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课程的内容与教材的编排方式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从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角度对教材进行重建,不断充实教材,将丰富的信息创造性地实施于课堂教学,定能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有效情境,促进主动思维
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用学生的眼光去寻找那些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密切关联、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并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
例如,苏教版三上第41~42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教材以篮球场为主题图,直接呈现篮球场的长28米、宽15米,让学生计算其周长;在“试一试”中,则是通过计算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篮球场并不是很熟悉,解决问题时就显得很被动,缺乏兴趣。如何创设有效情境,使之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拉动学习内需、启迪思维呢?教学时,笔者是这样进行的,创设情境——在老师居住的小区里,有一对可爱的夫妻,他们是王爷爷和李奶奶。王爷爷喜欢每天绕着热闹的正方形广场慢跑一周,李奶奶习惯每天沿着宁静的长方形湖边快走一圈。有一天早晨,他们俩在争吵不休,王爷爷说:“你看我有多健壮,这说明我每天走的路比你多。”李奶奶说:“不对!我每天走的路多,要不怎么会这么苗条!”之后依托情境展开教学。聪明的同学们,你觉得他们俩运动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些数学知识有关?要想知道谁说得正确,必须知道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绳绕、步测、量算)在这里哪种方法比较适合?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进行测量、计算、比较,从中领悟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如此,一方面,解决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知识高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区别与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自主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内化了知识,从而让学习变得更加优质、高效。
以上情境,捕捉生活现象,勾勒生活画面,创设生活场景,创造性地将知识融合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改进呈现形式,促使积极探索
受客观条件限制,教材中有的信息资源是以静态的、直接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和丰富教材资源及其呈现方式,使之变为动态的、直观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发学生主动观察、提出问题、思考探究的,主动建构新知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使他们学得更积极主动、富有活力。
例如,苏教版二上“表内乘法(一)”单元,教材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对比等多种途径感知“几个几”后,呈现第21页的例2主题图:求4个2台电脑一共是多少台?供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这样呈现信息,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很难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乘法计算的优越性。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呈现“电脑室一”(4个2台电脑)问:“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台?怎样列式?有几个几相加?”接着呈现“电脑室二”(8个2台电脑)问:“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台?怎样列式?有几个几相加?”最后呈现“电脑室三”(50个2台电脑)问:“现在有几个2?用加法怎样列式?你们说我写!”刚开始,学生边说边笑,接着就提出疑问:“太烦了”“太多了”“写到什么时候?”笔者恰到好处地引入乘法教学。
以上情境以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为主线,让学生在具体的、强烈的对比情境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的局限性,从而自然产生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这样引入乘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切实感知“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比较简便,从而形成对乘法意义的比较全面的理解。正是在这种直观、动态的情境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得到自然、充分地建构,学生之间的知识、思维、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核心素养得以分享,课堂教学真正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
三、扩充教材资源,引发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学习数学的“根”,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思考题都蕴藏着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在教学中,以这些思考题为切入点,有目的地扩充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作支撑,挖掘思维潜能,让学生深入领会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充实。例如苏教版一下第39页有一道习题:在计数器上拨3颗珠,可以表示出哪些两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的呢?笔者是这样教学的:(1)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先让学生边思考边借助计数器拨珠子,并把表示的两位数写出来。这一环节,主要是给足学生自主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形象感知,积累经验。(2)观察梳理,有序思考。当学生把各种情况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并写出数字后,引导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排列顺序和最高位数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如果3颗算珠都放在十位上,那么是30,如果2颗放在十位上,那么是21,如果1颗放在十位上是12。(3)归纳总结,发现规律。提出问题:用3颗算珠可以表示几个两位数?它们有什么规律?怎样排列?其中最大的数是什么?最小的数是什么?(4)发散思维,拓展应用。提出问题:如果用4颗算珠可以表示几个两位数?你能借助计数器快速且有序地写出来吗?5颗、6颗呢?不用计数器你能快速、有序地写出来吗?把这些问题带回家考一考你的爸爸妈妈。原以为这个知识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没有必要进行抽象概括,没想到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厚,很快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并懂得举一反三。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但这些思想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科学、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入思考的新天地,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延续。教师应认真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有根据、大胆地处理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一、创设有效情境,促进主动思维
