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和堂”理念对当前社会福利的启示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规范和“会”论是“聚和堂”最为重要的理念,其实践是中国古代社会进行理想社会实验的先例。这些理念和实践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人对于社会福利的态度,为社会福利在中国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社会福利的本土化发展给予了启示。
  【关键词】聚和堂 社会福利 “会”论
  
  16世纪,与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名著《乌托邦》的发表几乎同时,中国明代嘉庆年间就出现过一次以宗族为单位的乌托邦实验——“聚和堂”。而“聚和堂”的组织者便是何心隐,何心隐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中为数不多的例外之一,他没有把自己关在象牙塔,而是走出书斋,说干就干,奉行实践至上主义。他坚持行动哲学,始终身体力行,直至被处死。在中国古代文人当中,走这种体制外的非主流路线,确是极少数。
  
  “聚和堂”理念的主要内容
  
  社会规范的观点。第一,仁义观。何心隐的社会规范思想出于他对人的属性认识。他认为人既是一种自然物,又是一种社会存在。但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类具有“远于禽兽”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人类具有道德观念,有一系列社会规范。在何心隐看来,社会规范的核心就是仁与义。所谓仁义就“以仁为言语广居......广业居以分仁”,“以义为正路......正其路以象义。”何心隐所谓“广居”、“正路”不是停留在诠释孔孟及理学家的伦理概念层次,而是将其具体的实践以兼济天下的意义。就是让所有的人生活的更好,所有的人都处在他所讲的合理关系中。他将儒家仁论从一个方面推向极致——“凡天下血气者莫不亲”。这显然是对当时日趋绝对化的专制王权,森严的礼制和程朱理论的批判、冲击乃至对抗,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位。
  第二,意气观。何心隐以仁、义为人的根本。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气的论述。他认为气自冲而广为仁,毅然而正为义。并认为儒家欲养这种精神之气。这种见解阐发出儒家的侠义精神和英雄气概,为明代儒家变革的行为,找到了源自传统的精神动力,也为自己的英雄生活找到了行为依据。所以这一诠释无论对儒家,对于明代思想变革,还是对他本人而言都有较大的意义。对照其一生的经历和坎坷,可以体验到何心隐是一位既坚持儒家的价值观,又崇尚意气的人。他身为一介布衣,又期望弘扬社会公正。这不免遭到种种障碍,随之也就不得不养其浩然之气。何心隐的一生,因浩然之气,而充满光辉。
  “会”论。何心隐之所以破除传统的身家意识,建立一种超乎身家之上的师友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核心,是为了建立起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即是何心隐所谓的“会”。“会”这种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会与家相像,成员藏身于会中。其二,这种社会组织中有主持会的人,但主持会的人并不专于一家一姓,可能是轮流的,故曰:“相与以主会”。其三,“会”这种社会组织的范围远大于家,而家同时也录属于会。其四,人们加入会,不再像原来那样,各身其身、各家其家,而成为“君子其身其家”。其五,没有入会的人,仍是一般的士农工商,其身其家入会之后,其身家则成为“天下国之身之家”了。
  何心隐对于“会”的叙述看来,虽然尚不够明确,但可以看出,这种社会组织是一种超乎一般士农工商之阶层区分,超乎一般身家之上的社会组织,其范围广泛,也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如“主会”之类。何心隐又认为“会”不仅是社会组织形式,同时还具有政治组织性质。师生的纵向联系可以演变为君臣关系。“天下非统于友朋而何,《春秋》以道统统于仲尼。”在何心隐提倡的理想政治社会,君主不再是集揽大权于一身的专制统治者,而是践行“达道”的理想政治领袖,体现着仁爱和公正。何心隐的会具有平均、平等的特征,其间只有治学传道的先进与落后之别,而没有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何心隐不但是一位充满美好幻想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社会实验家,他在家乡进行了“会”的实验。他以本宗族为试点,创办了“聚合堂”。“谓《大学》先齐家,乃构萃和堂以合族,身理一族之政。冠婚、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行之有成”。何心隐抱有从“齐家”开始,以至“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付诸实践。他的理想社会纯为空想,在小生产条件下,殊无实现的可能,却意义重大。何心隐的设想以“会”的形式取代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政制度,要君主作实现仁爱理想的工具。再表达形式上,何心隐延用君臣、圣贤等概念,但表达的实质却是对君主政治的深刻批判。
  
