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对外汉语事业向纵深发展,学生构成越来越多元化,进一步深入地探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语言规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是有重大意义的。距离象似性揭示了语言中的一些现象,对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并有助于汉语的习得。
【关键词】象似性 距离象似性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象似性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C.S.Peirce于19世纪末提出,他将符号分为象似符(icon),引得符(index)和代码符(symbol)三种类型。其中象似符通过写实或模仿来表征其对象,它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联系靠的是各自性质上的某种相似性。皮尔斯还将象似符分为三个小类:影像(image),拟象(diagram),隐喻(metaphor)。在对象似符做出一般性界定的基础上,皮尔斯指出:“在每个语言的句法里,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沈家煊,1993:2)。关于“象似性”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概念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体现概念结构(沈家煊,1993)。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严辰松,1997)。张敏在《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这一专著中说,语言的象似性指的是感知到的现实的形式与语言成分及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换言之,它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或者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性、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张敏,1998)。王寅给“象似性”下的定义是: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王寅,1999)。我们也尝试在给“象似性”下这样一个定义:映照在语言符号系统单位、关系之间以及语言功能过程中的被人感知的与相应所指对象或关系的自然相似性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加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获得语言自动生成的能力,象似性理论更是如此。本文主要探讨象似性原则中的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距离象似性
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沈家煊(1993)在阐述句法的象似性问题时对距离象似性做了如下界定: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接近,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王寅(1999:4)把距离象似性原则定义为: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如果两个单词在概念上相近,人类在思维时就容易把它们放在一起思考,因此在语言表达时符号的距离就会越近。距离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现实中相近或相关的东西在人的感知中容易被同时激活而形成(心理或认知上)相近的概念,这些概念在思维中倾向于被一起处理。在从认知到语言的转化中,相邻近的概念信息自然也倾向于组合在一起,于是在语言的表层就呈现出语符距离与概念距离的象似现象了。
汉语距离象似性研究的代表人物首推张敏。张敏(1998)从认知的角度,著书论述了距离象似性动因在汉语名词短语构造中的驱动和制约作用,对汉语中的动词、代词、形容词、区别词和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的定中结构中“的”字的隐现规律提出了统一的解释。郭继愁,王红旗,张旺熹等人对汉语距离象似性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问题”,“祈使句”,“‘把’字句”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授和研究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难点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觉得有些语法点难于解释,二是学生觉得一些语法点难于理解。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前者导致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距离象似性原则,能够有效地揭示汉语句法结构在思维层面的深层理据原因,对学生学习汉语提高了极大的便利和启发。
1.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问题。为提高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一个中心语前有几个定语,即用多重定语来修饰中心语。距离象似性原则能对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作出较好的说明。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比较复杂,从最外层算起,一般次序如下:
(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
(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3)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表示“怎样的?”)
(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示“怎样的?”)
(5)形容词性词语(表示“什么样的?”)
(6)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表示“什么?”)
多层定语的次序总是按逻辑关系来排列,跟核心名词关系越密切的定语就越靠近核心名词。陆丙甫将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归纳为以下规则:(1)越是反映事物稳定的、内在本质的定语越靠近核心;(2)外延性定语在外层,内涵性定语在内层。也就是说多项定语修饰中心词的顺序也体现了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利用距离象似性来促进学生对形容词与中心词关系距离远近的理解,从而降低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度。
2.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基本的祈使句一般在初级阶段进行教授,中级阶段对祈使句再进行巩固,所以学生一般都能掌握。本小结所述祈使句主要是针对在初中级阶段祈使句教学后运用距离象似性在祈使句中的体现来帮助学生掌握祈使句的委婉程度,更加熟练地使用祈使句。祈使句可以通过增减词语形成委婉程度不同的祈使句。比如“请打开门”这一祈使句有如下说法:
(7)开门!
(8)开一下门!
(9)请开一下门!
(10)请开一下门吧!
(11)(你)能开一下门吗?
