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125-01
案例背景:
部编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单元内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和《植物妈妈有办法》。根据单元主题,希望学生在阅读中知晓大自然中的变化规律和简单的科学道理,更加热爱大自然,激發学生对于探究大自然、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对于这样的科学童话类型的文章,在课堂教学方面该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引发了一些思考。
部编教材不同于沪教版教材,沪教版每学年的第一课多和“春天”、“太阳”有关,但部编教材在课文编排的内容、形式上与前册都有一定的连续性。第二册的最后一单元里安排了两篇与动物相关的连环画课文,旨在让学生借助图片来理解课文、自主识字等等。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传统课文,但是部编教材也赋予了它不同的新意。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讲故事、运用多元的方法体会动词的精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这两方面思考如何设计适恰且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片段呈现:
1.理清明线、寻找暗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师;终于找到妈妈啦,现在你就是小蝌蚪,能不能像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呢?
生自由练说、指名借助板书说、借助青蛙图片说。
师:原来小蝌蚪小的时候是……(指图片)
生: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而妈妈的特点呢?
生: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师:他们样子的差别可真大呀!难怪小蝌蚪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要去问要去找了呢!终于找到妈妈了,青蛙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很高兴,笑着说……
生朗读: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他们又是怎样长大的呢?请你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有位专家老师曾经在讲座提到过,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让学生讲故事的课堂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课文是双线结构,明线在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而暗线则是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处理方法是先学习小蝌蚪的外貌,接着理解明线,带着学生一起根据鲤鱼、乌龟的提示找到青蛙妈妈,再通过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外貌对比引出暗线,学习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其中就需要学生完成三个故事的讲解—找妈妈、变青蛙和一边找妈妈一边变青蛙。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利用好这些插图组成的连环画进行“讲故事”。有了这样的思路,课堂教学的进行也有了“支点”,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线索,课文的学习也不致于会“散”。
2.多元方式体会表示动作的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自然段,乌龟口中小蝌蚪的妈妈又有哪些特点呢?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师:披着绿衣裳,和“穿着绿衣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借用一下韬韬小朋友的外套,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穿外套、披外套。
师:谁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穿,就是穿进去,披,就是披在外面。
生:穿就是把手都伸进去,把肚子也遮住,披就是披在肩膀上,没有遮住肚子。
师:小朋友们看得很仔细,我们看看青蛙的图片,绿色覆盖在了青蛙的背部,而它的肚皮并不是绿色,是白色的。所以这里用了“披”这个词语。平时我们还可以说披什么呢?
生:披上一件外套。
生:妈妈给我披上毯子。
部编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双线结构,每个单元不仅有人文主题还有语文要素主题,这一单元中语文要素的单元学习重点主要在于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重点在三篇课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对于动词的理解也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有机的结合。《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许多动词的运用都很精妙,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让学生进行解说词义难度比较大,在课堂中我采取的方法是请学生自己演一演,或者是同桌之间演一演,通过表演的学习活动来体会。比如在理解“披”和“穿”的不同时,我先让学生演一演,有些学生做出来的动作是一样的。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进行第二课时时正巧发现班级内有一位学生穿了一件外套,便直接请这位学生现场利用外套演示这两个动作,这样学生一目了然,随后再请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或是结合生活进行说句练习,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总结:
科学童话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理解也是体会严谨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也正是因为严谨性,所以课文的线索十分清晰,内容也是清晰明了,学生能够通过看插图、根据课文的线索正确地进行说话练习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因为是童话故事,分角色的朗读、表演读也能够提升课堂的乐趣。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是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打造多元的学习活动去提升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努力做到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加强课堂的趣味性。
作者简介:尹欣悦(1992.09)女,汉族,上海人,本科学历,初级职称,从事教师工作。
案例背景:
部编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单元内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和《植物妈妈有办法》。根据单元主题,希望学生在阅读中知晓大自然中的变化规律和简单的科学道理,更加热爱大自然,激發学生对于探究大自然、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对于这样的科学童话类型的文章,在课堂教学方面该如何设计学习活动,引发了一些思考。
部编教材不同于沪教版教材,沪教版每学年的第一课多和“春天”、“太阳”有关,但部编教材在课文编排的内容、形式上与前册都有一定的连续性。第二册的最后一单元里安排了两篇与动物相关的连环画课文,旨在让学生借助图片来理解课文、自主识字等等。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传统课文,但是部编教材也赋予了它不同的新意。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讲故事、运用多元的方法体会动词的精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这两方面思考如何设计适恰且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片段呈现:
1.理清明线、寻找暗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师;终于找到妈妈啦,现在你就是小蝌蚪,能不能像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呢?
生自由练说、指名借助板书说、借助青蛙图片说。
师:原来小蝌蚪小的时候是……(指图片)
生: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而妈妈的特点呢?
生: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师:他们样子的差别可真大呀!难怪小蝌蚪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要去问要去找了呢!终于找到妈妈了,青蛙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很高兴,笑着说……
生朗读: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他们又是怎样长大的呢?请你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
《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有位专家老师曾经在讲座提到过,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让学生讲故事的课堂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课文是双线结构,明线在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而暗线则是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处理方法是先学习小蝌蚪的外貌,接着理解明线,带着学生一起根据鲤鱼、乌龟的提示找到青蛙妈妈,再通过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的外貌对比引出暗线,学习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其中就需要学生完成三个故事的讲解—找妈妈、变青蛙和一边找妈妈一边变青蛙。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利用好这些插图组成的连环画进行“讲故事”。有了这样的思路,课堂教学的进行也有了“支点”,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线索,课文的学习也不致于会“散”。
2.多元方式体会表示动作的词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自然段,乌龟口中小蝌蚪的妈妈又有哪些特点呢?
生: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师:披着绿衣裳,和“穿着绿衣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借用一下韬韬小朋友的外套,来演示一下。
生演示穿外套、披外套。
师:谁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穿,就是穿进去,披,就是披在外面。
生:穿就是把手都伸进去,把肚子也遮住,披就是披在肩膀上,没有遮住肚子。
师:小朋友们看得很仔细,我们看看青蛙的图片,绿色覆盖在了青蛙的背部,而它的肚皮并不是绿色,是白色的。所以这里用了“披”这个词语。平时我们还可以说披什么呢?
生:披上一件外套。
生:妈妈给我披上毯子。
部编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双线结构,每个单元不仅有人文主题还有语文要素主题,这一单元中语文要素的单元学习重点主要在于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重点在三篇课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对于动词的理解也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有机的结合。《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许多动词的运用都很精妙,但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让学生进行解说词义难度比较大,在课堂中我采取的方法是请学生自己演一演,或者是同桌之间演一演,通过表演的学习活动来体会。比如在理解“披”和“穿”的不同时,我先让学生演一演,有些学生做出来的动作是一样的。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进行第二课时时正巧发现班级内有一位学生穿了一件外套,便直接请这位学生现场利用外套演示这两个动作,这样学生一目了然,随后再请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或是结合生活进行说句练习,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案例总结:
科学童话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理解也是体会严谨性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也正是因为严谨性,所以课文的线索十分清晰,内容也是清晰明了,学生能够通过看插图、根据课文的线索正确地进行说话练习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因为是童话故事,分角色的朗读、表演读也能够提升课堂的乐趣。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是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打造多元的学习活动去提升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努力做到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加强课堂的趣味性。
作者简介:尹欣悦(1992.09)女,汉族,上海人,本科学历,初级职称,从事教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