  “聚和堂”理念对我国社会福利的启示
  
  当今的中国正面临着社会生活转轨的关键时期,传统的社会福利体系受到新生活挑战,因此建构一种适应社会发展前进的社会福利体系显得非常重要。今天的社会是昨日历史的延续,建构现时代的社会福利体系也得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完成。从现代社会的需要着眼,研究儒家学者何心隐的“聚和堂”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拟定契合中国社会的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政策,规范实施社会福利服务发展。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对维系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变迁时期,国家备受显著社会问题的困扰,对社会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制定出适时的社会政策便成为社会的一种制衡机制或稳定器。
  当然,何心隐作为社会福利思想史上极端平民派的典范,也意识到社会福利政策的拟定和实施,基于其创办并主持的“聚和堂”这个理想社会模式,可根据他所作的《聚和率教谕族俚语》、《聚和率养谕族俚语》和《聚和老老文》等直接材料看到大概情形,“聚和堂”以宗族为单位,即既管教化,对同族儿童实行公共教育,同时也管经济。何心隐还“捐千金,创义田,储公廪以待冠婚丧祭鳏寡孤独之用。”在聚和堂内部对鳏寡孤独者实行集体救济。“安老、怀少、友信”这也正是何心隐所提出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据黄宗羲载,何心隐的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所以行之有成,不但是由于他亲身管理一族之政,率先捐钱捐物,把私人财产归入集体财产的精神和行为密切相关,而且与他的社会福利政策本身的先进性与理想性,符合当时民众的愿望有关。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促进社会福利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家应当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主体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以期形成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新型社会福利格局。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立现代福利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已经成为我们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我们要完成和实践这个伟大的目标,构建健全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是传统中国许多志士仁人的美好理想。先秦时期,儒、墨、道家都提出过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内容相当丰富。而何心隐作为中国社会福利的先驱和实践派,其构建的和谐社会理念,不仅独具特色,而且付诸实践十二年之久(1547-1559年)。何心隐在其家乡创办的“聚和堂”,其中心思想是均、群、和。他根据他的仁义观,爱所有的的人,尊重所有人,并把这些人不分贫富差距,集中实施社会教育,让他们排除杂念,相亲相爱,并试图在分配领域,通过互通有无,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关于聚和堂的社会实验,是以宗族为单位的乌托邦实验,这些理想尽管不够周全,不够系统,有不切实际之处,且实验范围有限,但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我国自古以来福利事业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国的福利事业在组织调动社会资源,调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公民素质,增强社会责任,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当然对我们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福利新机制。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福利的新机制过程中,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包括社会福利在内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农村更少实现,这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过多的现实密切相关。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原有主要依靠集体提供积累资金来运行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使其继续发展,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化改革的前提下寻求出路。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既面临费用短缺,又有因机构人员等资源配备不合理造成的低效率和低效益。因此,今后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要同时从这两方面着手改革。
  何心隐作为农村社会改革的先驱,其在农村家乡创办的“聚和堂”是兼教育与经济为一体的组织。在经济方面,何心隐通过近现代精神的管理方法,实现了千百年来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合作化经营。聚和堂设“一十二人总管粮于四季,二十四人分催粮于八节,七十二人分征粮于各侯”这些人不脱离生产,也无特殊和额外的利益。税金由“聚和堂”按全族人口数统一交纳。聚和堂正是通过这种严密的组织、精密分工,实现了农业的初步合作化。在当时,这确实是个创举。这种制度在减轻农民的负担和缓解贫困上很有积极意义。(作者单位:宜宾学院法学系)
其他文献
