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满分,前进!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写作备考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满分作文”有真伪,睁大眼睛看究竟
  现在能见到的“满分作文”如恒河沙数,让人颇有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之感。有的同学读了其中的一些作文后,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满分作文就是这个样子吗?照这样写,作文就能够得到满分吗?
  这些同学的困惑是正常的,因为他们读到的可能是“伪满分作文”。
  獲得“满分作文”,大致有这么几个渠道:1.网络;2.微信等自媒体;3.各种各样的“满分作文选”;4.各种报纸杂志。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满分作文”中的绝大部分并不是货真价实的考场习作,当然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考场满分作文”。因此,对这些“满分作文”,同学们一定要睁大眼睛看个究竟,弄明白这些作文是不是真正达到了得满分(或者高分)的水平;再具体些,就是弄清楚这些作文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借鉴,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完善。否则的话,盲目地模仿照搬,就有可能误将痈疽做桃花,产生的副作用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一篇有缺陷的“满分作文”
  下面这篇例文被多家网站、多本作文杂志收录,且均明确标榜为“满分作文”,很多同学可能读到过,但不知大家是否认识到,这是一篇有明显缺陷的“满分作文”!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
  一考生
  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的万里长城;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你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
  这里是中国。
  中国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这足以证明长城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昔日秦皇,动天下之力,北筑长城,以抵外来入侵。长城长,与海相邻;长城陡,万阶上天际;长 ①从中外对比引入对中国特色的介绍,注意到交流的对象是“外国青年”。
  ②关键词一:长城
  城久,千年风霜未坍塌。它不像吴哥窟,神秘绮丽;它不像巴黎圣母院,闪耀人性光辉;它不像加利福尼亚漫长的海岸线,蜿蜒动人。它让世代中国人奋勇抗敌,这才有抗战十四年的奇迹;它让中国人充满精气神,这才有今日我中华复兴的壮丽征程;它让中国人有永不服输的斗志,这才有那千年未曾断绝的灿烂中华文明!
  这里是中国。
  中国电影史的巅峰便是获戛纳大奖的《霸王别姬》,它让世人看到京剧之魅力。那眉心一点朱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恋;那拿起刀枪剑棍的英勇,是你为国杀敌的豪情;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是讥讽贪官污吏的内心独白。一张戏,一座台,唱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艺术传统。它不像流行音乐,韵律十足;它不像西方歌剧,夸张十足;它不像古典音乐,醇香浓厚。它像一个千面镜,有血有肉,有故事还有酒。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便是这样因戏而疯魔。这便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它仍在创新,接受时代熏陶,放出既古老又现代的光。
  这里是中国。
  如果你没到过中国,相信你也听说过誉满全球的中华美食。中国人爱吃,并且吃出了文化。我不会忘记看汪曾祺先生文章时舌尖上的感受,玉林米线、黄焖鸡、金华火腿、高邮鸭蛋以及最普通的黄油烙饼。中国人讲究吃,一道菜的背后可能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你吃油焖大虾,我可能和三五知己边吃小龙虾边畅谈人生;你吃法式鹅肝,我可用最平常的食材做出一道你永生难忘的蛋炒饭;你吃昂贵的鱼子酱,我可能尝到秘制多年的雷山鱼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或许让你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烹饪的核心,它不只关乎食材、手法,更是我放盐时想起你最近生病而少放一点的平常心;让你欲罢不能的不是厨艺技巧,而是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中国人吃的是菜,更是人生。
  这里是中国。
  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有你未曾见到的奇观,有你放不下的平常心。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弹戏牡丹,一点茉莉香。
  这里是中国,我们欢迎你。 ③语言表达整齐匀称,富节奏感。
  ④关键词二:京剧
  ⑤语言表达整齐匀称,形象优美。
  ⑥关键词三:中华美食
  ⑦注意到了东西饮食的对比。
  ⑧《舌尖上的中国》素材新,巧妙点明美食与人生的关系。
  ⑨总结全文。
  名师简介
  李玉山,曾获天津市第四届“双优课”一等奖,现任职于天津市河西区教科所。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发表教学论文70多篇,另有学习指导文章200余篇、散文随笔近400篇发表,总计100余万字。
  对这篇习作值得学习借鉴之处,我在旁批中做了比较具体的点评。按照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这篇习作应该能够进入一类(或者一类下),但绝对得不了满分。问题出在哪里呢?
