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不再是“别人家的孩子”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blu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是一例因对英语老师感到恐惧前来求助的案例。咨询师和来访者一次次谈话过程中,信息搜集全面之后,逐渐发现来访者更深层的问题源自自我概念的模糊和混乱,于是咨询师使用行为实验、箭头向下技术及焦点解决取向中关注资源、例外和小改变的发生等方式方法,让来访者更清楚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和肯定自身优势,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关键词〕自我概念;学习压力;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1-0051-04
  一、个案概况
  1.个案基本资料:圆圆(化名),女,15岁,初二,身高中等,扎马尾,穿着干净整洁,偏瘦,语速中等。
  2.家庭情况:独生女,0-4岁由母亲抚养,上幼儿园后奶奶接送,母亲也陪伴在身边,小学二年级开始和父母长住,父亲在此之前长期在外工作不在家,小学三年级之后偶尔会一个人在家等父母下班,上学期末奶奶去世。自述与父母关系很好。
  3.诊疗史:幼时得过黄疸;后因膝盖疼去医院检查,吃过一段时间的药,已无大碍。自述心脏有时会像针扎一样,医院检查没有问题。
  4.重大事件:(1)小学三四年级时,英语老师因她成绩不好,当全班面骂她“脑子里装屎”“这辈子都学不好英语了”等,还会撕作业。(2)小学三四年级,有女同学带头孤立她。(3)初一的第一任英语老师开始对她的期望很大,后来成绩不理想,就对她说“太让我失望了”“女孩子就应该学好英语”等。
  5.个案来源及第一印象:该个案是圆圆母亲打热线求助,希望做面询。对圆圆的第一印象是清瘦,长得清秀,服装稍偏中性,一开始眼神较谨慎,无太多表情,到首次访谈后半段,表情开始放松,语气也活泼一些。
  二、主要问题及困扰
  首次访谈时,圆圆主诉学习压力大,经常学到很晚但收效甚微,会有自残行为(用小刀划手臂),学校事务繁忙(担任数学课代表)精力不够,谈及转变,自述想要:(1)笑得随心所欲一些。(2)吃得多一些。(3)改变情绪宣泄方式。
  第二次访谈时,提到对英语的恐惧,见到英语老师会腿抖,课上回答不出问题会哭,看不进去英语,认为和小学时被英语老师骂的经历有关,很想学好英语但控制不了对它的恐惧,于是相当明确地表示目前还是最想处理好该问题。到后期“自我概念”的议题逐渐呈现,觉得自己活得累,总是在满足别人的期待。
  三、分析与评估
  圆圆儿时很受老师喜爱,备受关注,是“别人家的孩子”。到了四年级,英语学习受阻,被老师严厉批评,同时遭遇被同学孤立的情况,心理产生巨大落差,而圆圆本身对别人的话很在意,尤其是老师的话,容易将老师的话内化成自我标准。为了维持一个“好孩子”形象,开始对别人一些使她受伤的话用自嘲的方式带过,压抑因此出现的消极想法,但是真正的感受得不到抒发,于是产生自残等行为。她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来满足别人的期待,以至于很难发现和承认自己做得好的部分,认为自己没有优点,自我评价很低,且有“事情做得不好,都是我的问题”的信念。小学英语学习经历成为重大创伤事件,掩盖了圆圆对自己核心问题的发现,在前期将重点放在对英语学习恐惧的处理上。
  四、辅导目标
  1.降低对英语老师的恐惧感,如课上回答不出问题时能做到不哭、敢问英语老师问题等。
  2.转换情绪宣泄方式,用解压道具代替用小刀划手臂。
  3.接纳自己,看到自己拥有的资源,更重视自己的想法而非他人的看法。
  五、辅导过程
  (一)拨开云雾,真正问题初显现
  在首次访谈中,圆圆自述因为学习压力大,会自残,所以来寻求帮助。咨询师询问压力大和自残的具体原因,圆圆表示经常学习到很晚,但学习没有效果,而自残是为了宣泄暴躁、焦虑的情绪。主要问题是从复学后逐渐出现,成绩很不稳定,当我问到复学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时,圆圆表示复学没什么,主要是考试多,但随即又表示考试多也习惯了。谈及希望得到的帮助时,圆圆想让自己笑得随心所欲一些,吃得多一些。这让我感到奇怪,圆圆在谈论学习上的不顺心时会哭,有情绪波动,但所立目标又与学习无直接关系,似乎是在“试探”我,我知道此时不能着急,咨访关系还未建立。
  直至第二、第三次访谈,当我们仍然就考试、学习、作业讨论时,我敏感地发现圆圆多次提及英语老师,于是具体化询问。
  咨:我刚刚听到你谈作业多,好像几次都提到英语老师……
  访:我现在看到英语老师都会腿抖的,上课很害怕被点名,如果问题答不上来就会哭,我也不知道怎么,眼泪就往下掉。
  咨:这么看你对英语老师好像很恐惧?
