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审计影响的不断扩大,审计质量控制越来越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审计质量控制是指由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质量标准,对各项审计工作,或具体审计项目全过程的质量进行自我约束的一项活动,借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以及审计工作的效益和效率,它包括计划、制约、检查、分析和反馈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离开质量控制,审计监督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使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摆在全军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近几年,虽然审计署在提高审计质量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各级审计机关也在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可是,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问题一:审前调查不充分。有些审计人员没有用发展的思路认真对待审前调查,对于年年审或经常审的项目不愿做审前调查,即使做了调查也只是蜻蜓点水,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审计项目仍按照以往的经验对待,容易造成审计方案简单、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审计的责任和风险。
问题二: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质量不高。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工作质量保证,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审计工作质量,没有好的审计实施方案,项目审计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审计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当前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审计实施方案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二是审计内容泛泛,缺乏操作性;三是审计分工不合理,审计人员职责界定含糊,审计责任分担不清。
问题三:审计实施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不严。审计实施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不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计组内部沟通不够,审计组长对审计情况掌握了解不全面,存在遗漏重要审计事项,形成审计风险的问题;二是个别审计人员对审计技术、审计方法、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掌握不够,再加上对审前准备不充分,碰到问题时缺少对问题的判断标准,不能有效的履行审计程序,无法深层次的披露审计发现,形成重要审计事项漏审的审计风险;三是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实施方案的遵循性控制不到位,甚至偏离了审计实施方案,致使审计工作降低了效率,不但加大了审计成本,结果还难以达到预定审计效果。
问题四:审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审计信息。审计报告是审计的成果表现形式,审计报告质量的好坏决定这整个审计项目的成败。目前的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挖掘不够,审计结论准确度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少,审计信息价值不高,甚至存在审计发现雷同,审计报告模式雷同,致使审计报告缺乏实际意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审计报告的权威性。
针对以上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审计质量控制的效率。
一 、以人为本,控制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人,审计质量控制要做到常抓不懈。
(一)要以人为本,加强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采取办学习班、自学、参加培训班、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学习审计法、会计法等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通过选派审计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审计准则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和业务知识培训班以及有关加强审计质量的培训等形式,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员,力求通过深入扎实的培训学习,规范审计行为,着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二)对审计人员各种素质进行控制的同时,审计组织应设立咨询部門,为审计人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发展信息的有关资料,如会计、审计、经济方面国内外专家的意见,有关新颁发的法规制度,指导工作的最新手册等。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应能得到权威专家的协助。
(三)提高审计手段。要加强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软件和审计实施系统的学习和运用,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多数审计单位都实现了会计核算信息化,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起步较迟,其工作手段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创造条件彻底改变这一落后局面,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
二、搞好审前调查工作,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
要提高审计质量,开展审计前调查是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对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审前调查,并制定可行的审计方案,确保每个审计项目的质量,在审计项目的审计周期上也应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尽量缩短周期。 在每次审计开始前认真摸清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财政财务政策规定、经营活动情况、项目的基本情况,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及财政财务隶属关系,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会计政策选用等一系列需要调查了解的情况,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审计的着重点,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减少随意性。
三、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在审计工作实施前,要精心制定审计方案,以方案指导每一个审计项目。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审计人员往往不重视审计方案制定工作,经常是仓促上阵,这也是造成审计质量不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为此,我们应该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在审计方案的制定上,掌握全局,突出重点,审计项目实施前深入被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摸清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管理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
四、强化审计实施过程管理,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
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中心环节。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就要对审计项目的一个总体把握。首先,要对审计项目全过程的把握。即从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公布审计报告、建立审计档案各个环节的把握。其次,明确审计项目质量是一个体系,其涉及审计工作的诸多方面,审计组织、人员、素质、经费和时间保证等。最后,加强集体审定。对重大事项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审定,不经审定,不得实施。
五、优化审计报告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
