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见袁中平先生,仙风道骨依旧。这些年,先生始终以琴作为修身养性之器,跨越大洋、奔走两岸,深度玉门,在黄河边、深山处,皆留下了琴音。身为中华古琴学会会长,先生为古琴艺术的传播辛劳奔走,此次来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学生之约,传道授业。
一床古琴,一杯清茶,袁中平先生开始讲解古琴的历史发展。“琴最早出现的时代已不可考,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从有中华文明开始就有琴。”先生将古琴的历史按照朝代更迭,划分了发展时期。夏商代为巫官期,因为琴在远古时代被视为法器,乐师同时也是巫师。周朝可以概括为乐师期,琴成为一种礼器。古琴在这一时期由五弦变为七弦。七弦按顺序排为:宫、商、角、徵、羽、文、武。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文、武。这样的顺序正是“以乐讲礼”。春秋时期为文士期,乐师由宫廷到民间,著名的琴师开始出现,比如俞伯牙、邹忌、雍门周等,孔子也将琴视为修身养性之器。到了两汉时期,开始有琴的专著,从此为琴赋予了崭新而广阔的生命力,因此归纳为新生期。魏晋南北朝,是古琴的成熟期。随着很多文人“归隐”于乱世,反而使琴学开花结果,尤以竹林七贤为代表。隋唐是古琴发展的革命期。唐代琴制作工艺水准已经很高,出现了以雷氏兄弟为代表的制琴大师,达到了古琴制作的高峰期。宋元为复古期,寻藏和制斫好琴成为朝野一时风气。明朝为发展期,承唐宋之风,名琴很多。清朝到民国,琴文化因为战乱等原因,发展则舒缓了许多。
数千年来,古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常用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徵之一。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鉴定一床古琴的优劣,袁中平先生以为大体有四个外在条件:形制、断纹、木材、漆灰。形制讲究的是一种感觉。古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制式,较常见的有仲尼、蕉叶、伏羲等样式。不同形制的琴因内腔大小不同,对音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断纹是鉴别古琴年代的重要依据。年代愈长,断纹也就愈多愈复杂,因其纹理样貌大体分为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梅花断等若干种,它们与琴体浑然一气,使古琴显现出古朴苍浑的气息。但是断纹并不是唯一的年代判别标准,尤其是当代“科技造假术”的出现,伪手法层出不穷。木材则更有讲究。传说唐朝制琴名家雷威常为寻佳材而入深山,寻找被雷电击过的木头。因为当木材经雷电灼烧,树干中的油脂等杂质会较快消失,木质才会松透。而选取木头时,太接近地面的因过于潮湿而不可取,太高接近树梢的已经是干燥的朽木而不能用,最好是截取中段不干不湿,背阳面温和而没有曝晒过的木材。除了木材,漆灰也很重要,比如鹿角灰、八宝灰等,再将灰与漆混合在一起,形成“宝器光滑”。
就选琴而言,袁先生将琴音看得最重:“尝论古琴以声音为第一,木质次之,断纹又次之。”而传统上对琴的要求有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其中,芳指的是弹琴渐入佳境,声音越来越好,慢慢打开,犹如芬芳香气扑来。袁先生笑言:“一床琴同时具备九德,实为难得。当今的古琴若备有四德,就该当说声恭喜了。”
作为乐器和文物,琴历来受文人雅士偏爱,“蓄琴”也是一种自古便有的雅好。魏晋名士嵇康鬻房得琴,宋徽宗曾在他的宣和殿专门设了一个“万琴堂”,用来收藏天下名琴,金章宗抱着古琴入葬,明末大琴家徐上瀛为求一具名琴不惜败家,都是美谈。在艺术品市场上,有口碑的古琴拍卖有四五次,且成交价格节节攀高:2003年7月,中国嘉德公司拿出“九霄环佩”伏羲式琴,这是唐代古琴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首次出现,当时以346.5万元成交。4个月后,王世襄收藏的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以891万元成交。2009年11月在嘉德秋季拍卖中,明代“月露知音”琴创下2184万元的新成交纪录。及至2010年,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一床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以1.37亿元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之后,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再次现身嘉德拍卖,并以1.15亿成交,成为第二件过亿的乐器。
古琴热炒背后,却也带动了它的发展。“四大俗”的段子一度流行于京城——“学琴学古琴,开店开会馆,学佛修密宗,喝茶喝普洱。”莞尔的同时,想起三年前采访袁先生,谈及古琴未来发展时,他就表示学习古琴的人定会多起来,古琴传播广度虽会宽泛,然深度还远远不够。若是“跟风学琴”或是将古琴完全当作“投资”则失了琴学的本义。袁先生说:“古琴传承到今日,留下的是德。德既赋之于琴器,更是琴人的一种内在修为。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也认为在各种乐器中,古琴是具有最优异品德,最适宜君子作为修养之器。”
