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独生子女的增多,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心理障碍。因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作为化学学科,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笔者,从巧用化学实验, 挖掘教材人文思想内容,组建化学兴趣小组三方面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化学教学;化学实验;人文思想;兴趣小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城乡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学校教育面临一些新的难题,部分学生厌学行为日益严重,对学习缺乏兴趣,内在驱动力不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然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心理健康课来完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方式中更为可行和常用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化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略谈几点和大家商榷。
一、巧用化学实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化学实验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感,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独生子女在家中无玩伴再加上父母的溺爱,不习惯与同年龄或相仿的朋友相处。这些孩子容易表现出孤独、胆怯的行为。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化学实验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由教师的演示实验逐步向学生实验转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消除了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和胆怯行为。我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位女生,她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我有时问她问题,她站起后总是满脸通红,不作一声,化学成绩很不理想。怎样才能使她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化学成绩呢?我决定通过化学实验来改变她。一次课外活动,我在室外水龙头边刷仪器时看到了她,我有意叫她:你有空吗?帮我刷仪器好吗?她很高兴,跑过来帮我刷仪器。在刷洗的过程中,我告诉她刷仪器的方法,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并且鼓励她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会勇敢、大方等等。她听得很认真,并且开始和我交流,询问我学习化学的方法。后来一次上化学课做演示实验时,我请她到上面演示,她操作的很规范,现象很明显,并且得到正确的结论。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她,说她实验操作能力很强,将来可以向这方面发展。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很高兴,后来我发现她看化学书多了,上课也能集中精力听课了,她对化学感兴趣了,成绩提高很快。以前分组实验,她很少动手,总是站在旁边看人家操作。一次,同组的一个同学实验操作错了,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她接下来做了这个实验,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现象,并且指出了上一个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她的行为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赏。后来她不但化学成绩上去了,其它科的成绩也都提高了,她成为班里一名成绩优异、活泼开朗的女孩。
二、挖掘教材人文思想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思想教育内容,充分挖掘这些内容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独生子女,他们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科学家的事迹激发他们奋发图强的精神。例如: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制碱技术的封锁,经过艰苦的努力,研制成功“侯氏制减法”,为国争光,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使学生知道,这些都是他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结果。
对于农村一些留守少年,他们长期和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帮助解决,情绪无法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情感脆弱,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焦虑自闭等畸形心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化学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把他们从自我封闭中解救出来。利用化学教材中有关知识,组织学生将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改成小品,让他们自编自演,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合作,获得帮助和友谊,懂得团结与支持,他们在活动中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组建化学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探索自然和了解自然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少,家庭环境简单,不能给孩子提供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孩子不会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化学兴趣小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兴趣实验活动、调查访谈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自觉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去。例如,组织兴趣小组调查学校周围环境污染问题,他们亲自到小河边,田野里采集样品,回到学校进行化学实验分析,做出实验报告,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帮助工人和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他们在活动中通过与工人和农民的接触,了解社会和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帮助与合作,使他们的人生不再孤单,生活不再乏味。
可见,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往往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改变学生。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到教学中,学生将会健康成长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聂金菊.农村初中生厌学行为调查[J].中国教育.2005,(2):29-32
[2]林中文.以教育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心理[J].新课程研究.2006,(6):28
[3]马新书.重点高中新生的消极心理及指导[J].班主任之友.2006,(9):36-37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化学教学;化学实验;人文思想;兴趣小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城乡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学校教育面临一些新的难题,部分学生厌学行为日益严重,对学习缺乏兴趣,内在驱动力不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然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心理健康课来完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方式中更为可行和常用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化学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略谈几点和大家商榷。
一、巧用化学实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化学实验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感,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独生子女在家中无玩伴再加上父母的溺爱,不习惯与同年龄或相仿的朋友相处。这些孩子容易表现出孤独、胆怯的行为。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化学实验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由教师的演示实验逐步向学生实验转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消除了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和胆怯行为。我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位女生,她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我有时问她问题,她站起后总是满脸通红,不作一声,化学成绩很不理想。怎样才能使她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化学成绩呢?我决定通过化学实验来改变她。一次课外活动,我在室外水龙头边刷仪器时看到了她,我有意叫她:你有空吗?帮我刷仪器好吗?她很高兴,跑过来帮我刷仪器。在刷洗的过程中,我告诉她刷仪器的方法,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并且鼓励她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会勇敢、大方等等。她听得很认真,并且开始和我交流,询问我学习化学的方法。后来一次上化学课做演示实验时,我请她到上面演示,她操作的很规范,现象很明显,并且得到正确的结论。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她,说她实验操作能力很强,将来可以向这方面发展。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她很高兴,后来我发现她看化学书多了,上课也能集中精力听课了,她对化学感兴趣了,成绩提高很快。以前分组实验,她很少动手,总是站在旁边看人家操作。一次,同组的一个同学实验操作错了,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她接下来做了这个实验,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现象,并且指出了上一个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她的行为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赏。后来她不但化学成绩上去了,其它科的成绩也都提高了,她成为班里一名成绩优异、活泼开朗的女孩。
二、挖掘教材人文思想内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思想教育内容,充分挖掘这些内容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独生子女,他们意志不够坚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科学家的事迹激发他们奋发图强的精神。例如: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制碱技术的封锁,经过艰苦的努力,研制成功“侯氏制减法”,为国争光,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使学生知道,这些都是他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结果。
对于农村一些留守少年,他们长期和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帮助解决,情绪无法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情感脆弱,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焦虑自闭等畸形心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化学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把他们从自我封闭中解救出来。利用化学教材中有关知识,组织学生将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改成小品,让他们自编自演,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合作,获得帮助和友谊,懂得团结与支持,他们在活动中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组建化学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探索自然和了解自然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少,家庭环境简单,不能给孩子提供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孩子不会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化学兴趣小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兴趣实验活动、调查访谈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自觉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去。例如,组织兴趣小组调查学校周围环境污染问题,他们亲自到小河边,田野里采集样品,回到学校进行化学实验分析,做出实验报告,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帮助工人和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他们在活动中通过与工人和农民的接触,了解社会和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帮助与合作,使他们的人生不再孤单,生活不再乏味。
可见,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往往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改变学生。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到教学中,学生将会健康成长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聂金菊.农村初中生厌学行为调查[J].中国教育.2005,(2):29-32
[2]林中文.以教育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心理[J].新课程研究.2006,(6):28
[3]马新书.重点高中新生的消极心理及指导[J].班主任之友.2006,(9):36-37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