  细心的同学可能注意到了,我在旁批中肯定的基本上是该习作在形式、素材、表达等方面的优点,关于文章内容,尤其是思维的清晰合理及思想的深刻独到,旁批中基本没有涉及。下面我就此做详细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试题,要求从所提供的12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以“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里面显性及隐含的信息如下。
  第一,是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且是作者“所认识的中国”。一般情况下,这个(或这些)外国青年对中国的了解应该是比较表面、比较模糊、比较肤浅的,就像大多数中国青年对美、英、法、德等国家的了解一样。所以介绍的时候,就要避免机械地重复报纸或书本上的话,避免机械地背书,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自己“所认识的中国”以自己的言说方式向外国青年做具体的、独特的、生动的介绍,但前提是,作者必须对我们的中国有“自己的认识”。如何才能有“自己的认识”,这取决于平时的积累与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考场上写作的成功,其实功夫是花在平时的。
  第二,介绍内容的选择。一篇800字的文章,不可能把中国介绍得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所以应该选择自己认识最深刻、理解最具体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从最恰当的角度切入,才可能让外国青年对中国有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了解。选择关键词(两个或三个)的标准是什么,试题的提示是这些关键词之间要有 “有机的关联”。何为“有机的关联”?按通行的说法就是“事物诸要素或者事物之间按照一定的秩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系统或者新的整体”。就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而言,选择的关键词在展示作者“所认识的中国”方面,应该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或者是某一特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呈现,或者具有历史传承的关系,或者具有一定的对比性。试题所提供的12个关键词,大部分含有多种意味,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比如长城,可以解读出中国符号、文化遗产、爱国情怀、好汉精神、劳动智慧、封闭隔绝等意味;中华美食,可以解读出中国名片、文化传承、技艺绝活、思乡滋味、联通内外等意味;移动支付,可以解读出科技进步、信用提升、生活便捷、时尚追求、金融安全等意味。习作中选择哪几个关键词,一定要找到这几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结点,以此为内在红线构思行文,才能写出结构严谨、内容具体、有思维张力的文字。   以这两个标准衡量《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问题就出来了。尽管作者意识到了交流的对象是“外国青年”,但文中所介绍的中国仍然只是“大众化的中国”,绝对不像有的点评者所言——“很好地介绍了自己‘所认识的中国’”。比如,关于长城“让中国人充满精气神,这才有今日我中华复兴的壮丽征程;它让中国人有永不服输的斗志,这才有那千年未曾断绝的灿烂中华文明”的表述,关于京剧“那眉心一点朱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恋;那拿起刀枪剑棍的英勇,是你为国杀敌的豪情;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是讥讽贪官污吏的内心独白”的描述,尽管或者大气磅礴,或者形象生动,但基本上仍是公众话语的重复或换言表述。该文所选的“长城”“京剧”“中华美食”这三个关键词,有点评者说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与中国文化精髓”有关联,这样的点评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会对读者产生误导。“中国文化”是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大的概念,如果要以“中国文化”为切入点,在行文时必须具体指出某关键词代表哪方面的“中国文化”,明确解析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具体意义,以及几个关键词之间内在的“有机关联”,否则的话,习作就只是在一个大盘子里放上若干“无有机关联”的水果,结构及内在的思路是松散的。《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就是这样的一个果盘。从“中国文化”这一角度切入,长城代表的“中国文化”是什么,京剧代表的“中国文化”是什么,美食代表的“中国文化”又是什么,这三者有无内在的关联?这些问题清楚了,才可能避免“拼盘式习作”的出现。不过说实话,我是看不出《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的作者有清醒的以“中国文化精髓”构思全篇的意图的,因为文中连“中国文化”的字眼儿都没有出现,某些点评者的点评太过于“善解人意”或“为作者讳”了。
  该文还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标题中的“一点茉莉香”到底指什么,是京剧还是美食?化用歌词做文章的题目,前提是要恰当,否则只能有损文章的品质。比如第一段“红脸张飞”,是明显的常识错误。比如“这里是中国”在文章中三次独立成段出现,尽管客观上有强调主题、标清眉目的作用,但也确如某些点评者所言,实在太突兀、太机械、太程式化了。
  丝路驼铃 驶向和平
  广东一考生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与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①题目明确文章的主旨。
