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来源 :网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从实验室安全存在问题入手进行分析,提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完善监管评价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位;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等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议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随着快速发展。由于各高校的扩招后学生对实验室迅速增加的需求,以及在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的要求,各高校都加大了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使得高校实验室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由于忽视安全、管理不当而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部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并被列入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指人、物、环境,不受到威胁和破坏的一种良好状态。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冯瑞院士说:“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形象地说明了实验室的重要作用。其中人、物、环境是实验室必须的组成部分,保证其安全性。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加之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和大量的仪器设备及其技术资料都存放在实验室,使得高校实验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危害种类繁多。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人员伤亡、仪器设备损毁、教学科研停滞等影响。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安全的教学和研究的实验环境,减少实验过程中发生灾害的风险,确保师生员工的健康及安全,从而满足人性安全感的基本需要。
  二、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意识浅薄
  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的思想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随着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设、新增了一些学科专业,实验仪器和设施、实验项目、科研项目都有相应的增加,实验手段也不断改进和更新,而人的安全意识没能跟得上,特别是学生使用实验室时的安全意识不高。人是实验室的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灾引起的事故比例仅为2%,而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却为98%。因此,尽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实验室内人、物、环境诸方面因素交错反映的结果,但是人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2.缺乏准入制度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第一环节,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能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减少和防范事故发生,保证实验室安全。但很多高校切没有改制度。
  3.监管评价机制不明确,落实不到位
  目前,不少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监管评价机制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现有制度不严、执行落实不细、检查督促不力、奖罚不明。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流于形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对安全工作做得好的也没有奖励,从而不能够充分的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只是一纸空文。
  4.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
  现很多高校大学生存在实验技术不熟练、关键操作不清楚、实验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知识不完备等突出问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实验室人员和学生对安全的防护的认识不深,凭经验或平时的不良习惯,或疲劳,或遇到经济危机是处理能力不足等造成。因此,加强对实验室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大多高校目前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或是在这方面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是否对相关师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取决于实验室负责人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
  5.体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
  缺乏全校性实验室安全工作的专门组织体系。院(系)没专人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无法层层落实管理职责,安全责任不明确。职能部门缺少专门的科室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实验室安全进行专业管理。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加强对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教育和实验室管人员的培训力度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实践证明,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是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增强师生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在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入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其内容包括: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安全卫生防护和救护知识,传授安全操作技能,进行消防演习和发生事故后的逃生演练等。学生要通过考试合格才能加入实验室。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坚决做到不培训不上岗,新上岗员工一律得进行岗前培训,需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要组织好岗位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实验意识和技能,确保在实验中安全运行。在我校经常会组织参加上级举办的安全培训,如今年笔者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201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2.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防范于未然
  实验室的的安全管理我们要做到“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第一环节,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能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减少和防范事故发生,保证实验室安全。具体表现在人、物和环境三方面:
  第一,对于人,对于即将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来说,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是否接受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否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是否熟悉了实验室内仪器的操作规程等,都被包括在实验室准人考试中。因为在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教育选修课中,除了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注意事项之外,大部分的内容都已经学习过,因此,针对各自的实验室的特色,各自开展针对不同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活动,各位任课教师也都准备了自己领域的问题来阐述。
  第二,对于物,也是就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等。“物品的安全准入”对实验设备器材、实验药剂等实施严格管理,对物品质量、数量、储运和处理等进行监管,尽量杜绝物品带来的隐患。   第三,对于环境,“安全实验环境的构建”包括安全设施的配备、消防通道的畅通、安全氛围的营造等内容。
  同时通过完善制度,深化安全准入,保证学校实验室的安全。
  3.完善监管评价机制,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为了激发广大实验人员自觉遵守实验安全制度的热情需要引入责任明确、奖惩分明、措施有力的监管评价机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层层负责制,责任制的落实往往靠考核,如我校每年都要进行年度工作考核。为了落实安全责任制,学院将各系的实验室安全考核作为系年终考核的一部分。同样地,也将各专业实验室安全生产责任制纳入系的年终考核,并且安全考核的等级与岗位津贴挂钩,用经济杠杆促使全校上下积极参与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来。这样做到奖罚分明,也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
  4.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位
  没有管理,安全就没有保障。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搞好岗位责任制度建设。制定岗位责任制,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成立校级安全管理机构,实行主管校长负责制,对学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管理。院系应建立院系级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具体负责人,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实验室,每一个实验室台,每一个实验的物品,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实验室人员应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并与每名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掌握科学、严谨、规范的实验手段,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明确在安全管理上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强化各个岗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责任心。
  5.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
  以人为本管理,即把人作为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因为人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最重要的管理原则。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实验环境,才能保证教学科研事业的顺利开展。实验室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存放于其中的仪器设备,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权力。实验室作为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必须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人性化的实验环境。实验室的整体布局与环境建设规划,通风、采光和安全通道等都要有利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适合进行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如何预防和处理各种安全事故的方法。“以人为本,预防在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四、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虽然近年来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已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实验室安全隐患不断减少,但是随着教学以及科研对实验室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以我们现在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取得的成效跟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管理对比,我们还有好长的路走,好多管理的经验要学。我们应本着“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借鉴学习,开拓创新”的管理理念来推动高校实验室安全。所有的意外及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是每一位师生的职责!我们的目标是“零事故”。
  参考文献:
  [1]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王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5).
  [3]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
  作者简介:高清江,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实验员,助理实验师,从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聚焦知识点""易传播"等特点,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资源,可解决当前教师培训中"内容多、时间紧、培训工作量大、重复培训"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模式的创
目的:本研究课题探讨兔股骨内髁关节软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纵行裂伤和水平缺损部分软骨损伤的病理变化;以明确不同损伤形式对关节软骨负重与非负重部位影响的差异。 材料和方
期刊
文章分析了中职网络搭建课程教学困境的原因,提出在课程中融合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思路。阐述了混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设计流程,分析信息技术与网络搭建课程融合的特点,
刚才蒋省长已经讲了很好的意见,那么我就从政协的角度强调几点意见。
本文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与系统培训的关系出发,针对全国各高校在大力推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体系的建设和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碎片化"乱象及其
目的探讨[牙合]平面与上气道形态功能以及舌骨相对位置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9-12月选取青岛大学80名骨性Ⅰ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牙合]平面角度(OP-SN)数
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最流行的局域网体系结构,它具有开放性、低成本、广泛应用的软硬件支持等明显优势。最近几年,以太网正在从不同的途径进入到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市场,应
在混合式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基于云储存技术的云盘网,强化学习资源的师生共建共享,隐私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在微博和QQ的协助下,深化课程教学手段的变革,使得自主学习、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