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床”和“榻”在古代都是指一种坐卧用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床,安身之坐者。”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床帐》也说:“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这就说明“床”在古代就是一种宜坐宜卧的用具。另外,《释名释床帐》对“榻”的解释是:“长狭而卑为榻。”又说“施之承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就是说,“榻”是放在床前用来上床的,是一种比较矮小而狭长的坐卧用具。但这只是他们根据当时(东汉)二者(“床”和“榻”)的用途而做出的恰当的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床”和“榻”在使用过程中又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意变。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区别它们是“坐具”还是“卧具”呢?请先看下面几个以年代先后为序排列的句子:
(1)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床”,指坐具)
(2)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榻”,指坐具。)
(3)晋·李密《陈情表》:“而刘早婴疾病,常在床蓐。”(“床”,指卧具)
(4)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帝自捉刀立床头。”(“床”,指坐具)
(5)北朝·民歌《术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床”,指坐具)
(6)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榻”,指卧具)
(7)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指卧具)
(8)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指卧具)
(9)宋·岳珂《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榻”,指卧具)
(10)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瑜日:‘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榻”,指卧具)
(11)明末清初·周容《芋老人传》:“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榻”,指卧具)
(12)清·蒲松龄《促织》:“喜置榻上,半夜复苏。”(“榻”,指卧具)
(13)清·袁枚《祭妹文》:“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床”,指卧具)
结合例句,我们不难看出:
在南北朝之前(包括南北朝),“床”既指“坐具”(如:(1)(4)(5))也指“卧具”(如:(3))。“榻”亦然(如:(2)及《释名释床帐》对“榻”字的解说)。而在唐代以后(包括唐代),“床”和“榻”则同指卧具了(如:(7)(8)(13)——“床”,(6)(9)(10)(11)(12)——“榻”)。
(1)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床”,指坐具)
(2)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榻”,指坐具。)
(3)晋·李密《陈情表》:“而刘早婴疾病,常在床蓐。”(“床”,指卧具)
(4)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帝自捉刀立床头。”(“床”,指坐具)
(5)北朝·民歌《术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床”,指坐具)
(6)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榻”,指卧具)
(7)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指卧具)
(8)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指卧具)
(9)宋·岳珂《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榻”,指卧具)
(10)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瑜日:‘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榻”,指卧具)
(11)明末清初·周容《芋老人传》:“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榻”,指卧具)
(12)清·蒲松龄《促织》:“喜置榻上,半夜复苏。”(“榻”,指卧具)
(13)清·袁枚《祭妹文》:“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床”,指卧具)
结合例句,我们不难看出:
在南北朝之前(包括南北朝),“床”既指“坐具”(如:(1)(4)(5))也指“卧具”(如:(3))。“榻”亦然(如:(2)及《释名释床帐》对“榻”字的解说)。而在唐代以后(包括唐代),“床”和“榻”则同指卧具了(如:(7)(8)(13)——“床”,(6)(9)(10)(11)(12)——“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