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实现由教师被动地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我们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方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而学生自主学习现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构建创设一种轻松而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的同时,深入探究,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增强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没有兴趣,那么不管教师教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自己的教学计划。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辟,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和默写。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在重点的课文和语句上教师要着重详细地分析,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要有侧重点。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培养学生读课文的好习惯。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夜空,坐到月亮上,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心情和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增加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学知识的过程不那么死板,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一、鼓励提问提倡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宪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好奇与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种天性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愿望,并渴望快速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答案。疑问是主动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获取新知的动力。此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继而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现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中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勤于动脑、发现问题,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时质疑解难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为学生将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当时没有雾的出现,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计划失败,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假如鲁肃告诉了周瑜诸葛亮的计划结果会怎样?这类问题的提出,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异向思维,促进他们进行灵活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实现思维质量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学,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
要想使学生摆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思想的束缚,通过自己的钻研和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鼓励,并给学生安排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篇新的文章,我首先让学生在课下预习,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解决课文中字、词的简单问题。上课时,我先给学生做完朗读示范,然后让学生大声地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和琢磨每个字、词、句子、段落甚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含义。接下来,我再提出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自学找出其答案, 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我将这些答案归纳和总结,并对一些问题加以补充说明。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成功自学完成一篇文章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夸奖和表扬,鼓励学生不断地自主学习,树立其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在预习之后,我给学生时间查文章中“春风拂面”“拂”“干净”“规范”等字词的含义。熟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表达一下看完文章之后自己的感受,再通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课文内涵。
四、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放手去学
设疑并非目的,解疑然后掌握方法才是最终结果。学生在学习中所提的疑问,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能解决的自行解决,能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的就商讨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教师作必要的学法指导。如遇到意思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抓住重点词或联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结构相似的段落,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课文记叙同大妈、大嫂、小金花告别的三个典型场景时,文章各用一段来写,写法大致相同:话别——追忆——赞扬。教学这三段时,我把重点放在第一段上。通过第一段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第二、三段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段,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在教给方法的同时,“放手”二字尤其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劲学生自由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思索;也可以按自己的认识去体会文章,提出问题,完全可以各抒己见。作为教师,既不担心学生说错,也不害怕学生说出教案内容。只要学生真正参与了学习,错的可以纠正,暂时不能统一的也可求大同存小异。这样,学生常常会为自己的一个新见解而感到兴奋不已。久而久之,他们便能常握方法,形成能力。
总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强化训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的反复实践和练习,可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拥有出众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研究,2011(20).
[2]王代光.浅议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未来教育家,2012(4).
[3]马红梅.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校园上旬刊,2010(10).
[4]刘存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周刊:学术研究,2010(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方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而学生自主学习现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构建创设一种轻松而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的同时,深入探究,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增强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没有兴趣,那么不管教师教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自己的教学计划。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辟,在阅读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和默写。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在重点的课文和语句上教师要着重详细地分析,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要有侧重点。学生在朗读的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让说话训练与朗读训练紧密相连,培养学生读课文的好习惯。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时,作了如下设计:(配乐,师描述并贴“夜空图”;生闭上眼睛根据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飞向夜空,坐到月亮上,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心情和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增加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学知识的过程不那么死板,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一、鼓励提问提倡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宪章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好奇与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在这种天性的驱动下,很多学生会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愿望,并渴望快速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答案。疑问是主动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获取新知的动力。此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继而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现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中探究知识、开拓思维、勤于动脑、发现问题,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时质疑解难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品质,为学生将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当时没有雾的出现,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计划失败,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假如鲁肃告诉了周瑜诸葛亮的计划结果会怎样?这类问题的提出,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异向思维,促进他们进行灵活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实现思维质量的提高。
三、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学,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
要想使学生摆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思想的束缚,通过自己的钻研和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鼓励,并给学生安排充足的自学时间,让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篇新的文章,我首先让学生在课下预习,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解决课文中字、词的简单问题。上课时,我先给学生做完朗读示范,然后让学生大声地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和琢磨每个字、词、句子、段落甚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含义。接下来,我再提出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自学找出其答案, 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我将这些答案归纳和总结,并对一些问题加以补充说明。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成功自学完成一篇文章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夸奖和表扬,鼓励学生不断地自主学习,树立其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在预习之后,我给学生时间查文章中“春风拂面”“拂”“干净”“规范”等字词的含义。熟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表达一下看完文章之后自己的感受,再通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课文内涵。
四、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放手去学
设疑并非目的,解疑然后掌握方法才是最终结果。学生在学习中所提的疑问,可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能解决的自行解决,能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的就商讨解决。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教师作必要的学法指导。如遇到意思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抓住重点词或联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结构相似的段落,采取半扶半放的方法,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课文记叙同大妈、大嫂、小金花告别的三个典型场景时,文章各用一段来写,写法大致相同:话别——追忆——赞扬。教学这三段时,我把重点放在第一段上。通过第一段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分析第二、三段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段,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在教给方法的同时,“放手”二字尤其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劲学生自由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思索;也可以按自己的认识去体会文章,提出问题,完全可以各抒己见。作为教师,既不担心学生说错,也不害怕学生说出教案内容。只要学生真正参与了学习,错的可以纠正,暂时不能统一的也可求大同存小异。这样,学生常常会为自己的一个新见解而感到兴奋不已。久而久之,他们便能常握方法,形成能力。
总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强化训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的反复实践和练习,可使学生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拥有出众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锐.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研究,2011(20).
[2]王代光.浅议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未来教育家,2012(4).
[3]马红梅.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校园上旬刊,2010(10).
[4]刘存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周刊:学术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