  ②开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明确本文的关键词是“一带一路”与“高铁”。
  ③在国际大背景下谈“一带一路”——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与庄严承诺,突出“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一根根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铁轨,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属于她的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而倍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④明确“一带一路”与“高铁”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⑤对“有机联系”做具体阐释,再次突出“我所认识的中国”。
  ⑥總结全篇,为“自信的中国”倍感骄傲。
  该文的语言表达总体上比较平实、自然,也比较大气,说实话不如《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优美、生动,但该文最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两点,恰恰是《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的短板。该文笔下的中国,是经过作者思考后自己“所认识的中国”;文章阐述具体,娓娓道来,没有空话与口号;所选的两个关键词“一带一路”与“高铁”被“崛起、承诺与自信”这根线串联成一体,其内在的“关联”是紧密的,当然更是“有机”的。思维含量、思想深度,永远是优秀习作最亮丽、最耀眼的标签。
  二、“升格”练习求实效,渐入佳境得其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考场写作具有“一次成形”的特点,写完后不允许(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大的修改。如何提高“一次成形”的质量,保证考场习作精品、优等品的高产出率?答案只有一个,即在平时的备考训练中要舍得投入时间与精力,力求“升格”训练的实效与高效。
  “升格”就是通过修改加工使习作从内容到表达等方面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一篇一类下的习作通过修改能“升格”到一类上,一篇二类中的习作通过修改能“升格”到一类中。实在、具体、有效的习作修改过程,是认识提高、思想深化、分析理解能力上升的过程,是表现手法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走向精准、形象的过程。   根据上面的分析,大家再看《谈语文素养的提高》,问题是不是很明显呢?
  下面以一篇习作为例,和同学们谈谈如何进行习作的“升格”练习。
  谈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考生
  何谓语文?
  语文,语文,即“语”和“文”。朋友的倾诉是“语”,亲人的叮咛是“语”,爱人的关怀是“语”;一首《行路难》是“文”,一封家书是“文”,一块墓碑,也是“文”。止不住的思念,藏不住的感情,道而成语,落笔成文。
  认识语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前提,而恰当的方法更能使提高语文素养事半功倍,不至于像盲人般摸索,一无所获。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其中社会生活实践尤其重要,原因在于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①开篇设问,简洁利落。
  ②“语文素养”是关键词,这一段只解释了“语文”,对“语文素养”没有涉及,概念诠释不到位。
  ③注意到了试题中“比较三种途径”的写作要求。
  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课堂的有效教学。在课堂上,我们“听”“说”“读” “写”,感受语文的魅力,受它影响,渐渐地我们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鉴赏和表达的能力也水涨船高。在千古名篇之前我们会赞叹它辞藻之美、胸襟之阔,而不是人云亦云却不知所云;在临洞庭,俯泰山之际,奋笔书怀,写尽人间山河,而不是如同猿猴般上蹿下跳,怒号嘶吼。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
  语文素养的提升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书是心灵的另一扇窗户,作者是深邃的诗人,或是热血高涨的愤青,又或是睿智的老者,都行。走进他们的世界,领略他们的情怀,让他们的思想感染你,感受语文的无穷韵味。这将会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财富。它能开阔人的眼界,沉淀人的思想,壮大人的心胸。而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眼界,需要思想,需要心胸。
  人的一生可以没有课堂,可以没有课外阅读,可人不能不生活。社会生活实践是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的核心,举足轻重,不可或缺。语文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因事象形产生文字起,语文便融入生活之中。或是“子墨子曰”,或是“太史公曰”,它把先贤伟人的言行记录下来,供我们后辈敬仰、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人的无数实践,语文不再仅仅是记事的工具,而是上升成了一门艺术。高山飞瀑,洞庭明月,化作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章;壮志忠心,乡思愁绪,成为绝妙诗歌百世流传。语文就应用于生活,或许遭受困难挫折时候感慨一声“行路难,行路难”,又或许春风得意之时笑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语文,充满语文的生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语文素养怎么可能不提高?
