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结尾处的一组比较,历来有诸多解读,但笔者以为几种说法在论及“黄犬之与骆驼”时,都未搔到痒处,因而也就未切中问题的关键。其实,我们不妨从简单处来着眼,或许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故都的秋》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线索,与“清、静、悲凉”的内核相一致,其在行文上也有一条线索。开篇作者交代自己“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并认为南国的秋叫人“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在描画了一幅幅“清、静、悲凉”的秋意“到底”之象后,作者喟叹道“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结尾再次将故都的秋与南国之秋比较,指出“比起北国的秋来”,“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于此郁达夫自然引出四组比喻来加深人们对“北国的秋”的“回味”。综观这条行文线索,作者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前有交代,后有照应,始终扣住“秋味”二字来做文章。据此我们来观照结尾的这段文字: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前三组“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都用食物作比,分别从味觉感受上的醇厚、耐咀嚼、鲜美的程度区别,将“南国之秋”与“北国的秋”进行了比较,比较中对何为“回味”之“永”有了具体而深刻的认识。那么如果“黄犬之与骆驼”是从视觉角度描述“回味”“永”否的话,这就与前三组比喻不协调,同时也为评家向来称之的“精到细腻”找到了一处反例,何况还犯了具体与概括不映衬、材料与观点不一致的低级错误。
与许多同辈作家一样,郁达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必说“槐树的落蕊” “秋蝉的残声”等意象的选取,随处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子,单是“悲秋”的主题,就是千百年来空谷传响的旋律。读郁达夫的文章确实需要具备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文中的“黄犬”指的是黄犬肉,“骆驼”指的是驼峰肉,以整体之名代之,为的是句式的匀称,节奏的和谐。
黄犬肉做食物不是稀奇事,而驼峰今人则知之不多。骆驼背上的肉峰,内贮大量脂肪,营养丰富,同时列为名菜。宋代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驼峰》中说:“驼峰之隽,列于八珍。”杜甫《丽人行》:“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关于驼峰的珍美与难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吕震与解缙谈食中美味。吕曰:“驼峰珍美,恨未之识。”解云:“仆尝食之。”吕知其诳,他从光禄得死蹄胫,请解曰:“昨有驼峰之赐,宜共焉。”解至大嚼。吕戏曰:翰林有个痴哥,光禄何曾宰骆驼。不是吕生来说慌,如何嚼得这般多。”
这则故事见于笔记小说《坚瓠首集·驼峰熊掌》,后半部分记的是关于熊掌的趣闻。由此说来驼峰不仅是食中珍品,且十分难得。
笔者罗列上述材料,并无意做考据文字,只是叹服作者联想之奇特,匠心之独运,以及这一代大家在对“传统”之批判时是如何的高屋建瓴。四组比喻都是从味觉角度而言的,他们或醇厚,或耐咀嚼,或鲜美,或珍美难得,都是突出“北国之秋”回味之“永”,叫人能“赏玩”到“十足”,这是与全文一以贯之的“到底”的感受相吻合的。用感受比感受,是作家主观情感强化的表现之一,也是疏朗不羁、精到细腻的有力例证。四组比较排列亦颇为讲究。从食物看,由寻常到珍贵;就情感言,则层层递进,步步加深。作者欣赏北国之秋,字里行间激荡着“不能自已的深情”。
《故都的秋》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线索,与“清、静、悲凉”的内核相一致,其在行文上也有一条线索。开篇作者交代自己“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并认为南国的秋叫人“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在描画了一幅幅“清、静、悲凉”的秋意“到底”之象后,作者喟叹道“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结尾再次将故都的秋与南国之秋比较,指出“比起北国的秋来”,“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于此郁达夫自然引出四组比喻来加深人们对“北国的秋”的“回味”。综观这条行文线索,作者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前有交代,后有照应,始终扣住“秋味”二字来做文章。据此我们来观照结尾的这段文字: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前三组“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都用食物作比,分别从味觉感受上的醇厚、耐咀嚼、鲜美的程度区别,将“南国之秋”与“北国的秋”进行了比较,比较中对何为“回味”之“永”有了具体而深刻的认识。那么如果“黄犬之与骆驼”是从视觉角度描述“回味”“永”否的话,这就与前三组比喻不协调,同时也为评家向来称之的“精到细腻”找到了一处反例,何况还犯了具体与概括不映衬、材料与观点不一致的低级错误。
与许多同辈作家一样,郁达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必说“槐树的落蕊” “秋蝉的残声”等意象的选取,随处可见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子,单是“悲秋”的主题,就是千百年来空谷传响的旋律。读郁达夫的文章确实需要具备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文中的“黄犬”指的是黄犬肉,“骆驼”指的是驼峰肉,以整体之名代之,为的是句式的匀称,节奏的和谐。
黄犬肉做食物不是稀奇事,而驼峰今人则知之不多。骆驼背上的肉峰,内贮大量脂肪,营养丰富,同时列为名菜。宋代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驼峰》中说:“驼峰之隽,列于八珍。”杜甫《丽人行》:“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关于驼峰的珍美与难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吕震与解缙谈食中美味。吕曰:“驼峰珍美,恨未之识。”解云:“仆尝食之。”吕知其诳,他从光禄得死蹄胫,请解曰:“昨有驼峰之赐,宜共焉。”解至大嚼。吕戏曰:翰林有个痴哥,光禄何曾宰骆驼。不是吕生来说慌,如何嚼得这般多。”
这则故事见于笔记小说《坚瓠首集·驼峰熊掌》,后半部分记的是关于熊掌的趣闻。由此说来驼峰不仅是食中珍品,且十分难得。
笔者罗列上述材料,并无意做考据文字,只是叹服作者联想之奇特,匠心之独运,以及这一代大家在对“传统”之批判时是如何的高屋建瓴。四组比喻都是从味觉角度而言的,他们或醇厚,或耐咀嚼,或鲜美,或珍美难得,都是突出“北国之秋”回味之“永”,叫人能“赏玩”到“十足”,这是与全文一以贯之的“到底”的感受相吻合的。用感受比感受,是作家主观情感强化的表现之一,也是疏朗不羁、精到细腻的有力例证。四组比较排列亦颇为讲究。从食物看,由寻常到珍贵;就情感言,则层层递进,步步加深。作者欣赏北国之秋,字里行间激荡着“不能自已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