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湖畔”是立足新诗重镇杭州、辐射周边星城的一个诗歌群落,是杭州继“北回归线”“野外”之后第三支较有影响的当代诗歌力量,堪称杭州民间诗歌的“第三代”。其灵魂人物是许春夏、北鱼、卢山。“新湖畔”纸媒阵地为《新湖畔诗选》,已出5期。作为全国第一本诗歌公众号特辑的最新一期影响尤大。编委诗人除前三人,还包括尤佑、余退、敖运涛、双木、马号街。公众号平台则为“新湖畔诗选”,已出原创内容320余篇,关注者1万余名。与“新湖畔”“纠葛”在一起的则是“诗青年”,后者成立甚至更早。两个群落的主要推动力量有很大的重叠,但功能各有偏重。“新湖畔”偏重于“诗歌圈”,注重诗歌文本的写作、诗歌技艺的切磋、诗学观念的交流以及诗人间的人际互动,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内部性。“诗青年”侧重于与诗关联密切的“诗歌外”,通过公益活动进行诗歌传播和跨艺术互动,受众更多面向邻近艺术工作者、社会公众、社区市民,具有更强的普及性、大众性。在“诗青年”策划推动活动中,“青年诗人陪跑计划”影响尤大。萧楚天即是受到资助,而出版了个人的第一本诗集。2020年11月21日,在会安阁举行了“诗青年·新湖畔五周年诗会”,从主题便可见这个大群落的一体两面性和两面一体性。
许春夏是“新湖畔”的“掌门”。身居领导之职的他具有“新湖畔”一般成员尚不具备的宏观思维。他为“新湖畔”的发展和下一步变革谋划了方向。他也是“化缘”的“后勤”。一般而言,民刊多为自费私印,内部交流,不能正式公开发行。但许春夏保障了《新湖畔诗选》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使“新湖畔”在媒介竞争的时代占据一定的媒介优势。他也是一位姿态放得很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诗人。不少人在他这个年龄,实际上早已不写。而许春夏不但写,还相当勤奋和高产。他似乎在诗歌领域也有一种宏观设计,即要重建他生活的、文化的原乡世界。这不光是只有大的蓝图,他还亲自“施工”,通过微末之人、之事、之地、之物(如“一畈茭白”、一方“古村碑”及“烟灰”“若叶町”“麦秸堆”等等),通过一个又一个碎片的描绘、修复、召唤、重聚,让那个多少倒塌、多少远逝的世界重新站起、再度近前。
北鱼大概是自然主义者,具有自然情结,把自然看作更高的价值和尺度。这当然也是受到传统自然思想影响的结果。在自己更倾近的自然主题下,北鱼似乎也更容易找到写作的最佳状态。《秋日登山有悔》《公路争鸣》这两首关涉自然之作,显然为他自得,所以他也将两诗列入组诗的前两首。工业化、城镇化主要也是一个反自然的过程。所以,當下的自然书写容易在这种二元对抗中找到位置。《公路争鸣》中,“柴油机”“重型卡车”即代表现代一方力量,且占据了主要势力,但诗人的心另有所属,于是随更弱势的鸟鸣,“沿着一条没有路的路,去一处不常去的溪流”。此中可见诗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立场。《秋日登山有悔》则将现代化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对比推向极端。诗中,北鱼想象自然在人类的进逼下濒临绝境,由之反思自己也是刽子手的一员。