  访:只要跟英语相关的我都恐惧,我们初一到现在换了三个英语老师了,第一个是很傲气的那种,而且对我的期待居然很高(惊讶的表情),不过后面发现我英语很烂之后就对我很失望(一闪而过失落的表情),那时候我英语真的是越学越差……
  咨:察觉到英语老师对你失望后,你也很失落。我记得你上次提到过小学也被英语老师批评过?
  访:哇,当时真的是很黑暗,被老师骂,被同学孤立,那时候经常哭。
  咨:嗯。虽然你现在说得轻描淡写,但那一定是一段很难熬的时间,能跟我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访:就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說什么“你脑子里装屎了”“这辈子都学不好英语了”之类的。然后有个同学就带头孤立我,造谣一些我根本没做过的事。
  当我和圆圆谈到小学经历对于她现在英语学习的影响时,有了如下对话。
  咨:你说小学的经历让你现在看到英语老师板着脸就会很害怕,怕她骂人,还会想到小学老师骂人的画面是吗?
  访:是的。
  咨:除了会想到那个画面之外,会不会也担心老师对自己评价不好?   访:会,寒假在家,一天老师视频过来询问学习情况,爸爸刚好打电话过来,视频断了,我当时就哭了,眼泪不自主地流下来。
  咨:看来真的是很担心啊,如果老师对你有不好的评价的话,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访:因为从小就比较乖,是个好孩子,老师每次评语都会写我是集体感很好的人。
  咨:所以你很想维持自己在老师心里好孩子的形象?
  访:其实我不喜欢集体感好,因为这样我就没办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咨:但其实你一直是这么做的,包括现在当数学课代表,好像给我的感觉你很会委屈自己来成全别人。
  访:唉!都习惯了……
  到这里,圆圆很明确表示希望讨论重点放在如何降低对英语老师的恐惧上,并把目标确定为:课上回答不出问题也能不哭,保持平静;敢一个人去英语老师办公室;敢去问英语老师问题。但在我跟她对话的过程中,隐约感觉到这也许还不是她核心的问题,对于某些关键想法和感受圆圆还不能很清晰地觉察并表达出来,但我决定还是暂时先跟着圆圆走,慢慢一起去发现和探索。
  (二)直面恐惧,才知自我原是阻力
  第四至第六次访谈中,和圆圆讨论的重点还是围绕在英语学习上,每次访谈开始我都会请圆圆给上周整体状态打分,能明显感觉到圆圆的分值稳中有升。对于之前确立的目标我一方面和圆圆商讨行为实验的方式,一方面也鼓励她勇敢实践。在第五次访谈时,由公开课上被叫起回答问题一事,圆圆主动跟我提起现在对英语老师的恐惧确实少了很多,我感觉到圆圆此时的情绪有了明显的不同,表情更轻松了,于是有了如下对话。
  咨:你说到对英语老师的恐惧降低了很多,这是个突破性的转变啊,发生什么了?
  访:熟悉了就没那么恐惧,而且上周偶遇小学英语老师了。
  咨:喔?当时发生什么了?
  访:在街上,我看到她在买奶茶。
  咨:你有跟她打招呼吗?
  访:那肯定没有。
  咨:你当时看到她是什么感觉?
  访:看到她虽然一惊,但感觉好像没那么害怕了,看着她买奶茶还板着脸反而有点好笑,回去之后对现在的英语老师也没那么害怕了。
  咨:喔!好像你发现板着脸似乎是她一贯的表情,并不能说明什么,是嗎?
  访:是的。
  咨:偶遇小学英语老师这件事也似乎意外地成了一次行为实验,当你面对之后发现自己不再害怕了,对现在的老师恐惧感也降低了?
  访:对。
  在这次访谈结尾,我和圆圆再次核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圆圆表示课上回答问题这一条已经算是完成,下周会继续挑战在班上问老师问题。同时我也和圆圆就其宣泄情绪的方式作了讨论,圆圆表示现在刀都被妈妈收走了,打算买一些解压的小道具来试试。截至第五次访谈,我觉得一切发展得太快,既惊喜又困惑。
  于是,我思考这是不是圆圆在给我“信号”:老师,我真正想谈的你还没看到。细细回想前五次访谈,我发现圆圆在谈的除了对英语的恐惧外,还不时流露出“满足他人的期待”及“讨好别人”,和对自己一直的不满意,于是我意识到虽然英语学习对圆圆的打击很大,但那是源自被小学英语老师批评。之前,她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乖巧、被老师关注、讨喜,突然间的指责让她产生巨大落差,加上同时间段同学的孤立,圆圆甚至开始自我怀疑,不知该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只得不断“讨好”别人,希冀找回从前那个“她”。所以,在第六次访谈中,当圆圆谈到英语老师在班上指出有学生抄作业时,有如下对话。
  访:虽然老师是当着全班面说的,我知道不是说我,也问心无愧,但是这个作业我是一大早爬起来写的,觉都没睡,被这么说还是……
  咨:当辛辛苦苦完成作业,没被老师看到,反而好像被怀疑了,那是种什么感觉?