  若要提高语文素养,三条途径都至关重要,而其最终的归宿与最大的受益绝对是社会生活实践无疑。 ④ “临洞庭,俯泰山”不属于“课堂有效教学”的范畴。
  ⑤这一段谈课外阅读,在全篇中属于写得较好的文字。
  ⑥何谓“社会生活实践”?作者的认识有偏差,所举文字产生、历史文献、言志抒情等,都不是“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
  ⑦结尾只是简单重复前文的观点,过于平淡。
  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提供的语文素养提升的三种途径进行比较,并阐述自己的看法与理由。要进行比较,标准就必须统一,方能就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种途径对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或作用做个排序,并阐明理由。从这一角度看《谈语文素养的提高》一文,应该说还是符合试题的基本要求的。
  这篇习作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呢?发现问题的前提是,必須对作文试题的明示及隐含信息有清晰而具体的解读。“语文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很大很宽,一篇800字的文章只能就其中的某一具体的方面来展开,才可能把问题说清谈透。传统的提法,语文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个意义上的“语文素养”,当然就是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素养。现在有个词很热,即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不同的“语文素养”,其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文本精读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只能是课堂有效教学,即通过课堂上教师的科学指导与有效训练,学生才能掌握方法并合理转化,课外大量阅读及社会生活实践只起到辅助或巩固的作用,属于“非主要途径”。再如“说”(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的提升,主要途径只能是社会生活实践,课堂上及课外阅读所获得的相关知识与方法是基础,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练,绝对是不行的。
  作者对“语文素养”没有清晰具体的定义,这是很致命的缺陷;由于概念理解的模糊,后文对三种途径与语文素养提升关系的展开大多数情况下是游离的,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习作第2段对“语文”的解释比较具体,由此解释进一步延伸,很自然地就能得出“语文素养就是准确恰当地表达认识、传达情意的素养”的判断。这个问题清楚了,三种途径与语文素养的关系就具体化为“三种途径与表达认识、传达情意素养提升”的关系问题,行文时自然就会把重点放在三种途径对“表达认识、传达情意素养提升”所起作用的阐释,以及哪种途径起“主要作用”或是“主要途径”上。
  《谈语文素养的提高》一文中,对课外阅读这一途径的解析是紧紧围绕其与“表达认识、传达情意素养提升”的关系来展开的,课堂有效教学、社会生活实践两条途径的分析基本上是让人一头雾水,不知作者要表达什么。究其根由,除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模糊朦胧外,作者对“课堂有效教学”“社会生活实践”两个概念的理解不准确、不清晰也是很关键的原因。看起来,写好作文,对“概念”做准确、具体的诠释,是必须引起大家高度注意的、很重要的问题!
  同学们可以试着修改一下《谈语文素养的提高》的有关段落(包括题目),然后与下面的改后稿进行对照,看看是否能“不谋而合”。   让“语文素养”走向极致
  (改后稿)
  何谓语文?
  语文,语文,即“语”和“文”。朋友的倾诉是“语”,亲人的叮咛是“语”,爱人的关怀是“语”;一首《行路难》是“文”,一封家书是“文”,一块墓碑,也是“文”。止不住的思念,藏不住的感情,道而成语,落笔成文。
  语文素养,说白了就是准确恰当地表达认识、传达情意的素养。按照词典的解释,素养要经过训练与实践才能提高,因此我认为,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其中社会生活实践尤其重要。
  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课堂的有效教学。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老师的引导科学得法,老师的点拨拨云见日;我们侧耳倾听每一分,细细揣摩每一秒,融会贯通每一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了方法,渐渐地我们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鉴赏和表达的能力也水涨船高。我们“听”“说”“读”“写”,感受方块汉字的无穷魅力,体会到千古名篇的辞藻之美、胸襟之阔。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
  语文素养的提升也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书是心灵的另一扇窗户,作者是深邃的诗人,或是热血高涨的愤青,又或是睿智的老者,都行。走进他们的世界,领略他们的情怀,让他们的思想感染你,感受语文的无穷韵味。这将会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财富。它能开阔人的眼界,沉淀人的思想,壮大人的心胸。而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眼界,需要思想,需要心胸。
  有了不错的基础,最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在生活实践中有机转化从而运用自如。语文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因事象形产生文字起,语文便融入生活之中。或是“子墨子曰”,或是“太史公曰”,它把先贤伟人的言行记录下来,供我们后辈敬仰、学习。对我们来说,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积累,我们对很多道理理解得会更深刻,对生活的酸甜苦辣体会地更细微,对“人情世故”也能做出适度地取舍,这样在表达自己的认识或传达自己的感受时,就能够呈现得更到位、更得体。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语文素养的提高才算真正进入了化境。
  提高语文素养,三条途径都重要,而其最终的归宿与最大的受益绝对是社会生活实践。让我们一头扑进生活的怀抱,尽情展现自己的“语文素养”吧! ①这个题目生动形象。
  ②对什么是“语文素养”,给出明确定义。
  ③分析“课题有效教学”对提高“表达认识、传达情意”素养的作用。
  ④这段与原稿相同。
  ⑤分析“社会生活实践”对提高“表达认识、传达情意”素养的作用,而且是“最根本的途径”。
  ⑥以形象的语言发出呼吁。
  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谈语文素养的提高》只能归入二类中(45分左右),改后稿可以归入一类中(55分左右),学会“升格”,收获还是颇让人欣慰与满足的!