审计报告是审计监督活动的"成果", 审计项目结束后,要求审计小组要高度重视审计文书质量,特别是要注意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了审计工作中实施的审计手续和审计测试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以及据此而得出的审计结论,集中体现了审计人员所作的全部工作。因此,它可以作为审计组织的监督部门检查审计工作实施情况的依据。对审计底稿纪录的内容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提炼,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离开质量控制,审计监督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使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摆在全军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近几年,虽然审计署在提高审计质量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各级审计机关也在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可是,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问题一:审前调查不充分。有些审计人员没有用发展的思路认真对待审前调查,对于年年审或经常审的项目不愿做审前调查,即使做了调查也只是蜻蜓点水,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审计项目仍按照以往的经验对待,容易造成审计方案简单、重点不突出、针对性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审计的责任和风险。
问题二:审计实施方案编制质量不高。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工作质量保证,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审计工作质量,没有好的审计实施方案,项目审计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审计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当前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审计实施方案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二是审计内容泛泛,缺乏操作性;三是审计分工不合理,审计人员职责界定含糊,审计责任分担不清。
问题三:审计实施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不严。审计实施过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不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计组内部沟通不够,审计组长对审计情况掌握了解不全面,存在遗漏重要审计事项,形成审计风险的问题;二是个别审计人员对审计技术、审计方法、有关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掌握不够,再加上对审前准备不充分,碰到问题时缺少对问题的判断标准,不能有效的履行审计程序,无法深层次的披露审计发现,形成重要审计事项漏审的审计风险;三是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实施方案的遵循性控制不到位,甚至偏离了审计实施方案,致使审计工作降低了效率,不但加大了审计成本,结果还难以达到预定审计效果。
问题四:审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审计信息。审计报告是审计的成果表现形式,审计报告质量的好坏决定这整个审计项目的成败。目前的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挖掘不够,审计结论准确度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少,审计信息价值不高,甚至存在审计发现雷同,审计报告模式雷同,致使审计报告缺乏实际意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审计报告的权威性。
针对以上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审计质量控制的效率。
一 、以人为本,控制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人,审计质量控制要做到常抓不懈。
(一)要以人为本,加强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采取办学习班、自学、参加培训班、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学习审计法、会计法等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通过选派审计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审计准则培训班、专题研讨班和业务知识培训班以及有关加强审计质量的培训等形式,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员,力求通过深入扎实的培训学习,规范审计行为,着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二)对审计人员各种素质进行控制的同时,审计组织应设立咨询部門,为审计人员提供当前业务技术发展信息的有关资料,如会计、审计、经济方面国内外专家的意见,有关新颁发的法规制度,指导工作的最新手册等。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时,应能得到权威专家的协助。
(三)提高审计手段。要加强审计人员对计算机审计软件和审计实施系统的学习和运用,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多数审计单位都实现了会计核算信息化,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起步较迟,其工作手段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创造条件彻底改变这一落后局面,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
二、搞好审前调查工作,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
要提高审计质量,开展审计前调查是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对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审前调查,并制定可行的审计方案,确保每个审计项目的质量,在审计项目的审计周期上也应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尽量缩短周期。 在每次审计开始前认真摸清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财政财务政策规定、经营活动情况、项目的基本情况,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及财政财务隶属关系,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会计政策选用等一系列需要调查了解的情况,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审计的着重点,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减少随意性。
三、重视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在审计工作实施前,要精心制定审计方案,以方案指导每一个审计项目。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审计人员往往不重视审计方案制定工作,经常是仓促上阵,这也是造成审计质量不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为此,我们应该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在审计方案的制定上,掌握全局,突出重点,审计项目实施前深入被审单位进行审前调查,摸清被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管理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
四、强化审计实施过程管理,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
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中心环节。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就要对审计项目的一个总体把握。首先,要对审计项目全过程的把握。即从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公布审计报告、建立审计档案各个环节的把握。其次,明确审计项目质量是一个体系,其涉及审计工作的诸多方面,审计组织、人员、素质、经费和时间保证等。最后,加强集体审定。对重大事项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审定,不经审定,不得实施。
五、优化审计报告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
审计报告是审计监督活动的"成果", 审计项目结束后,要求审计小组要高度重视审计文书质量,特别是要注意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工作底稿记录了审计工作中实施的审计手续和审计测试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以及据此而得出的审计结论,集中体现了审计人员所作的全部工作。因此,它可以作为审计组织的监督部门检查审计工作实施情况的依据。对审计底稿纪录的内容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提炼,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