从例(7)至例(11),语气越来越委婉。Brown
【关键词】象似性 距离象似性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象似性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C.S.Peirce于19世纪末提出,他将符号分为象似符(icon),引得符(index)和代码符(symbol)三种类型。其中象似符通过写实或模仿来表征其对象,它与所指对象之间的联系靠的是各自性质上的某种相似性。皮尔斯还将象似符分为三个小类:影像(image),拟象(diagram),隐喻(metaphor)。在对象似符做出一般性界定的基础上,皮尔斯指出:“在每个语言的句法里,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沈家煊,1993:2)。关于“象似性”的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概念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体现概念结构(沈家煊,1993)。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严辰松,1997)。张敏在《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这一专著中说,语言的象似性指的是感知到的现实的形式与语言成分及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换言之,它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或者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性、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张敏,1998)。王寅给“象似性”下的定义是: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王寅,1999)。我们也尝试在给“象似性”下这样一个定义:映照在语言符号系统单位、关系之间以及语言功能过程中的被人感知的与相应所指对象或关系的自然相似性特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加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获得语言自动生成的能力,象似性理论更是如此。本文主要探讨象似性原则中的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距离象似性
根据距离象似性原则,沈家煊(1993)在阐述句法的象似性问题时对距离象似性做了如下界定:认知或概念上相接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相接近,就是说,概念之间的距离跟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相对应。王寅(1999:4)把距离象似性原则定义为: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如果两个单词在概念上相近,人类在思维时就容易把它们放在一起思考,因此在语言表达时符号的距离就会越近。距离象似性的认知基础是:现实中相近或相关的东西在人的感知中容易被同时激活而形成(心理或认知上)相近的概念,这些概念在思维中倾向于被一起处理。在从认知到语言的转化中,相邻近的概念信息自然也倾向于组合在一起,于是在语言的表层就呈现出语符距离与概念距离的象似现象了。
汉语距离象似性研究的代表人物首推张敏。张敏(1998)从认知的角度,著书论述了距离象似性动因在汉语名词短语构造中的驱动和制约作用,对汉语中的动词、代词、形容词、区别词和名词作定语修饰名词的定中结构中“的”字的隐现规律提出了统一的解释。郭继愁,王红旗,张旺熹等人对汉语距离象似性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问题”,“祈使句”,“‘把’字句”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授和研究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难点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觉得有些语法点难于解释,二是学生觉得一些语法点难于理解。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由前者导致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距离象似性原则,能够有效地揭示汉语句法结构在思维层面的深层理据原因,对学生学习汉语提高了极大的便利和启发。
1.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问题。为提高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一个中心语前有几个定语,即用多重定语来修饰中心语。距离象似性原则能对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作出较好的说明。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比较复杂,从最外层算起,一般次序如下:
(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
(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3)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表示“怎样的?”)
(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示“怎样的?”)
(5)形容词性词语(表示“什么样的?”)
(6)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表示“什么?”)
多层定语的次序总是按逻辑关系来排列,跟核心名词关系越密切的定语就越靠近核心名词。陆丙甫将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归纳为以下规则:(1)越是反映事物稳定的、内在本质的定语越靠近核心;(2)外延性定语在外层,内涵性定语在内层。也就是说多项定语修饰中心词的顺序也体现了距离象似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利用距离象似性来促进学生对形容词与中心词关系距离远近的理解,从而降低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度。
2.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叫祈使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基本的祈使句一般在初级阶段进行教授,中级阶段对祈使句再进行巩固,所以学生一般都能掌握。本小结所述祈使句主要是针对在初中级阶段祈使句教学后运用距离象似性在祈使句中的体现来帮助学生掌握祈使句的委婉程度,更加熟练地使用祈使句。祈使句可以通过增减词语形成委婉程度不同的祈使句。比如“请打开门”这一祈使句有如下说法:
(7)开门!
(8)开一下门!
(9)请开一下门!
(10)请开一下门吧!
(11)(你)能开一下门吗?
从例(7)至例(11),语气越来越委婉。B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