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中的冥想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人拍照,经验来自学院教育或更复杂的社会生活。专业院校学生的作品,更多受到学院教育的影响,语言整齐,脉络清晰,但往往没有“社会青年”的摄影来得生猛有力,但其中有些作品,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以精当的语言提炼独特的个体经验,仍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特质与潜质。严荼的这些环境肖像作品拍摄于大学期间,拍的是个体,但被赋予某种共同的气质。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在照片中处在沉思状态,有非现实的精神气息,似乎孕育力量,也可解读为在建立认知,或许还有抗拒与撕扯。虽然青涩,但这种味道,也是饱经社会的人拍不出来的。在近期的照片中,主人公已经来到现实的城市街道,头顶奇幻的光线,被更复杂的信息围绕。希望他继续拍下去。
  我接触摄影,始于高中二年级,为艺考学习的需要,借来一台佳能EOS 40D和50mm镜头,并未迸发出少年灵感的火花。从技术的懵懂和社区发图的冷宫里慢慢走出来,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自学摄影能有多严谨?教我们摄影的是语文老师,他不讲技术,但会启发我们用心观察一切,现在想来,那似乎是一种通感教育。在各种论坛里摸着石头过河,纪实扫街频繁,彼时盛行的小清新摄影风格也在当时的日常习作中留下烙印。那时候爱的摄影师是滨田英明、川内伦子、肉腾腾、王远凌、韩冲。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大概就代表我所谓“初心”吧。

  “肖像”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凝视的题材。安静的人物状态,是我在王远凌的作品《十八梯》中领悟到的,照片里大多数人的眼睛不看镜头,而是看向某一个方向,于是我懵懂地追逐那种仪式感。尝试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放空,为自己想象一个处境,并在在他们不经意间按下快门。画面中我的朋友看上去像在冥想,他们的安静反过来又浸染他人的情绪。
  另一方面,北欧和南美的天才摄影少年们(M?ller Bitsch、Ronny Garcia)教会我用离奇诡谲的想象力元素打破消极的静态,我尝试在照片里加一些具有灵性的元素。受父亲影响,我偏爱自然和废墟之类的环境现场,也喜欢绍兴老家和北京郊区的山林,痴迷于植物和昆虫分类学,自己饲养也会到野外收集标本。于是我将“模特”带入山中拍摄,并将自然生灵或人为气氛的元素加入画面,选择环境和考察路线所消耗的时间,往往要比准备道具、饲养“搭档”、构思创意的时间更长。

  环境给了我最多的灵感——所以我能够理解“爬楼党”的心情,能够理解“极限运动爱好者”和“航拍爱好者”的意志,图像制造的过程是一种狂欢体验,照片或许只是保留了余味。众人簇拥的环境,我也不再愿意去凑热闹;而在我似乎已经很熟悉的北京,又悄悄地发现我自己觉得是奇观的风景。
  在我看来,创作过程中有一种冥冥的难以描述的东西其实最为重要,也许是“诚恳”。同样是动用后期合成,繁琐地去准备道具,挑选场景,一定比直接购买或下载素材产出的画面更容易令人心生亲近,技术上说也许只是“真实感”的完成度问题,但我一直坚持,冥冥中的“诚意”有它的作用,其中大概还包括我对拍摄对象,所有我的朋友们的熟悉与尊重。
  现在我不再上街抓拍,更加倾向一切元素在我控制之中的拍摄方式,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表达和阅读工具,是一种自带吸引力的语言。这些“肖像”仍然是关乎自己的拍摄,有了脑洞或情绪,就着手去拍,无所谓周期规划。我越来越分不清“作品”和“产品”或“纪念”的界线,全部的趣味支撑,似乎只是因为被朋友们的个性感动,并想要外化自己的感动和想象力。大概当摄影停留在最自我和纯粹的时候最好,我希望那是一种能够体现人与自然超然、和谐的影像。
其他文献
对我来说,家乡就是养育我成长的母亲。是繁育我们游牧人、游牧文化,记录游牧历史的摇篮。  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虽然时常恶劣,但我喜欢她四季分明的性格,更喜欢她的博大。我的家乡锡林郭勒大草原就将这些体现得淋漓尽致,多么希望她可以一直维持着最初的性格和面容,保持着她特有的原生态文化。  横跨亚欧大陆的这片草原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游牧人,他们在这里创造自己的文明,建立自己的朝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这漫
