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学校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学习了一些省市知名教师的课,重点关注了一下“读”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断断续续写了点心得。
阅读过特级教师于永正对于“读”的精辟论述:“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在朗读上,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能入情入境地读,课堂就充满生机、充满灵性。”而张田若先生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则说得坚定不移,他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评课中,张老师一直坚持“四三二一”的评课标准。即阅读课的成效首先看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占40%;看学生对本课字词句的掌握是否落实,占30%;看是否完成了本课的重点教学任务,占20%;看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占10%。从这一评课标准中可以看到张老师对阅读教学目标任务的认识和价值取向。
我们面对一篇篇经典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原汁原味地读,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朗朗书声中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个人认为指导学生读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的目的要十分明确
古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必须抓住课文重点、难点、感情点、疑问点去读,每次读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心中要清楚,让学生心里明白。通过读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简练、形象,感受语言的结构美、色彩美、节奏美,领略意境美。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让学生品味“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一句时,一位老师就设计了这么一个训练:将“母亲说完,马上又坐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迅速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和原句进行对比读,感悟哪句更好,好在哪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原句让人感觉一个动作比一个动作快,看到母亲工作的枯燥、单调,感受母亲的劳累与辛苦。为表达这种情感,所以作者梁晓声连用四个“立刻”,而不是用字贫乏,让学生明白这就叫语文意识。
二、“读”的层次要充分体现
读书一般是“初读—研读—熟读”这个层次上升的。“初读”感知语言,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将生字读准,句子读通。“研读”理解和鉴赏语言,即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咬文嚼字,品词品句,体会作者情感。“熟读”记忆和运用语言,即有感情地朗读,唤起想象,激发情感,达到学生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境地。语文教师往往忽视“读”的层次性,随意性强,把读作为课堂中可有可无的事情。
三、“读”的方式要注意变化
“读”的方式选择也要根据教学目的来考虑:了解课文大意、分层分段、揣摩写法等要边读边思考的,一般宜于用默读或轻声读,如用出声朗读,就会一定程度地妨碍思考与理解;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等要动情的、传情的,就宜于用指名朗读,若用齐读就不便于检查指导;反之,当要渲染课堂氛围或用全班的读带动后进生时,则用齐读;而着重体会“读”的技巧与感情表达方式等全班参与的练读,却宜于用自由读,如用齐声读就不利于细致体会;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不到位,需教师示范时,就当用范读,这时如一味让学生反反复复练习,势必事倍功半;须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可采用引读;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应采取分角色读等等。
只有这样深入研究各种形式“读”的特点与功用,针对不同的训练目的,精选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地进行切实高效的训练才能获得预期效果。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根据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祖国山水赞美之情的特点,可用“导读”方式,训练学生“美读”,并引导学生抓传神之笔,要读得入情入境,要反复诵读描写桂林山奇、秀、险和漓江水静、清、绿的句段,要见于书、入于目、显于脑,要诱发于心、诵于口、表于声,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情有所悟,这样教师“导入门”,学生“悟其神”,悟出作者写文章的真谛,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产生了共鸣。
四、“读”的时机选择要恰当
读的时机是提高效果的重要保障。如范读应当在引导学生领悟重点内容、体验情感或学生读不到位之时。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由于学生缺乏对周总理的了解和作者情感的亲自体验,难于理解课文,无法读出感情,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配哀乐示范读,营造出人民群众沉痛哀送总理的氛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大有裨益。
五、“读”的有效指导要加强
朗读的技巧指导特别重要,哪个词读重音,哪儿是语气停顿等都要及时指导。要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精彩语句反复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如《尊严》一课,要抓住哈默的语言反复研读,“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要读出询问的语气。“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读出坚决的语气。“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要读出更加坚决的语气。在读中,学生体会到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是一种尊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位石油大王的形象也就高大起来。
六、“读”的个性要得到张扬
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体验,我们应去重视、去珍惜,让学生固守内心原本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初读课题,有的学生小脑瓜里挂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于是用疑问的语气读课题;有的学生则感到很奇怪,于是用惊奇的语气读课题;有的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学生很想去看过究竟,有的学生脑海里闪现出金鱼吐泡泡、自由自在游等各种画面,我都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觉来读课题。学生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读法,但都觉得入情入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源自内心体验的理解,懂得与文本对话。
