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的目标在于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提出了一些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方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外阅读;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核心。词句篇章教学、阅读技能训练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分析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落后,导致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能力较差。此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认识误区。误区一,忽略学生只重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所改变,但是在应试环境下,启而不发的阅读教学还是随处可见。误区二,忽略情感熏陶只重知识讲解。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感情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情感熏陶。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也常常被忽略。误区三,忽略感悟体会只重理性分析。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常常脱离文本、架空分析、肢解内容。误区四,忽略课外阅读只重教材內容。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讲授,很多教师只会教课内文章,学生也只能记住一些语法知识和课文内容。误区五,忽略语言表达只重内容灌输。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手段几乎都是围绕内容的讲解而设计,缺乏师生共同探讨。误区六,忽略整体只重局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很少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常常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有好句好段而无好文章。误区七,忽略诵读对话只重多媒体课件。如今,很多教师离开多媒体就无法上课,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只有诵读对话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感。误区八,忽略略读只重精读。现代社会学生需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不同的情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二、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1.践行生本理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着力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求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此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是适当放手,而不是放任不管,任由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安排阅读时间,而是应该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在既定条件下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前者主要体现在对阅读方向、阅读方法的指导,对阅读训练的点拨、引导和指点,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前者则主要指学生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也离不开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要鼓励积极主动,大胆质疑,对于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能解决的问题要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才能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对于这类比较复杂的课文,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两种环境下读书生活的阅读、复述,效果远比教师讲解要好得多。
2.培养阅读兴趣,变“要我”为“我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在整个教学行业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调查表明,在阅读教学中,直接决定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实需要。当然,对于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一定要结合课文教学,注重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以课文《生命的意义》为例,针对这篇课文提供的课外阅读教材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针对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提供课外阅读教材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借助这类具有延伸性的阅读材料,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课本阅读材料的理解,还能有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此外,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心理特点的不同也会对阅读素材提出不同的需求,这也要求教师在推荐阅读素材时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对文学爱好者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对科学爱好者推荐一些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等,这样既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3.丰富阅读材料,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着力帮助学生扩大阅读的知识面,适当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和好读书。对于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一方面要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配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丰富的阅读教材,将其作为课内阅读的扩展与延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推荐了诸如《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以及四大名著等课外阅读素材。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向学生推荐一些艺术性高、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优秀书籍,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难易适当。为配合上述目标的实现,学校也要想方设法加强校园图书馆的建设,着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培养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方式和技巧,指导学生总结阅读经验等等都比较有效。我们的教师一定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不懈探索。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循序渐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陶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1(5).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外阅读;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核心。词句篇章教学、阅读技能训练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分析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落后,导致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能力较差。此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认识误区。误区一,忽略学生只重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所改变,但是在应试环境下,启而不发的阅读教学还是随处可见。误区二,忽略情感熏陶只重知识讲解。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感情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情感熏陶。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也常常被忽略。误区三,忽略感悟体会只重理性分析。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常常脱离文本、架空分析、肢解内容。误区四,忽略课外阅读只重教材內容。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讲授,很多教师只会教课内文章,学生也只能记住一些语法知识和课文内容。误区五,忽略语言表达只重内容灌输。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手段几乎都是围绕内容的讲解而设计,缺乏师生共同探讨。误区六,忽略整体只重局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很少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常常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有好句好段而无好文章。误区七,忽略诵读对话只重多媒体课件。如今,很多教师离开多媒体就无法上课,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只有诵读对话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感。误区八,忽略略读只重精读。现代社会学生需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不同的情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二、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1.践行生本理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着力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求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以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此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是适当放手,而不是放任不管,任由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安排阅读时间,而是应该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在既定条件下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前者主要体现在对阅读方向、阅读方法的指导,对阅读训练的点拨、引导和指点,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前者则主要指学生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也离不开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要鼓励积极主动,大胆质疑,对于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能解决的问题要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才能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对于这类比较复杂的课文,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对两种环境下读书生活的阅读、复述,效果远比教师讲解要好得多。
2.培养阅读兴趣,变“要我”为“我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在整个教学行业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调查表明,在阅读教学中,直接决定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实需要。当然,对于初中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一定要结合课文教学,注重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以课文《生命的意义》为例,针对这篇课文提供的课外阅读教材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针对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提供课外阅读教材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借助这类具有延伸性的阅读材料,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课本阅读材料的理解,还能有效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此外,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心理特点的不同也会对阅读素材提出不同的需求,这也要求教师在推荐阅读素材时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对文学爱好者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对科学爱好者推荐一些科普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等,这样既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3.丰富阅读材料,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着力帮助学生扩大阅读的知识面,适当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和好读书。对于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一方面要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配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丰富的阅读教材,将其作为课内阅读的扩展与延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推荐了诸如《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以及四大名著等课外阅读素材。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向学生推荐一些艺术性高、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优秀书籍,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难易适当。为配合上述目标的实现,学校也要想方设法加强校园图书馆的建设,着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培养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方式和技巧,指导学生总结阅读经验等等都比较有效。我们的教师一定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不懈探索。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循序渐进,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陶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