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你和好友共同完成一篇文章参加征文比赛,在署名时,朋友未与你商量便把他的名字写在你的前面。虽然你们为这篇文章付出的心血是同等的,甚至你付出的比他还多,但如此一来他便成为了文章的第一作者,在别人心目中获得了更高的荣誉,你是否会认为好友是个自私的人呢?是否会因此事而疏远他?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做生意,本钱绝大多数是鲍叔牙投资的,但分利润的时候管仲拿的比鲍叔牙还多。你会不会认为管仲是个贪婪无厌的小人呢?管仲和鲍叔牙一同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你会不会认为管仲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呢?可是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贫困还要奉养老母亲,多拿一些是应该的!”“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而是要留着自己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事后感慨万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后来齐国发生内乱,两人分别辅佐不同的公子,管仲为让公子纠得皇位而暗杀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但没成功。最终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的国王——齐桓公,他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齐桓公很震惊:“管仲当初差点害死我,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依计而行,而管仲也确实将齐国治理得很好。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人称之为管鲍之交,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对于管鲍之交,世人最为称赞的不是管仲的才干,而是鲍叔牙对管仲的理解。
你渴望得到如此深厚的友情吗?假如你是故事中的鲍叔牙,你能做到像他那样对好友宽容和支持吗?而他的宽容和支持,其实是建立在对好友理解的基础之上。因为他知道管仲贫穷,所以理解他分钱多拿;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利和不利,所以不责备管仲为自己办事时失败了;因为他知道管仲孝顺,所以不嘲笑他三次作战都当逃兵;因为他知道管仲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所以不认为公子纠失败后管仲却不为其自尽是没有气节。
想要做到理解别人,我们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不妨常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什么?第二,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发生什么?第三,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怎么样?第四,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假如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从自我的立场出发看问题,遇事时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不关心他人的需要,又怎么可能做到从别人的立场来看问题。
有这样一则流传很广的小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被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你能理解朋友的心吗?如果能,相信当你与朋友和解矛盾的时候,一定可以真诚地对他说:“我一点也不责怪你,如果换了我,我也会这么做的!”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做生意,本钱绝大多数是鲍叔牙投资的,但分利润的时候管仲拿的比鲍叔牙还多。你会不会认为管仲是个贪婪无厌的小人呢?管仲和鲍叔牙一同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你会不会认为管仲是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呢?可是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贫困还要奉养老母亲,多拿一些是应该的!”“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而是要留着自己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事后感慨万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后来齐国发生内乱,两人分别辅佐不同的公子,管仲为让公子纠得皇位而暗杀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但没成功。最终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的国王——齐桓公,他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齐桓公很震惊:“管仲当初差点害死我,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依计而行,而管仲也确实将齐国治理得很好。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人称之为管鲍之交,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对于管鲍之交,世人最为称赞的不是管仲的才干,而是鲍叔牙对管仲的理解。
你渴望得到如此深厚的友情吗?假如你是故事中的鲍叔牙,你能做到像他那样对好友宽容和支持吗?而他的宽容和支持,其实是建立在对好友理解的基础之上。因为他知道管仲贫穷,所以理解他分钱多拿;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利和不利,所以不责备管仲为自己办事时失败了;因为他知道管仲孝顺,所以不嘲笑他三次作战都当逃兵;因为他知道管仲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之间的名声,所以不认为公子纠失败后管仲却不为其自尽是没有气节。
想要做到理解别人,我们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不妨常问自己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如果我是他,我需要的是什么?第二,如果我是他,我不希望发生什么?第三,如果我是对方,我的做法是怎么样?第四,我是在以对方期望的方式对他吗?假如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从自我的立场出发看问题,遇事时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不关心他人的需要,又怎么可能做到从别人的立场来看问题。
有这样一则流传很广的小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被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你能理解朋友的心吗?如果能,相信当你与朋友和解矛盾的时候,一定可以真诚地对他说:“我一点也不责怪你,如果换了我,我也会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