卢山最近离杭赴疆。从熟悉之地转换到陌生之野,有的人会一时失语,因为需要适应,有的人却创作不断,因为断裂感、新奇感。卢山属于后者。这组作品都是写于离杭之后。《天上的爸爸》《和一岁女儿捉迷藏》产生于断裂感。《天上的爸爸》也许是离杭第一首,写作时甚至飞机尚未在新疆降落。它写一位父亲甫一离开就开始挂念,并猜想女儿因想见爸爸而不得可能受到的心灵伤害。后一首则写平时总能找到爸爸的女儿这回要落空了。父亲的去处甚至超乎她的想象。两诗都涉及懵懂女儿希望的落空、可能受到的创伤、父亲的愧意与担忧、怕与爱,涉及到不愿如此又不得不如此的矛盾,涉及到寻求女儿的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读这样的诗真的要忍不住直冒热泪。《塔里木河》《大漠之门》则产生于新奇感。这片西北的土地,神奇而壮美,让诗人也粘染了神奇而壮美的人格属性。
双木依然沉醉于两行一节的“双木体”的锻造,甚至连笔名也是带“双”。显然,他有意识地要在各诗体中打上自己的标识。此用心略似于臧棣“系列诗”,不过另辟了蹊径。“双木体”不但两行一节,且总行也少。《春分》不过6行,《在南昌》8行,《小雪》10行,《无题》已是组诗,不过16行。显然,双木节制,奉行“少即是多”。用“少”也是用“险”,因为越少的东西越不容易隐藏,弊端也越容易暴露、放大。因此,极简主义的要求实际上也更严苛。极简主义者首先天然是形式主义者、完美主义者,故双木的诗有极强的形式感。完美主义者想必低产,双木也不例外。要让“少”是完美的、能包孕“多”的,这“少”便不是随意的产物,而是苦心经营的结果。语气如何处理、哪里需要一个标点、从何处分行分段、哪些需要呈现、哪些需要省略、哪些需要倒装、如何修辞造词、视觉效果如何等等,都要不断打量。双木的诗显示着他四面八方的考量,具有一种“球型视角”。
敖运涛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写作者。部分当代诗人以先锋之名,爱剑走偏锋,喜用奇,但时常给人以旁门左道之感。敖运涛却来路很正,甚至他想用奇的诗歌也是如此。敖运涛之诗有种淳正的质地,较一般作者艺高一筹。他的“正气”大概与其诗的层次感、秩序感、条理感有关。也就是,当“含混”成为诗歌要素时,敖运涛诚恳地呈现诗歌清晰的秩序和结构。《祖父的坟茔》先是明确交待换坟的次数,再依次将三次换坟逐一书写。《阳光来到了我的书房》也是依次写阳光进入书房的过程。这样的写作容易板结、僵化,也容易被猜出进程而失去审美快感和阅读动力。但大巧若拙,敖运涛诗歌恰恰克服了这种种可能的危险。他之所以能够做到,一个原因在于每个层次的细节他都力争准确、简洁、真实、鲜活,力争细节与细节的有机勾连。读敖运涛诗,读者会同时获得“严正结构的庄严感”和“新鲜细节的审视快感”。
尤佑这组诗中,《给自家信箱投递诗》首先引起我的注意。作为一名勤勉的写作者,一个“沉迷于坐在晨光的雨滴中写诗”的形象,他有时会一股脑儿发一堆诗给你评判。这组诗多是他之前已经抛来的一部分。《投递诗》(简称)意味着他不但发诗给他人,也发诗给自己,不但要从他人得到教益,也要从自我得到审查,可见他对诗特别的期待和珍视。《投递诗》写诗人位居室内,面对室外的所见所思,由此自塑了一个写作者形象,带着元诗性质。和《投递诗》一样,《窗外三枝灯》也首先是室内的,一种定点视角。而《神秘作坊》《经过一面湖、一片荒地》则来到室外。《经过》(简称)是一种移动视角,在穿行中将所见所感带入。行止皆有所见,行止皆在接纳。尤佑这种面对世界的敞开心态,大概是他何以多产的原由之一。 余退的诗写得很耐心、安静、隐忍。在《芳草帖》中,山菅兰、龙舌兰、枯艾叶、油菜等一样一样陈列。在《山区》中,女教师一样一样讲述。这种耐心安静的铺陈、有条不紊的转换,和他的人格气质互为表里。在这组诗中,我最喜欢《断枝》,只有短短八行,仿佛也经过了“断章”处理似的。这种“截断”式的形式感,与“断枝”之“断”构成某种隐秘的呼应。一截小小的“断枝”,牵扯出一段人事,以及“我”对一点知识的理解。但余退并不在这些地方过多停留,而是点到为止、转换而过。这些多少还属平常,但结尾的到来,一切忽然不一样了。当一段桑树枝已被截断,不知所踪,成为一片空白,而一位幼小的少年还依然站在那里仰視,它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带来伤害的“凶手”,面容已经模糊,而那被摧残、被伤害的,却久久打动着我们的心灵。这个少年形象,是余退诗歌世界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