  在路上成熟的苹果 (42分)
  行知者,先行而后知。
  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文人们不变的准则。
  杜甫年轻时豪情万丈地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时的他,刚刚上路,诗文不多,程度也远没有日后的诗史那般华美。
  这一篇辞藻并不华美,自然不能以孤篇压倒全唐。如果杜甫仅止于此,那么他的地位,便如那等不到名字而写的“七岁女”“九岁女”无甚差别了。
  杜甫在路上逐渐成熟,被战乱催化成了一个成熟的苹果,散发着传承千年的清香。
  在路上从一个生涩的苹果缓缓长成熟的杜甫,被人铭记下来。人们为他修草堂,立雕像……这个苹果,红了一个中唐。
  孔融让梨已经耳熟能详,孔融尚是一个孩子便已经了解了那么多,如同一个早就熟透的苹果,很快便开始朽烂。三国动乱,孔融奉命守城,整日饮酒作乐,城破,妻儿全被他抛下,因而遭难。
  鱼玄机,家境不错,诗名不小。几岁的时候便出口成诵,一个早就熟透的苹果,心里却在朽烂。
  终于,她挞死侍婢,被判死罪。那般出色的女人,却身首异处,为天下笑。刑场上一曲《广陵散》为天下景仰,她却被人唾弃。
  早就熟透了的苹果,此时此刻,已经朽烂得只剩外面的空壳。
  上路之后,有数不清的磨难。孙悟空保唐僧取经,有八十一难;霍金只有手指可以活动;乔布斯的苹果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成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含恨起兵;二王八司马被贬;韩信受胯下之辱;司马迁更是受过宫刑……而他们在路上成熟, ①必须说清楚,杜甫的“成熟”具体指什么?杜甫又是如何在路上成熟的?
  ②要指出早熟的孔融与鱼玄机何以会烂掉。
  ③堆砌了太多的材料,就是缺少有分量的解析。
  便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而那些在温暖的果园中长成的苹果却已经朽烂,无数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四处生事。再不济也要到处炫富,以防父辈们的成就无法使用。
  他们是生涩的苹果,怯生生地上路,在路上碰撞、挤压,进而成熟;他们在温室果园中成熟,傲慢地上路,内里却已经朽烂。
  我愿做一只在路上成熟的苹果,带着路上独有的清香和快乐。
  //进阶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诗人看见果农将还未成熟的苹果摘下打包,问道:“苹果还很生涩,怎么就摘了?”果农说:“熟透的苹果,没运到远方就腐烂了;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诗人说:“你讲得真好!”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简析】这则材料理解起来没太大的难度,重点理解“熟透的苹果,没运到远方就腐烂了”“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两句话的象征意义即可。可以从这些角度立意:成熟的事物有其不足的一面,比如衰敗、老化、固守等;事物可以在过程中逐步完美;不能等到所有条件具备后才行动;辩证地对待人才,科学地使用人才。   示例一:思路与顺序的清晰化
  作文“升格”示例两则
  在路上成熟的苹果(56分)
  (改后稿)
  行知者,先行而后知。
  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文人们不变的准则。读书,让大脑的库存一天天地充盈;行走,在视野的日渐开阔中遍尝世间的酸甜苦辣。换句话说,读书与行走,就是人脱离幼稚与青涩,不断走向成熟与丰润的过程。
  苹果的成熟自有其不可违拗的规律,没经过时光的蕴蓄,没经过日光风雨的凝结,最终只能是畸形的果子。人的成长亦如此。孔融就是一个早熟的苹果,尚未成年就有了那么大的名气,在极度良好的自我感觉中,营养失衡,最终成了一个于国于家不仅无用事实上有害的人物。作为一州之长,在敌军压境之时,却整日饮酒作乐而后只身逃走,城破后妻儿遭难、百姓遭殃。早就熟透了的苹果,放置的时间长了,往往会朽烂到只剩外面的空壳。那个“四岁能让梨”的孔融最终成了“文化的垢甲”(鮑鹏山语),其被曹操杀掉,能说没有咎由自取的成分吗?
