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主持 罗 洁 《世界知识》杂志
特邀嘉宾 铃木英司 中国国际关系学院文教专家
盐泽英一 日本共同社中国总局记者
尚会鹏 北京大学教授
王 欢 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孙文清 中国青年报国际部主任记者
一位研究中日关系的专家这样评述中日这对"一衣带水"的邻居:中国和日本,虽是近邻但不是挚交,交往多而知心少,虽"居相近"却"心相远"。
的确,中日这两个在西方人看来几乎无法区分的民族,实际上有着极为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走向全球化、在亚洲需要以共同的声音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今天,中日两个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了解。但相互理解,是需要一种宽大的胸怀的。
今年是中日邦交30周年,本刊特别请来中日双方的学者、记者、留学生在一起座谈。不求"居相近,心相连",但求"居相近,心相知"。
仅仅是时间观的不同吗?
中国人看一个世纪,日本人只看三五年。但是,对那场战争呢?
盐泽英一:我来中国一年半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有一个较强的感受,即中日两国对时间跨度的感觉不太一样。中国人往往有较长的眼光,也许是中国的历史比较悠久的缘故,中国人经常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看未来。
日本政府所做的计划最长也就是三五年,没有20年、30年那样的远景规划,而中国政府则往往会想到50年后会怎么样、100年后又会怎么样。例如,当听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一个长远设想时,日本人是颇感吃惊的。
再比如对过去的战争,现在有的年轻的日本人说,60年前的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但对中国人来说,60年却是很短的。由此就产生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
孙文清:盐泽先生讲了中日两国对时间看法的不同,我觉得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中国人在看一个问题时,经常会说“50年弹指一挥间”。日本人确实很少这样看,他们多半只看三五年内的事。
但我觉得在落到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上,却并非如此。虽说侵华战争已过去了近60年,但我在日本做记者期间却发现,那些右翼团体也好、自民党内的部分政治家也好,经常反反复复地为那场战争申辩翻案。我觉得好像他们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那段历史。记得有一段时期,《产经新闻》连篇累牍地发表这类的文章,让人觉得有一种图谋。并不是说那段历史已经是60年前的事了,不再提了,而是让人感到他们是要重新把那段历史拾起,并且给它换一种说法。还有《自尊》这部以东条英机为主题的电影,也是特意将那段历史再呈现出来。我认为他们就是想用一种新说法来影响年轻人。因为普通的年轻人确实认为,都是60年前的事了,何苦还要再提呢?但我认为现在的一些日本年轻人缺乏是非判断标准。好像战争打完了就打完了。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如果不去追究战争的责任,就永远不可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王欢:我在日本期间也跟日本朋友说,日本为什么不道歉呢?德国道歉后已经完全融入欧洲,日本要是在二战后也向中国道歉的话,今天中日关系也许比现在融洽多了。
孙文清:对于同一个事件,如战争这种很残酷的事件,被害者和加害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留存在记忆中的时间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更需要加害者理解被害者,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日本的政治家,包括年轻的政治家,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因此他们有时就很不负责地说一些话。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唤起日本年轻一代政治家对自己作为加害者一方的认识,这在处理中日关系方面是很重要的。
我(作为记者)在日本常驻了四年半,如果不提历史问题,跟日本朋友在一起非常融洽,汉字相同,都用筷子,感觉很好,但一旦谈到历史问题,看到报纸上日本政治家的不负责任的讲话,就有一种很难抑制的感情从心底往上涌。所以,加害者与被害者之间如何沟通,这是中日两国都应该好好探讨的问题,而不是忘不忘的问题。
铃木英司:如果说到历史问题的话,我认为还不仅仅是两国对时间感觉的差异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国民性的问题。的确有一些日本人不认为那是一场侵略战争。
日中两国要想建立一种良好关系的话,历史认识问题是绕不开的,对于侵略这个问题日本人是怎么看的,这点是很重要的。因此,历史教育问题很重要,也就是日本人怎样正确教育自己的后代,怎样把这种正确的教育继续下去。
中日之间的一些摩擦,就与这种对历史的认识有关。
两个国家怎样认识彼此间差异,怎么追求共同的目标,这个问题是需要很好地思考的。
特邀嘉宾 铃木英司 中国国际关系学院文教专家
盐泽英一 日本共同社中国总局记者
尚会鹏 北京大学教授
王 欢 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
孙文清 中国青年报国际部主任记者
一位研究中日关系的专家这样评述中日这对"一衣带水"的邻居:中国和日本,虽是近邻但不是挚交,交往多而知心少,虽"居相近"却"心相远"。
的确,中日这两个在西方人看来几乎无法区分的民族,实际上有着极为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走向全球化、在亚洲需要以共同的声音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今天,中日两个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了解。但相互理解,是需要一种宽大的胸怀的。
今年是中日邦交30周年,本刊特别请来中日双方的学者、记者、留学生在一起座谈。不求"居相近,心相连",但求"居相近,心相知"。
仅仅是时间观的不同吗?
