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人拍照,经验来自学院教育或更复杂的社会生活。专业院校学生的作品,更多受到学院教育的影响,语言整齐,脉络清晰,但往往没有“社会青年”的摄影来得生猛有力,但其中有些作品,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以精当的语言提炼独特的个体经验,仍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特质与潜质。严荼的这些环境肖像作品拍摄于大学期间,拍的是个体,但被赋予某种共同的气质。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在照片中处在沉思状态,有非现实的精神气息,似乎孕育力量,也可解读为在建立认知,或许还有抗拒与撕扯。虽然青涩,但这种味道,也是饱经社会的人拍不出来的。在近期的照片中,主人公已经来到现实的城市街道,头顶奇幻的光线,被更复杂的信息围绕。希望他继续拍下去。
我接触摄影,始于高中二年级,为艺考学习的需要,借来一台佳能EOS 40D和50mm镜头,并未迸发出少年灵感的火花。从技术的懵懂和社区发图的冷宫里慢慢走出来,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自学摄影能有多严谨?教我们摄影的是语文老师,他不讲技术,但会启发我们用心观察一切,现在想来,那似乎是一种通感教育。在各种论坛里摸着石头过河,纪实扫街频繁,彼时盛行的小清新摄影风格也在当时的日常习作中留下烙印。那时候爱的摄影师是滨田英明、川内伦子、肉腾腾、王远凌、韩冲。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大概就代表我所谓“初心”吧。
“肖像”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凝视的题材。安静的人物状态,是我在王远凌的作品《十八梯》中领悟到的,照片里大多数人的眼睛不看镜头,而是看向某一个方向,于是我懵懂地追逐那种仪式感。尝试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放空,为自己想象一个处境,并在在他们不经意间按下快门。画面中我的朋友看上去像在冥想,他们的安静反过来又浸染他人的情绪。
另一方面,北欧和南美的天才摄影少年们(M?ller Bitsch、Ronny Garcia)教会我用离奇诡谲的想象力元素打破消极的静态,我尝试在照片里加一些具有灵性的元素。受父亲影响,我偏爱自然和废墟之类的环境现场,也喜欢绍兴老家和北京郊区的山林,痴迷于植物和昆虫分类学,自己饲养也会到野外收集标本。于是我将“模特”带入山中拍摄,并将自然生灵或人为气氛的元素加入画面,选择环境和考察路线所消耗的时间,往往要比准备道具、饲养“搭档”、构思创意的时间更长。
环境给了我最多的灵感——所以我能够理解“爬楼党”的心情,能够理解“极限运动爱好者”和“航拍爱好者”的意志,图像制造的过程是一种狂欢体验,照片或许只是保留了余味。众人簇拥的环境,我也不再愿意去凑热闹;而在我似乎已经很熟悉的北京,又悄悄地发现我自己觉得是奇观的风景。
在我看来,创作过程中有一种冥冥的难以描述的东西其实最为重要,也许是“诚恳”。同样是动用后期合成,繁琐地去准备道具,挑选场景,一定比直接购买或下载素材产出的画面更容易令人心生亲近,技术上说也许只是“真实感”的完成度问题,但我一直坚持,冥冥中的“诚意”有它的作用,其中大概还包括我对拍摄对象,所有我的朋友们的熟悉与尊重。
现在我不再上街抓拍,更加倾向一切元素在我控制之中的拍摄方式,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表达和阅读工具,是一种自带吸引力的语言。这些“肖像”仍然是关乎自己的拍摄,有了脑洞或情绪,就着手去拍,无所谓周期规划。我越来越分不清“作品”和“产品”或“纪念”的界线,全部的趣味支撑,似乎只是因为被朋友们的个性感动,并想要外化自己的感动和想象力。大概当摄影停留在最自我和纯粹的时候最好,我希望那是一种能够体现人与自然超然、和谐的影像。
我接触摄影,始于高中二年级,为艺考学习的需要,借来一台佳能EOS 40D和50mm镜头,并未迸发出少年灵感的火花。从技术的懵懂和社区发图的冷宫里慢慢走出来,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自学摄影能有多严谨?教我们摄影的是语文老师,他不讲技术,但会启发我们用心观察一切,现在想来,那似乎是一种通感教育。在各种论坛里摸着石头过河,纪实扫街频繁,彼时盛行的小清新摄影风格也在当时的日常习作中留下烙印。那时候爱的摄影师是滨田英明、川内伦子、肉腾腾、王远凌、韩冲。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大概就代表我所谓“初心”吧。
“肖像”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凝视的题材。安静的人物状态,是我在王远凌的作品《十八梯》中领悟到的,照片里大多数人的眼睛不看镜头,而是看向某一个方向,于是我懵懂地追逐那种仪式感。尝试让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放空,为自己想象一个处境,并在在他们不经意间按下快门。画面中我的朋友看上去像在冥想,他们的安静反过来又浸染他人的情绪。
另一方面,北欧和南美的天才摄影少年们(M?ller Bitsch、Ronny Garcia)教会我用离奇诡谲的想象力元素打破消极的静态,我尝试在照片里加一些具有灵性的元素。受父亲影响,我偏爱自然和废墟之类的环境现场,也喜欢绍兴老家和北京郊区的山林,痴迷于植物和昆虫分类学,自己饲养也会到野外收集标本。于是我将“模特”带入山中拍摄,并将自然生灵或人为气氛的元素加入画面,选择环境和考察路线所消耗的时间,往往要比准备道具、饲养“搭档”、构思创意的时间更长。
环境给了我最多的灵感——所以我能够理解“爬楼党”的心情,能够理解“极限运动爱好者”和“航拍爱好者”的意志,图像制造的过程是一种狂欢体验,照片或许只是保留了余味。众人簇拥的环境,我也不再愿意去凑热闹;而在我似乎已经很熟悉的北京,又悄悄地发现我自己觉得是奇观的风景。
在我看来,创作过程中有一种冥冥的难以描述的东西其实最为重要,也许是“诚恳”。同样是动用后期合成,繁琐地去准备道具,挑选场景,一定比直接购买或下载素材产出的画面更容易令人心生亲近,技术上说也许只是“真实感”的完成度问题,但我一直坚持,冥冥中的“诚意”有它的作用,其中大概还包括我对拍摄对象,所有我的朋友们的熟悉与尊重。
现在我不再上街抓拍,更加倾向一切元素在我控制之中的拍摄方式,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表达和阅读工具,是一种自带吸引力的语言。这些“肖像”仍然是关乎自己的拍摄,有了脑洞或情绪,就着手去拍,无所谓周期规划。我越来越分不清“作品”和“产品”或“纪念”的界线,全部的趣味支撑,似乎只是因为被朋友们的个性感动,并想要外化自己的感动和想象力。大概当摄影停留在最自我和纯粹的时候最好,我希望那是一种能够体现人与自然超然、和谐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