  说说杜甫吧,年轻时豪情万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的确慷慨激昂,的确能够让人热血沸腾。“少年心事可拿云”,豪情万丈的背后是对世事艰难的懵懂无知。好在经历过长安的十年蹭蹬,他亲身品尝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苦涩;八年动乱,他亲眼看见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民间真相。于是,他完成了从“诗人”到“诗圣”的羽化与蜕变。
  杜甫在路上逐渐成熟,被苦难催化为成熟的苹果。这个苹果,红了大半个唐朝,红过唐宋元明,红过晚清民国,直到今天仍散发着传承千年的浓香。
  人生之路漫漫,路上也许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坎坷甚至磨难。韩信受胯下之辱,唐僧取经有八十一难,霍金只有手指可以活动,乔布斯的苹果经历了多次失败……直面坎坷,挑战磨难,这样的过程让他们走向成熟,更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有人说,“成名须趁早”,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关键是成名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还要不断地历练自己。因为成名不等于成熟,“名”可以“催”,甚至可以“炒”,但“熟”不能催,否则后患无穷。
  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去迎接路上可能的风霜雨雪。我愿做一只在路上成熟的苹果,带着路上独有的清香和快乐。 ①读书与行走就是“在路上”。
  ②孔融的成长违背了“自然规律”。
  ③分析力求全面、辩证。
  ④指出杜甫从“诗人”到“诗圣”的羽化蜕变的轨迹。阐释具体,令人信服。
  ⑤略举其他事例,从更广的层面指出“在路上”的重要性。
  ⑥画线句很见功力。
  ⑦联系现实,明确习作的现实指向。
  【诊断】这篇习作是从人成长、成熟的角度谈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立意是准确的。主要的问题有二:1.文章的整体思路怎样安排更合理,孔融与杜甫的例子应按怎样的顺序呈现;2.全篇过多地列举材料,缺少有分量的分析,且有限的分析也过于简单化、绝对化。
  完美是不存在的(43分)
  (原稿)
  我们苦苦追寻着,追寻着完美。我们为之努力,茫然,苦恼,哭泣,又踏上新的征途。可到头来,又有哪一个找到了完美呢?又有哪一样事物,真正称得上完美呢?完美是灯塔,是海市,是黑暗中的火,是挂在天边向我们招手的启明星。
  我们追寻完美,因为我们关注于瑕疵。我们的眼睛,总是能被那一点儿不协调所吸引,并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我们想象着这个瑕疵被修正后的完美,这愈发折磨我们的心灵。殊不知,瑕疵背后仍有瑕疵,完美是不存在的,它就像一团云气,看得到,却永远无法触及。要说存在,它也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与其如此,我们何必要追寻完美呢?其实,在那一点点小缺点的旁边,是有大片的美好和幸福的啊!与其为追寻完美而疲于奔命,却注定一个失败的结局,倒不如放手,转而追寻眼前的幸福。大美食家、文学家蔡澜,不正是这样一个人吗?他常常自嘲:我的太太可真算不上个美女,可她做的菜却实在好吃,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太太逛市场,回家做个龙虾两吃,真是幸福死了。是啊,这才是真得了幸福三昧的人啊,既然不完美已经存在,忽视它,幸福就在眼前。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完美是易碎的玻璃花,美丽却不稳定,绝不能长久存在下去,而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却是长久的安静祥和与温暖,静静地流淌在心河里,不是吗?既如此,完美怎能给予我们幸福呢?它带来的,无非是失去的痛苦,而一个美丽的瑕疵,不是更加珍贵吗?