窗外春雨连绵,春寒不散。先生以一曲《阳春》弹赠来者。在高古苍浑的琴声中,感受万物知春的景致。琴音中的不尽意蕴,都以朴实的方式述说,以从容的态度存在,如同无限蕴含的大自然。
一床古琴,一杯清茶,袁中平先生开始讲解古琴的历史发展。“琴最早出现的时代已不可考,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从有中华文明开始就有琴。”先生将古琴的历史按照朝代更迭,划分了发展时期。夏商代为巫官期,因为琴在远古时代被视为法器,乐师同时也是巫师。周朝可以概括为乐师期,琴成为一种礼器。古琴在这一时期由五弦变为七弦。七弦按顺序排为:宫、商、角、徵、羽、文、武。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文、武。这样的顺序正是“以乐讲礼”。春秋时期为文士期,乐师由宫廷到民间,著名的琴师开始出现,比如俞伯牙、邹忌、雍门周等,孔子也将琴视为修身养性之器。到了两汉时期,开始有琴的专著,从此为琴赋予了崭新而广阔的生命力,因此归纳为新生期。魏晋南北朝,是古琴的成熟期。随着很多文人“归隐”于乱世,反而使琴学开花结果,尤以竹林七贤为代表。隋唐是古琴发展的革命期。唐代琴制作工艺水准已经很高,出现了以雷氏兄弟为代表的制琴大师,达到了古琴制作的高峰期。宋元为复古期,寻藏和制斫好琴成为朝野一时风气。明朝为发展期,承唐宋之风,名琴很多。清朝到民国,琴文化因为战乱等原因,发展则舒缓了许多。
数千年来,古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常用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徵之一。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上,没有一件乐器可以与古琴相比拟。
鉴定一床古琴的优劣,袁中平先生以为大体有四个外在条件:形制、断纹、木材、漆灰。形制讲究的是一种感觉。古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制式,较常见的有仲尼、蕉叶、伏羲等样式。不同形制的琴因内腔大小不同,对音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断纹是鉴别古琴年代的重要依据。年代愈长,断纹也就愈多愈复杂,因其纹理样貌大体分为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梅花断等若干种,它们与琴体浑然一气,使古琴显现出古朴苍浑的气息。但是断纹并不是唯一的年代判别标准,尤其是当代“科技造假术”的出现,伪手法层出不穷。木材则更有讲究。传说唐朝制琴名家雷威常为寻佳材而入深山,寻找被雷电击过的木头。因为当木材经雷电灼烧,树干中的油脂等杂质会较快消失,木质才会松透。而选取木头时,太接近地面的因过于潮湿而不可取,太高接近树梢的已经是干燥的朽木而不能用,最好是截取中段不干不湿,背阳面温和而没有曝晒过的木材。除了木材,漆灰也很重要,比如鹿角灰、八宝灰等,再将灰与漆混合在一起,形成“宝器光滑”。
就选琴而言,袁先生将琴音看得最重:“尝论古琴以声音为第一,木质次之,断纹又次之。”而传统上对琴的要求有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其中,芳指的是弹琴渐入佳境,声音越来越好,慢慢打开,犹如芬芳香气扑来。袁先生笑言:“一床琴同时具备九德,实为难得。当今的古琴若备有四德,就该当说声恭喜了。”
作为乐器和文物,琴历来受文人雅士偏爱,“蓄琴”也是一种自古便有的雅好。魏晋名士嵇康鬻房得琴,宋徽宗曾在他的宣和殿专门设了一个“万琴堂”,用来收藏天下名琴,金章宗抱着古琴入葬,明末大琴家徐上瀛为求一具名琴不惜败家,都是美谈。在艺术品市场上,有口碑的古琴拍卖有四五次,且成交价格节节攀高:2003年7月,中国嘉德公司拿出“九霄环佩”伏羲式琴,这是唐代古琴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首次出现,当时以346.5万元成交。4个月后,王世襄收藏的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以891万元成交。2009年11月在嘉德秋季拍卖中,明代“月露知音”琴创下2184万元的新成交纪录。及至2010年,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一床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以1.37亿元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之后,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再次现身嘉德拍卖,并以1.15亿成交,成为第二件过亿的乐器。
古琴热炒背后,却也带动了它的发展。“四大俗”的段子一度流行于京城——“学琴学古琴,开店开会馆,学佛修密宗,喝茶喝普洱。”莞尔的同时,想起三年前采访袁先生,谈及古琴未来发展时,他就表示学习古琴的人定会多起来,古琴传播广度虽会宽泛,然深度还远远不够。若是“跟风学琴”或是将古琴完全当作“投资”则失了琴学的本义。袁先生说:“古琴传承到今日,留下的是德。德既赋之于琴器,更是琴人的一种内在修为。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也认为在各种乐器中,古琴是具有最优异品德,最适宜君子作为修养之器。”
窗外春雨连绵,春寒不散。先生以一曲《阳春》弹赠来者。在高古苍浑的琴声中,感受万物知春的景致。琴音中的不尽意蕴,都以朴实的方式述说,以从容的态度存在,如同无限蕴含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