萧楚天是一位对原典有所心仪之人。这组诗有两首整体性地动用旧典资源。“大师致敬”书写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盛行一时,萧楚天继续它不绝的余响。“致敬书写”可能的弊端是附会、卖弄和陈腐,但《曾点十四行》《惠子与庄子》没有。前一首,萧楚天假借孔子口吻向学生讲话。后一首他则化身惠子,向庄子作一番内心的自供。惠子是庄子的对手。不过这个强力辩手,在从庄子立场出发的《庄子》中,当然是屡屡败北,故惠子多少成了一个失败者、才华不及者的形象。所以,萧楚天用了五个“恨不得”。但这个失败的辩手,由于和庄子争斗过多个回合,对庄子思想是相当熟稔的。某种程度,他恰是庄子的知己。甚至庄子也多少如此相待,否则也不会屡屡与之交锋。这首假托惠子之诗,处处都在点化《庄子》文本。这些文本资源不是生拼硬凑的,而是在一种流畅的语感中呼之即来、水到渠成,可见萧楚天对文本的熟稔。《惠子与庄子》是当代庄子书写乃至原典书写当中有力的一篇,值得注意。
马号街是“新湖畔”中一位非在杭诗人,也致力于批评、小说的书写。《在老屋的最后一夜》背景是拆迁。主人公最后一夜住在老屋,想起儿时父母在深夜的点点滴滴,想起曾经同去寻找殒石的伙伴。只是父母已经不在,朋友已经失踪,老屋也将永逝。“《五岁那年》写的是小女孩住院时的回忆——关于一个她想象中偷苹果的小老头渐渐消失在梯子上的故事,有明显的卡夫卡风味。但作者有他的温暖:尽管小老头一直没有回望,辜负了小女孩渴望的眼神,但她一直小心翼翼保存着善良内心,始终将这个老头隐藏心底。”(语出诗人潘西)包括《记忆》在内,几首诗都沿着记忆的藤蔓,朝各个角落延展。《陪黄雪瑶、张辛怡去马厂》涉及主人公送两位女士去地铁站的经历。年轻女士天马行空计划着、幻想着,而见识过现实残酷面相的他对她们的未来隐隐有些不安。但这不安和担忧是不动声色的。马号街喜欢通过叙事推动诗歌的进展,喜欢戏剧性场景的设置。
作者简介
刘惪晟,原名刘德胜,1986年生,青年诗人,文学博士,出版有小说集《世界末日》,主编有民刊《南京我们的诗》,现工作于长沙大学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许春夏是“新湖畔”的“掌门”。身居领导之职的他具有“新湖畔”一般成员尚不具备的宏观思维。他为“新湖畔”的发展和下一步变革谋划了方向。他也是“化缘”的“后勤”。一般而言,民刊多为自费私印,内部交流,不能正式公开发行。但许春夏保障了《新湖畔诗选》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使“新湖畔”在媒介竞争的时代占据一定的媒介优势。他也是一位姿态放得很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诗人。不少人在他这个年龄,实际上早已不写。而许春夏不但写,还相当勤奋和高产。他似乎在诗歌领域也有一种宏观设计,即要重建他生活的、文化的原乡世界。这不光是只有大的蓝图,他还亲自“施工”,通过微末之人、之事、之地、之物(如“一畈茭白”、一方“古村碑”及“烟灰”“若叶町”“麦秸堆”等等),通过一个又一个碎片的描绘、修复、召唤、重聚,让那个多少倒塌、多少远逝的世界重新站起、再度近前。
