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请看当下古诗词教学的常态:先让学生读一遍,接下来把生字生词讲讲,把课文由上阕到下阕翻译一下,再接下来由教师引经据典、照本宣科地讲析一通。意象、意境、用词、写景、融情、寓理、表达艺术等等,几乎都由老师直接讲析给学生。好一点的状况,则由教师先把一些结论或“成说”摆出来,然后牵引着学生到诗词里去找“证据”。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见到学生深入课文生活的体验、感受、联想、想象和品悟。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破开应试化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的这个死结,进而走上生活化的真诗词教学之路呢?我认为,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生真读进去
无论哪一首古典诗词,都是有其特定的情感、意愿、理趣等内涵的,其内涵都是可以通过真正的深读、体验、感受、思辨、感悟而品味出来的。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有的诗词作品内涵比较深且多元,一开始学生可能比较难于品悟,这时,教师不妨切入一些创作背景,让学生深入作者生活,尤其是深入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境,进而指导学生再去深入地深读、体验、感受、思辨和感悟,他们定能够较先前品悟出更多的东西来。如果感觉深度和广度还有欠缺,教师不妨再切入一些创作背景,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深读、深思、深品、深悟。有时甚至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链接教师的生活阅历来启发、点拨学生深读进去,直至读懂诗词的精神或情感内涵。比如,要真正读懂词人苏东坡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和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必须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词的创作背景。不反复深入体察、感受作者的心境,学生就很难真正品味出这词句中的真滋味。比如,仅仅品出词人慨叹报国无门、人生无为,似乎还不够味。因为这词句里面同样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成功人生的钦慕、对朝廷昏庸无为的愤慨等,还需要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生活和作品生活(包括语境、情境、意境等)。再比如,词人柳永为什么会“不忍登高临远”?又为什么会“归思难收”?仅仅靠切入创作背景恐怕还略嫌不足,还要充分调动师生自己的生活积累,更加深入地体察、感受柳永被君王黜落,“奉旨填词”,人生失意的那种空虚、失落、孤独和悲哀。不论老师还是学生,我认为,一般都会有失落、空虚、孤独、伤感之类的经历或体验的,不妨就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出来,或者教师把自己的体验讲述出来。拿自心参比人心,师生一起充分、深刻地体验和感受一番,这无论如何都会有助于学生深品词句的真味的。说到底,古诗词赏析最基础的一环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真读进去。不真正地深读进去,就无法真正悟出作品情感、意愿、理趣等方面的内涵。(当然,有些诗词的内涵确实无法达诂,甚至永远都不可能读得太透,如李商隐的《锦瑟》等,但还是可以通过真正的深读进去来品出一些真味的)
二、教学生真做赏析
学生深读进去了,也就自然可以进入真正的赏析了,也就自然可以获得到真赏析带来的真快乐了。否则,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根本就没有读懂,就急于去探究和赏析什么意象、意境、艺术等,结果只会导致教师强塞硬灌,学生糊里糊涂地被动、生硬地接收一些概念、术语、赏析方法。那么,赏析什么呢?无外乎欣赏和评价作者在炼字用词、意象意境、绘景融情、写物寓理、修辞和技法等方面究竟做得如何,有什么独到之处。这里还必须重申,这些东西的赏析和评价,只能在学生品出了诗词真味的基础上进行,永远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品透了作品的“真味”,才会真明白作者炼字用词、绘景融情、写物寓理、选择意象、创设意境、运用修辞和技法等独到处和真意图,才会真正达到心领神会、美不胜言的审美境界,才称得上是在用生命和灵魂做真赏析,才真的会使学生一辈子都难忘并受益不尽。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站在赤壁矶旁的苏东坡为什么会想到周瑜呢?因为此地与周瑜有关,身遭逆境、壮志难酬的他正在追慕周瑜年少得志,在拿周瑜自比,进而曲隐地表达自己的感慨。苏轼又为什么要篡改史实,创造“小乔初嫁”的典故呢?因为这有利于渲染、衬托出周瑜的“雄姿英发”,更有利于强化自己的追慕和感慨。苏轼所描绘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又有什么作用呢?因为只有这样的壮丽、凶险的景象才能用来烘托周瑜这个英雄形象,也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周瑜的英雄气概,强化词人的追慕和感慨。如果学生根本就品不出这首词还有一种苏轼追慕古代英雄周瑜少年得志,感慨自己身陷逆境、壮志难酬的“真味”,他们又怎么能真正赏悟到这些写法的真意图和妙处呢?再如,柳永笔下为什么也会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样寥廓、悲壮的景象呢?是因为他心中久久压抑着一种不得志、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怨怒和愁苦。柳永是不可能真的做到“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的。其实,这一切只是表象,只是词人失意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还想着“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呢。所以,当他被皇帝黜落,“奉旨填词”,长时间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后,他感到自己更加空虚、失落、孤独和悲哀!于是乎他的笔下就出现了这样的悲壮景象,真可谓不知何为暮雨、江天、清秋、霜风、关河、残照、红衰翠减,何为词人自己的形象。这景象烘托词人的情感,这景象又融进了词人的情感,这一个个意象又皆因词人的情感而成为意象,这意境又皆因这种种意象合力渲染而成。那一句“无语东流”的长江水,更是深蕴着词人的这种空虚、失落、孤独和悲哀,一切尽在无语之中,令读者深味不已。话再说回来,如果不深入作品的创作背景,不走进作者的心灵,不用心体察、感受、思考和品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怎么会有如此深入生命的赏析呢?又怎么能赏析出这些艺术手法之妙呢?