中国人看一个世纪,日本人只看三五年。但是,对那场战争呢?
盐泽英一:我来中国一年半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有一个较强的感受,即中日两国对时间跨度的感觉不太一样。中国人往往有较长的眼光,也许是中国的历史比较悠久的缘故,中国人经常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看未来。
日本政府所做的计划最长也就是三五年,没有20年、30年那样的远景规划,而中国政府则往往会想到50年后会怎么样、100年后又会怎么样。例如,当听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一个长远设想时,日本人是颇感吃惊的。
再比如对过去的战争,现在有的年轻的日本人说,60年前的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但对中国人来说,60年却是很短的。由此就产生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
孙文清:盐泽先生讲了中日两国对时间看法的不同,我觉得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中国人在看一个问题时,经常会说“50年弹指一挥间”。日本人确实很少这样看,他们多半只看三五年内的事。
但我觉得在落到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上,却并非如此。虽说侵华战争已过去了近60年,但我在日本做记者期间却发现,那些右翼团体也好、自民党内的部分政治家也好,经常反反复复地为那场战争申辩翻案。我觉得好像他们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那段历史。记得有一段时期,《产经新闻》连篇累牍地发表这类的文章,让人觉得有一种图谋。并不是说那段历史已经是60年前的事了,不再提了,而是让人感到他们是要重新把那段历史拾起,并且给它换一种说法。还有《自尊》这部以东条英机为主题的电影,也是特意将那段历史再呈现出来。我认为他们就是想用一种新说法来影响年轻人。因为普通的年轻人确实认为,都是60年前的事了,何苦还要再提呢?但我认为现在的一些日本年轻人缺乏是非判断标准。好像战争打完了就打完了。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如果不去追究战争的责任,就永远不可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王欢:我在日本期间也跟日本朋友说,日本为什么不道歉呢?德国道歉后已经完全融入欧洲,日本要是在二战后也向中国道歉的话,今天中日关系也许比现在融洽多了。
孙文清:对于同一个事件,如战争这种很残酷的事件,被害者和加害者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留存在记忆中的时间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更需要加害者理解被害者,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日本的政治家,包括年轻的政治家,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因此他们有时就很不负责地说一些话。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唤起日本年轻一代政治家对自己作为加害者一方的认识,这在处理中日关系方面是很重要的。
我(作为记者)在日本常驻了四年半,如果不提历史问题,跟日本朋友在一起非常融洽,汉字相同,都用筷子,感觉很好,但一旦谈到历史问题,看到报纸上日本政治家的不负责任的讲话,就有一种很难抑制的感情从心底往上涌。所以,加害者与被害者之间如何沟通,这是中日两国都应该好好探讨的问题,而不是忘不忘的问题。
铃木英司:如果说到历史问题的话,我认为还不仅仅是两国对时间感觉的差异问题,最主要的还是国民性的问题。的确有一些日本人不认为那是一场侵略战争。
日中两国要想建立一种良好关系的话,历史认识问题是绕不开的,对于侵略这个问题日本人是怎么看的,这点是很重要的。因此,历史教育问题很重要,也就是日本人怎样正确教育自己的后代,怎样把这种正确的教育继续下去。
中日之间的一些摩擦,就与这种对历史的认识有关。
两个国家怎样认识彼此间差异,怎么追求共同的目标,这个问题是需要很好地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