北鱼大概是自然主义者,具有自然情结,把自然看作更高的价值和尺度。这当然也是受到传统自然思想影响的结果。在自己更倾近的自然主题下,北鱼似乎也更容易找到写作的最佳状态。《秋日登山有悔》《公路争鸣》这两首关涉自然之作,显然为他自得,所以他也将两诗列入组诗的前两首。工业化、城镇化主要也是一个反自然的过程。所以,當下的自然书写容易在这种二元对抗中找到位置。《公路争鸣》中,“柴油机”“重型卡车”即代表现代一方力量,且占据了主要势力,但诗人的心另有所属,于是随更弱势的鸟鸣,“沿着一条没有路的路,去一处不常去的溪流”。此中可见诗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立场。《秋日登山有悔》则将现代化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对比推向极端。诗中,北鱼想象自然在人类的进逼下濒临绝境,由之反思自己也是刽子手的一员。
卢山最近离杭赴疆。从熟悉之地转换到陌生之野,有的人会一时失语,因为需要适应,有的人却创作不断,因为断裂感、新奇感。卢山属于后者。这组作品都是写于离杭之后。《天上的爸爸》《和一岁女儿捉迷藏》产生于断裂感。《天上的爸爸》也许是离杭第一首,写作时甚至飞机尚未在新疆降落。它写一位父亲甫一离开就开始挂念,并猜想女儿因想见爸爸而不得可能受到的心灵伤害。后一首则写平时总能找到爸爸的女儿这回要落空了。父亲的去处甚至超乎她的想象。两诗都涉及懵懂女儿希望的落空、可能受到的创伤、父亲的愧意与担忧、怕与爱,涉及到不愿如此又不得不如此的矛盾,涉及到寻求女儿的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读这样的诗真的要忍不住直冒热泪。《塔里木河》《大漠之门》则产生于新奇感。这片西北的土地,神奇而壮美,让诗人也粘染了神奇而壮美的人格属性。
双木依然沉醉于两行一节的“双木体”的锻造,甚至连笔名也是带“双”。显然,他有意识地要在各诗体中打上自己的标识。此用心略似于臧棣“系列诗”,不过另辟了蹊径。“双木体”不但两行一节,且总行也少。《春分》不过6行,《在南昌》8行,《小雪》10行,《无题》已是组诗,不过16行。显然,双木节制,奉行“少即是多”。用“少”也是用“险”,因为越少的东西越不容易隐藏,弊端也越容易暴露、放大。因此,极简主义的要求实际上也更严苛。极简主义者首先天然是形式主义者、完美主义者,故双木的诗有极强的形式感。完美主义者想必低产,双木也不例外。要让“少”是完美的、能包孕“多”的,这“少”便不是随意的产物,而是苦心经营的结果。语气如何处理、哪里需要一个标点、从何处分行分段、哪些需要呈现、哪些需要省略、哪些需要倒装、如何修辞造词、视觉效果如何等等,都要不断打量。双木的诗显示着他四面八方的考量,具有一种“球型视角”。
敖运涛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写作者。部分当代诗人以先锋之名,爱剑走偏锋,喜用奇,但时常给人以旁门左道之感。敖运涛却来路很正,甚至他想用奇的诗歌也是如此。敖运涛之诗有种淳正的质地,较一般作者艺高一筹。他的“正气”大概与其诗的层次感、秩序感、条理感有关。也就是,当“含混”成为诗歌要素时,敖运涛诚恳地呈现诗歌清晰的秩序和结构。《祖父的坟茔》先是明确交待换坟的次数,再依次将三次换坟逐一书写。《阳光来到了我的书房》也是依次写阳光进入书房的过程。这样的写作容易板结、僵化,也容易被猜出进程而失去审美快感和阅读动力。但大巧若拙,敖运涛诗歌恰恰克服了这种种可能的危险。他之所以能够做到,一个原因在于每个层次的细节他都力争准确、简洁、真实、鲜活,力争细节与细节的有机勾连。读敖运涛诗,读者会同时获得“严正结构的庄严感”和“新鲜细节的审视快感”。