  既然完美是不存在的,每个人、每件事都会有缺点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遮掩自己的错误呢?完美的外表,必然代表着内部的腐朽,受了伤的树,就有这样两种选择,或者让伤口暴露在外表,长成紧密的木质,形成一个巨大的疤痕。但这一块,却是树上最坚硬的木料。另一种方法就是用新生的皮来包裹它,一层层地把伤口长到内部去,成为空洞,虽然表 ①“完美是不存在的”,这是个相对正确的判断。既然不存在完美,那么追求完美还有意义吗?这应该成为本文的重心与落脚点。
  ②追求完美与追寻眼前的幸福并不矛盾,二者不是对立的。
  ③居然能把“胡话”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④这段分析议论有可取之处,也可以看出作者分析问题的基本素质。
  面上了无痕迹,却常常在暴风雨时被齐腰折断,断口正是这些内在的伤疤。那个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不正是这样一棵树?粉饰的外表多么威武强大,却早就烂了根基了,抵不住风雨了,所以,面对缺点与不足,还是暴露出来吧。不要为了完美的外表而遮掩它,一旦成为内伤,它将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短板。
  完美是不存在的,却是可以逼近的,放下对完美的执着追求,让阳光治愈我们的缺陷,这样,我们的人生将成为完美的一条渐近线。 ⑤该文主体部分的两个层次缺乏内在的逻辑关联。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神维纳斯的雕像残失双臂,许多艺术家想使她复原,但所有的方案都难尽其美。也就是说,如果维纳斯双臂健在,她就可能与其他女神雕像无异,甚至毫无特征。这不禁使人感叹:大自然给了你最出色的一样,就不肯再给你另一样;甚至为了完美,它不惜给你制造一个缺憾。这种情形也经常印证在我们的人生、事业中。
  请以“完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简析】材料告诉我们,艺术作品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 面面俱到反而可能會降低欣赏者的喜爱程度。如果把人生也当成一种值得欣赏的艺术, 那么空白、缺失也就无足为怪, 只要它能把我们的痛苦、遗憾、悲恸、压抑等情感体验激发出来,对于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满足、一种启迪呢?要追求完美, 就得有所放弃,有所牺牲。这启发人们正确面对苦难、挫折和缺陷,对生活、人生、事业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示例二:
  辩证分析都分析什么
  追求完美不是错(58分)
  (改后稿)
  “完美是不存在的。”
  这个世界上可能真的并不存在完美的事物。请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所谓“完美”,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某事或某物,符合我心中的完美标准,未必符合他人的标准;符合今天的完美标准,未必符合明日的完美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追求的完美,是某种前提条件下的完美。
  追求完美,目的是给自己制定一个高标准,或者说一个高目标,这样我们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精心、更漂亮、更大气。因为对完美的追求,所以我们不放过一点点的瑕疵,想象着这个瑕疵被修正后的完美,而不是把“完美是不存在的”作为理由,为自己的失误做辩解。文过饰非,掩耳盗铃,只能成为笑谈;只有正视缺陷,直面不足才可能不断修正错误,从而让人生事业臻于至境。
  每个人、每件事都可能有缺点存在,我们为什么要遮掩自己的错误呢?受了伤的树,有两种选择,一是让伤口暴露在外表,长成紧密的木质,形成一个巨大的疤痕,但这一块却是树上最坚硬的木料。另一种方法就是用新生的皮来包裹它,一层层地把伤口封闭到内部去,成为空洞。虽然表面上了无痕迹,却常常在暴风雨来临时被齐腰折断,断口正是这些内在的伤疤。那个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不正是这样一棵树吗?无论外表粉饰得多么威武强大,却早就烂了根基,抵挡不住风雨了。所以,面对缺点与不足,还是让它们暴露出来吧!不要为了完美的外表而遮掩它,缺点和不足一旦成为内伤,将会成为永远的短板。
  另一方面,追求完美并不等于事事苛责,尤其是生活、享乐等方面,否则,就可能永远生活在遗憾、失落、牢骚、抱怨之中了。其实,在那一点点小缺点的旁边,是有大片的美好和幸福的啊!大美食家、文学家蔡澜常常自嘲:我的太太算不上美女,可她做的菜实在好吃,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太太逛市场,回家做个龙虾两吃,真是幸福死了。是啊,这才是悟得了幸福三昧的人啊。既然不完美已经存在,放下对完美的执着,忽视它,幸福就在眼前。
  我们追求完美,所以能不断修正不足;我们追求完美,所以能珍视眼前的幸福。
  追求完美不是错。 ①这个题目是不是更好些?
  ②加一“可能”,避免绝对化。
  ③分析为什么“完美是不存在的”。
  ④既然完美不存在,为什么还要追求完美?此处的分析具体、深刻。
  ⑤保留原文中的“亮点”。
  ⑥对“追求完美”做辩证分析。
  ⑦总括前文,点睛之笔。
  ⑧首尾呼应。
  【诊断】这篇习作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尤其是前半部分)。比如将追求完美与追寻眼前的幸福对立起来,有的表述则因过于绝对化而可笑,如“完美怎能给予我们幸福呢?它带来的,无非是失去的痛苦,而一个美丽的瑕疵,不是更加珍贵吗?”
