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走上工作岗位已近18个春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讲坛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亲身经历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从旧课标向新课标的“嬗变”。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反思之余,我深深认识到,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把思想品德课教学做细、做好、做实,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尤其是作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适应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嬗变”,唯有“吾将上下而求索”,做到迎难而上,潜心探究,努力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行家里手。
一、要适应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嬗变”
1.在课程上,要适应由旧教材向新教材的“嬗变”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旧、繁、难、偏”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这些知识缺乏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新教材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增加活动探究教学内容,设计了大量既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又富有时代特性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课案例,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课内活动涉及许多讨论式教学手段,课外活动阵地涉及社区、德育基地、历史遗迹等。活动课的设置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亮点”,通过活动能让学生自主参与,扩展知识,增强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丰富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考核评价时改变了过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应试模式,增加主观题的设置,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而,教师必须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投身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
2.在理念上,要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嬗变”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是教师空洞说教、画条条杠杠,学生死记硬背重点。这种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质就是应试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过分强调分数,是“分、分、分,教师学生之命根”的“唯分是从”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嬗变”,积极探索新课标下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路子,要把学生兴趣最浓、参与率最高的活动课程开设起来,坚持下去,“众人划桨”齐开素质教育的“大船”。
3.在迎考上,要适应由单一题型向多元题型的“嬗变”
传统的思想品德考试以单一题型居多,如,填空题、简答题,重视考查知识、观点和原理。这种单一题型的考试,忽视了社会生活实践,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高分低能,制约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实施之后,对考试题型实行了改革,由单一题型向多元题型“嬗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和答案也趋多元化。多元题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具体的情境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判断分析与选择。这种题型侧重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合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人人都能尽其所能,分类梳理、分条辨析、分点作答。多元化的题型,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热情。
二、“嬗变”的困惑与思考
1.“穿新鞋走老路”的困惑与思考
对思想品德教师而言,使用了新教材是“穿新鞋”,但还用传统教法教,则是“走老路”。就笔者观察的现状,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走老路”。还是存在教学的惰性思想,不愿意开展活动课程及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满足于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新教材的一大贡献是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适时安排活动课验证和巩固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折不扣地开展活动课,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而不是一味地传授死知识。在新课标下,我们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要“穿新鞋探新路”,把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有机结合起来。
2.网上评卷的困惑与思考
近几年中考阅卷采取网上阅卷,对此笔者有两大困惑:一是阅卷教师宥于现成答案给分,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宝贵的直接经验而形成的新颖独到的见解支持不够,挫伤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二是“粗线条”赋分,阅卷者不仔细研读学生试卷,而是在规定的分数值内迅速赋分,模糊了答卷的差异。尽管有复查校核机制,但仍有一些试卷因误判而造成优者不优、劣者不劣,留下永久的遗憾。以上两点给笔者留下的思考是:评阅过程要细化、量化,既依据参考答案的得分点分点赋分,又要考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灵活赋分。复查试卷要精确到每一题、每一点、每一分,“锱铢必较”,给考生公平而公正的判分。
3.行政干预的困惑与思考
所谓行政干预,就是政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对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一个教师的评价,还喜欢用应试教育的“口头禅”说事儿:你这个学校(班级)有几人达到重点中学分数线?学校中考成绩在全县(区)排名第几?教师的教学成绩在平行学校(班级)排名第几?“冠军者”啧啧称赞,“扛榜者”缄默不语,个中滋味谁不知晓!这说明他们还喜欢用应试教育的老一套进行教育教学评价,而没有适应素质教育的转轨。思想品德课程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品德践行,政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要给教师真正“松绑”,要让我们在新课标下心无旁骛地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真正让学生沐浴素质教育的阳光雨露。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为容易却艰辛。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功利主义色彩,全身心投入到新课改中去,适应“嬗变”所带来的“阵痛”,真正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放飞理想的殿堂和享受幸福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立发中学)
一、要适应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嬗变”
1.在课程上,要适应由旧教材向新教材的“嬗变”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旧、繁、难、偏”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这些知识缺乏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新教材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增加活动探究教学内容,设计了大量既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又富有时代特性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课案例,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课内活动涉及许多讨论式教学手段,课外活动阵地涉及社区、德育基地、历史遗迹等。活动课的设置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亮点”,通过活动能让学生自主参与,扩展知识,增强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丰富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考核评价时改变了过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应试模式,增加主观题的设置,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而,教师必须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积极投身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
2.在理念上,要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嬗变”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是教师空洞说教、画条条杠杠,学生死记硬背重点。这种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质就是应试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过分强调分数,是“分、分、分,教师学生之命根”的“唯分是从”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嬗变”,积极探索新课标下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路子,要把学生兴趣最浓、参与率最高的活动课程开设起来,坚持下去,“众人划桨”齐开素质教育的“大船”。
3.在迎考上,要适应由单一题型向多元题型的“嬗变”
传统的思想品德考试以单一题型居多,如,填空题、简答题,重视考查知识、观点和原理。这种单一题型的考试,忽视了社会生活实践,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高分低能,制约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实施之后,对考试题型实行了改革,由单一题型向多元题型“嬗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和答案也趋多元化。多元题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具体的情境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判断分析与选择。这种题型侧重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合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人人都能尽其所能,分类梳理、分条辨析、分点作答。多元化的题型,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热情。
二、“嬗变”的困惑与思考
1.“穿新鞋走老路”的困惑与思考
对思想品德教师而言,使用了新教材是“穿新鞋”,但还用传统教法教,则是“走老路”。就笔者观察的现状,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走老路”。还是存在教学的惰性思想,不愿意开展活动课程及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满足于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新教材的一大贡献是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适时安排活动课验证和巩固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折不扣地开展活动课,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而不是一味地传授死知识。在新课标下,我们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而要“穿新鞋探新路”,把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有机结合起来。
2.网上评卷的困惑与思考
近几年中考阅卷采取网上阅卷,对此笔者有两大困惑:一是阅卷教师宥于现成答案给分,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宝贵的直接经验而形成的新颖独到的见解支持不够,挫伤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二是“粗线条”赋分,阅卷者不仔细研读学生试卷,而是在规定的分数值内迅速赋分,模糊了答卷的差异。尽管有复查校核机制,但仍有一些试卷因误判而造成优者不优、劣者不劣,留下永久的遗憾。以上两点给笔者留下的思考是:评阅过程要细化、量化,既依据参考答案的得分点分点赋分,又要考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灵活赋分。复查试卷要精确到每一题、每一点、每一分,“锱铢必较”,给考生公平而公正的判分。
3.行政干预的困惑与思考
所谓行政干预,就是政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对一所学校、一个教学班、一个教师的评价,还喜欢用应试教育的“口头禅”说事儿:你这个学校(班级)有几人达到重点中学分数线?学校中考成绩在全县(区)排名第几?教师的教学成绩在平行学校(班级)排名第几?“冠军者”啧啧称赞,“扛榜者”缄默不语,个中滋味谁不知晓!这说明他们还喜欢用应试教育的老一套进行教育教学评价,而没有适应素质教育的转轨。思想品德课程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品德践行,政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要给教师真正“松绑”,要让我们在新课标下心无旁骛地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真正让学生沐浴素质教育的阳光雨露。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看似寻常最奇崛,成为容易却艰辛。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功利主义色彩,全身心投入到新课改中去,适应“嬗变”所带来的“阵痛”,真正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放飞理想的殿堂和享受幸福的乐园。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立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