2013年,我开始接触单反相机,拍摄风光,以海景居多。作为一名职业程序猿。对于摄影,没有拍片的欲望就不会拿起相机。渐渐地相机镜头便不自觉地只对准自己的孩子,场所多为住家附近的湿地公园。  拍摄孩子的画面,不一定非要来自孩子的生活场景,你要看的作品也不一定非要是儿童摄影。比如莫奈的一个作品,想象一下让他(她)进入这个画境是什么样的效果。我一般会在脑海里预先构思画面,这样可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慢
《纽约摄影学院教程》中曾提到要尽量避免逆光拍摄,登上过《时代》杂志封面的安塞尔,亚当斯曾—历经大量暗房实验并创造出分区曝光法。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在不断挑战大光比拍摄,从而有了渐变滤镜、摇黑卡等技术手段。随着数字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今天的数码相机已经拥有了胶片相机难以企及的动态范围。再加上HDR(高动态)和堆栈技术的助力,更是让数码相机如虎添翼。科技的发展让“摄影”拥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正因如此,近两年
在前几期的文章里,我们介绍了光比较大情况下的不同拍摄技巧和后期调整方法,不过都是基于日落或日出某一时间段的通常光比,而本期所说的大逆光可以说已经超出了目前市场上所有135单反相机的宽容度极限,完全迎着晴空大太阳进行挑战,让耀眼的阳光不复存在,通过改变快门速度再现大逆光下的细节。  在本片文章里我们将大逆光定义在太阳与地面的夹角超过30度角,使用极小光圈让太阳展现星芒线从而达到画面所有细节再现。我们
镜头设计  ED 40-150mm 1:2.8 PRO提供了80-300mm的等效焦距,是目前F2.8恒定光圈中远摄镜头中焦距覆盖范围最大的。对比佳能、尼康、适马等品牌的单反镜头,规格则为70-200mm 1:2.8或120-300mm 1:2.8。最重要的,ED 40-150mm 1:2.8 PRO的镜头尺寸要比适用于全画幅单反的70-200mm 1:4规格镜头更加紧凑,充分体现了微型4/3系统
21世纪的头几年,一直处在行业竞争压力之下的《大众摄影》,始终在思考如何与竞争媒体有力争夺读者。彼时,并不擅长市场运作的全体同仁,嘴边常挂“经营”二字,整个编辑部也是马不停蹄、放弃节假日地奔波在全国各地举办联谊会,以此来巩固、发展读者资源。  舟车劳顿之外,大家当然没有忘记,过硬的内容、引人入胜的“外包装”,这才是立命之本。其中,强化“封面意识”这一媒体经营的重要理念在2003年得到了透彻体现——
新月湾 Stephen Pan 摄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个多云的早晨,太阳迟迟不肯露面,于是我采用慢门的手法拍摄。尼康D800相机,15mm镜头,光圈 F11,速度30秒,ISO200。  这是一群快乐的摄影人。无人以摄影为生,无人借此盈利,只以相机与照片为黏合剂,以上进心以及对摄影热爱的本身为原动力,“以影修身,以影会友”。这是关于澳洲“扫海帮”的故事。纽卡斯尔 Ivy Lu 摄这是我最喜爱的一个海边
交颈缠绵 延春 摄/佳能 EOS-1D X Mark II,光圈F4.5,速度1/1250秒  白鹭有着雪白的蓑毛、流线的形体、铁色的长喙、修长的鹭腿……所以郭沫若先生把白鹭比作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清晨,一对对白鹭交颈缠绵,犹如难以割舍的恋人;傍晚,成群的白鹭在树冠林间起落盘旋,似乎在彰显家的温暖。白鹭的诗意和情感在延春先生的镜头中得以呈现,瞬间的记录、光影的勾勒、细节的描写,
茫茫雪地上的两裸枯树,在光的照耀下,形成了鲜明的黑白对比。热带丛林里的树枝形成的线条美与层次感。黄海琼摄潮汐的海滩形成的纹理产生了节奏感。黄海琼撮悬崖峭壁上生长着的一棵顽强的小树。黄海琼摄在空中俯视雪山、白云、河流,一览众山小。黄海琼撮树木和流水,一静和一动,萦绕着树的歌谣生生不息。黄海琼摄浩瀚的沙海,一棵胡杨与大漠形成了大自然美丽的画卷。黄海琼摄  出于旅游的需要,我从一台卡片机开始接触摄影,那
在城市、在乡村、在野外,都活跃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摄影人。他们之中有一个很酷的城市风光摄影人群体——爬楼摄影师。他们究竟拍到了什么,为什么选择爬楼摄影,爬楼摄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有人说过,建筑就是一首哲理诗。在高山之巅,在大海之滨,在东方,在西方,在乡野,在城市,在远古,在现代,这首诗歌点缀着人类文明的沧海桑田。可以说建筑本身就是美丽的,也是城市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