  访:嗯……感觉自己的努力被否定了吧。
  咨:嗯……这好像是一个想法,那你心情会怎么样?
  访:挺委屈的。
  中间圆圆又提到好心帮同学查看试卷难度,却被另一些同学指责,导致情绪有些崩溃。
  咨:我感觉这件事里你又是挺委屈的,出于好意却不被理解,我可以这么说吗,当你经历受委屈的事时更容易触发情绪?
  访:感觉在他们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咨:似乎你是很希望对方或别人能明确表达对你的认可。
  访:(沉默一会)因为我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父母、老师希望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
  咨:现在好像越来越不是了,但你还在努力去维持,当你努力想满足别人的期待时,你对自己好像看得不是很清楚。
  圆圆沉默。
  (三)接纳自己,方才初见成长
  第七次访谈,圆圆表示对于英语老师恐惧的问题以及情绪宣泄方式转变都已经达到目标,我评估后也认同她的观点,这时我提醒她。
  咨:不知道你有没有察觉,其实从上次谈话我们的方向已经有了变化?
  访:(点头)嗯。
  咨:你觉得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访:好像谈到我自己身上了。
  咨:是的,似乎出现了“自我”这个话题,那你想从这个新的方向继续谈下去吗?
  访:(点头)我觉得我从小就是按别人的意愿活的,特别“乖”,会去讨好别人……
  咨:包括上周谈到的帮同学看卷子的事?
  访:是的。
  咨:当她那么说的时候,你会不会又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访:有点,感觉要是成绩好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就此,我和圆圆完全打开关于“自我”的讨论,在讨论中圆圆逐渐看到因为总想和别人处好关系,保留“好形象”,所以总是会在自己身上找错误、找缺点,一直对自己不满意。当我问到“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时候,圆圆用“都是缺点”来回应。这个时候,我现场向圆圆表达了几个我看到的她的优点,如她作为数学课代表的认真负责、宁愿自己委屈也希望把事情做好等。圆圆有些惊讶,很犹疑地表示认同,于是我给她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去后再找找自己其他三个优点。
  最后一次,在开始讨论作业后,圆圆主动说自己做了件特别了不起的事:带病上了体育课和参加了三场考试。
  咨:我看到你在说的时候表情都是很不一样的,似乎很有神采。
  访: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都是请假回家,这次觉得自己好伟大。(调皮地笑)
  咨:是的,我也觉得你非常了不起,同时我还看到你也真诚地肯定了自己的努力,大方地说出来了。
  访:(害羞地点头)嗯。
  咨:这种感觉怎么样?
  访:很好,感觉有了动力。
  咨:嗯,好像是你发自内心为自己做的事,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什么。
  访:是的,感觉和原来很不一样,我要趁着这个劲头暑假里拼一拼(指学习)……
  我再次带领圆圆看到当卸下“别人家的孩子”的光环后,该如何重新找到自己,提升自我力量。后半程我和圆圆回顾了全部的辅导过程,请她总结为她带来了哪些帮助,圆圆表示辅导让她看清了一些问题,说出生活中的某些困扰后心情很舒畅,以及为自己找到动力,至此我和圆圆的探索之路就告一段落了。
  六、辅导效果及反思
  总共八次的辅导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来访者带来的问题或许只是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隐藏在下面的部分需要我们仔细敏锐地体会和探索。在圆圆意识到的对英语老师的恐惧背后,还有她没有意识到的关于如何放下从前的自己,看到现在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险些没有抓住圆圆核心的问题,好在圆圆强烈积极的自助愿望和我俩不断探索的努力之下,圆圆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圆圆自述与她妈妈反映,都说她现在情绪稳定多了,状态也比开学时好了许多,看清楚了自己关于“自我”的一些问题,提升了学习动力,知道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而不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同时学会用更合理的宣泄方式处理情绪,也能逐渐看到并认可自己的努力和资源,肯定自己。在第六次访谈时,圆圆带了一小束花送给我表示感谢,想到辅导原则那一刻我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收下了,我想这一束花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圆圆将充满希望地迈向未来的证明,我为她感到骄傲。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南京,2112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其他文献
画史中所谓的技術其实是“笔墨”(风格)。传统观点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第一要义,是判断真假优劣的第一法则,因而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将画等同于笔墨的“思维惯性”。每一张画是构建美术史大厦的石料,笔墨是构成每一张画的关键。这样想来,讲画史也就是讲“笔墨”史,也成了讲那几张“标准”风格作品的历史了。  如果仅仅把画史停留在“笔墨”的层面,以“真假优劣”论,那么所谓假的、劣的,就没有价值,对于写画史就没有用处,只