三、教学生真用起来
读过唐诗宋词、元曲、清诗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带有传承地化用。比如,王实甫的元杂剧剧本《西厢记》里的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等几句,明显就有化用前人诗句的痕迹。(尽管他化得很巧妙)其实,远不止古典诗词这样,就是古今散文、小说,不也是常见到这样的化用甚至直接引用吗?我们都是踩着前人文化的肩膀过来的,我们的文化骨髓里都自然存留着先辈们的文化基因。我们今天所讲的话语,所谈论的道理,谁敢保证都是前人没有讲到的?读书绝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欣赏,更是为了吸收、评判和运用。所谓的运用就是加以思辨、评判、消化和吸收,就是学以致用。就这一点而言,古诗词的学习和赏析也不能例外。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教学生学习、赏析古典诗词,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和赏析上,还要适当教学生化用或直接引用,用以建构他们自己的语言世界,并逐渐使自己获得发展和提升。为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多举出些古人化用或引用前人诗(词)句的实例,让学生充分地加以体验和感受;教学生思考、感悟古人的化用方法,在自己的写作、交际中用好古诗词经典名句;指导学生做个性化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真正形成个性化的文化和语言积淀;及时鼓励做得出色的同学,营造浓郁的化用古诗词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精神文化素养。
四、教学生真写诗词
据考察,台湾古典诗词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够写作浅易的古诗词。说实话,写作古诗词,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成为他们的终身爱好。这样看来,教学生写作古典诗词确实很有必要,也应该扎实地做好。当然,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将来就不一定把写作古诗词作为终身爱好,似乎就没什么大必要了,这确实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大多数学生适度学学如何写作古典诗词,并有限地尝试着写上几首,这对他们真正读懂、赏析好古典诗词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也肯定会大大促进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品读、赏析和评价能力的提升。这里再补充强调一点,教学生真用和真做古典诗词,这一点在我们的大纲和《课标》里均没有明文规定,但这绝不是我们无所作为的理由。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一定要立意于学生的人生、生活和未来,一定要为学生修养身心、提高素养、提升境界和终身发展而有所作为。我们先做起来了,并且做好了,大纲和《课标》自然也就会关注了。
一、教学生真读进去
无论哪一首古典诗词,都是有其特定的情感、意愿、理趣等内涵的,其内涵都是可以通过真正的深读、体验、感受、思辨、感悟而品味出来的。如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有的诗词作品内涵比较深且多元,一开始学生可能比较难于品悟,这时,教师不妨切入一些创作背景,让学生深入作者生活,尤其是深入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境,进而指导学生再去深入地深读、体验、感受、思辨和感悟,他们定能够较先前品悟出更多的东西来。如果感觉深度和广度还有欠缺,教师不妨再切入一些创作背景,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深读、深思、深品、深悟。有时甚至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链接教师的生活阅历来启发、点拨学生深读进去,直至读懂诗词的精神或情感内涵。比如,要真正读懂词人苏东坡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和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必须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词的创作背景。不反复深入体察、感受作者的心境,学生就很难真正品味出这词句中的真滋味。比如,仅仅品出词人慨叹报国无门、人生无为,似乎还不够味。因为这词句里面同样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成功人生的钦慕、对朝廷昏庸无为的愤慨等,还需要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生活和作品生活(包括语境、情境、意境等)。再比如,词人柳永为什么会“不忍登高临远”?又为什么会“归思难收”?仅仅靠切入创作背景恐怕还略嫌不足,还要充分调动师生自己的生活积累,更加深入地体察、感受柳永被君王黜落,“奉旨填词”,人生失意的那种空虚、失落、孤独和悲哀。不论老师还是学生,我认为,一般都会有失落、空虚、孤独、伤感之类的经历或体验的,不妨就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出来,或者教师把自己的体验讲述出来。拿自心参比人心,师生一起充分、深刻地体验和感受一番,这无论如何都会有助于学生深品词句的真味的。说到底,古诗词赏析最基础的一环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真读进去。不真正地深读进去,就无法真正悟出作品情感、意愿、理趣等方面的内涵。(当然,有些诗词的内涵确实无法达诂,甚至永远都不可能读得太透,如李商隐的《锦瑟》等,但还是可以通过真正的深读进去来品出一些真味的)
二、教学生真做赏析