[摘要]领导干部讲真话与听真话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领导干部要听真话,必须首先讲真话,领导干部只有带头讲真话才能听到真话。各级组织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保证和激励领导干部带头保证讲真话、听真话。  [关键词]讲真话 听真话 途径    讲真话与听真话是个简单而又实际的问题,近年来,百姓频频抱怨某些领导干部说假话、空话、大话,就是不说真话。而领导干部常常也是相当无奈,部分领导抱怨听不到真话,或者感到听真
[摘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绩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具体到绩效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的运用,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绩效管理的优化措施,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员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绩效,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关键词]绩效管理 房地产企业 优化措施    当前,房地产业发展态势非常好,但面临着三大转变,即房地产经济的增长方式正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
学林纪事  程千帆先生为我改作业徐有富(一·3)  国学讲堂  国学研究与科学方法谢桃坊(一·9)  重读名家  李审言的《世说新语》研究刘强(二·3)  夏承焘先生治词业绩及其成就平议陈水云(五·3)  名家治学  罗根泽开山采铜徐有富(三·3)  我的古典文学研究之路李少雍口述李心灵整理(四·3)  治学门径  一份音韵学初学笔记(上)王小盾阎莎莎(五·11)  一份音韵学初学笔记(中)王小盾
【摘要】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外贸体制的理论主要沿袭了前苏联计划经济理论的基本思想。改革开放后,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理论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演进,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外贸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已高度发达,并日益与国际接轨,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应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关键词】外贸体制 改革 理论 演进    前 言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就改革而论,理论超前,实践滞后;就开放而言,理论滞
俞士玲(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今天(2019年8月22日)我们聚集在这里参加《日本世说新语注释集成》的新书分享会。我们知道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材料。我们张老师以一人之力,搜得日本《世说新语》注三十种(这套《集成》里面编成二十六种)、仿《世说》八种,编成这套《日本世说新语注释集成》,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他用新的材料,将1939年吉川幸次郎先生将日本江户时期“《世说》热”归结到荻生徂徕的说法向前推
在《少年维特的烦恼》里你叫维特,在《人间失格》里你叫大庭叶藏,在《冬日笔记》里你就叫你。  你人生最初的记忆是不着纤云的青空。九岁那年,你俯瞰着那片摇颤的碧蓝。你趴在巨大的荷花缸边缘,踮起脚尖,将右臂尽力伸向青空深处,伸向那些闪闪发亮的硬币。阳光将缸沿晒得滚烫,灼痛了你腋下的皮肤。缸中之水却寒彻骨髓,一指长的红鱼环绕着白色手臂,你渐渐失去了手的知觉,看着它仿佛是由他人操作的机械臂,一次次挖入淤泥,
“我很清楚,我是一个不断尝试新事物的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个生手。我觉得生手是一个很好的状态。我想应该是罗兰·巴特说过一句关于生手的话,他说:生手的妙处在于,它与情窦初开类似。而我就在书写着我所热爱的事物。”  杰夫·戴尔 英国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作品包括《杰夫在威尼斯,死亡在瓦拉纳西》《此刻》《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懒人瑜伽》《寻找马洛里》《一怒之下:与D.H.劳
陶渊明《饮酒》其五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毫无疑问是陶诗中最受称赏的经典名句。不过,就“悠然见南山”的“见”字读音,却时见争议。目前通行的由今人校注的陶渊明诗文集以及今人编写的各类古代文学作品选本和教材,对此字均不注音。我们通常读作“jiàn”,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时常听到学生将此字读作“xiàn”,就连个别电视台在播放产品广告时引用此诗也读为“xiàn”。事实上,不少读者在私下交流时就
中晚唐时代,江南地区活跃着一群水墨山水画家,他们上承张璪、王维的水墨山水画法,下启五代荆浩、关仝水墨山水画的新局面。这个画家群体,在画史上缺乏记载,或则语焉不详,而唐代诗人却将他们的行踪、画艺特征,用优美的诗歌语言,生动地记录了下来,充分展示出诗画融通的历史贡献。  五代著名山水画家荆浩说过:“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将两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语见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
我在找一种对比,从这些作家、作品中挖掘具备“反衬”质感的东西  《相爱相亲》的剧本雏形是游晓颖大三时的课堂作业。  游晓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有门课叫“电视剧创作”,课程作业是每人交一个剧本。她想起了“大奶奶”。大奶奶是游晓颖爷爷的原配,生活在乡下。游晓颖从不知道这位“大奶奶”的存在,直到要回乡给爷爷迁坟,大奶奶才被提及。爷爷一辈子没回乡,大奶奶就一直未改嫁,等了他一辈子。  “我特别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