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15例

来源 :风湿病与关节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c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5例,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 mg,每周2次注射;甲氨蝶呤,每次7.5 mg,每周1次,口服。用药8周,观察患者晨僵时间、患者评估的疼痛VAS评分、患者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医生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健康状况问卷(HAQ)、患者DAS28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难治性;肿瘤坏死因子;甲氨蝶呤;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目前首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疗效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称为难治性RA[1]。笔者把难治性RA定义为:确诊RA患者经非甾体类抗炎药或2种
  DMARDs治疗6个月或1种DMARI治疗1年,病情仍活动。笔者运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RA1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RA患者15例,男1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40.2±12.6)岁;病程1.75~10年,中位数3.65年。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2],符合难治性RA标准,且疾病处于活动期。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15例患者均给予rh-TNFR:Fc每次25 mg,每周2次注射,同时给予甲氨蝶呤7.5 mg,每周1次,口服。连续用药8周。
  2.2 观察指标 患者在第1次用药及在此后4,8周到医院随访,观察下列指标:晨僵时间、患者评估的疼痛VAS评分、患者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医生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健康状况问卷(HAQ)、DAS28。实验室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ACR所制订的ACR20、ACR50、ACR70标准[3]。ACR20的定义,患者疼痛及肿胀关节数(28个)有20%的改善以及下列5项中至少3项有20%的改善:①患者评估的疼痛VAS评分;②患者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③医生评估的疾病总体状况VAS评分;④健康状况问卷(HAQ);⑤急性期反应物(ESR或CRP)。ACR50、ACR70采用相同的标准分别定义为50%及70%的改善。
  2.4 安全性评估 研究阶段收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并记录其强度与药物的关系及所采取的对应措施。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患者治疗后ACR指标改善比较 治疗后4周和8周比较,患者ACR20、 ACR50 、ACR70改善呈上升趋势,见表1。
  3.2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ESR、CRP、晨僵时间、DAS28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3 不良反应 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轻度红肿、瘙痒,改变注射部位后,红肿、瘙痒消失。所有患者均无胃肠道反应、感染、骨髓抑制及肝酶升高等严重不良反应。
  4 讨 论
  RA是一种以进行性多关节炎、滑膜和骨侵蚀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患病率约为 0.32%~0.36%[3]。目前,RA的治疗主要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TNF-α在RA的发病及炎症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最终导致滑膜炎症和关节软骨的损伤[4]。TNF-α拮抗剂可减轻炎症及关节破坏,缓解RA病情。
  DMARDs因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已成为公认的治疗RA的首选治疗药物,是目前控制RA病情的主要药物。但是部分患者应用DMARDs缺乏疗效,导致残疾,难治性RA目前仍然是治疗的难点。rh-TNFR:Fc通过拮抗TNF-α而取得治疗效果。国内外研究证实,运用rh-TNFR:Fc治疗RA取得较好的疗效,症状、体征和功能均有改善,能抑制关节破坏,不良反应较低[5-6]。有研究[7-8]发现,rh-TNFR:Fc 在难治性RA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本研究中的15例患者对传统DMARDs治疗反应差,在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8周后,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指标的百分比分别是73.33%、46.67%、33.30%。炎性指标和疾病活动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临床疗效明显。15例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微反应,未出现感染、转氨酶升高、严重过敏等不良反应。rh-TNFR:Fc的注射部位反应一般程度较轻,可改变注射部位,无需特殊处理。rh-TNFR:Fc为难治性R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RA能达到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由于本研究病例少、时间短、无对照组,缺乏放射学指标等不足,尚需大规模、前蟾性、双盲性、多中心对照研究验证。   5 参考文献
  [1] van de Putte LB,Kroot EJ, van Riel PL.Management of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J]. rheumatology(Oxford),1999,38(2):32-34.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1.
  [3] Felson DT,Anderson JJ,Boers M,et a1.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improvemen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1995,38(6):727-735.
  [4] Feldmann M,Brennan FM,Maini RN. Role of cytokin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Ann Rev Immunol, 1996,14:397-440.
  [5] Genovese MC,Bathon JM,Fleischmann RW, et al.Longterm safety,efficacy,and radiographic outcome with etanercept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J]. J Rheumatol,2005,32(7):1232-1242.
  [6] 胡大伟,鲍春德,陈顺乐,等.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双盲随机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1):664-668.
  [7] Emery P,Breedveld FC,Hall S,et al.Comparison of methotrexate monotherapy with a combination of methotrexate and etenercept in active,early,moderate to severe rheumatoid arthritis(COMET):a randomized, double-blind,parallel treatment trial[J].Lancet,2008,372(9636):375-382.
  [8] 付文轶,张宁.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对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无效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8,2(3):184-189.
其他文献
【摘 要】 阐述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中、西医治疗的几点思考。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使用应个体化,应当重视N-乙酰半胱氨酸的应用;中医学认为,益气活血是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匡扶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是增加生存期的关键,并且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中西医结合可取长补短。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肺间质病变;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学术探讨  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液相芯片法同时检测IFN-γ、IL-6、IL-8、IL-10、IP-10和TNF-α 6种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的血清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9例设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取其外周血分离血清,按MILLIPLEX MAP人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操作,在Lumin
期刊
【摘 要】目的:降低理疗部位数未落实率,促进理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导致理疗部位数未落实的原因。结果:增强了圈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护理人员运用品管圈手法、幸福感、责任感、协调能力、自信心、凝聚力、积极性等,使理疗部位数未落实率由改善前的13.55%下降到改善后的4.54%,改善幅度达66.49%,经济利益上升51.12%。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理疗部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功能变化及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强直性脊柱炎140例患者心功能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与心功能参数相关情况,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①强直性脊柱炎组UCG心功能变化检测结果异常率为33.56%,正常对照组异常率为9.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补肾壮督法联合柳氮磺吡啶及双氯芬酸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和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督中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测量指数(BASM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脊柱痛、夜间痛
期刊
【摘 要】 抗CCP抗体以其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疾病早期即出现的特点被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检测首选。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度、关节结构损伤密切相关,是骨侵蚀破坏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通过药物调节,可以有效降低抗CCP抗体滴度,从而减缓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损伤,降低致残率,并可作为药物的应用指征和疗效评价标准。本文就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药物干预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期刊
【摘 要】目的:基于Keap1-Nrf2-ARE通路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肺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选取1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从体检中心抽取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德国Jager MasterScreen自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流量(PEF)、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FEF25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骨痹舒片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Agil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250 g·L-1∶缓冲液(水∶乙酸∶三乙胺=230∶2.4∶0.3)750 g·L-1;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 ℃。结果:士的宁在0.120 8~1.449 6 μ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HLA-DQAl基因拷贝数目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和AccuCopy检测技术,检测13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91例正常对照者的HLA-DQAl基因拷贝数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风险。结果:HLA-DQAl基因拷贝数目增加的个体,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风险显著升高(p = 0.009)。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关节内注射参麦注射液治疗家兔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40只健康SPF级新西兰家兔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组(以下称参麦组)、利多卡因组和参麦注射液+利多卡因组(以下称参麦+利多组)5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木瓜蛋白酶所致兔膝骨关节炎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予关节内注射0.4 mL的注射用生理盐水,参麦组注射0.4 mL参麦注射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