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工具”(叶圣陶语),是学习和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不在于让学生死记多少语法文体知识,而是要教学生如何自学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起美好的情操。可目前的语文教学却是与之相悖的。笔者在这十几年来的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深深的感受到目前的语文教学已步入误区,走入歧途,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综合发展。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涵盖面极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情物理,无所不包。照理,求知欲极其旺盛的青少年对语文应该感兴趣才是,可现实却是,如今的语文已经成为学生们最讨厌的功课。究其原因,如今的语文教学已变成上课“分析”“对答案”,下课做习题。而这些分析与练习,无非是没问题找问题,把原本简单的问题故意复杂化;无非是把原本好端端的一篇文章人为的切成小块,断章取义,蛮好的一篇文章非要弄得“碎尸万段”;无非是让学生死记答案。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分析”“习题”占去,哪里还有时间读书。“读书人不读书”“读书人变成了习题人”。青少年记忆力最强,不让他们大量的输入,却偏偏让他们凭着一点少得可怜的“储存”,鼓捣来,鼓捣去;青少年思想活跃,不让他们自由思考,却偏偏要扼杀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禁锢他们的个性,把他们统一到一个又一个“标准”答案中。以上是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观点,本人完全赞同,并深有体会。
试想,语文这样的教法,学生怎能喜欢得起来!
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考试。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这种状况,就得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目前的考试是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解成若干个“知识重点”,学生只要分割成片的把这些“知识重点”囫囵吞枣的记下来,等到考试时完整的表述在试卷上就行了。至于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并没有人关心,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仿佛只是为了考试。目前在提级、提职方面几乎全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老师,而级别、职别的高低又直接关系着收入的多少;社会上也是以一个老师所教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老师能力的高低。此种情况,语文老师也只好痛定思痛,面对现实。可喜的是,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语文考试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但要改变眼前这种以“分析”“习题”为主的教学方式,肯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
那么,是不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分析就不用搞了呢?当然不是。分析还是要的,但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对文章断章取义的分析方法。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认真体会语境,把一篇文章的完整分析、整体美交给学生。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说的“破”万卷书,大概也只是对每一篇文章从整体上去分析、领略、体会,而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去分层分段,总结段意,概括中心思想,也不会逐句逐段的搞字词句分析,更不会每学习一篇就整出许多自测题来。但是,杜甫的那种学习方法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学习,达到了“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写作能力。而通过学习,使写作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不也同样是我们今天语文教学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吗?
教材是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和出发点。但如果死守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淡然无味,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阅历。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多读书;语文老师还要随时了解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词语。只有这样,才会把语文课上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按照叶老先生的说法,我们的语文教学时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种观点用于语文教学是再也合适不过的。
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就是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语文这东西要学以致用,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步入社会后对他们的生活能有所帮助。假使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说不出一句流利的话,连一篇通顺的文章都拿不出手,也不能准确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通过“题海大战”得来的高分又有多少实际用处呢?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涵盖面极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情物理,无所不包。照理,求知欲极其旺盛的青少年对语文应该感兴趣才是,可现实却是,如今的语文已经成为学生们最讨厌的功课。究其原因,如今的语文教学已变成上课“分析”“对答案”,下课做习题。而这些分析与练习,无非是没问题找问题,把原本简单的问题故意复杂化;无非是把原本好端端的一篇文章人为的切成小块,断章取义,蛮好的一篇文章非要弄得“碎尸万段”;无非是让学生死记答案。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分析”“习题”占去,哪里还有时间读书。“读书人不读书”“读书人变成了习题人”。青少年记忆力最强,不让他们大量的输入,却偏偏让他们凭着一点少得可怜的“储存”,鼓捣来,鼓捣去;青少年思想活跃,不让他们自由思考,却偏偏要扼杀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禁锢他们的个性,把他们统一到一个又一个“标准”答案中。以上是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的观点,本人完全赞同,并深有体会。
试想,语文这样的教法,学生怎能喜欢得起来!
导致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考试。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这种状况,就得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目前的考试是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解成若干个“知识重点”,学生只要分割成片的把这些“知识重点”囫囵吞枣的记下来,等到考试时完整的表述在试卷上就行了。至于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并没有人关心,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仿佛只是为了考试。目前在提级、提职方面几乎全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老师,而级别、职别的高低又直接关系着收入的多少;社会上也是以一个老师所教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老师能力的高低。此种情况,语文老师也只好痛定思痛,面对现实。可喜的是,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语文考试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但要改变眼前这种以“分析”“习题”为主的教学方式,肯定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
那么,是不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分析就不用搞了呢?当然不是。分析还是要的,但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对文章断章取义的分析方法。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认真体会语境,把一篇文章的完整分析、整体美交给学生。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说的“破”万卷书,大概也只是对每一篇文章从整体上去分析、领略、体会,而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去分层分段,总结段意,概括中心思想,也不会逐句逐段的搞字词句分析,更不会每学习一篇就整出许多自测题来。但是,杜甫的那种学习方法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学习,达到了“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通过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写作能力。而通过学习,使写作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不也同样是我们今天语文教学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吗?
教材是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和出发点。但如果死守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淡然无味,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文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阅历。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多读书;语文老师还要随时了解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新词语。只有这样,才会把语文课上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按照叶老先生的说法,我们的语文教学时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种观点用于语文教学是再也合适不过的。
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就是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语文这东西要学以致用,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无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步入社会后对他们的生活能有所帮助。假使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说不出一句流利的话,连一篇通顺的文章都拿不出手,也不能准确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通过“题海大战”得来的高分又有多少实际用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