学生深读进去了,也就自然可以进入真正的赏析了,也就自然可以获得到真赏析带来的真快乐了。否则,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根本就没有读懂,就急于去探究和赏析什么意象、意境、艺术等,结果只会导致教师强塞硬灌,学生糊里糊涂地被动、生硬地接收一些概念、术语、赏析方法。那么,赏析什么呢?无外乎欣赏和评价作者在炼字用词、意象意境、绘景融情、写物寓理、修辞和技法等方面究竟做得如何,有什么独到之处。这里还必须重申,这些东西的赏析和评价,只能在学生品出了诗词真味的基础上进行,永远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品透了作品的“真味”,才会真明白作者炼字用词、绘景融情、写物寓理、选择意象、创设意境、运用修辞和技法等独到处和真意图,才会真正达到心领神会、美不胜言的审美境界,才称得上是在用生命和灵魂做真赏析,才真的会使学生一辈子都难忘并受益不尽。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站在赤壁矶旁的苏东坡为什么会想到周瑜呢?因为此地与周瑜有关,身遭逆境、壮志难酬的他正在追慕周瑜年少得志,在拿周瑜自比,进而曲隐地表达自己的感慨。苏轼又为什么要篡改史实,创造“小乔初嫁”的典故呢?因为这有利于渲染、衬托出周瑜的“雄姿英发”,更有利于强化自己的追慕和感慨。苏轼所描绘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又有什么作用呢?因为只有这样的壮丽、凶险的景象才能用来烘托周瑜这个英雄形象,也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周瑜的英雄气概,强化词人的追慕和感慨。如果学生根本就品不出这首词还有一种苏轼追慕古代英雄周瑜少年得志,感慨自己身陷逆境、壮志难酬的“真味”,他们又怎么能真正赏悟到这些写法的真意图和妙处呢?再如,柳永笔下为什么也会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这样寥廓、悲壮的景象呢?是因为他心中久久压抑着一种不得志、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怨怒和愁苦。柳永是不可能真的做到“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的。其实,这一切只是表象,只是词人失意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还想着“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呢。所以,当他被皇帝黜落,“奉旨填词”,长时间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后,他感到自己更加空虚、失落、孤独和悲哀!于是乎他的笔下就出现了这样的悲壮景象,真可谓不知何为暮雨、江天、清秋、霜风、关河、残照、红衰翠减,何为词人自己的形象。这景象烘托词人的情感,这景象又融进了词人的情感,这一个个意象又皆因词人的情感而成为意象,这意境又皆因这种种意象合力渲染而成。那一句“无语东流”的长江水,更是深蕴着词人的这种空虚、失落、孤独和悲哀,一切尽在无语之中,令读者深味不已。话再说回来,如果不深入作品的创作背景,不走进作者的心灵,不用心体察、感受、思考和品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怎么会有如此深入生命的赏析呢?又怎么能赏析出这些艺术手法之妙呢?
三、教学生真用起来
读过唐诗宋词、元曲、清诗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带有传承地化用。比如,王实甫的元杂剧剧本《西厢记》里的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等几句,明显就有化用前人诗句的痕迹。(尽管他化得很巧妙)其实,远不止古典诗词这样,就是古今散文、小说,不也是常见到这样的化用甚至直接引用吗?我们都是踩着前人文化的肩膀过来的,我们的文化骨髓里都自然存留着先辈们的文化基因。我们今天所讲的话语,所谈论的道理,谁敢保证都是前人没有讲到的?读书绝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欣赏,更是为了吸收、评判和运用。所谓的运用就是加以思辨、评判、消化和吸收,就是学以致用。就这一点而言,古诗词的学习和赏析也不能例外。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教学生学习、赏析古典诗词,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和赏析上,还要适当教学生化用或直接引用,用以建构他们自己的语言世界,并逐渐使自己获得发展和提升。为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多举出些古人化用或引用前人诗(词)句的实例,让学生充分地加以体验和感受;教学生思考、感悟古人的化用方法,在自己的写作、交际中用好古诗词经典名句;指导学生做个性化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真正形成个性化的文化和语言积淀;及时鼓励做得出色的同学,营造浓郁的化用古诗词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精神文化素养。
四、教学生真写诗词
据考察,台湾古典诗词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够写作浅易的古诗词。说实话,写作古诗词,对一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成为他们的终身爱好。这样看来,教学生写作古典诗词确实很有必要,也应该扎实地做好。当然,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将来就不一定把写作古诗词作为终身爱好,似乎就没什么大必要了,这确实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大多数学生适度学学如何写作古典诗词,并有限地尝试着写上几首,这对他们真正读懂、赏析好古典诗词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也肯定会大大促进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品读、赏析和评价能力的提升。这里再补充强调一点,教学生真用和真做古典诗词,这一点在我们的大纲和《课标》里均没有明文规定,但这绝不是我们无所作为的理由。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一定要立意于学生的人生、生活和未来,一定要为学生修养身心、提高素养、提升境界和终身发展而有所作为。我们先做起来了,并且做好了,大纲和《课标》自然也就会关注了。