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的吴忠豪教授一直主张要在语文课堂使用“用课文来教语文”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内容要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思吴教授的观点,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课本,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活动,依据不同学段,明确本体性教学目的,重视语文文字的运用和实践,实现读写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师应该加强本体性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要把语文教学中课文的生字、新词、朗诵等基础语文教学内容放在首要位置。语文教学应该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阅读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认真落实语文本体性教学。
一、正确认识本体性教学内容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清语文教学要追寻什么。所以,语文教师最开始就要认识区别哪些内容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教会学生语文文字为主要目的,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其重点教育内容包括语文基本知识、策略和技能。这些内容才能反映出语文本质特征,并能从本质上区别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特性。只有完成本体性的教学内容,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二、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文本就是课文,语文教学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必须以课文为载体。课文的内涵是丰富多彩而广发的,不是单一无趣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单元训练重点课文所包含的语文知识等特点,准确定位文本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而开展教学。
要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课文的主题思想,并围绕同一思想设计多种教学情境和多篇主体课文,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进行课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认,比如通过文章的具体行为表述来把握人物的形象和人物情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很多描述人物的课文都是有着相同的表现方法和写作方法,比如在文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形象,在文章中运用对比、首尾呼应和倒叙也是经常采用的写作方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表现写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完成“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三、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结合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课标要求,从多方面选定文章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首先,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在识字和写字上,要求学生能工整美观地书写文章的关键语句,对文章的难写字词,也要有一定的硬笔书写速度。其次,“本体性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方面,也要保持一定的默读速度,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文章的上下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容情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再次,“本体性教学内容”还要求在语文口语交际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乐于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态度和看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本体性教学内容”要求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和了解其他关于文章的内容,扩展课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四、运用与实践语言文字
传统的语文教学,多半是教师对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解读,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分析课文的情感知识因素,这种片面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更好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语文教师应该把关注“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探索的正确道路。
在语文教学中,“本体性教学内容”要求广大语文教师重视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路径就是坚持在语文中运用本体性教学,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实践,设计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边读边揣摩,明白文章作者的写作思想和写作方法,学习运用文章的语言描述,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关注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的积累,并结合实际进行运用,这样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就体现了本体性语文教学。
五、充分结合读写教学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做到读写结合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要学会运用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到自己的实践写作中,把文章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强写作能力。因此,实践“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键就是要结合读写教学,并设计读写教學活动。有趣的读写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学习,能很快帮助学生实现由读到写的转化,让接下来的写作顺理成章。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运用本体性教学,找准本体性教学内容。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始终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要让语文课堂变成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师要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本体性教学,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审美性。
参考文献
[1]曹忠华.甄选本体性内容,精准发展“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知识,2016(20).
[2]孟道芬.浅谈语文本体性内容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0).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教师应该加强本体性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要把语文教学中课文的生字、新词、朗诵等基础语文教学内容放在首要位置。语文教学应该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语文阅读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认真落实语文本体性教学。
一、正确认识本体性教学内容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清语文教学要追寻什么。所以,语文教师最开始就要认识区别哪些内容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教会学生语文文字为主要目的,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其重点教育内容包括语文基本知识、策略和技能。这些内容才能反映出语文本质特征,并能从本质上区别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特性。只有完成本体性的教学内容,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二、确定本体性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文本就是课文,语文教学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必须以课文为载体。课文的内涵是丰富多彩而广发的,不是单一无趣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单元训练重点课文所包含的语文知识等特点,准确定位文本的本体性教学内容,进而开展教学。
要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课文的主题思想,并围绕同一思想设计多种教学情境和多篇主体课文,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进行课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认,比如通过文章的具体行为表述来把握人物的形象和人物情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很多描述人物的课文都是有着相同的表现方法和写作方法,比如在文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形象,在文章中运用对比、首尾呼应和倒叙也是经常采用的写作方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表现写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完成“本体性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三、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结合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课标要求,从多方面选定文章的“本体性教学内容”。
首先,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在识字和写字上,要求学生能工整美观地书写文章的关键语句,对文章的难写字词,也要有一定的硬笔书写速度。其次,“本体性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方面,也要保持一定的默读速度,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文章的上下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容情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再次,“本体性教学内容”还要求在语文口语交际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乐于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态度和看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本体性教学内容”要求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和了解其他关于文章的内容,扩展课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蕴含的知识内容。
四、运用与实践语言文字
传统的语文教学,多半是教师对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解读,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分析课文的情感知识因素,这种片面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更好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语文教师应该把关注“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探索的正确道路。
在语文教学中,“本体性教学内容”要求广大语文教师重视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路径就是坚持在语文中运用本体性教学,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实践,设计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边读边揣摩,明白文章作者的写作思想和写作方法,学习运用文章的语言描述,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关注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的积累,并结合实际进行运用,这样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就体现了本体性语文教学。
五、充分结合读写教学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做到读写结合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要学会运用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到自己的实践写作中,把文章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强写作能力。因此,实践“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键就是要结合读写教学,并设计读写教學活动。有趣的读写教学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学习,能很快帮助学生实现由读到写的转化,让接下来的写作顺理成章。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运用本体性教学,找准本体性教学内容。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始终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要让语文课堂变成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师要重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本体性教学,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审美性。
参考文献
[1]曹忠华.甄选本体性内容,精准发展“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知识,2016(20).
[2]孟道芬.浅谈语文本体性内容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0).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