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完美网络 营造生动语文课堂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巧用,来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再现想象表达的语境,传达文字背后的意境,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神思飞扬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运用;再认识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现状
  
  近年来,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力创多种教学模式的新课程改革中,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在日常教学中,青年教师倾向于在多媒体(小媒体)教室上课。而公开课中,绝大多数教师也会使用多媒体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还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1. 播放时机不当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但播放要有个前提,一定要在学生认真地品读课文语言,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基础上进行。
  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第二册《棉花姑娘》一文,她刚刚引导6名学生分自然段把课文草草读了一遍,就播放一段从网上下载过来的相关动画片,让全班欣赏,再让学生准备分小组表演,结果在表演时,学生连对话都没读好。在上述案例中,学生连句子都没读通顺,对文章内容还没有好好领会,对文本优美的语言还没有细细品味、吸收,教师就急急忙忙播放动画片,试图营造童话情境,结果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学过一般,问及课文语句,也茫然不知所答。作为语文课,应更多着眼于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思想的感受,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为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语言,如果学生连文本也没读通顺,更何谈提高语文素养呢?
  2. 播放数量过滥
  语文课,关键是要从语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细细地品味其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文章丰富的内涵。在播放课件的时候,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在学生深入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过程中,恰如其分地穿插课件。
  也是这堂《棉花姑娘》,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前,教师先播放一组介绍“动物医生”燕子、青蛙、七星瓢虫、蜻蜓的图像,并配以文字介绍;接着,模拟棉花姑娘向学生发出邀请,招呼到她的园子里去玩儿;再是一段配上课文录音的动画片;然后是一幅叶子上爬满蚜虫的图片,蚜虫嚣张地宣战;又是背面写着词语的蚜虫……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围绕着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狂轰乱炸,语文课就成了看电影。由此,我想到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要注意适量,太滥了会导致教师为了完成预设好的教学环节疲于奔命,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匆匆跑过场,无暇顾及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也犹如走马观花,对知识没时间细细品味、咀嚼。
  3. 播放动机不明
  一些教师简单地认为,一堂公开课有多媒体课件就是好,所以不管什么样的内容,也不管播放的目的是什么,结果花大力气制作的课件并没起到应有的作用,课堂上更谈不上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
  一位教师执教《山行》,可谓别出心裁,设计出“共赏美景—品味诗意—激扬诗情”的结尾,其中色彩艳丽的画面就有十几幅,在展示这些画面的同时,还配放了给人无限遐想的《高山流水》。且不说这些图片包含教师多少心血,但就其声其景就足以让学生赏心悦目,身临其境。然而,如此精美的课件,起的作用并不甚明显,我觉得教师对这次的播放目的不明确。这堂课从初读古诗到品味诗意再到激扬诗情,已自成一体,结尾却连播图片让学生看图画、听音乐、说联想,又有何目的呢?如果把这一组组生动的画面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跟随着诗人漫游秋山,来一回真真切切的体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文中描写美景的深入品味,而且会在他们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二、语文课堂多媒体运用之我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1. 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生动的课堂情境。因为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发挥也越透彻。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能将语言、图像、音乐等按课堂主题要求有机组合,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尽快融入情境。
  如在教学课外选学课文《中国救援队,真棒》时,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地震是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请同学们看课件——”随着哀婉的音乐,多媒体随之播放一幅幅大地震后的照片:倒塌后叠成块饼状的建筑物,夷为平地成为废墟的城镇,因失去亲人、失去家园而哀号痛哭的灾民……画面触目惊心,学生感同身受,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课堂的气氛变得凝重了。通过情景画面,把学生带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场面,在他们心中积蓄了情感风暴,一触即发,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2. 借助多媒体,再现想象表达的语境
  多媒体具有声、光、像等多种功能,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点燃想象的火花。在传统的说话训练中,教师出示某一句式让学生训练,结果常常学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句子,或者处于“明于心而不明于口”的心理状态,如果他们眼前有了活生生的语言表达的环境,有了真切感受,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利用多媒体,就能帮助我们再现语言表达的环境。
  如在《秋天的雨》中,最后一个环节是“欣赏秋景,升华情感”,教师这样引导:“看,秋天的雨给人们带来一幅幅金色的画……”多媒体视频推出,层林尽染,千山红遍,叠翠流金,绚丽灿烂。多媒体带给学生的是浓浓的秋意,是强烈的视觉冲击,看得出来,他们都被秋雨带来的画面陶醉了。虽然语境往往是学生看不清、听不见、摸不着,感知不深、想象不到、理解不透的。而多媒体组合,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在播放后嘎然而止后,老师再问:“在你的眼中,秋天的雨是什么?”听听孩子们富有诗意的诠释吧:“秋天的雨是邮递员,把秋姑娘的信息带给我们。”“秋天的雨是故事家,他在讲述着秋天的故事。”“秋天的雨是秋姑娘织出来的布,布上织着果树,织着红叶。”这才是二年级的孩子啊,我想是多媒体帮助他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吧!