尊敬的王健林先生:  作为一名足球记者,我真心要感谢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一路陪伴中国足球。尽管中途您曾经离开过,但是您用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昨天的离开是为了今天更好的归来。”  中国足球20年的风雨历程,您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注脚。您创建的大连万达开创了中国职业足球辉煌的开始,尽管您在隐约嗅到假球黑哨气味的第一时间,就悄悄地选择转身离开,但是您商人的精明还是在这次“逃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5年
摘 要:耕作侵蚀是存在于农田景观当中的土壤侵蚀过程,随着现代农业化的发展,耕作方式变得复杂而多样化,耕作侵蚀对农业环境的不利影响已经日益显现,并引起相应的关注。近年来围绕着耕作侵蚀对传统侵蚀过程(水蚀)的研究开展较为全面,但是相反的侵蚀作用影响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描述了两种侵蚀过程的作用机理,结合两者间的同异性,探讨了水蚀对耕作侵蚀可能产生的能流、物流变化影响,分析了土壤侵蚀关系研究中存在的新问题,
俄罗斯电视节目《俄罗斯好声音》是一档收视率极高的娱乐节目,在2017年《俄罗斯好声音》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个中国女孩的面孔,她来自北京,叫杨歌。杨歌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挺进《俄罗斯好声音》总决赛,并在总决赛中夺得年度第四名的好成绩。在俄罗斯的电视娱乐节目当中,中国面孔是非常少见的,杨歌以其独具魅力的歌声,不光是获得了俄罗斯观众的认可,也引发了国内媒体对杨歌的好奇。其实杨歌还是第一位跻身俄罗斯主流戏剧界
距今八十三年前,一份传为《田中奏折》的文件中,有一段众人皆知的日本征服世界步骤的“名言”,所谓:“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他为小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日本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是亦我帝国存亡上必要之事也。”(《时事月报》一九二九年二月)笔者无意讨论无关紧要的《田中奏折》的真伪问题,因为近代以
本届环法比赛在竞技的层面上颇受非议,恐怕难以成为一届经典比赛。尽管在竞技层面上存在诸多不足,但环法大赛依然牢牢占据着全球自行车赛事的头把交椅。第 104届環法自行车赛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落下帷幕,天空车队的英国名将弗鲁姆如愿第四次夺得总冠军,5年4次封王的战绩正式定义了环法大赛的“弗鲁姆时代”。本届环法比赛在竞技的层面上颇受非议:多达9个平路冲刺赛段缺乏激烈竞争,快步车手基特尔一家独大;两届公路自行
摘要:探究性教学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问题驱动的有效性,是顺利实施探究性教学的保证。而创设问题情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探究性教学;问题驱动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内容,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因
哲学体系建构的判摄路径  丁耘的新著《道体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是继陈来《仁学本体论》和杨立华《一本与生生》之后,哲学界又一部体系性的力作。丁耘兄出入中西哲学多年,且很早就自觉地将研究重点放在哲学思想的阐发上,因而此书视野宏大,思路广阔,在中西典籍之间往复运思,游刃有余,字里行间关心的始终是“哲学的第一开端”,不仅要接续中国哲学的慧命,而且自觉地接引西方哲学的根本问题,从而以“道体”一词判
〔关键词〕积极心理暗示;低段语文教学;自信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一扇叫“我不行”。打开“我能行”,我们看到的是智慧、创造、自信;打开“我不行”,我们看到的是胆怯、无能、自卑。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开启自信之门的金钥匙。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的教法,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行为主体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自信这一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刚
读罢《读书》二○一五年第十二期卷首文章(姜奇平:《三生万物:复杂共同体视角中的“互联网 中国”》。以下凡引述文句,不另注明),顿生感慨。在传统文化的主流脉络里,姜奇平找到了由P2P关系形成的拓扑结构,甚至挖掘出互联网的理科基因,作者此番化腐朽为神奇的惊人发现,令人叹为观止。在下实难揣测其他读者会是怎样的心绪,但诸君不能否认,中国是被互联网浪潮席卷而入的,即是说,互联网并非发轫于中国本土。要怎样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