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学习,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本文介绍了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型学习 培养
  探究性学习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已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大大促进了学习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它已经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重视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循序渐起进地训练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学生提问有以下两种类型:
  1、揭题提问:是教学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一是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明确本课学习目的;二是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教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看课题提问,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商不變的规律”、“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后有什么用途?”等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想早就知道“商不变的规律”的强烈愿望,为探究新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2、自学提问:即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确定思维方向,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的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教师只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学能力肯定会迅速提高。同时,我们针对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较弱的特点,让低年级学生进行“仿学”提问,设计与例题相似的尝试题,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学习,最后“仿学”提问。这样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精心组织各种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在什么时候提出了问题,都离不了“探究”这一过程。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选择恰当的探究形式。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去发现,独立探究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加学生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如:
  1、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这种方法通常适合于几何图形的教学。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一课时,就采用了操作探究方法。(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常规的推导方法是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然后通过操作学生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时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根据拼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也书本上的方法。而我们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发现了用一个三角形,通过拼剪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沿着三角形高的一半剪下和下一部分拼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沿高的一半剪下,把剪下的部分再沿高剪下成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分别和下部分拼在一起,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书上的不同的底×高的一半,而书上是面积的一半,结果是完全的一样的。这种探究性的操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交流合作:这种探究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但大多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我听过许多公开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还不到3分钟,看看表就匆匆收场,目的是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以达到这节课的完美。这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一个具体表现,让学生讨论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因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一定都一样,只有在讨论的时候他们才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的形式的多样,可以是4人一小组,也可以是同位2人一小组,还可以更放开一点,下位找同学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到每一个小组进行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讨论是知识内化的重要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激励评价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鼓励为主的民主评价,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和积极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为学生今后类似相关问题指明方向其作用提使学生学会探究方法,养成探究习惯,评价可以分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共评。教师在评价中给予适当的眼神、动作(摸摸学生的头、在同学面前举起了大拇指、点点头)和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让学生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信心,使学生逐渐把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的第一乐趣。
  四、结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有助于获得学习的成功,增强自信和动力,从而更加自主地探究新知。在数学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旧店乡中心校)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树立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的观念,  要以情激学,借课堂上与学生建立的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及时鼓励,重视参与。  关键词:思想政治 情感教学 应用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摘要:语文课后作业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以及侧面检查教师上课的效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现行“九义”初语教材又加大了作业的质和量,更有助于把课本知识转化给学生,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智力、技能,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过移能力,故我们更应重视作业的处理。为此,我想就“九义”初语练习之特点及其处理作一粗略陈述,请同行们指教。  一、“九义”初语
摘要: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师生互动,注重情感交流与渗透,触发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才能提高课堂活力,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政治 教学效率 提高探索  政治教材的理论比较稳定,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政治课切忌平铺直叙,机械呆板的空洞说教,因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和根本原则。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写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重逐年攀升,对于作文的质量,相应的对于学生作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感到头痛,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勉强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味同嚼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 兴趣 水平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
本文基于中职语文特殊的教育环境,从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学生专业发展和语文课程自身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语文教学的思考,优化整合语文教材,
摘要: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语文科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激发作者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
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谨以个人体会谈谈语问教学中的一点反思,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反思  在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恰当合理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要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新教
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在数学教师职业发展中已经成为热点问题,但是教师课堂教学领导力并未完全进入数学教师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他凭借较深的知识和较成熟的经
摘要: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探索,进行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反思  在历史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