尤佑这组诗中,《给自家信箱投递诗》首先引起我的注意。作为一名勤勉的写作者,一个“沉迷于坐在晨光的雨滴中写诗”的形象,他有时会一股脑儿发一堆诗给你评判。这组诗多是他之前已经抛来的一部分。《投递诗》(简称)意味着他不但发诗给他人,也发诗给自己,不但要从他人得到教益,也要从自我得到审查,可见他对诗特别的期待和珍视。《投递诗》写诗人位居室内,面对室外的所见所思,由此自塑了一个写作者形象,带着元诗性质。和《投递诗》一样,《窗外三枝灯》也首先是室内的,一种定点视角。而《神秘作坊》《经过一面湖、一片荒地》则来到室外。《经过》(简称)是一种移动视角,在穿行中将所见所感带入。行止皆有所见,行止皆在接纳。尤佑这种面对世界的敞开心态,大概是他何以多产的原由之一。 余退的诗写得很耐心、安静、隐忍。在《芳草帖》中,山菅兰、龙舌兰、枯艾叶、油菜等一样一样陈列。在《山区》中,女教师一样一样讲述。这种耐心安静的铺陈、有条不紊的转换,和他的人格气质互为表里。在这组诗中,我最喜欢《断枝》,只有短短八行,仿佛也经过了“断章”处理似的。这种“截断”式的形式感,与“断枝”之“断”构成某种隐秘的呼应。一截小小的“断枝”,牵扯出一段人事,以及“我”对一点知识的理解。但余退并不在这些地方过多停留,而是点到为止、转换而过。这些多少还属平常,但结尾的到来,一切忽然不一样了。当一段桑树枝已被截断,不知所踪,成为一片空白,而一位幼小的少年还依然站在那里仰視,它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带来伤害的“凶手”,面容已经模糊,而那被摧残、被伤害的,却久久打动着我们的心灵。这个少年形象,是余退诗歌世界中最动人的形象之一。
萧楚天是一位对原典有所心仪之人。这组诗有两首整体性地动用旧典资源。“大师致敬”书写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盛行一时,萧楚天继续它不绝的余响。“致敬书写”可能的弊端是附会、卖弄和陈腐,但《曾点十四行》《惠子与庄子》没有。前一首,萧楚天假借孔子口吻向学生讲话。后一首他则化身惠子,向庄子作一番内心的自供。惠子是庄子的对手。不过这个强力辩手,在从庄子立场出发的《庄子》中,当然是屡屡败北,故惠子多少成了一个失败者、才华不及者的形象。所以,萧楚天用了五个“恨不得”。但这个失败的辩手,由于和庄子争斗过多个回合,对庄子思想是相当熟稔的。某种程度,他恰是庄子的知己。甚至庄子也多少如此相待,否则也不会屡屡与之交锋。这首假托惠子之诗,处处都在点化《庄子》文本。这些文本资源不是生拼硬凑的,而是在一种流畅的语感中呼之即来、水到渠成,可见萧楚天对文本的熟稔。《惠子与庄子》是当代庄子书写乃至原典书写当中有力的一篇,值得注意。
马号街是“新湖畔”中一位非在杭诗人,也致力于批评、小说的书写。《在老屋的最后一夜》背景是拆迁。主人公最后一夜住在老屋,想起儿时父母在深夜的点点滴滴,想起曾经同去寻找殒石的伙伴。只是父母已经不在,朋友已经失踪,老屋也将永逝。“《五岁那年》写的是小女孩住院时的回忆——关于一个她想象中偷苹果的小老头渐渐消失在梯子上的故事,有明显的卡夫卡风味。但作者有他的温暖:尽管小老头一直没有回望,辜负了小女孩渴望的眼神,但她一直小心翼翼保存着善良内心,始终将这个老头隐藏心底。”(语出诗人潘西)包括《记忆》在内,几首诗都沿着记忆的藤蔓,朝各个角落延展。《陪黄雪瑶、张辛怡去马厂》涉及主人公送两位女士去地铁站的经历。年轻女士天马行空计划着、幻想着,而见识过现实残酷面相的他对她们的未来隐隐有些不安。但这不安和担忧是不动声色的。马号街喜欢通过叙事推动诗歌的进展,喜欢戏剧性场景的设置。
作者简介
刘惪晟,原名刘德胜,1986年生,青年诗人,文学博士,出版有小说集《世界末日》,主编有民刊《南京我们的诗》,现工作于长沙大学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