特级教师王菘舟在谈到好课“三味”中,特别提到了语文味中的读是:动情诵读、悉心默读的“读味”。是否是一节好的语文课要看是否以读为本,读占鳌头,读领风骚;想读就读,读得响亮,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唯有这样,才能加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
阅读过特级教师于永正对于“读”的精辟论述:“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在朗读上,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能入情入境地读,课堂就充满生机、充满灵性。”而张田若先生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则说得坚定不移,他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评课中,张老师一直坚持“四三二一”的评课标准。即阅读课的成效首先看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占40%;看学生对本课字词句的掌握是否落实,占30%;看是否完成了本课的重点教学任务,占20%;看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占10%。从这一评课标准中可以看到张老师对阅读教学目标任务的认识和价值取向。
我们面对一篇篇经典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原汁原味地读,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朗朗书声中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个人认为指导学生读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的目的要十分明确
古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必须抓住课文重点、难点、感情点、疑问点去读,每次读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心中要清楚,让学生心里明白。通过读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简练、形象,感受语言的结构美、色彩美、节奏美,领略意境美。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让学生品味“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一句时,一位老师就设计了这么一个训练:将“母亲说完,马上又坐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迅速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和原句进行对比读,感悟哪句更好,好在哪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原句让人感觉一个动作比一个动作快,看到母亲工作的枯燥、单调,感受母亲的劳累与辛苦。为表达这种情感,所以作者梁晓声连用四个“立刻”,而不是用字贫乏,让学生明白这就叫语文意识。
二、“读”的层次要充分体现
读书一般是“初读—研读—熟读”这个层次上升的。“初读”感知语言,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将生字读准,句子读通。“研读”理解和鉴赏语言,即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咬文嚼字,品词品句,体会作者情感。“熟读”记忆和运用语言,即有感情地朗读,唤起想象,激发情感,达到学生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的境地。语文教师往往忽视“读”的层次性,随意性强,把读作为课堂中可有可无的事情。
三、“读”的方式要注意变化
“读”的方式选择也要根据教学目的来考虑:了解课文大意、分层分段、揣摩写法等要边读边思考的,一般宜于用默读或轻声读,如用出声朗读,就会一定程度地妨碍思考与理解;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等要动情的、传情的,就宜于用指名朗读,若用齐读就不便于检查指导;反之,当要渲染课堂氛围或用全班的读带动后进生时,则用齐读;而着重体会“读”的技巧与感情表达方式等全班参与的练读,却宜于用自由读,如用齐声读就不利于细致体会;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不到位,需教师示范时,就当用范读,这时如一味让学生反反复复练习,势必事倍功半;须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可采用引读;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应采取分角色读等等。
只有这样深入研究各种形式“读”的特点与功用,针对不同的训练目的,精选读的形式,灵活多样地进行切实高效的训练才能获得预期效果。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根据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祖国山水赞美之情的特点,可用“导读”方式,训练学生“美读”,并引导学生抓传神之笔,要读得入情入境,要反复诵读描写桂林山奇、秀、险和漓江水静、清、绿的句段,要见于书、入于目、显于脑,要诱发于心、诵于口、表于声,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情有所悟,这样教师“导入门”,学生“悟其神”,悟出作者写文章的真谛,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产生了共鸣。
四、“读”的时机选择要恰当
读的时机是提高效果的重要保障。如范读应当在引导学生领悟重点内容、体验情感或学生读不到位之时。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由于学生缺乏对周总理的了解和作者情感的亲自体验,难于理解课文,无法读出感情,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配哀乐示范读,营造出人民群众沉痛哀送总理的氛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大有裨益。
五、“读”的有效指导要加强
朗读的技巧指导特别重要,哪个词读重音,哪儿是语气停顿等都要及时指导。要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精彩语句反复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如《尊严》一课,要抓住哈默的语言反复研读,“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要读出询问的语气。“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读出坚决的语气。“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要读出更加坚决的语气。在读中,学生体会到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是一种尊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位石油大王的形象也就高大起来。
六、“读”的个性要得到张扬
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体验,我们应去重视、去珍惜,让学生固守内心原本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初读课题,有的学生小脑瓜里挂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于是用疑问的语气读课题;有的学生则感到很奇怪,于是用惊奇的语气读课题;有的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有的学生很想去看过究竟,有的学生脑海里闪现出金鱼吐泡泡、自由自在游等各种画面,我都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觉来读课题。学生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读法,但都觉得入情入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源自内心体验的理解,懂得与文本对话。
特级教师王菘舟在谈到好课“三味”中,特别提到了语文味中的读是:动情诵读、悉心默读的“读味”。是否是一节好的语文课要看是否以读为本,读占鳌头,读领风骚;想读就读,读得响亮,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唯有这样,才能加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