其他文献
【关键词十一】城市美容师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每一座整洁的城市背后,都是环卫工人的默默付出。  ——导读语  每当春节临近,京城的年味便越发浓厚,然而,春节期间北京市东城区的五千余位环卫工人要像往常一样正常在岗。不同于常见的清洁工作,环卫工作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工种——抽粪工,东城区环卫中心的“三八女子抽粪班”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她们每天都要与这个城市的下水道打交道。  环卫
期刊
【赏析點评】本篇时评文题面巧致、形式整饬。如果仅是写弘扬传统文化,不免过于宽泛,但若是写传统文化最深沉最长远的意义,有如千年长河,万年清流,“浸润人心”,则是非常巧致的表达,题目对行文内容做出了范围定位。为什么说它形式整饬呢?由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入题,分别从“精神礼赞”“浸润心灵”“形式创新”“深远意义”等几方面展开议论,全文清晰、合理、有序,让人读来一气呵成,仍意犹未尽。  【关键词四
期刊
它不仅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儿童故事之一,更是一则歌颂纯真智慧的寓言。  ——《纽约时报》  它是一个奇迹。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能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从内容到形式都几近于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宛若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  ——周国平  作者写得特别有童趣,而这些成人思辨又正是孩子们长大成人之后面对社会、地球与宇宙诸多问题的时候必然要思考的。  ——柳鸣九  其富有诗意的淡淡
期刊
【关键词十五】空巢老人  社会化养老需要找到更多如“亲情互换”养老模式这样的支撑点,以形成更大的支撑力。  ——导读语  2017年3月26日,一场空巢老人和大学生的签约仪式,在湖北武汉龙王庙社区服务中心举行。20多名老人和大学生志愿者结成互助对子,大学生们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帮助和陪伴老人,老人则腾出一间空余的房间给大学生免费居住。  这个被称为“空巢不空,租客守望”的“亲情互换”养老模式,是由一家
期刊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作文历来便是分数占比极大的重头戏。然而由于考试时间紧张,很多同学在写之前对于作文全篇没有整体规划,甚至在文章主旨模糊不清时便匆忙下笔,结果文章不知所云,分數未达预期。所以,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思考过程,并且规划好时间,将思路形成提纲,并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平日积累的素材,注重细节。如此,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也就可以做到有所思有所写了。  1.运用提纲理清思路  通常情
期刊
谈及高考作文,各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但作为一名经历过高考的学生,却不得不承认——高考作文虽然“套路深”,但仍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仍需要我们多加努力。在我看来,应对高考作文,需要我们在“套路”中起舞。下面,我便就相关经验浅谈之。  “套路一”:段落结构  写高考作文时,除了需要注意最基本的“虎头—猪肚—豹尾”结构,每段的结构也需要注意。  首先,文章中主要段落的开
期刊
作者简介:曾获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意作文大赛初赛二等奖、决赛三等奖,第十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高中组优秀奖,论述作文《时间不止,奋斗不息》作为范文被编入浙江省《名校作文》杂志。  我是浙江考生,从2016年开始,浙江高考作文就明确规定了文体:论述类文章。所以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积累的关于论述类文章的写法技巧。  深刻说理,充分议论  很多同学写这类作文的时候,通常会保持这样一个“套路”
期刊
考场如战场,战况陷入胶着,骑虎难下,或因主帅轻心,攻打重点走偏,未能运筹帷幄,掌握全局;或因布兵有失,军器默契不够,不能以典立论,前后配合。  作文大关,攻防重点便是立意、结构、素材三道关卡。  语文老师常说,得作文者得语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文是日常积累与思考的体检单。作文谋篇布局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历练、打磨,方能得以提升,周期性的练习就愈显重要。  而作文恰恰是我们最头
期刊
本期內容在6期里
期刊
近来,“炫富摔”席卷社交网络,从摔出钞票、黄金的模特,到摔出救援工具的消防员,各行各业纷纷效仿。其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机制呢?  每一种行为,都有特定的心理需求在背后推动。粉丝模仿明星,创业者模仿成功企业家,都是力量较弱的一方模仿力量较强的一方,通过模仿“强者”,我们就感觉好像变得跟他们一样。奥裔美籍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将这种现象称为“融合需要”,通过模仿我们认同和向往的对象,与这个高大的形象融合在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