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用学生的眼光去寻找那些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密切关联、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并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思维。
例如,苏教版三上第41~42页“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教材以篮球场为主题图,直接呈现篮球场的长28米、宽15米,让学生计算其周长;在“试一试”中,则是通过计算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篮球场并不是很熟悉,解决问题时就显得很被动,缺乏兴趣。如何创设有效情境,使之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拉动学习内需、启迪思维呢?教学时,笔者是这样进行的,创设情境——在老师居住的小区里,有一对可爱的夫妻,他们是王爷爷和李奶奶。王爷爷喜欢每天绕着热闹的正方形广场慢跑一周,李奶奶习惯每天沿着宁静的长方形湖边快走一圈。有一天早晨,他们俩在争吵不休,王爷爷说:“你看我有多健壮,这说明我每天走的路比你多。”李奶奶说:“不对!我每天走的路多,要不怎么会这么苗条!”之后依托情境展开教学。聪明的同学们,你觉得他们俩运动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些数学知识有关?要想知道谁说得正确,必须知道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求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绳绕、步测、量算)在这里哪种方法比较适合?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进行测量、计算、比较,从中领悟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如此,一方面,解决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知识高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区别与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自主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内化了知识,从而让学习变得更加优质、高效。
以上情境,捕捉生活现象,勾勒生活画面,创设生活场景,创造性地将知识融合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改进呈现形式,促使积极探索
受客观条件限制,教材中有的信息资源是以静态的、直接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和丰富教材资源及其呈现方式,使之变为动态的、直观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发学生主动观察、提出问题、思考探究的,主动建构新知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索,使他们学得更积极主动、富有活力。
例如,苏教版二上“表内乘法(一)”单元,教材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对比等多种途径感知“几个几”后,呈现第21页的例2主题图:求4个2台电脑一共是多少台?供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这样呈现信息,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很难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乘法计算的优越性。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呈现“电脑室一”(4个2台电脑)问:“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台?怎样列式?有几个几相加?”接着呈现“电脑室二”(8个2台电脑)问:“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台?怎样列式?有几个几相加?”最后呈现“电脑室三”(50个2台电脑)问:“现在有几个2?用加法怎样列式?你们说我写!”刚开始,学生边说边笑,接着就提出疑问:“太烦了”“太多了”“写到什么时候?”笔者恰到好处地引入乘法教学。
以上情境以解决“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为主线,让学生在具体的、强烈的对比情境中体会到“求几个几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的局限性,从而自然产生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这样引入乘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学生在强烈的反差中切实感知“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算式比较简便,从而形成对乘法意义的比较全面的理解。正是在这种直观、动态的情境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得到自然、充分地建构,学生之间的知识、思维、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核心素养得以分享,课堂教学真正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
三、扩充教材资源,引发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学习数学的“根”,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思考题都蕴藏着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在教学中,以这些思考题为切入点,有目的地扩充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作支撑,挖掘思维潜能,让学生深入领会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充实。例如苏教版一下第39页有一道习题:在计数器上拨3颗珠,可以表示出哪些两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的呢?笔者是这样教学的:(1)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先让学生边思考边借助计数器拨珠子,并把表示的两位数写出来。这一环节,主要是给足学生自主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形象感知,积累经验。(2)观察梳理,有序思考。当学生把各种情况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并写出数字后,引导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排列顺序和最高位数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如果3颗算珠都放在十位上,那么是30,如果2颗放在十位上,那么是21,如果1颗放在十位上是12。(3)归纳总结,发现规律。提出问题:用3颗算珠可以表示几个两位数?它们有什么规律?怎样排列?其中最大的数是什么?最小的数是什么?(4)发散思维,拓展应用。提出问题:如果用4颗算珠可以表示几个两位数?你能借助计数器快速且有序地写出来吗?5颗、6颗呢?不用计数器你能快速、有序地写出来吗?把这些问题带回家考一考你的爸爸妈妈。原以为这个知识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没有必要进行抽象概括,没想到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厚,很快就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并懂得举一反三。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但这些思想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科学、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入思考的新天地,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延续。教师应认真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有根据、大胆地处理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