美”等事件的出现,就是明证。当纪检监察机关无能为力的时候,一个国家的自洁能力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开始起作用。
解构本身也具有建设性,其中心理泄洪作用最为明显,可以看作是民间蓄积力量的自我疏导和自我释放。相对于高高在上、四平八稳的传统媒体,新媒体更亲民,更人性化,人们觉得更可信,“自家人在自家屋里说话”,因而也更肆无忌惮。遇不平可以求助,遇愤怒可以宣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疏导,总是好过封堵。
新媒体的解构功能,在另一重意义上,还可以加速社会民主化进程。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个性化表达,满足了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满足;而互动行为和社群化,又满足了个体之间社会交往的诉求。同时,新媒体填平鸿沟,消解界限,至少是部分地实现了在现实社会结构中似乎很难实现的“平等”;自由表达的权力实现,至少满足了社会个体在虚拟世界里的平等诉求。所有这些新媒体时代的新行为,至少虚拟地、部分地实现了大众的民主诉求,而且在实现的同时,又会提醒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种种权力。事实上,现实中大众的民主诉求,也已经有不少是依靠新媒体来实现的。比如,某开发商要在已建成的小区里加建楼宇,受到影响的一幢楼的居民,包括各种职业的人们,建成一个QQ群或微信群,互相交流传递信息,集思广益,来有理有据地依法行使自己的“阳光权”。
民主、自由、平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词。民主与法治,公平和正义,在新媒体时代或许可期。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这个朝阳产业的日新月异。作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它已经远远地将传统媒体甩在了后面。传统媒体在曾经的如日中天之后迅速变成了黄昏产业。
在新媒体的刺激下,传统媒体如电视也正在寻求突破,突破的结果是,传统媒体也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网络电视正是电视制造商和运营商寻求突破采取的融合网络技术的新尝试,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传统电视的选台等功能基本上仅限于老年用户和“落后用户”,电视作为大屏幕网络娱乐的功能正在突显。
手机这种新媒体的扩张之势似乎更为“嚣张”,这正是新媒体之创新性的最好体现。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网络,以及飞信、微信、手机网络电话如微话、微会等终端通讯功能,等等等等,是手机在电话、短信等基本功能之外的新技术探索。手机的便捷性、时尚性,为新技术探索提供了市场需求,并受到广大年轻用户的青睐。他们正是未来的媒体消费中坚。手机出现之初,是大哥大那样的“大”,那是技术不成熟时的不得已;现在,手机制造商在屏幕方面越做越大、追求更高的清晰度,可以说纯粹是为了迎合基本通话功能之外的其他视觉功能的需要。如今无论你身在任何公共场所,人语喧哗少了很多,这种文明的假象正是新媒体带来的副作用——因为人手一部手机,大家都盯着手机屏幕,哪里还顾得上面对面地说话?笔者甚至不止一次地见到城市街头有人边骑自行车边看手机上的影视剧!
平板电脑,是电脑这个曾经的庞然大物在瘦身之后的华丽亮相。它的出现,使图像载体呈现出电视、手机、平板电脑三足鼎立的态势。但由于电视不便携的顽疾,实际上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二分天下的格局。
小康社会日益建成,中产阶层羽翼渐丰,新的生活习惯、新的道德理念、新的伦理规范正在形成。70ˊ后,尤其80ˊ后、90ˊ后,甚至00ˊ后,这些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成长起来的群体,正在成为社会中坚和未来中坚。他们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发展者,也是新媒体催生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引领者。当他们对传统媒体说“不”的时候,一个旧的时代也就结束了。今天,已如我们所见,一个全新的时代图景已经绘就蓝图,我们有理由期待它的正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