   3. 借助多媒体,传达文字背后的意境
  多媒体能把抽象文字变得生动形象,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小学语文中,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是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词语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结果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费力,不能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形象地理解文章字眼,领会文字所传达的意境。
  如教学《在大熊猫的故乡》中“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大森林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卧龙山区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要让学生体会到原始森林的景物美,光靠读书上的语句,学生是无法感受到的,而借助多媒体,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从网络中搜集了相关图片,制成幻灯,课堂上带领学生进入了卧龙山区,那富有层次感的绿,令人心醉,学生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学生在多媒体表现的意境中,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再在教师的引领下,入情入境,读得韵味十足,深深感悟了语言文字,表现了美的意境。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成为教育领域的另一次革命,它在创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表达语境,传递文字背后的意境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对于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应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正确评估它的作用,恰当地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师生共同演奏一首“完美网络交响曲”!
  (乐清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充分挖掘大量历史诊断数据中隐藏的规律、模式和专家知识,是建立心脏病智能诊断系统的重要环节.LVQ网络具有很好的模式识别特性,适合数据挖掘.基于LVQ网络建立一个心脏病智能
近些年来高考题型中的最后一题均为书面表达题,此题考察的是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其实,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应该有进行简单写作的能力。但一说到书面表达,很多学生就会感到头疼,甚至于有些学生此题根本不动笔,导致英语分数落后,造成严重的后果。万事都要有一个过程。我认为,只要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在写作方面多加引导,循序渐进,学生完全可以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下面谈一下自己多年
由于舰船辐射噪声有其自身的非高斯、非线性和非白噪声的非平稳特性,传统时域或频域的信号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对这类信号的处理.而小波包变换对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有适应性.本文
高校图书馆采访质量的提高,是现代图书馆的保障.文章从现阶段图书采访工作的6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出现了书次号码的三次研究热潮.第一次研究热潮:研究与编制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第二次研究热潮:同类书排列采用著者号还是种次号;第三次研究热潮:书次号码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贯穿于中学化学学习的始终,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灵魂”,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近几年高考命题除注重基本概念考查外,还出现以物质的制备为背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和以物质的推断为背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等一系列题型,试题难度有所增加。下面以2008年高考试卷中两道题目为例,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部分知识归纳分析,力求更好地掌握该考点涉及的知识内容与能力方法。  一、以物
针对在舵机、导引头、惯导等弹上设备日益数字化的趋势下飞控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SP+FPGA结构的通用飞控计算机平台.DSP+FPGA结构能发挥两种处理芯片各自的优势,而且具
将4种中药提取物稀释成安全浓度范围内的高、中、低3种浓度,分别与IBV以3种方式加入到培养成单层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培养体系中,用MTT法测定IBV感染细胞能力的变化.结果表
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提供了可能,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条件。文中笔者从网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