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角度浅谈了几种“放手”方法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给学生更多的“思想自由”空间
其实任何一种学习都需要“放手”,给出学生自由振作奋飞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一文中指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存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众所周知,学生的语文兴趣是从多个渠道获得的。它可以从与一个擅长交谈的作家那里获得,也可以从泥巴裹满裤腿的幽默的老农那里获得;可以从优美的诗文朗诵会里获得,可以从一次动听的故事会中产生,还可以从自己亲身上课的体验中培养,今天,更多地还可通过网络等媒体来获得。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关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主张:即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他说“我们要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给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注人了新的活力,给学习高中语文带来了更多更快的便捷,学生通过电子阅读物、网络、电视等媒体获取的语文信息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某些知识层面和领域里,或许我们还比不上高中学生,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为什么要以“权威”自居呢?这是应该“放手”教学的第二个理由。
二、给学生更多的“角色转换”空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早就告诉我们:“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他旗帜鲜明地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人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语文教学完全可以这样做!
记得我曾经放手让高一、高二学生“自己学语文”、“自己教语文”的那些日子,师生之问的那种学习语文的乐趣无与伦比。我印象最深的是让学生去完成高一下学期“综合性学习——《兰亭集序》与书法文化”内容。按照传统的做法,我会将王羲之的生平逐一讲个够,然后逐句讲解《兰亭集序》,再发展到重复讲解主题思想,时代背景,段落大意,词法句法篇法等。学生上课时会按照我的意图做好笔记,然后囫囵吞枣地“吃完”,至于他们需要哪些,能够消化多少,真正掌握多少,我是无法预测的。过去所上的《兰亭集序》,学生课后对王羲之兴趣不浓,对文章内容一知半解,至于问到古代文人为何要“曲水流觞”,更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更觉得纳闷的是,我为了上好《兰亭集序》,准备了四个课时的时间,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可是收效并不理想,学生对王羲之的了解非常肤浅,正中了叶圣陶先生所言的“少、慢、差、费”,难以达到“多快好省”。基于有了以上教训,我在完成综合性学习“《兰亭集序》与书法文化”教学任务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准备,决定让他们当“老师”,我来当“学生”。同学们高兴不已,也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兴趣。
三、给学生更多的“情境协作”空间
当今的语文教学,只有认真贯彻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我们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既然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又十分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我们为何不去因势利导,放手发动呢?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应该用建构主义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寻找“情境”,积极去培养“协作”,主动去争取“会话”。学生们对“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有了深刻的理解。整个课堂形成了“情境”、“协作”、“会话”的氛围,充满了争辩与交流、最终达成共识的气氛,收到了预期的良好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
一、给学生更多的“思想自由”空间
其实任何一种学习都需要“放手”,给出学生自由振作奋飞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一文中指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存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际中去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众所周知,学生的语文兴趣是从多个渠道获得的。它可以从与一个擅长交谈的作家那里获得,也可以从泥巴裹满裤腿的幽默的老农那里获得;可以从优美的诗文朗诵会里获得,可以从一次动听的故事会中产生,还可以从自己亲身上课的体验中培养,今天,更多地还可通过网络等媒体来获得。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关于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主张:即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他说“我们要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的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给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注人了新的活力,给学习高中语文带来了更多更快的便捷,学生通过电子阅读物、网络、电视等媒体获取的语文信息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某些知识层面和领域里,或许我们还比不上高中学生,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为什么要以“权威”自居呢?这是应该“放手”教学的第二个理由。
二、给学生更多的“角色转换”空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早就告诉我们:“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他旗帜鲜明地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人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语文教学完全可以这样做!
记得我曾经放手让高一、高二学生“自己学语文”、“自己教语文”的那些日子,师生之问的那种学习语文的乐趣无与伦比。我印象最深的是让学生去完成高一下学期“综合性学习——《兰亭集序》与书法文化”内容。按照传统的做法,我会将王羲之的生平逐一讲个够,然后逐句讲解《兰亭集序》,再发展到重复讲解主题思想,时代背景,段落大意,词法句法篇法等。学生上课时会按照我的意图做好笔记,然后囫囵吞枣地“吃完”,至于他们需要哪些,能够消化多少,真正掌握多少,我是无法预测的。过去所上的《兰亭集序》,学生课后对王羲之兴趣不浓,对文章内容一知半解,至于问到古代文人为何要“曲水流觞”,更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更觉得纳闷的是,我为了上好《兰亭集序》,准备了四个课时的时间,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可是收效并不理想,学生对王羲之的了解非常肤浅,正中了叶圣陶先生所言的“少、慢、差、费”,难以达到“多快好省”。基于有了以上教训,我在完成综合性学习“《兰亭集序》与书法文化”教学任务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准备,决定让他们当“老师”,我来当“学生”。同学们高兴不已,也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与兴趣。
三、给学生更多的“情境协作”空间
当今的语文教学,只有认真贯彻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我们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既然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又十分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我们为何不去因势利导,放手发动呢?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应该用建构主义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寻找“情境”,积极去培养“协作”,主动去争取“会话”。学生们对“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有了深刻的理解。整个课堂形成了“情境”、“协作”、“会话”的氛围,充满了争辩与交流、最终达成共识的气氛,收到了预期的良好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